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詩經(jīng)》篇題單音化取字命名藝術(shù)及相關(guān)意義選析

2018-03-05 19:04:28田勝利
關(guān)鍵詞:詩經(jīng)

田勝利

摘 要:《詩經(jīng)》篇題往往選取詩句中部分詞語構(gòu)成,其中對疊音詞的單字選用現(xiàn)象比較普遍。上古時期,雙音節(jié)詞是可以拆解的,夭夭、奕奕、桓桓、板板被拆解開來用于篇題,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詩經(jīng)》篇題對疊音詞的單音化取用,不是無意義的符號組合,而是遵循一定字義粘合原則而得。

關(guān)鍵詞:《詩經(jīng)》;篇題;單音化取字

中圖分類號: I106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1672-1101(2017)06-0073-06

Abstract: The theses of the songs are often selected from the poems in the composition of some words, of which the use of monosyllable words intertextuality is more common. In ancient times, the double syllable words can be disassembled. The use of the monosyllabic of overlapping words as the theses in “the Book of Songs” is not a meaningless symbolic combination but follows certain principle of word binding.

Key words:The Book of Songs; Thesis; Monophonic words

《詩經(jīng)》是先秦時期的一部詩歌作品總集,篇題的命名不是完全隨意性的,而是有意的編排,其中不少舍棄重疊詞,而取其單字入篇題。從形式上來看,是對雙音節(jié)詞單音化的減省處理;從意義上看,是對雙音節(jié)詞中單字意義的認(rèn)可,即便是后代所稱的連綿詞,也有拆解入詩題的案例?!半p音節(jié)專名”是否可以拆開來解釋,一直聚訟不已,結(jié)合《詩經(jīng)》篇題對從大字得形的“夭夭、奕奕”,從木得形的“桓桓、板板”詞語的取舍選用,可以較好地回答這一問題。篇題拆解疊音詞的命名不是無意義符號的組合,而是遵循一定字義粘合原則而得。

一、“夭夭、奕奕”于篇題中的單字取用及其意義辨析

《詩經(jīng)》篇題在先秦時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左傳·襄公十九年》記載:“晉欒魴帥師從衛(wèi)孫文子伐齊。季武子如晉拜師,晉侯享之。范宣子為政,賦《黍苗》。季武子興,再拜稽首曰:‘小國之仰大國也,如百谷之仰膏雨焉!若常膏之,其天下輯睦,豈唯敝邑?賦《六月》?!盵1]范宣子和季武子各自所賦的《黍苗》、《六月》篇題均見于今天的傳世版本,列于《小雅》。盡管《詩經(jīng)》篇題的命名出現(xiàn)甚早,但卻并非毫無規(guī)則可循,篇題依據(jù)首句或首章(少數(shù)取其大意),起標(biāo)識作用,部分能扣合詩歌的主旨,稱謂以具有實在意義的詞語為主,僅少部分如《皇矣》《伯兮》《簡兮》等出現(xiàn)語氣詞。

篇題以實詞為主,“實在意義的用字,譬如《詩經(jīng)》中寫道的二百多種鳥獸、草木、蟲魚,就有一百十種進(jìn)入了篇名?!盵2]由此不難想象,具有實在意義是《詩經(jīng)》篇題的重要取向,這也是衡量篇題如何提煉選取詞語的重要依據(jù)。《詩經(jīng)》三百篇“風(fēng)詩”所占比重較大,“風(fēng)詩”的篇題對不少復(fù)音詞予以拆開,《桃夭》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短邑病啡姽卜譃槿?,每章開頭的首兩句分別是這樣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之夭夭,有蕡其實”,“桃之夭夭,其葉蓁蓁”,詩句中提到的夭夭,毛傳寫道:“少壯也?!盵3]《說文》稱引“桃之夭夭”,寫作“枖枖”,謂“木少盛貌”。桃之夭夭指桃樹“少壯茂盛的樣子”。夭夭的組合指少壯義,一音之轉(zhuǎn)還不斷演變?yōu)槠渌问??!蛾愶L(fēng)·月出》篇有這樣的詩句: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夭紹,高亨先生注:“風(fēng)吹樹木動搖的狀態(tài)?!盵4]117并在該篇附錄中寫道:“夭紹,當(dāng)借作榣柖?!墩f文》:‘榣,樹動也。柖,樹搖貌。”[4]117高先生采用通假的方式對夭紹作出注解,釋夭紹為樹木搖動,大體是可信的。對于夭紹字源演變系統(tǒng)的梳理,也可以得出相似的結(jié)論。夭紹從夭夭而得,尹黎云先生有這樣的論斷:

凡物修長細(xì)嫩必給人和舒之感。音變可得如下連綿字:夭紹,“夭夭”后項音變,《詩·陳風(fēng)·月出》:“舒夭紹也?!焙箜椧糇冇譃椤柏矒住薄Y儒?,與“夭撟”雙聲相轉(zhuǎn)。要紹,“夭紹”前項音變。《文選·西京賦》:“要紹修態(tài)”,薛綜注:“要紹,謂嬋娟作姿容也?!毖?,“夭夭”后項音變。又做“夭野”前項音變又為“姚冶”,又做“窕冶”?!厚唬榜阂薄鼻昂箜椧孜?,然后前項音變。后項音變又為“窈眇”、“窈裹”、“窈嬈”“窈停”等。語轉(zhuǎn)為今之“苗條”。窈,“窈窕”后項音變?!对姟り愶L(fēng)·月出》:“舒窈兮?!绷x與“窈窕”同?!璠5]47

以夭夭為基本點(diǎn),尹先生悉數(shù)列舉出多個延生的連綿字,包括為人所熟知的窈窕等。尹先生依據(jù)音變系統(tǒng)而得,是令人信服的,詞語的演變確實以語音為最重要的標(biāo)桿,《月出》詩三章,每章第三句相同位置分別是窈糾、憂受、夭紹,為首三個字的聲母相同,由夭夭衍生出的系列詞語往往意義也近似,具有屈曲之義。夭紹,馬瑞辰寫道:

《文選·西京賦》:要紹修態(tài),注:要紹,謂嬋娟作姿容也。又《南都賦》:要紹便娟。胡承珙曰:諸言要紹者,皆與夭紹同[6]418。

夭紹同要紹,謂“嬋娟作姿容”,這是用于描述人的形體婀娜。由夭夭音轉(zhuǎn)所得的詞語,或直接和夭搭配的詞,都含屈曲之意象。如,崔骃《大將軍臨洛觀賦》:“桃枝夭夭,楊柳猗猗”[7]339,夭夭修飾的是屈曲的桃樹枝條。

與夭搭配的詞也往往是義近之語,“舒夭紹兮”,高亨先生寫道:“舒,由窈糾、夭紹等字觀察,舒當(dāng)是樹名?!盵4]117舒在這里是否指樹,還有待進(jìn)一步考證。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舒本身就是和夭紹意義相關(guān)聯(lián)的詞。《論語·述而》:“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瘪R融曰:“申申,夭夭,和舒貌?!盵8]舒與夭夭、夭紹意義相關(guān)聯(lián),故三處都以舒字領(lǐng)起。舒指舒展,窈糾、憂受、夭紹均指屈曲,本是屈曲之狀而加以伸展,故《月出》三章詩分別將舒字冠于窈糾、憂受、夭紹之前。申申如,舒展之象,夭夭如,屈曲之象,二者詞義相反。申申、夭夭,自由自在,故稱和舒。endprint

夭夭詞義組合如此緊密,并且由音變而衍生出系列新的義近詞語,故當(dāng)下的古代漢語教材往往作為不可拆解的重言詞看待:

重言詞也是由一個詞素組成的詞,它和連綿詞一樣,兩個音節(jié)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的意義而不能分割開來,所不同的是,連綿詞的兩個音節(jié)在形式上不完全相同,用兩個不同的字來表示,而重言詞的兩個音節(jié)在形式上則完全相同,用兩個相同的字來表示。例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9]。

這里在不可拆分的重言詞的例證中使用到夭夭條目,其實,這種界定是值得討論的。焦點(diǎn)在于,夭夭是否意義完整“而不能分割開來”,置言之,即篇題“桃夭”是否有實際意義?事實上,回答是肯定的。桃夭,指的是桃樹枝條的樣態(tài),“夭,甲骨文作人奔跑的姿態(tài),奔跑必屈身,故‘夭指屈曲之態(tài)?!盵10]篇題寫作“桃夭”,將夭夭進(jìn)行拆解,夭確實具有實在含義,在先秦時期,夭字單用表示的意義和“夭夭”組合所表示的意義具有一致性。這在《詩經(jīng)》中能找到內(nèi)證,《檜風(fēng)·隰有萇楚》全詩如下:

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夭之沃沃,樂子之無知。

隰有萇楚,猗儺其華,夭之沃沃,樂子之無家。

隰有萇楚,猗儺其實,夭之沃沃,樂子之無室。

“夭之沃沃”反復(fù)在詩中出現(xiàn),《說文解字·大部》:“夭,屈也,從大,象形?!必彩乔男螤?,萇楚指獼猴桃,又稱羊桃,蔓生,往往攀援于其他樹木,纏繞其上。萇楚枝條呈屈曲之狀,故稱夭?!柏仓治帧保乔譂櫇芍?。夭字這種單用情形具有的含義和復(fù)音詞夭夭是一致的。桃樹、萇楚的枝條都呈屈曲之狀,故或稱“桃之夭夭”,或稱萇楚“夭之沃沃”,指的均是枝條的屈曲狀。

“舒夭紹兮”中的夭和紹搭配,“夭之沃沃”的夭單獨(dú)出現(xiàn),兩處的夭字均從夭夭的組合中分解開來運(yùn)用,并和“夭夭”的含義一致,由此不難推斷,單個夭字是有意義的,這正是篇題“桃夭”生成的基本理據(jù)?!疤邑病本哂袑嵲谝饬x,主語是桃,謂語是夭,桃夭指桃樹枝條的屈曲之象。

夭夭拆解入詩題的情形是如此,奕字和夭字均以大為構(gòu)形偏旁,用于篇題,也具有一致情形,二者可以相互印證。大雅《韓奕》篇名略顯特殊,出自首章:“奕奕梁山,維禹甸之,有倬其道。韓侯受命,王親命之?!边@是隔句取字的組合形式,篇題《韓奕》的釋讀,鄭玄箋:

梁山於韓國之山最高大,為國之鎮(zhèn),所望祀焉,故美大其貌奕奕然,謂之韓奕也。梁山今左馮翊夏陽西北。韓,姬姓之國也,后為晉所滅,故大夫韓氏以為邑名焉。幽王九年,王室始騷。鄭桓公問于史伯曰:“周衰,其孰興乎?”對曰:“武實昭文之功,文之祚盡,武其嗣乎!武王之字,應(yīng)韓,不在,其晉乎!”[11]973

鄭玄指出《韓奕》命名的由來緣于高大奕奕的梁山位于韓,美化梁山進(jìn)而美化韓侯,故名之為《韓奕》。詩句提及奕奕,朱熹《詩集傳》:“大也。”[12]225謂高大的樣子,奕奕作為組合復(fù)音詞,在其他詩句中不乏用例。

《車攻》:“我車既攻,我馬既同。四牡龐龐,駕言徂東?!{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會同有繹?!鞭绒?,朱熹《詩集傳》:“連絡(luò)布散之貌。”朱氏釋為連綿詞是對的,但具體含義把握的并不確切,“聯(lián)綿詞大多是形容性的,前人在古書的注釋中對它們多用‘貌?!盵13]225針對奕奕,高亨先生注:“高大美盛貌。”高先生解奕奕為高大之義,是正確的,這從與之相應(yīng)的飾辭龐龐可以得到印證,龐龐、奕奕屬于近義詞,也是“高大強(qiáng)壯貌”,故兩個詞語互文對舉,錯落成詩。奕奕表示高大,在其他詩篇中也是如此,《巧言》:“奕奕寢廟,君子作之?!敝祆洹对娂瘋鳌丰專骸稗绒?,大也?!盵12]148《閟宮》則曰:“松桷有舄,路寢孔碩,新廟奕奕?!备吆嘞壬ⅲ骸稗绒?,高大美盛貌?!盵4]333奕奕疊用情形常見,表達(dá)的是高大之義,這種含義在單獨(dú)使用的時候,意義是否改變了呢?《商頌·那》有這樣的詩句:

猗與那與!置我兆鼓。奏鼓簡簡,……萬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單獨(dú)出現(xiàn)的奕字,朱熹《詩集傳》曰:“奕然有次序也。”[12]255朱熹的釋讀是從上下文義引申而得,奕字含義同樣顯得不確切。對此,馬瑞辰在“萬舞有奕”條目下有這樣的辨析:

《廣雅·釋訓(xùn)》:“閑閑、奕奕,盛也?!笔?、大義相近,《韓奕》詩傳:“奕奕,大也?!薄墩f文》:奕,大也。萬為大舞,故奕為大貌,閑亦大也?!兑笪洹吩姟奥瞄河虚e”,《韓詩章句》曰:閑,大也,謂閑然大也。是知此傳“奕奕然閑也”猶云奕奕然大也[6]1161。

馬氏援引《說文》、《韓詩章句》等文獻(xiàn)為依據(jù),所得出的結(jié)論是可信的,單獨(dú)出現(xiàn)的奕為大貌,指的也是大,和奕奕的組合含義并無差別。郭晉稀先生指出:“《詩》中形容詞、副詞以‘有字作詞頭者,相當(dāng)于該詞之重疊詞?!盵14]這個結(jié)論是正確的,確實是《詩經(jīng)》用詞的一條規(guī)律?!叭f舞有亦”亦即“萬舞奕奕”,奕字可以疊用,也可以拆開而前面冠以有字,均表示盛大之義。奕指大,在造字構(gòu)形上也能找到理據(jù),《說文解字·大部》:“奕,大也,從亣亦聲。”奕指大,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寫道:“大也。從大,亦聲。與弈別,《太玄·格》:‘往小來奕?!盵15]朱氏提及的《太玄·格》卦出自揚(yáng)雄的作品?!陡瘛坟源瘟澽o是這樣的:“息金消石,往小來奕。測曰:息金消石,美日大也?!狈锻ⅲ骸稗龋笠??!盵16]小和奕對舉,奕指的正是大。奕和奕奕的字義關(guān)聯(lián)辨析,段玉裁寫道:

大也?!洞笱拧罚骸稗绒攘荷健!眰髟唬骸稗绒龋笠??!薄对姟ぶ茼灐饭{云:“亦,大也。叚,亦為奕,從大,亦聲。羊益切,古音在五部,詩曰:‘奕奕梁山。”[17]499

段玉裁注單獨(dú)的奕字為大,同時例證用的是毛傳、鄭箋釋奕奕條目。由此不難看出,奕和奕奕,無論是單字,還是疊字,所表示的意義是一致的。

奕奕是重疊兩個表示相同含義的單字構(gòu)成,單音節(jié)字和雙音詞具有一致性。奕奕可以進(jìn)行拆解,并且具有實在含義?!俄n奕》中的奕字修飾梁山的高大挺拔,也喻指韓侯的高大偉岸。endprint

《詩經(jīng)》出現(xiàn)在篇題中的這些單字,也有少部分是一種形式化的拆解,主要起標(biāo)識作用,拆解之后字的含義已經(jīng)減弱或模糊,不易識別。如《王風(fēng)·黍離》,取自詩歌每篇的首句“彼黍離離”,離離,莊稼排列的整整齊齊的樣子,白居易著名的詩篇《草》就對這個雙音節(jié)詞進(jìn)行了運(yùn)用,為人所熟知。在《王風(fēng)》中,用于詩題則被拆開?!妒螂x》的含義可理解為莊稼排列,但是,較之“彼黍離離”所表達(dá)的意義已經(jīng)明顯減弱?!对娊?jīng)》篇題有時是重要字眼的組合,對它意義的理解需要加以填充,如《關(guān)雎》,取自首句“關(guān)關(guān)雎鳩”,關(guān)關(guān)是雎鳩鳥的叫聲,屬于擬聲詞。雎鳩是一種水鳥稱謂,《爾雅·釋鳥》:“雎鳩,王雎?!睋P(yáng)雄《羽獵賦》:“王雎關(guān)關(guān),鴻雁嚶嚶?!宾驴梢元?dú)立和其他語素組合,王、鴻對舉暗含的是大義。關(guān)關(guān)和雎鳩被各取一字拆解開來入篇題,是取其首句最重要的兩字,對它意義需略加補(bǔ)充來落實。

二、“桓桓、板板”于篇題的單字取用及相關(guān)意義辨析

《詩經(jīng)》中夭夭、奕奕是兩組從大得形的復(fù)音詞,拆解入篇題后,單獨(dú)出現(xiàn)的字具有實實在在的含義?!对娊?jīng)》中這種情形并不是個案,而是普遍的?;负桶迨菑哪镜眯蔚膬蓚€字,桓桓、板板是一對組合復(fù)音詞,《桓》出現(xiàn)于《詩經(jīng)》篇名之中,是“頌”詩里較為短小者,詩句是這樣的:

綏萬邦,婁豐年。天命匪解?;富肝渫酰S胸适?。于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于天,皇以間之!

篇題出自于文中。朱熹《詩集傳》:“桓桓,武貌?!盵12]247是一種威武的情狀。篇題單用桓字標(biāo)示,桓是否有實指意義呢?回答是肯定的?!墩f文》:“桓,亭郵表也?!倍斡癫米ⅲ骸拔萆嫌兄龈哒绅N,有大板貫柱四出,名曰桓表?!被甘且环N高大的建筑構(gòu)件。《桓》用作篇題,表達(dá)高大之義,用的是它的基本義,和詩歌內(nèi)容頌揚(yáng)武王的英勇高大形象扣合。

桓用作謚號也具有這層含義,《逸周書·謚法解》記載:“辟土服遠(yuǎn),克敬勤民,皆曰桓?!被缸质侵u號中使用較多的稱謂,齊桓公謚號為桓,取的正是這個層面上的意義。桓指高大,組合成桓桓,意義依舊得以保留,二者同樣具有一致性,屬于可以拆開的雙音節(jié)詞。

《泮水》第五章如下:

濟(jì)濟(jì)多士,克廣德心?;富赣谡?,狄彼東南。烝烝皇皇,不吳不揚(yáng)。不告于讻,在泮獻(xiàn)功。

桓桓,毛傳:“威武貌?!备吆嘞壬舱f:“桓桓,威武的樣子?!盵4]329桓桓于征,是形容出征士兵威武雄壯的樣子。

桓字單獨(dú)使用,除了篇題《桓》之外,在詩篇的具體詩句中也有相關(guān)案例,《長發(fā)》第二章是這樣的:

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dá),受大國是達(dá)。率履不越,遂視既發(fā)。相土烈 烈,海外有截。

首句提到的桓撥,王先謙疏:“桓,大。撥,治?!夺屛摹芬俄n詩》文,蓋以桓、發(fā)二字平列。訓(xùn)桓為武,訓(xùn)發(fā)為明,言玄王有英明之姿?!栋谆⑼āと鹳棥菲盒趸笓埽苄沁_(dá),受大國是達(dá)。言湯王天下,大小國諸侯皆來見,湯能通達(dá)以禮義也?!盵11]1108-1109王氏釋桓為大,和桓桓表示威武之義吻合,對此,高亨先生注解道:“桓,《廣雅·釋訓(xùn)》:‘桓桓,武也。撥,讀為侼,《方言》十二:‘侼,強(qiáng)也。”[4]341高亨先生直接取桓桓釋桓,很明顯,在這里,桓和桓桓意義是一致的,二者相通,指威武雄壯之貌。事實上,桓字在《詩經(jīng)》中意義確實是比較統(tǒng)一的,無論單用還是疊用,表示的都是高大威武之義。

桓字拆解入詩題是如此,從木從反得形、反亦聲的板字也是這樣。板字本是指木板,《小戎》篇寫道:“小戎俴收,五楘梁輈。游環(huán)脅驅(qū),陰靷鋈續(xù)。文茵暢轂,駕我騏馵。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板,孔穎達(dá)正義:“西戎之俗,民以板為屋。”板屋指用木板所修筑的屋舍,用的是板字的基本義。

《詩經(jīng)》板字用例有多處,出現(xiàn)于篇題的《板》取自詩文“上帝板板”,板板,毛傳:“反也?!编嵭{:“王為政,反先王與天之道?!卑灏遽尀榉?,對此,馬瑞辰辨析甚詳:

《說文》有版無板。《后漢書·董卓傳》李賢注、《文選·辨命論》李善注引詩皆作版版,《荀子》楊倞注亦云“大雅版之詩”。《爾雅》:版版,僻也?!稄V雅》:版版,反也。是知古本皆作版版。版、反以聲為義?!俄n詩外傳》以“上帝版版,下民瘁癉,為君反道而民愁”,則知箋云反先王之道正本韓詩,申傳反字之義,非分釋版版為二事。正義釋傳云反又反,釋箋云反有二事,則凡詩中疊字如管管、憲憲,皆將舉二事以釋之,其繆甚矣[6]924。

馬氏的辨析是可信的,板、版皆從反,反既是音符又是形符。板板指乖戾、不正常的樣子。這個雙音節(jié)詞是否可以拆解呢?回答是肯定的,篇題不取“上帝板板”的其他組合形式,如帝板、上帝、板板等,這其中固然有習(xí)慣的原因,應(yīng)也有對字詞含義甄別選取的考慮。

板字不見于《說文》,板字含義蘊(yùn)藏于另一個字形之中,版,《說文解字·片部》:“判也,從片反聲?!倍斡癫米ⅲ?/p>

片也。舊作判也。淺人所改,今正。凡施于宮室器用者,皆曰版。今字作板,古假借為反字?!洞笱拧罚荷系郯姘妫瑐髟疲悍匆?。謂版即反之假借。從片,反聲[17]318。

板和版寫作一個字,古時又假借為反字,這是以反釋板。段玉裁注同時例舉版版為反,這是將版版連稱。版、板、反的關(guān)聯(lián),《左傳·僖公三十年》:“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杜預(yù)注:“設(shè)版筑以拒秦?!标懙旅鳌督?jīng)典釋文》:“版,音反?!标懯鲜且月曈?xùn)解釋版。設(shè)版筑以拒秦謂以木板土墻筑城來抵御秦國。

板從反得聲,往往假借為反,板指反,用于篇題和該詩的內(nèi)容主旨契合。《板》首章是這樣的:

上帝板板,下民卒癉。出話不然,為猶不遠(yuǎn)。靡圣管管。不實于亶。猶 之未遠(yuǎn),是用大諫。

首章提及民眾勞苦之義,正是政治乖逆象。朱熹《詩集傳》寫道:“此章首言天反其常道,而使民盡病矣。”[12]210《板》的主旨,毛傳:“凡伯刺厲王也。”王先謙疏:“刺周王變祖法度,故使下民將盡病也。”[11]913這首詩是一首揭露和諷刺類詩,篇題板指反的含義與之正相符。板的“反常義”義項, 如今活躍在口頭中的話還說“板著臉”,意謂這個人很嚴(yán)肅,違反正常舒展的臉部表情。endprint

以拆解之后的單字命名篇題,且具備實在意義的情形,在《詩經(jīng)》中不乏案例,《詩經(jīng)》篇題命名單音化的情形是普遍存在的,大雅篇題《綿》,取自詩文“綿綿瓜瓞”的首字,綿綿,朱熹《詩集傳》:“不絕貌?!盵12]187表示的是連綿不絕的樣子。單字“綿”,同樣含有連綿的意思,《廣雅》:“綿,連也?!薄墩f文解字·系部》:“綿,聯(lián)微也?!焙途d綿的組合具有一致性。此外,和《桓》一起接連出現(xiàn)的單字標(biāo)題還有多則,都密集集中于篇題《桓》的周邊,如《駉》是見于魯頌的篇名,命名源自首句“駉駉牡馬”,駉駉指盛壯的牡馬,單字駉,《玉篇》“與駫同,馬肥壯盛貌?!薄对娊?jīng)》篇題對這類雙音節(jié)詞的拆解使用不是沒有意義的,而是有實在意義的組合?!赌恰罚巧添灥牡谝黄?,歷來學(xué)者都不予解釋,篇題出自首句詩“猗與那與”,程樹德曰:“猗,那,音婀娜,形容樂隊美盛的樣子?!备吆嘞壬ⅲ骸扳⒛?,即猗儺,同婀娜,搖擺的狀態(tài)。”[4]337通常情況下,那相當(dāng)于婀娜,是不可拆分的。那,單獨(dú)出現(xiàn)時,指的是眾多,如小雅詩句“有那其居”,意謂有眾多的居所?!澳恰庇糜谄}指的也是眾多之義?!对娊?jīng)》以單字命名詩題不多,凡十七見,風(fēng)類詩:《氓》、《豐》、《還》、《著》;雅類詩:《綿》、《板》、《蕩》、《抑》;頌類詩:《潛》、《雍》、《武》、《酌》、《桓》、《赍》、《般》、《駉》、《那》。有趣的現(xiàn)象是,單字篇題幾乎大都集中在頌詩里,并且是連續(xù)出現(xiàn),如篇題《桓》前后依次是:《酌》、《桓》、《赍》、《般》、《駉》,由此不難推測,這種情形的出現(xiàn)也是作者的有意編撰,而不是隨意為之。

三、余論

夭夭、奕奕從大得形,桓桓、板板從木得形,它們疊字的形式出現(xiàn)在《詩經(jīng)》中是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并且意義較為穩(wěn)定。用于篇題時,則都被置于單獨(dú)使用的特殊情境之中?!对娊?jīng)》篇題大抵由實詞充當(dāng),大都具有實在意義,是不爭的事實。如果說奕奕、桓桓的拆開還較好理解,那么,夭夭、板板是典型的連綿詞,拆解用于篇題,則引人思考。上古時期,連綿詞能否拆解開來呢?對此,尹黎云先生有這樣的論斷:

連綿詞不可以拆開分解,這是學(xué)術(shù)界一致的看法,但那些源於疊音詞和復(fù)合詞的聯(lián)綿字,只要抓住聲音的線索,理清其音變的軌跡,是可以分開來講的。同時,我們討論連綿字時,往往忽略了一個事實,即一些成詞比較早的復(fù)合詞,很容易被視為連綿字[5]52。

尹先生認(rèn)為部分聯(lián)綿字可以拆解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在隨后的論述中尹先生列舉了參差、造次等例證,結(jié)論是可信的,事實也確實如此。先秦時期,類似復(fù)合詞的連綿字還有很多,如,猶豫是后代一致認(rèn)可的連綿詞,《道德經(jīng)》寫道:“豫兮若冬之涉川,猶兮若畏四鄰?!豹q豫在這里被分列?!暗乐疄槲?,唯恍唯忽?!被泻鐾瑯颖徊鸱珠_來。

《詩經(jīng)》的“夭夭”、“奕奕”、“桓桓”、“板板”是疊音詞,夭、奕、桓、板是可以分別獨(dú)立的。桃夭用作篇題具有實在意義,主語是桃,謂語是夭,桃夭指桃樹枝條的屈曲之象?!俄n奕》中的奕字修飾梁山的高大挺拔,也喻指韓侯的高大偉岸?;赣米髌},表達(dá)高大之義,用的是它的基本義,和詩歌內(nèi)容頌揚(yáng)武王的英勇高大形象扣合。板用作篇題,和“凡伯刺厲王也”主旨契合,板指反的含義得以彰顯。先秦階段是古代詞語的生成期,雙音詞還往往沒有固定成型,故《詩經(jīng)》篇題出現(xiàn)大量將復(fù)音詞拆解入題的情形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語言生成期的特定產(chǎn)物,篇題是具有實在意義的詞語的組合。

參考文獻(xiàn):

[1]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1 047.

[2] 陳祺生.《詩經(jīng)》篇名之研究[J].江南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6(6):63-66.

[3] 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毛詩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0:279.

[4] 高亨.詩經(jīng)今注[M].北京: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10.

[5] 尹黎云.聯(lián)綿字研究[J].北京聯(lián)合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2,6(1):46-56.

[6]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M].北京:中華書局,1989.

[7] 費(fèi)振剛,仇仲謙,劉南平.全漢賦校釋[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339.

[8] 程樹德.論語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6:441.

[9] 范進(jìn)軍,曾鋼城,劉德輝.古代漢語[M].長沙:湖南大學(xué)出版社,2003:50.

[10] 李炳海.詩經(jīng)解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08:30.

[11]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7.

[12] 朱熹.詩集傳[M].北京:中國書店,1994.

[13] 郭錫良.古代漢語[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299.

[14] 郭晉稀.詩經(jīng)蠡測[M].成都:巴蜀書社,2006:42.

[15] 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M].北京:中華書局,1984:474.

[16] 司馬光.太玄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8:48.

[17]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責(zé)任編輯:吳曉紅]endprint

猜你喜歡
詩經(jīng)
Black phosphorus junctions and their electrical and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El oficio del lector
《詩經(jīng)》里提到的食物總是很好吃
品讀詩經(jīng)
詩經(jīng)
天津詩人(2019年4期)2019-11-27 05:12:16
現(xiàn)代詩經(jīng)
詩歌月刊(2019年7期)2019-08-29 01:46:46
現(xiàn)代詩經(jīng)
詩歌月刊(2019年8期)2019-08-22 08:45:00
詩經(jīng)說鳥
中國三峽(2017年1期)2017-06-09 11:09:41
《詩經(jīng) 凱風(fēng)》
中華詩詞(2017年10期)2017-04-18 11:55:32
《花·詩經(jīng)》:寸心容得許多香
火花(2015年8期)2015-02-27 07:44:52
光山县| 庐江县| 青川县| 革吉县| 虞城县| 海安县| 若羌县| 东乡县| 周至县| 夏津县| 历史| 南岸区| 霍州市| 东至县| 神农架林区| 南和县| 扎赉特旗| 孟州市| 岑溪市| 湘潭市| 张家界市| 江川县| 武清区| 本溪| 益阳市| 丽水市| 奉贤区| 深州市| 高碑店市| 固原市| 古丈县| 屏边| 团风县| 山阴县| 镇巴县| 黄浦区| 成都市| 镇安县| 大埔区| 平谷区| 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