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君
疲倦焦慮之下:他們把大寶送走了
隨著二寶出生日子的臨近,米萊和老公大劉決定暫時把大寶送到外婆家。半年后,米萊終于接大寶回來了,然而,大寶整個人變得焦躁易怒,一有不合心的事,就躺在地上打滾,甚至對外公外婆拳打腳踢。
除了脾氣變化,大寶的性格也與之前完全不同了。以前最喜歡往外跑,現(xiàn)在卻整天躲在屋子里不肯出去,或是嚷嚷著要回外婆家。米萊和大劉怎么都哄不好,孩子的心突然像被什么隔離開了,怎么也靠不近。
不僅大寶狀況百出,就連半歲大的小寶也不停地鬧。只要看見媽媽抱哥哥,不會說話的他就大聲哭鬧,直到媽媽回到自己身邊。吃飯的時候,他不準媽媽喂哥哥東西;晚上睡覺的時候,他也變得不安穩(wěn)起來,經(jīng)常小手緊緊抓住媽媽不放。夫妻倆感覺要崩潰了。
為了孩子好,千萬不要送走他
有不少父母像米萊和大劉一樣,把大寶送到祖輩家寄養(yǎng)一段時間,這看似合理的方式,實際上是在人為毀掉手足情,而且犧牲了孩子的童年體驗,也違背了我們生二寶的初衷。
寄養(yǎng)就會產(chǎn)生心理上的替代父母,孩子將在幼小的年紀努力適應新的教養(yǎng)關系。為了建立新關系,孩子會從性格、行為、情趣,甚至口味、口音、睡眠習慣等方面發(fā)生改變,來取悅新的寄養(yǎng)“父母”,即使是親人。
同時,被帶離親生父母,也會在孩子內(nèi)心留下心理創(chuàng)傷,他無法理解父母是為了照顧周全,只會感受到被遺棄、不被愛、沒有價值、自己不好。二寶本來可以擁有健康的同胞關系,也被人為剝奪。等到大寶回歸的時候,二寶也產(chǎn)生了喪失焦慮,很多年紀小的二寶開始出現(xiàn)消化不良、易哭鬧、腸胃疾病等癥狀,都與焦慮帶來的心理壓力有關。
父母的累與煩,恰是手足的情與義
事實上,80后、90后被社會詬病的“特立獨行”,大多數(shù)與他們同胞關系缺失有關。沒有同胞關系的磨礪和鍛煉,在處理同伴關系、同事關系、親族關系時,往往過度自我,或是掌握不好方法,甚至努力規(guī)避復雜的人際關系,比如電話恐懼癥、宅男宅女等。因此,健康的同胞關系是非常重要的。
二孩時代,為孩子們的健康發(fā)展提供了現(xiàn)實可能性,建議大家不要人為隔離兩個寶貝,只要做到以下幾點,你就可以輕松帶兩個娃幸福生活了。
第一,不要為了二寶防著大寶。
這無異于人為給大寶貼上了“危險”的標簽,比如,擔心大寶傷到二寶,擔心大寶喂二寶吃玩具,擔心大寶打二寶等,這些都是不必要的。只要我們給大寶的心理建設是積極健康的,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單純美麗的心靈,天然都是愛弟弟妹妹的。充分的信任反而能夠激發(fā)大寶爭取照顧二寶的動力,以獲得父母的肯定和成為哥哥或姐姐的榮譽感。父母要耐心教導大寶如何照顧二寶,給予他學習的機會。
第二,不要有了二寶就剝奪了大寶的“權(quán)利”。
比如,本來大寶跟著父母睡,二寶來了,大寶就被攆走了;本來是爸媽接送大寶,二寶來了,就變成其他人接送。當然,并不是說要累死父母,而是說不要讓這些變化看起來都是因為有了二寶的緣故。如果需要進行一些調(diào)整,請?zhí)崆罢{(diào)整,或者給予孩子更積極的理由。比如,帶著大寶親自選擇家具等物品,幫他裝飾兒童房,然后慶祝他搬到自己的新房子里。努力塑造大寶的獲得感、升級感、責任感、榮譽感,才會為他和二寶的同胞親情奠定健康的基礎。
各位爸爸媽媽,既然選擇了生二胎,真正要考驗的不是體力,而是智慧與愛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