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1956年粵穗兩文史館紀(jì)念明末愛國女詩人張喬雅集紀(jì)事

2018-02-27 03:43:00徐晉如
嶺南文史 2018年4期
關(guān)鍵詞:雅集百花

徐晉如

1956年4月26日(夏歷丙申三月十六日),是明末愛國女詩人張喬誕辰341周年。應(yīng)時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葉恭綽先生倡議,廣東省文史館、廣州市文史館聯(lián)合在六榕寺市文史館館址,舉辦了“明張喬三百四十一周年生日雅集”。參加者有羅翼群、吳三立、古直、黃枯桐、黎暢九等廣東文化名人70多人。這次雅集,是廣東文化名人對這位重氣節(jié)、具愛國心的女詩人的崇高禮贊,更是寄托民族精神、愛國情懷的一次專題雅集。

張喬字喬婧(又喬倩),號二喬,以其幽情冷韻的詩詞,廁席詞壇,為明末南園詩社女侍。其所交往的名流如陳子壯、黎遂球、彭日禎、李云龍等,莫一而非節(jié)烈之士。年十九而夭。死后十二年,時當(dāng)南明弘光元年(1645),廣州諸倜儻慕義的名士名媛,執(zhí)紼送葬,人致一花,植于墓前,號曰花冢(清中葉后稱百花冢)。張喬生前的愛人彭日禎,復(fù)輯其遺詩,暨諸名士悼吊之作,編成《蓮香集》。清乾隆三十年(1765),順德梁重新寫刻,又增補時人挽吊之作,共為五卷。四百年間,張喬百花冢及《蓮香集》,憑吊題詠不絕。自清至民國,潘有為、張維屏、譚敬昭、譚瑩、陳曇、崔俊良、陸應(yīng)暄、蔡守、謝抱香、葉恭綽等名詩人,都曾組織或參加過對張喬的憑吊景念活動。而1956年的雅集參加人數(shù)最多,留下的作品也最豐富。

這次會后,輯成油印本《明張喬三百四十一周年生日雅集紀(jì)事》一冊,記載了雅集的緣起、雅集過程,及雅集人名。雅集后原定要集齊與會者及未到會而有詩詞者的作品,出版成書,但因故未得刊行。近年,大多數(shù)雅集詩詞手稿由藏家上拍,茲據(jù)相關(guān)拍賣圖錄,暨各家別集,輯出本次雅集的詩詞,以全面勾勒出本次雅集的全貌。

《雅集紀(jì)事》全冊內(nèi)文16頁,前有插圖3頁,分別是潘絜茲繪張二喬女士像(今藏廣東省藝術(shù)博物院)、明彭孟陽題妝臺石拓本(今藏廣東省博物館)、明黎遂球撰歌者二喬張麗人墓志銘拓本(今藏廣東省博物館)。卷首全文迻錄黎遂球所撰《歌者張麗人墓志銘》,再是姚雨平、陳大年、黎澤闿、羅翼群、馮平、金曾澄、鄭彼岸、古直、冼玉清、黃枯桐、侯過、葉菊生、胡伯孝、胡根天、杜定友共同署名的《明歌者張喬三百四十一周年生日雅集啟》,記述了這次雅集的緣起,暨紀(jì)念張喬的思想文化意義:

《廣東通志·古跡略》所載,百花冢為明歌者張喬之墓。根據(jù)黎美周所作《歌者二喬張麗人墓志》,喬生于萬歷乙卯年三月十六日,迄今丙申年三月十六日(公元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六日)為三百四十一周年生日。同人等擬于是日假座本市六榕路市文史館為作生日雅集。到菜根香聚食。

屈翁山曰:“喬既工于詩,復(fù)美顏色,歌舞妙絕一時。”又曰:“龐祖如有張喬畫蘭一幅。蘭凡兩叢,生石上,葉長者五,短者八九,花已開未者有七,葉細(xì)花柔,宛有露笑煙啼之致。”夫其靈襟妙緒,表現(xiàn)如斯,殆由天至,非關(guān)人力,固可不具論矣。舍此而言,亦有數(shù)事足為后世表揚者。

一曰張喬藝術(shù)極得群眾愛好也。黎美周曰:“……于是張誕二喬之名,雖城市鄉(xiāng)落,童叟男女,無不艷稱之,以得觀其歌舞為勝?!庇衷唬骸坝跁r文酒之會,則喬必在,脫珥佐觴,張燈拂席?!庇衷唬骸吧朴x政操縱,雖一花半茗,清歡無疲。”是當(dāng)時廣州文藝名家與城鄉(xiāng)群眾,皆愛好張喬藝術(shù)矣。喬集有寶安詩,有端州詩,最后死于東洲,然則廣州附近十六縣屬,喬皆時時往獻其技也。喬之藝術(shù),擁有廣大群眾之愛好,故身死之日,傾動三城,執(zhí)拂送葬之盛,“僉謂為廣州自來所未有?!碧饭澙顝V傳曰:“識與不識,皆為流涕?!蓖醢铉艹醪蛔R喬,亦作詩曰:“何如不相識,哭君情亦悲。今人著意氣,紅粉死多時?!笔钦孀R與不識皆為流涕矣。

二曰張喬不屈于勢利堅持翻身也。喬自小讀唐人銅雀春深之句,即自傷感,嘗自署“天涯淪落人”。故立志翻身。廣州三城,多豪華子弟,以三斛珠挑之,復(fù)計買其心。喬堅不為動??傆^喬集所擇對象,1.平淡書生?!兑娭尽吩娫疲骸爸扉T粉隊古相輕。莫擬侯家說定情。金屋貯嬌渾一夢,不如寒淡嫁書生。”2.高隱之士?!兑娭尽吩娫疲骸白詰z孤韻不投時。懶學(xué)逢迎惹世嗤。筆墨有靈偏伴我,風(fēng)花無力欲依誰。中宵臥病禪心進,幽夢侵愁瘦影知。得遇梁鴻與偕隱,百年寧負(fù)住山期?!逼渌宰源呷缡恰E砻详柺切悴?,合于平淡書生條件,又嘗拯救喬母子于險境,故喬欲委身焉。不幸小姑未嫁,十九而殤。彭郎所以慘痛欲絕,卒之贖柩而回,附于千金市駿骨之義,遂成此三百年來人歌人吊芳菲滿林之百花冢古跡焉。

三曰張喬具有愛國心情也。明亡于清,其為漢奸者閹黨也。陳文忠典試浙江,發(fā)策猛擊魏閹,蓋抱救國家救民族之決心而為之者。而卒為魏閹反噬,奪官歸里。文忠嘗秋日自遣成詩五百馀言,以抒忠憤。張喬贈陳使君詩:“海外奇文傳鱷徙,袖中長技惜龍屠?!蔽闹覒n傷國事心情,張喬于文宴詩酒之間廉知之,故賦詩為之傳播。此非有愛國心者決不能作此語也。又明所以終亡于清者,尤在自壞長城,誤殺袁崇煥。陳文忠固為崇煥親交,——崇煥復(fù)起文忠餞別有珠江餞別圖卷——李煙客亦為崇煥挈友,——崇煥羅浮山疏曰吾與煙客二身而一心也——及煙客北上就崇煥幕府,黎美周贈詩,有“胡塵滿眼悲”之句。而張喬贈詩結(jié)句云:“一疊關(guān)山倍可憐。”是(不)啻易水歌聲矣。足見袁、陳、黎、李憂傷國事,張喬亦寄漆室悲吟也。此又非有憂國心者決不能作此語也。

自馀張喬才情志事,備見《蓮香集》中,不復(fù)一一陳述。近日葉遐庵翁自北京寄來張喬繪象一軸?!阅《鼗捅诋嫷妹嫾遗私e茲所仿寫——并遐翁題詞。及張喬生日詩。將于市文史館會上合黎美周撰書之百花冢墓志原拓。(馮平藏)彭孟陽題妝臺石原拓(省文保會藏)《蓮香集》(乾隆覆刻本羅翼群藏又手抄本二:一為馮平藏一為南州書樓藏)及其他有關(guān)文獻(南園諸子陳子壯黎美周等及袁崇煥鄺露屈大均等著作與遺墨均包括在內(nèi),一并展覽)。屆期凡我同志,庶幾聯(lián)袂而來,共襄盛舉。謹(jǐn)啟。

啟事后則為本次雅集的紀(jì)事:

是晨假座廣州市文史研究館雅集,堂上懸張喬畫像、黎忠愍遂球張麗人墓志拓本、彭孟陽妝臺石題字拓本、陳文忠子壯詩軸、黎忠愍畫軸、鄺露詩軸、屈大均書軸等,暨雅集同人詩詞繪畫數(shù)十幀??瘫緞t有《蓮香集》《陳文忠集》《黎忠愍集》,張文烈家玉、袁督師崇煥、鄺露、李云龍、屈大均等遺著,及《廣東通志》、番禺縣李《志》、吳《續(xù)志》、《粵東勝朝遺民錄》等書,凡數(shù)十種。是日與會者,有文史家、詩詞家、書畫家、音樂家、戲曲家、大學(xué)教授、新聞社記者等七十馀人(人名錄后頁)。推陳大年主席,羅翼群古直次第講說,香花爐篆中,趙連城女士誦張喬遺詩十?dāng)?shù)首為侑章,繼以招鑒芬、周桂菁古琴雅奏。

據(jù)香港《大公報》題為《紀(jì)念明代女歌者張喬,穗文化界舉行雅集。羅翼群建議重新修建百花?!返膱蟮溃毫_翼群的報告內(nèi)容是先介紹張喬生平事略,又指出其具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愛國的思想,其《蓮香集》曾被清廷列為禁書,最后則建議將張喬百花冢重新修建,以永留紀(jì)念。趙連城共朗誦張喬詩作十三首,包括她的著名的《漫述》:“朱門粉隊古相輕。莫擬侯家說定情。金屋貯嬌渾一夢,不如寒淡嫁書生?!惫艠费葑嗾哒需b芬、周桂菁、楊新倫等雅奏琴瑟,分別奏了《漁樵問答》《空山憶故人》《碧澗流泉》等數(shù)支古曲。

紀(jì)事以下,則是雅集人名(以筆畫為次序),計到會者68人,凡有詩詞作品的,都于其名下以小字注:有詩,或有詞。如下:

古直有詩 朱子勉有詩 朱景暉 吳三立有詩吳子復(fù) 沈偉民 李默 李國士 李國英有詩何俠有詩 林翠華 招觀海有詩 周桂菁有詩 金祖熙 金曾澄有詩 招鑒芬 卓仁機 姚雨平有詩

胡伯孝有詩 胡根天 苗致信 馬湘 馬桂芳

陳安仁 陳綺綺 陳大年 陳景呂有詩詞 陳伯任有詩 徐直公 梁同寅 梁錫鴻 孫錫侯唐熙年 袁振英有詩 黃友圃 黃兆桐 黃枯桐有詩 黃永勤有詞 黃錫齡有詩 黃明伯有詩 盛奎運 梅斌林 望江南 馮成耀 馮平有詞 馮慕德 張可廷有詩 張世泰 黃夢熊 曹道三 曹繼亮 葉菊生有詩 葉浩章有詩 葉廣良 葉迅有詩

曾靖侯有詩 楊新倫 趙連城有詩 鄭彼岸有詩黎暢九有詩 黎澤闿有詩 黎葛民有詩 賴子英有詩

潘叔璣有詩 歐樹融有詩 謝祖賢有詩 羅翼群有詩 譚誠有詩

未到會有函者6人:

方孝岳 王起 王越 張遜之 黃海章詹安泰

未到會而有詩者10人:葉恭綽 張友仁 鄔慶時 古梅村八一老人 劉濤 李千里 藕庵 陳同軾 楊干五胡吉甫

未到會有詞者3人:

王袞甫 秦維毅 霍儷白

現(xiàn)列出筆者所輯出的各家詩詞作品,除特別注明外,均錄自拍賣會上的作者手稿。

到會而有詩者27家,詩詞105首,集句聯(lián)一幅:

古直錄自古成業(yè)先生家藏層冰詩集手稿

明歌者張喬三百四十一年生日作有序

張喬事跡,具見阮元《廣東通志·古跡略》及黎遂球《蓮須閣集·歌者二喬張麗人墓志》中。喬有遺著《蓮香集》二卷,屈大均以為清婉多諷,得詩人比興之旨云。

看下錢刀不屈人。美周大筆極傳神。小姑未嫁彭郎慟,終古青蓮自在身。

死生愛護到黎陳。文苑流傳絕世珍。見翁山佚文《贈龐祖如詩序》中。三百卌年天地變,即呼歌者已翻身。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六日于寓齋

朱子勉(朱葆勤)

張喬生日雅敘賦二絕作紀(jì)念

文章氣節(jié)讓蛾眉。妙舞清歌技更奇。野叟牧童齊鑒賞一稿作不入侯門觀賞眾,人民藝術(shù)有何疑。

督師威望震遼東。萬里關(guān)山策杖從一稿作一迭關(guān)山萬里從。贏得美人知己遇一稿作知己在,元來一稿作只緣愛國兩心同。

吳三立錄自華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

粵中諸老在廣州市文史館為明末張喬三百四十一周年生日雅集與會者百余人賦詩者甚眾余亦掇句志感一九五六年四月呈陳大年、古直、羅翼群手稿標(biāo)題作:省市文史館諸耆宿發(fā)起為明歌者張麗人三百四十一周年生日雅集,屬為詩張之,爰掇俚句以獻。

南紀(jì)原手稿作南國。女宗秀,清芬傳到今。新詩騰萬口,愛國有丹心原手稿作深心。不惜歌者苦,真同原手稿作無殊。漆室吟。無言哀原手稿作吟思賢。窈窕,芳冢手稿作荒冢。百花深。

李國英

明名歌者張二喬三百四十一周年生日紀(jì)念

生小聰明體態(tài)苗。芳名自擬蓋魂銷。詩書琴畫都臻妙,尤勝江東大小喬。

十三學(xué)得曲初成。北里高揚雛鳳聲。一自舞臺歌唱后,盛名早已動公卿。

名士傾城氣味投。不欣夫婿覓封侯。愿將玉尺量才草,付與囗人詠好逑。

囗囗囗此三字已闕世賞孤芳。淪落天涯亦囗傷。輸與朝云伴坡老,小姑猶未嫁彭郎。

袁陳黎李盡忠臣。為國馳驅(qū)弗顧身。漆室痛心邊患亟,蕭蕭易水送征人。

十九年華與世辭。歌殘薤露盡相知。蓮香集里詩千首,留得人間百載思。

何俠

和張二喬贈黎遂球原韻一絕

語似幽蘭品格高。孤芳自賞托荒皋。等閑怕與時人見,卻謝春風(fēng)噓拂勞。

吊張麗人二喬七古一章

明代名姝張氏喬。姑蘇佳種產(chǎn)南僑。無端秀質(zhì)嗟淪落,歌罷纏頭千紅綃。少時偶誦銅臺賦,自命二喬聊解誚。詩書而外工蘭竹,瑤琴一曲韻獨高。南社諸公詩文會,紛紛珠玉時相拋。巧遇翩翩黎氏子,詩畫相酬性靈交。雅韻流傳高人手,艷名絕藝動賢豪。當(dāng)年二八耽芳卷,可憐十九便香銷。孟陽千金空市駿,慘然月夜將魂招。白云留得百花冢,徒惹詞人憶暮朝。吁嗟乎時代豪華指顧焦。風(fēng)流云散渺寂寥。剩得芳名長孤標(biāo)。千秋萬世紀(jì)粵嶠。

招觀海

明名藝人張二喬三百四十一周年生日紀(jì)念

百首詩題張二喬。蓮香甫展已魂銷。漢家遺老恩情重,想見南園賦大招。

舞裙歌扇耐人尋。剩得幽蘭表素心。一自東洲仙逝后,民間傳頌到如今。

洗硯添香侍使君。屠龍徙鱷識斯文。美人心事吾能曉,不問琴棋便典墳。

白云山麓草離離。難向樵蘇訪斷碑。三百年間存韻事,百花冢上百家詩。

早甘寒淡許書生。國族情殷兒女輕。天若假年逾十九,定提金鼓抗清兵。

龍王奪愛肯甘心。怕讀彭郎惻惻吟。怎得洞庭來柳毅,傳書好向海中尋。

周桂菁

紀(jì)念張二喬生辰

琴心劍膽出風(fēng)塵。散盡天花悟化身。幾度滄桑情應(yīng)在,當(dāng)前曾識去來因。

闌珊春色怨蘼蕪。羅襪凌波事有無。翰墨結(jié)緣傳秀句,紅棉佳話繼西湖。

姚雨平

失題按原詩稿僅剩第二頁,然觀其法書氣韻,當(dāng)系姚雨平作。蓋到會有詩,而未考見者七人:金曾澄、姚雨平、袁振英、趙連城、歐樹融、謝祖賢、譚誠;未到會有詩,而未考見者三人:張友仁、陳同軾、楊干五。姚氏外九人,字體皆不作章草,且絕無相似也。

能從氣節(jié)解文章。比似芝蘭異眾芳。柳自纏綿波自托指柳如是顧橫波,定山拂水笑鴛鴦。龔芝麓娶顧,所居有定山堂。錢牧齋娶柳,有拂水山莊。

吟梅堅抱歲寒心。莫誚章臺力不任。寵柳驕楊空自傲,絲絲曾不炫黃金。

裁詩和淚寫冰紈。藥店飛龍影況單。市骨彭郎縱風(fēng)義,妝樓花落已春殘。

墓銘凄麗出蓮須??桃怙L(fēng)簫月鏡摹。玉骨劇憐愁草瘞,百花環(huán)植到緇徒。

胡伯孝

丙申元巳后十三日為張二喬生辰同人雅集得句

江山寂寂世遙遙。春老南園草未凋。為問百花生日日,可曾凄斷似今朝。翻用冬郎句。

白門八艷附名流。祇剩桃花一扇留。卻自侯郎登第后,侯方域入清得副貢。芳墳壓倒媚香樓。

蛾眉尸諫同華胄,《小腆》《備乘》載李成棟納陳文忠姬張氏,姬以尸諫勸李復(fù)明,鄺露作《趙夫人歌》,為文忠諱也。等是文忠激賞人。惜未芳齡延十載,親援桴鼓蕩胡塵。二喬歿于崇禎癸酉,后十年明亡,文忠舉義。

夢遭豪奪海王妃。賦洛懷甄托旨微。還勝如皋悲董白,啼妝馱馬入京畿。

疑冢銅臺不可尋。何論南國鎖春深。真娘蘇小墳無恙,獨令騷人作苦吟。

抗風(fēng)軒內(nèi)前依廡,丁酉市教局設(shè)于抗風(fēng)軒,予曾襄事。俯仰陳文忠黎忠愍四百年。終恨古人不相見,輸卿親侍硯池邊。

陳景呂

憶江南為紀(jì)念明歌者張麗人而作

崇雅潔,色藝冠釵裙。應(yīng)有百花縈古冢,好憑千載吊芳魂。簡冊永流芬。

舒慧眼,擇配具貞心。公瑾勛名難脫俗,伯鸞清介是知音。冰雪勵胸襟。

工奏技,妙舞與清歌。白雪陽春音嘹亮,驚鴻么鳳影婆娑。絳闕降姮娥。

詩字畫,三絕已成名。僅善吟哦輕道韞,群稱淹博媲蘭英。仙逝侶雙成。

虔紀(jì)念,雅集六榕堂。手展遺編瞻懿行,饌陳素品佐清觴。細(xì)嚼菜根香。

紀(jì)念張麗人后感賦

明末紛紜國祚凋。英雌輩出勝前朝。武功卓著稱良玉,文采昭彰說二喬。

住山有意適梁鴻。寒淡彭郎在意中。獨惜云英猶未嫁,名花零落付東風(fēng)。

量珠公子縱鴟張。志勵秋霜息逞強。不似香君逢暴客,桃花扇染血玄黃。

秉性忠良識偉人。流連詩酒每相親。豈同

易代章臺柳,甘抱琵琶事貳臣。原稿作:秉性忠良樂與親。流連詩酒挹清塵。豈同逐臭章臺柳,甘抱琵琶事貳臣。自注:弟續(xù)撰七絕五首,第四首之章臺柳,本指柳如是??珠喺哒`會,以為韓翊之章臺柳。茲改正于下,請照核正。

深阻侯門失性天。影梅憶語負(fù)纏綿。何如早作游仙去,不染污泥亦泰然。

陳伯任

張二喬生日六榕寺與諸公同賦

一代風(fēng)花有此媛。醴泉清絕本無源。添香曾侍陳黎坐,莫與尋常粉黛論。

殊色多才女謫仙。便罹天妬亦天憐。浮生朝露寧非福,不睹弘光永歷年。

汍瀾淚墨寫哀音。卒讀難勝惻惻吟。獨溯流風(fēng)傷古艷,文人好事果何心。

黃枯桐

張喬三百四十一周年生日有作

孤韻非凡響,關(guān)山改鬢容。春潮翻帶雨,飛燕逐東風(fēng)。

歌舞兼詩畫,感人信獨深。堅貞明大義,瘦影證禪心。

百花奠芳冢,哀感動三城。一卷垂微婉,瓊?cè)A韻獨清。

往年曾植墓,殘跡認(rèn)依稀。今覓妝臺石,蒼煙沒翠微。

真娘并蘇小,墓草幸重青。悵望梅花坳,云山冷素馨。

黃永勤

鷓鴣天三首

張麗人二喬生日

玉殞香銷僅破瓜。綺年花貌擅才華。紅樓日已簾鉤上,不斷清風(fēng)揚碧紗。 吳郡產(chǎn),本儂家。倚娘歌曲弄琵琶。天涯一覺珠江夢,剩有精魂寄百花。

冢在梅花小坳間。白云遙望水回環(huán)。星旋斗轉(zhuǎn)溪山改,墓毀碑平暮雨寒。 春懊惱,鳥綿蠻。由來天地有江山。藝文詎讓須眉重,蘇墨濤箋一例看。

三百卌年此日周。六榕棚下集名流。風(fēng)花無力千人護,不減南園眾美周。 蓮獨愛,幾生修。那堪惆悵野新愁。書生寒淡芳心許,市骨千金作意酬。

黃錫齡

丙申張二喬誕日

正撰寫《張二喬》一劇,適逢二喬誕三四一周之期,省市文史館諸先生發(fā)起舉行雅集紀(jì)念,賦此。

欲托紅毹畫絳綃。蓮香展讀仰豐標(biāo)。生為漢艷無瑕死,夢吊湘累帶恨消。一篇明史留三烈,百點梅花葬二喬。若逢此世應(yīng)無憾,憐汝偏生在往朝。

黃明伯

拜張麗人生日感賦

一卷蓮香集,芳馨意自深。飄搖家國夢,濩落女兒心。不謂天多妬,重憐冢渺尋。畫圖初省識,俯仰幾深吟。

張可廷錄自《張可廷詩選》

明歌者張喬三百四十一周年生日二十詠

漫擬娉婷賦洛神。芳華先占嶺南春。兒家系是吳儂舊,妙舞清歌總可人。

銅雀春深感不勝。韻孤絕似坐禪僧。庸脂洗盡明青眼,且向東南筮得朋。

居處無郎亦小姑。洗梳儉約淡云鋪。菱花照影窺顰笑,二我分明不可圖。

楊枝無力自清娛。旖旎臨風(fēng)意態(tài)殊。多少貴游名下客,斑騅輕系韻難扶。

禪心花影一樓中。幽夢清襟萬籟空。睡起慵翻鸞鳳譜,可能偕隱遇梁鴻。

莫遇高人更相攸。書生寒淡亦良儔。金夫漫作天河夢,知否孤芳不可求。喬目無余子,有詩云:金屋貯嬌渾一夢,不如寒淡嫁書生。

春蚓烏絲裊短長。筆垂秋露倚新妝。佳吟寫入簪花格,凌紙風(fēng)生玉樹涼。喬麗質(zhì)天生,喜詩書畫。

煙啼露笑帶微顰。寫出幽蘭見此君。畫本淡描新意遠(yuǎn),師承莫是管夫人。屈翁山曰:龐祖如有張喬畫蘭一幅,葉細(xì)花柔,宛有露笑煙啼之致。

飛箋擘韻斗名流?,幭氕偹紝懳葱?。唱和喜隨南社后,詩壇亦自有春秋。陳文忠公子壯于南園抗風(fēng)軒集名流酬唱,喬時與同社諸公弄筆賦詩唱和。

文工絕技動三城。舞扇歌衫噪艷名。博得人群齊鼓掌,千紅萬紫一時傾。

忠愛孤懷眾所欽。低徊漆室托微吟。屠龍徙鱷篇章在,恨煞權(quán)閹誤國深。陳文忠典試浙江,發(fā)策劾魏閹,卒為反噬,奪官里。嘗秋日自遣成詩五百余言,以抒忠憤。張喬贈詩云:海外奇文傳鱷徙,袖中長技惜龍屠。

孤韻清標(biāo)稱此生。詩詞歌舞總天成。劇憐小宛輸文采,不嫁如皋浪得名。

不慕虛名不愛財。明珠三斛為誰來。紅塵紫陌將何托,志潔身高見詠梅。廣州三城多豪華子弟,以三斛珠挑之,喬冷哂峻拒,有詠梅詩云:愛此孤根好,蕭疏滿玉林。低徊不知去,總為歲寒心。

天涯淪落志難移。墜溷飄茵苦自持。巧比出泥全不染,月光如水印蓮池。

知否文忠亦賞音。揮毫寫入美人心。不緣別有高風(fēng)格,那得褒題說到今。陳文忠題喬畫蘭詩云:谷風(fēng)吹我襟。起坐彈鳴琴。難將公子意,寫入美人心。

未嫁云英玉化煙。彭郎哀詠恨綿綿。風(fēng)花一代芳菲歇,萬樹千山泣杜鵑。喬屬意彭文學(xué)孟陽,未成而卒。孟陽不勝傷悼,詠詩百篇,以寫哀思。葬之日,執(zhí)紼之盛,傾動三城,眾謂之自來未有。

越女三千白柰花。香塵萬斛滾風(fēng)沙。翁山表墓明遺志,終古芳魂為漢家。番禺屈翁山表其墓曰:北同青草冢,南似素馨斜。終古芳魂在,依依為漢家。

白云埋玉拓蒙茸。人吊人思唱懊儂。三百余年天地改,前朝芳冢認(rèn)何從。弘光乙酉,喬葬白云山梅花坳。名宿二十余人為挽歌前導(dǎo),下至緇黃樂籍,皆賻贈臨送者。捐花卉雜植于冢之周圍,號百花冢。迄今三百余年,冢已無從辨認(rèn)。

春皋明麗彩云垂。當(dāng)日名花挺異枝。等是香風(fēng)吹不散,素馨斜外看多時。喬生于萬歷乙卯,歿于崇禎癸酉,時年僅十九。

一部蓮香韻欲流。開篇如見百花浮。茲辰彰美揮銀管,輸與輶軒作粵謳。彭孟陽編喬遺稿,合之傳、志、序、誄、題跋、挽章,都凡四卷,名曰《蓮香集》,義取蓮出污泥而不染也。

葉菊生

張二喬生日作

忍見胡塵遍九州。美人情意倍綢繆。南園詩社芳菲甚,韻事平添一女流。

彩鸞誓死嫁文簫。惻惻吟成當(dāng)大招。難得詩人工藻繪,卻將遺恨比虹橋。友人古層冰君以吳縣虹橋女子遇美少年事為喻。

馮夷一夢是耶非。偕隱梁鴻愿已違。玉樹歌殘人亦杳,好從畫里認(rèn)崔徽。

一壞黃土奠芳魂。風(fēng)義巍峨壻水敦。祇惜百花零落后,至今無處認(rèn)春痕。

葉浩章

丙申暮春為麗人張喬三百四十一周年雅集紀(jì)念得絕四首

張喬冢號百花墩。犁作平疇沒舊痕。欲把南園遺韻繼,將詩何處吊芳魂。

芳墳蘇小尋三竺,古墓真娘訪虎丘。獨嘆粵姝憂漆室,一壞黃土不能留。

如花容貌玉精神。遺像依然見本真。為紀(jì)名媛賡雅集,未應(yīng)文酒讓黎陳。指陳文忠黎忠愍兩公。

金夫不愛愛彭郎。一絕紅綃寄孟陽。竟比曇花傷早謝,遺篇那忍讀蓮香。

葉迅

絕句二首

天涯淪落亦何傷。馳騁歌壇姓字芳。留得百花埋骨冢,齊名蘇小葬錢塘。

才空士類藝超群。質(zhì)麗情深玉樣溫。最惜曇花惟一現(xiàn),綿綿長恨有王孫。

曾靖侯

明歌者張喬三百四十一周歲日鄉(xiāng)先生有所感念而為今后藝人追回風(fēng)義倡導(dǎo)來茲囗于丙申三月十六日清集廣州市文史館各皆有作我亦附庸聊賦七律

歷史蒼茫寖失名。冰魂今日復(fù)翻生。風(fēng)流自有千秋鑒,任俠能無百世榮?;ㄚs憐隨亂沒,白云還幸滿山清。南園諸老多忠義,念取蓮香一盡情。

鄭彼岸

集龔定庵句紀(jì)念張喬生日

撐住東南金粉氣,能蘇萬古落花魂。

黎暢九

丙申三月十六日六榕寺祝張麗人生日

榕影鶯聲又及辰。焚椒酹酒詎無因。良儔總為蒼生出,麗什都成白社珍。青草已迷埋玉地,紅妝猶起惜花人。前游廿載吾能記,打得殘碑墨未陳。廿年前與黃慈博蔡哲夫諸丈同展百花墳,慈丈詩“墓前猶有打碑人”之句,蓋指同行某女士拓碑文云。

黎澤闿

四月二十六日同人雅集六榕寺文史館拜前明張二喬生朝感賦

喬家大小是前身。譬美誰云擬不倫。低首南園作詩婢,須眉知己有黎陳。

一壞花冢覓何方。市骨豪情負(fù)孟陽。三百余年詩幸在,不堪遺集檢蓮香。

香閨妙墨抵璠玙。多少文人恐不如。可愛潮頭春雨句,更兼一筆管姬書。

才貌雙清一女郎。年纔十九夭堪傷。蝦蟆竟覬天鵝肉,傖鬼胡來水二王。

六榕名在樹經(jīng)焚。一樣梅坳沒亂云。蘇小真娘余艷跡,不應(yīng)遺卻二喬墳。

黎葛民

明歌者張喬三百四十一周年生日紀(jì)念

寸藝兼雙絕,聲華動一時。紅顏多壽損,慧質(zhì)有詩遺。孤韻難偕俗,芳魂去可疑。百花自開落,青冢處誰知。

賴子英

張喬生日

托意幽蘭葉葉清。東風(fēng)粉蝶舞姿輕。幾許才華埋草野,輸她妮子獨傾城。

春深南國柳絲長。欲問芳魂已渺茫。花開花落晉如按:原稿如此。當(dāng)作花落花開。三百載,白云黃土有余香。

潘叔璣

張二喬出世三百四十一周年祭

古寺招魂祭,低回張麗人。死猶稱駿骨,生肯屈錢神。濤井佳篇播,眉樓寶繪新??沼噙z卷在,凄絕百花湮。

羅翼群

張喬三百四十一周歲生日有作

掌故今何在,借徐文長句。紅羊付劫灰。南園人已遠(yuǎn),花冢事堪哀。遺象同瞻禮,翻身待后來。冰魂在天上,永不著塵埃。

薛濤蘇小輩,浮世尚知名。何獨多能者,翻遭薄俗輕。秋月空自好,春花今不榮。借陳元孝句。云淙俱泯滅,誰與賞清聲。

光華劇團上演黃錫齡君編撰明末愛國史劇百花冢因題六絕句勖之

嶺南女杰推張冼,顯晦懸殊休問天。但愿世人稱掌故,豈宜輕薄毀喬仙。商務(wù)《中華人名大辭典》于廣東女子,僅列譙國夫人冼氏及明歌伎張喬,而喬事跡尤略,且時代及卒年并有誤,料因未見張喬《蓮香集》耳。集在前清列為禁書,故不顯。至譙國夫人,《北史》卷九十一及《隋書》卷八十均有傳。

槃才明季數(shù)袁陳。得一能令萬匯春。死廢悉由昏主誤,不如歌伎識龍麟。東莞袁崇煥、南海陳子壯,《明史》《廣東通志》均有傳。張喬與子壯等之交誼,見《蓮香集》及屈大均等著述。

歌舞當(dāng)年趣妙生。城鄉(xiāng)童叟盡歡迎。名花倘幸生今代,國際聲華定可驚。黎遂球撰《張喬墓志》云:“于是張誕二喬之名。雖城市鄉(xiāng)落,童叟男女,無不艷稱之,以得觀其歌舞為勝?!?/p>

詩書琴畫更兼長。曠代聰明夭可傷。歷數(shù)蘭閨誰得似,怪他節(jié)士拜才娘。張喬才藝絕人,南園十二子均愛重之,惜年十九而夭。當(dāng)時識與不識,同聲一慟。王邦畿詩云:“如何不相識,哭君情亦悲。”已可概見。

憑吊由來大有人。百花冢廢足傷神。真娘蘇小翻堪羨,占得蘇杭丘墓新。百花冢自明末以迄前清,墨客詞人,憑吊不絕。今惜冢丘湮滅,而蘇州真娘墓、杭州蘇小墓,及成都薛濤井墓,并已修飭,翻可羨也。

關(guān)心文獻喜黃郎。寫就新詞扇古芳。付與光華群俊侶,好呈佳藝競登場。

贈陳綺綺女士陳為光華劇團女主角,今演百花冢劇飾張喬者。

見說當(dāng)年張二喬。城鄉(xiāng)童叟喜招邀。君今面向工農(nóng)去,肯讓前修獨建標(biāo)。

未到會而有詩者,輯得7人,詩21首,其中古梅村一首為殘篇:

葉恭綽錄自《遐庵詩乙稿》

明代張二喬生日粵人士為作紀(jì)念漫賦

愁共畸人死抱琴。泉臺夢斷夜深沉。秋墳鬼唱余遺恨,三百年來孰賞音。

流花橋外草青青。不見蓮須舊志銘。卻羨錢塘蘇小小,依然壞土重西泠。

庸知朝露非為福,不及羊城血洗時。更佩青娥真具眼,相知一輩盡男兒。

珠申佳氣已煙消。銅雀無緣鎖小喬。剩有蓮香香不滅,好將佳集殿前朝。

長留幻影照珍叢。漫把哀詞較比紅。今日神光離合里,洛川何處寫驚鴻。

真珠密字寫生綃。迢遞西飛感伯勞。誰寫煙花南部記,空遺風(fēng)月說南濠。

難覓桃花表墓門。更無青冢吊黃昏。百花生日空今日,剩共蕭齋禮倩魂。

鄔慶時

次和翼群先生張喬三百四十一周歲生日作原韻

三百多年后,復(fù)然猶有灰。怨歌徒自苦,早死不須哀。蓮落余香在,花開舊雨來?;曩鈶?yīng)笑謝,還為拂琴埃。

古梅村八一老人

失題

(前闕)后世賢,招魂向茫杳。惜哉玉骨寒,芳墳無處找。仿佛佩環(huán)聲,白云珠海繞。題詩留芬芳,予懷殊渺渺。

劉濤

敬和麗人張二喬原唱兩首

一代才人格調(diào)高。寄情詩畫放春皋??蓱z香冢遭湮沒,憑吊于今費此勞。

麗人韻事獨孤高。惹得詩人互引皋。三百年前成艷史,生新重紀(jì)莫辭勞。

李千里

何丈時杰出示步張二喬氏送客原韻并囑和章

春風(fēng)十里軟塵高。送客迢迢赴漢皋。道出汨羅澤畔路,楚些杯酒一相勞。

天際征帆一點高。引風(fēng)極目立江皋。琵琶幽怨憑誰訴,萍鳥因緣聚散勞。

市駿千金品價高。垂青枯骨九方皋。白云荒冢愁何極,地久天長憶夢勞。

漫從尺地量卑高。芻狗誰將辨畹皋。悟到枯榮齊一夢,飄茵墜溷總勞勞。

比聞葉綽老發(fā)起征詩,羅翼老擬編次成冊,闡潛志,志幽光,信義聲葉鶯求友。小劫感華鬘,憐淪幻、風(fēng)懷何有。遺情想象,好事笑吾人,八叉手。澆殘酒。花落蟾圓后。之詩史。民族大義,士人氣節(jié),兩俱得之。二老蓋不特多情也。仍依元韻一絕紀(jì)盛事焉

海隅南社義聲高。別有清音出九皋。千載風(fēng)流推二老,闡幽曠代不辭勞。

藕庵

偕隱晚晴二老先后以張麗人生日詩相示命囗囗二字不可辨識。成一律復(fù)呈

牡丹高第噪江都。別有清才出繡襦。委命飄零百花冢,等身文字一蓮須。中朝漫哂蠻夷長,異世知崇君子儒。跬步云淙余蔓草,七先生輩蓋區(qū)區(qū)。

胡吉甫

文史館諸公于三月十六日在六榕寺雅集紀(jì)念張二喬生朝慊未能參加盛會謹(jǐn)以俚句奉呈斧正

六榕雅士集同群。暮春三月吊芳魂。花冢有靈當(dāng)入夢,漫酬佳句答知音。

讀罷蓮香咬菜根。席上推敲若有神。梅坳藏春何處是,欲把漁郎去問津。會后同人在菜根香聚餐。

石記妝臺刻穩(wěn)心。韻事流傳羨煞人。陵谷變遷何不覺,過后徒勞枉費尋。

姑嫂君臣各有墳。豐碑無恙幾經(jīng)春。自古紅顏多薄命,祇堪畫里叫真真。近得有張麗人像,于是日懸掛,故云。

未到會而有詞者,僅輯出秦維毅一家,詞一首:

驀山溪明歌者二喬張麗人生辰補賦

蘭心蕙質(zhì),俠骨多紅袖。翹楚重當(dāng)時,羞幾許、環(huán)肥燕瘦。遏云初唱,一曲擬陽春,盤珠溜。金徽奏。濁世誰為偶。 江山依舊。隔

這次紀(jì)念張喬誕辰341周年的雅集,遠(yuǎn)因是1954年葉恭綽數(shù)次致書粵中好友,囑尋訪張喬百花冢下落。同年5月30日,侯過、胡希明、張友仁、羅翼群、劉華歡等五人往訪;一個多月后的7月11日,姚雨平、侯過、黃枯桐、羅翼群、古直等五人再次往訪,均不得其所(見古直撰《明張喬百花冢資料輯略》)。作為一位著名的愛國老人,葉恭綽對《蓮香集》和百花冢都有著特殊的感情。他把張喬及百花??闯墒敲褡寰竦南笳?,在得知百花冢未能得到妥善保護后,他為自己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護如頭目”的《南園諸子送黎美周北上詩卷》作了一篇跋,時為1954年端午日。跋中云:

去夏修理京師袁督師墓已竟,聯(lián)想及于百花冢,屢寓書粵垣諸友調(diào)查防護,寂無反響。今年三月,再托羅翼群為之。昨得羅書,謂日前往流花橋,多方訪覓,始知其跡已迷于新建筑中。余閱之若受電激。噫!是余之咎也。設(shè)余早為之所,當(dāng)不至是!

彼蘇小、貞娘埋骨之區(qū),歷劫猶存,列為湖山名勝。如二喬者,風(fēng)流文采,視二人有過之?!渡徬恪芬患?,至今讀者猶有馀慕。且其時與陳集生、黎美周諸先烈往還,漸摩沆瀣,殆亦非蘇小、貞娘比。而一壞莫保,能不令人感嘆耶?

為安慰葉老,羅翼群和詩葉老:

雅集題名

墨妙高懸鎮(zhèn)海樓。鄉(xiāng)邦文物獻鉤收。南園尚想人千古,花冢難尋土一丘。居傍京華瞻北斗,天留難老訪箕疇。燕云長憶臨歧淚,何日重陪杖履游。(奉酬葉遐翁都門見贈二首次韻,見《羅翼群詩集》。)

廣東省文史館、廣州市文史館正是在葉恭綽、羅翼群二老的倡議下,舉辦了這次紀(jì)念雅集。葉恭綽先生更把《南園諸子送黎美周北上詩卷》中張喬的唯一傳世手跡刻成信箋,分贈同好?,F(xiàn)存雅集手稿,就有幾位是寫在這次印的信箋上的。黃苗子先生回憶,他在京曾獲葉恭綽先生贈信箋,尚有以張喬像刻成者,像作半身高髻,后于“文化大革命”中付之一炬。雅集后,陳君葆先生從曾靖侯(清漪老人)的來信中得知雅集情形,亦為詩三首,均見其《水云樓詩草》:

喜聞黃蔭普先生獻書

鄴侯插架已荒涼。坐擁書城待發(fā)揚。三代而還名則尚,九州之外盜能強。好書豈僅留兒讀,瑰寶還應(yīng)為國藏。充棟汗牛欣得所,蠹魚未蝕有蓮香。蔭普既以珍藏數(shù)千冊捐獻,日者靖漪老人以書來盛其事,并謂穂垣文人為張二喬作三百四十一周年生日之會上,曾陳列所獻之《蓮香集》,當(dāng)時羅翼群見之,以為比己所藏之乾隆重刻本更覺精雅云。

五月十五日

步清漪老人張二喬三百四十一周年生日穗文史館雅集韻七律二首

誰意人間世后名。況渠真?zhèn)€可憐生。秦嘉書字原同病,韓翃[翊]攀條豈共榮??v有蓮香留翰墨,已無芳冢吊凄清。流花橋畔重回首,多少風(fēng)華未了情。

讓他紅粉有詩名??舷螂舜松8枭任枭篱e歲月,柳眉桃臉任枯榮。出山泉水從污濁,入夢梅魂與月清。撥盡琵琶千古恨,凄涼何處最關(guān)情。

五月二十日

題詩之一

今案黃蔭普先生捐贈《蓮香集》,現(xiàn)藏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羅翼群先生舊藏《蓮香集》,可能后歸廣東師范學(xué)院,今藏暨南大學(xué)。詩中“蠹魚未蝕有蓮香”一句,又讓葉恭綽先生心生感慨,遂再作詩二首:

題詩之二

讀粵中陳君紀(jì)念張二喬詩,有“蠹魚未蝕有蓮香”句,感賦

蠹魚未蝕有蓮香。壞土雖荒志未荒。此亦鄉(xiāng)邦文獻事,薛墳蘇墓漫衡量。

梅花坳下莽榛荊。誰向幽宮再勒銘。聞道豐湖諸士女,踏青還上六如亭。

二詩感慨薛濤、蘇小小、朝云墓至今憑吊者不絕,而百花冢卻渺不知所蹤,徒剩一部《蓮香集》供有心者憑吊而已。今天百花冢原冢,暨墓前黎遂球所撰墓志銘石、黃紹昌所書墓志銘石、陸應(yīng)暄所書墓表石,早已蕩然無存,四百年前玉盛花明的百花冢,只剩下墳前的妝臺石,獨對斜陽,無言地訴說歷史滄桑。廣東歷史上這位“生為漢艷,死不污于風(fēng)塵”的奇女子,應(yīng)該得到人們更多的景念。

猜你喜歡
雅集百花
百花映春
老友(2022年4期)2022-05-18 19:46:56
橘子花
《清溪雅集》
百花綻放
人物畫報(2020年16期)2020-03-09 03:40:43
百花綻放
人物畫報(2020年6期)2020-01-06 05:05:51
不僅僅是“風(fēng)雅”——西園雅集
戊戌海棠雅集
中華詩詞(2018年7期)2018-11-08 12:47:28
春來了
北方音樂(2018年16期)2018-05-14 08:59:23
丁酉海棠雅集
中華詩詞(2017年6期)2018-01-22 02:19:14
上海雅集
寶藏(2017年10期)2018-01-03 01:53:00
安新县| 靖宇县| 襄城县| 弋阳县| 霍州市| 镇原县| 尚志市| 张家港市| 静乐县| 盈江县| 北川| 铁岭县| 柘城县| 小金县| 麟游县| 永胜县| 丽江市| 雅安市| 沿河| 韩城市| 仁怀市| 琼结县| 韶山市| 鸡西市| 运城市| 子洲县| 惠东县| 新巴尔虎右旗| 沁阳市| 阳泉市| 台前县| 玛纳斯县| 玉树县| 崇仁县| 桓仁| 赤壁市| 奎屯市| 邳州市| 阿拉善盟| 巨鹿县|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