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鐘
“我過去,您別站起來了?!?015年5月,在俄羅斯紀念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慶典期間,習近平主席為曾經在華參加抗日戰(zhàn)爭的俄羅斯老戰(zhàn)士頒獎。習近平主席看到90歲高齡的老兵謝爾蓋耶夫腿腳不便,馬上快步走向前去為他頒獎。
在《大國外交》紀錄片第六集《美美與共》中,習近平主席的親民范兒和平民情懷,展現(xiàn)了“習式外交”的獨特魅力,讓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中國外交的溫度與人情味。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深得儒家文化浸潤的中國人,長久以來形成了寬容厚道、與人為善、以誠待人的民族性格。
植根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突出強調“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主張世界各國的開放性合作和包容性發(fā)展。伴隨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領導人具有“平民范兒”和“文化范兒”的外交行動和外交風格,備受世界矚目。
以誠待人,以心相交。最是真情能動人,在中國的外交活動中,無論面對外國領導人,還是普通民眾,習近平主席都平等相待、以心相交,展現(xiàn)出濃濃的人情味,重信守諾,有情有義,不忘初心。
習近平主席真、實、親、誠的外交行動獲得了廣泛好評,中國外交的“朋友圈”也越來越廣。當面對南海問題國際壓力時,在我們最需要國際聲援的時候,非洲39個國家政府沒有任何猶豫就站了出來,生動體現(xiàn)了中非之間深厚的外交友誼。
立己達人,兼善天下。中國歷來有立己達人、兼善天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中國在外交工作中堅持正確義利觀,在經濟上互利共贏、共同發(fā)展,在國際事務中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
面對不公平、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中國建立了10億美元的中國—聯(lián)合國和平與發(fā)展基金、20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推動世界包容性發(fā)展。
當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面臨嚴峻人道主義危機時,中國率先馳援非洲埃博拉疫區(qū)及周邊國家,是累計派出醫(yī)護工作者與提供援助醫(yī)療物資最多的國家之一。津巴布韋總統(tǒng)穆加貝面對習近平曾動情地指出:“他是個男子漢,他代表一個曾經貧窮的國家,一個從未殖民他國的國家。但是,他現(xiàn)在就在這里,他正在做我們曾經期待殖民者做的事?!?/p>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20世紀90年代,費孝通先生指出處理不同文化關系應堅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這也成為中國處理不同文化形態(tài)的國際關系的基本態(tài)度。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文化的融通互鑒。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以中國文化、中華文明的感召力,架起溝通中外的國際橋梁,既展現(xiàn)中國領導人開闊的文化視野、深厚的文化積淀和堅定的文化自信,也讓世人感受到中華文化之美,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融對話,讓世界感受文化互鑒之妙。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將隨著時代洪流繼續(xù)向前推進。
我們相信,重情義、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國,必將為新形勢下的全球治理貢獻更大的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