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鴻
著名詩人余光中于2017年12月14日在臺灣去世,享年89歲。
余光中的詩是較早為大陸所引進的臺灣文學之一。1928年出生于南京的余光中經(jīng)歷了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所有動蕩。1952年,余光中從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yè)后,先后在臺灣、美國與香港之間任教。期間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和評論,也翻譯了大量的外文著作。
在臺灣詩壇,余光中稱得上是一位巨匠。他與覃子豪、鐘鼎文、鄧禹平等當時文壇上活躍的青年詩人們,共同創(chuàng)立藍星詩社,使得《藍星》周刊也成為當時文壇一本非常有影響力的期刊。余光中甚至得到了文學大師梁實秋這樣的稱贊:“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而余光中為更多的人所熟知,主要是源于一首題為《鄉(xiāng)愁》的詩。這首簡短的小詩,連接起兩岸中國人那“大江大海”的愁緒,進而又成為兩岸中國人同根同源的共同記憶。
應(yīng)該說這首詩與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的《望故鄉(xiāng)》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然而,在立意上,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卻比之于右任的《望故鄉(xiāng)》更加意味深長。
從“郵票”到“船票”,從“新娘”到“母親”,最終又將這一切歸結(jié)于一灣淺淺的海峽,牽連起家與國的命運,述說著揮之不去的“鄉(xiāng)愁”。
當然,與于右任相比,余光中還是幸運的。他的鄉(xiāng)愁早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奢望,隨著兩岸的通航,他已經(jīng)多次越過了那灣淺淺的海峽,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
2010年的時候,余光中曾攜夫人來到成都,在武侯祠里做了一場精彩的關(guān)于詩歌的演講。我有幸聆聽了這場演講,在這場演講中,關(guān)于李白與杜甫的詩歌與友誼在余光中那炯爍的眼光中、那嘹亮的聲音中被淋漓盡致地綻放。之后,有雜志約我寫了相關(guān)的文章,我突然就想到了他的那首《尋李白》。作為一個詩人,他是最能懂得詩人的情懷的,在他的詩作《尋李白》中,既有李白那酒入豪腸,繡口一吐半個盛唐的豪邁,也有杜甫那細細的苦吟與殷殷勸慰。
“隴西或山東,青蓮鄉(xiāng)或碎葉城,不如歸去歸哪個故鄉(xiāng)?”這是李白的鄉(xiāng)愁,同樣也是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在成都的短暫停留,只是為這“鄉(xiāng)愁”做一個小小注解,而更大的鄉(xiāng)愁于家國情懷、于中華傳統(tǒng),卻依然還在他那首小詩里,雖然近在咫尺,卻又相隔天涯。
在《鄉(xiāng)愁》之后,余光中也如于右任一樣,寫過一首《當我死時》,在這首詩里,余光中表達了與于右任同樣的情懷。于是,余光中在《當我死時》這首詩里這樣寫道: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枕我的頭顱,白發(fā)蓋著黑土……從前,一個中國的青年曾經(jīng)在冰凍的密西根向西瞭望……用十七年未饜中國的眼睛。饕餮地圖,從西湖到太湖,到多鷓鴣的重慶,代替回鄉(xiāng)。
如今,詩人離去,這曾經(jīng)的鄉(xiāng)愁,這代替的回鄉(xiāng)都已經(jīng)成為人們對余光中的永恒記憶。然而,隨著這樣一代人的逐漸離世,這樣的“鄉(xiāng)愁”是否還能在臺灣、在兩岸喚起共同的情感與記憶,當是余光中那未了的情結(jié)。
(編輯:于智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