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鑫
每次瀏覽各種來稿,總有無數(shù)糾結與無奈。經(jīng)常感慨:為什么這么多優(yōu)秀的教育人,想得好、干得好、講得好,就是寫不大好?
高校師生的文章,多半重視文獻綜述、理念闡釋、數(shù)據(jù)整理,更加規(guī)范齊整,但可能對現(xiàn)實問題的關注不太夠,規(guī)范理性有余,針對性戰(zhàn)斗力不足。中小學干部教師的文章,多半重視故事講述、問題解決、成果展示,更加生動形象,但有時難免失之于淺顯,難以寫出其背后的道理和普遍的規(guī)律。更有甚者,說的都是假問題、虛做法、空對策、偏方向,事不對理,因果不應,文理不通,滿屏套話,令人實在不愿多看一眼。
從業(yè)十數(shù)年來,筆者幾乎每天都會被這樣的一些文字“刺激”著。當年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中歷數(shù)黨八股的八條罪狀:“空話連篇,言之無物;裝腔作勢,借以嚇人;無的放矢,不看對象;語言無味,像個癟三;甲乙丙丁,開中藥鋪;不負責任,到處害人;流毒全黨,妨害革命;傳播出去,禍國殃民?!苯袢兆x來,仍然振聾發(fā)聵,似乎就在說當下文風。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個人感覺,文章寫不好,往往不僅僅是寫的問題,更是做的問題,想的問題,“心”的問題?!袄碚摷摇钡臇|西假、大、空,是因為他們沒有真實深入到鮮活的教育現(xiàn)場,沒有“做”出來,自然就寫不出來。“實干家”的東西碎、淺、浮,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深度地思考,沒有“想”明白,自然就寫不明白。而歸根結底,是其初心是為寫而寫,還是為兒童生命成長而寫。所以,文章的問題,表面上是寫作能力和理論修養(yǎng)的問題,根源是研究初衷和寫作目的的問題。
我們希望看到什么樣的文章?《中小學管理》的幾任主編曾經(jīng)這樣形象地描述什么是好稿:“讓人兩眼發(fā)亮的稿”(創(chuàng)新性)、“讓人幸福的稿”(人文性)、“讓人沖動的稿”(實用性)。嚴復曾說過:“譯事三難:信、達、雅?!倍覀冃哪恐械淖罾硐胫?,就是“信、達、雅”之作。信—真問題,真研究,誠實誠信;達—文通句順,理實相合,事理相通;雅—繁簡得當,文辭優(yōu)美,賞心悅目。正如郭宏安所釋:“信者,真也,真者,不偽也;達者,至也,至者,無過無不及也;雅者,文學性也,文學性者,當雅則雅當俗則俗也”。
由是,我們希望在中國教育人的話語體系中,有一種文風,叫“中小學管理”之風,或叫“信達雅”之風。
這種文風—
是單刀直入,開門見山。來訪者不必走一段蜿蜒曲折的小徑,才知道主人在哪里。文章開篇就要告訴讀者:我要闡述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文字簡約,口齒清楚。不繞圈子,不吊胃口。不說廢話,不講套話。您喜歡就看下去,不喜歡大可掉頭就走。
是真實問題,真正解決。我們關注真問題的提出,更關注對問題的真實解決。既要有道理,也要有招數(shù)。既要破,更要立。批判是我們的責任,建設更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的光榮與驕傲。
是理實相合,直擊本質。我們關注理論的創(chuàng)新,更關注理論的實踐價值;關注實踐經(jīng)驗,更關注其理論貢獻。因為我們一刻也不敢忘記:教育研究的終極目標,可能并不是理論構建,也不是實踐創(chuàng)新,而是—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得到最適合的發(fā)展。
是邏輯嚴謹,事理相諧。我們希望這些文章,都能論點鮮明,論證嚴謹,情理相通,因果相應。這些文章要不主觀,不極端,不以偏概全;通情達理,符合基本人性人情和教育常識;合法合規(guī),符合基本道德規(guī)范和公序良俗。
怎樣改造我們的文風?
第一條,自己寫。教育第一要務:“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蓖瑫r,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也只有自己親自寫,才可能將自己真實的想法寫明白。我們希望每一篇文章,都不要假手他人,都是署名者自己的創(chuàng)作。
第二條,寫自己。我們要用自己的話,說自己的事,表達自己的思想。要對準自己的“柴米油鹽”寫、對準自己的“七情六欲”寫,要寫出自己的“愛恨情仇”來,“先打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
第三條,寫真事。我們希望作者無論寫的是什么,都是他基于真問題,真正自己做過的研究,真正自己開展過的探索。教育仍是一片凈土,教育研究也必須是一片凈土。
第四條,寫過程。許多作者更喜歡寫困難和成績,實際上讀者更關注的是問題解決的過程。您遇到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這些解決方法有哪些可以借鑒的寶貴經(jīng)驗,這些是讀者最關心的,也是研究的真正價值所在。
第五條,寫價值?!安粌H僅寫事兒,更要就事論事兒!”我們期待作者能夠意識到自己研究的價值,不僅僅是寫故事,更要寫道理、寫原理,寫升華出的深刻意義與普遍價值。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說:“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改造我們的文風,就是改造我們的作風,改造我們的學習方式,改造我們的生活方式。希望教育界的文風,就如同近年來的政務文風一樣,越來越深刻,越來越簡潔,越來越貼地氣,越來越有靈魂!
(作者單位:中小學管理雜志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