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吉州永豐(今江西吉安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官至翰林學(xué)士、樞密副使。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后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歐陽修是在宋代開一代文風(fēng)的文壇領(lǐng)袖,且提攜青年才俊,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奠定了宋代文化盛世的基礎(chǔ)。
歐陽修晚年自號“六一居士”:“藏書一萬卷,集錄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還有一老翁于此五物之間?!庇纱丝闯鏊那屣L(fēng)高節(jié)。后人奉歐陽修為金石學(xué)的始祖,以《集古錄》為金石學(xué)的定鼎之作。此外,歐陽修還有《譜圖序》傳世,亦被后人指為譜錄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
歐陽修書法有墨跡傳世,細(xì)筆工楷,筆畫遒勁,為難得的書法珍寶。歐陽修書法崇尚內(nèi)勁之美,小楷與行楷皆大有可觀,技法水平不讓宋初諸人,只是由于他的書法作品傳世太少,且皆為小字,不太起眼,為他在文學(xué)等方面的成就所掩了。歐陽修甚喜書法,自言:“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來漸已廢去,或厭而不為,或好之未厭,力有不能而止者,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厭者,書也?!比绱藢W⒌臒釔郏舱f明了書法的無窮魅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