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剛
【摘 要】對于我國大部分縣級電視臺來說,新聞節(jié)目是其核心和骨干所在,只有確保新聞節(jié)目制作的高質量,才能贏得一個光明的發(fā)展前途。而新聞節(jié)目制作質量的高低,與記者的新聞采編能力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新聞采編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縣級電視臺? ?新聞記者? ?新聞采編能力
現階段,我國正在全國范圍內大力開展新農村和城鎮(zhèn)化建設,伴隨這些政策的深入實施,廣大農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縣級電視臺記者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與能力,但從當前的現狀來看,許多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在實際工作中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在新聞采編方面,這對電視臺新聞節(jié)目制作質量的提升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必須在今后的工作中著力解決新聞采編方面的問題,不斷增強記者的新聞采編能力。
一、縣級新聞記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與能力
1.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對于新聞記者來說,其最為首要的一點就是具備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因為新聞記者的主要責任就是發(fā)掘事實的真相,并深入剖析和還原事實,讓廣大受眾群體看到最真實、最客觀的社會現象。這就要求新聞記者必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積極學習新的知識,不斷充實自己,積蓄能量,強化自身的硬件素質。在開展新聞采編工作的時候必須堅持對社會、對受眾群體負責的基本原則,始終保持嚴謹的態(tài)度,仔細做好各種新聞現象的深入調查工作,為社會的和諧發(fā)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2.以人為本的采訪理念??h級電視臺新聞記者在開展新聞采編工作的時候應全面考慮到廣大受眾群體的真實需求和心理傾向,把服務大眾作為最根本的目標,傾聽基層群眾最真實的聲音,這對縣級電視臺的長遠發(fā)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新聞采編工作者樹立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不囿于傳統(tǒng)的采編模式,積極主動地深入到農村群眾的生活中去,親身感受其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深入探索新聞事實背后的本質和價值所在,做到為基層群眾發(fā)聲,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提升縣級電視臺新聞節(jié)目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從而為其發(fā)展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3.較強的編輯與策劃能力。新聞記者對新聞內容的編輯策劃能力是其作為一名新聞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其編輯策劃能力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新聞采訪問題的深度以及受眾群體從中獲取的信息量。記者在進行新聞采編工作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對新聞事件的真實采訪,這不僅在新聞記者的文化修養(yǎng)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也要求其具備較強的洞察力以及對真實信息的把握能力,在后期的編輯工作中,要求新聞記者不僅要遵循基本的規(guī)則和標準,同時也要創(chuàng)造出自身獨特的風格,這樣才能獲得廣大群眾的歡迎和喜愛。
二、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加強新聞采編能力的對策
1.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新聞媒體是進行新聞信息傳播的主要媒介之一,其對社會輿論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記者在開展新聞采編工作的時候,必須注重自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正確看待自身的工作內容,明確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重大職責,與此同時,具備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也是確保新聞報道內容真實性的必備條件??h級電視臺的新聞采編內容都來源于基層群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些事件之所以具有新聞價值,就在于其具備真實性,由此可見,加強對新聞記者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彰顯出新聞信息的價值和真實內涵。
2.注重社會責任感的強化。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采編工作者應當具備敢于吃苦、樂于奉獻的精神,始終對自身的工作具備強烈的責任感,主動參與到事件采訪的第一線。在開展新聞采編工作的時候,只有在全面了解事件的基礎之上,才能對其展開更加有效的深入調查與分析,進而讓事件的本來面目得以還原,確保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因此,在對新聞采編工作者進行職業(yè)培訓的時候,應當尤其注重對其社會榮辱觀的正確培養(yǎng),讓其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下開展工作,以免做出違背基本道德的行為。當前,由于受到某些不良現象的影響,許多本身具備較強責任感的新聞記者往往對現實妥協,不敢進行真實的報道,針對這一現狀,必須進一步加強對新聞記者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讓其明白新聞工作的真正價值所在以及自身所承擔的重要使命,把最接近真實的新聞信息呈現在老百姓面前,避免縣級電視臺的新聞工作受到社會歪風邪氣的影響。
3.拓展知識面,增強自身的專業(yè)素質與能力??h級電視臺新聞記者工作水平的高低與其知識儲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為記者在開展采編工作的時候往往會涉及各領域、各方面的知識,這就要求其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在遇到突發(fā)情況的時候及時做出正確的處理。而要使自身的知識面得以拓展,首先應當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主動積累知識,多翻閱一些與新聞行業(yè)相關的書籍,并記錄下閱讀后的心得體會,養(yǎng)成經??磿牧晳T。在遇到同一個新聞事件的時候,不同的新聞采編人員在新聞報道效果上往往各不相同,這主要是由采編人員的工作水平決定的,若工作人員的知識比較豐富,就能選擇更加新穎的視角去進行報道,從而獲得更多群眾的喜愛,由此可見,加強對知識面的拓展、增強自身專業(yè)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4.加強對自身新聞敏感性的培養(yǎng)。所謂新聞敏感性,主要指的是新聞記者快速捕捉新聞信息,并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的能力,這是所有新聞記者都應當具備的業(yè)務素質之一,新聞敏感性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新聞記者對新聞事件的發(fā)現力,并由此而影響到其工作效率及業(yè)務開展質量,這對新聞報道本身價值的彰顯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將直接關系到縣級電視臺的未來發(fā)展。對于新聞記者來說,其新聞敏感性主要來源于日常工作生活的感悟,這就要求其積極關注生活中有價值的線索,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身的新聞敏感性,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要透過表面挖掘事件最為本質的內涵。
三、結語
總之,縣級電視臺的發(fā)展命運與新聞記者的新聞采編能力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新聞記者必須注重對自身社會責任感的強化、專業(yè)素質與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并不斷增強自身的新聞敏感性,這樣才能在本行業(yè)中獲得更加長遠的發(fā)展,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具價值的新聞信息。
(作者單位:東港電視臺)
【參考文獻】
[1]梁曉虹.論電視臺新聞記者提高新聞采編能力的策略[J].中國科技投資,2016,(25):371;
[2]毛巧丹.基層電視臺記者如何提高新聞采編能力[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5,(10):25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