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祖華
這次,我有機會游覽了黃果樹瀑布,真是大飽眼福!
到達(dá)景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奔騰喧囂的河水。沿石階來到瀑布的正前方,只見瀑布傾泄而下,濺起的迷霧在陽光的照耀下化成了一道道七色的彩虹橋。
往前走,我們看到了大瀑布后面神秘的水簾洞。穿越水簾洞,就觀賞到了犀牛潭上七彩俱全的雙道動態(tài)彩虹。
出了水簾洞,我們來到觀瀑亭,只見洶涌澎湃的河水奔騰著直沖犀牛潭,濺起的水花飄向黃果樹小鎮(zhèn),被太陽一照,映出金色的光來,真美?。ā队吸S果樹大瀑布》節(jié)選)
作者移步換景,按游覽順序?qū)?,富有條理,是一篇不錯的寫景習(xí)作。但美中不足的是,文章缺少人文因素。作為一處風(fēng)景名勝,除了自然景觀,肯定還會有不少人文故事。如本文中,什么是七彩雙道動態(tài)彩虹?為什么會有這個奇觀?如能寫一寫其背后的故事,文章將更豐富多彩。
往前移步,我們能隱隱約約看到躲在大瀑布后面神秘的水簾洞。據(jù)說,穿越水簾洞時還能觀賞到絕妙的景觀——從各個洞窗中可以看到犀牛潭上的彩虹,不僅是七彩俱全的雙道,而且是動態(tài)的,隨著你的走動而變化和移動。真是這樣嗎?每到可觀賞的洞窗,我便不失時機地往外看。哇,那洞外飛流直下的飛瀑,在犀牛潭中形成奇景,彩虹繚繞,云蒸霞蔚,再加上蒼山頂上緋云彌漫,迷離變幻,真是太美了!聽爸爸說,這是工程師們利用陽光的折射以及游人觀賞方位的不同所設(shè)計出來的奇特景觀。聽罷,我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贊嘆設(shè)計人員的聰明才智。
修改后的片段中,小作者除了描寫奇特的景觀之外,還介紹其成因,并對設(shè)計人員的聰明才智發(fā)出贊嘆。如此,不僅關(guān)注“景”,而且關(guān)注景背后的“人”,文章的可讀性也就大大增強了。
此外,水花在飄向黃果樹小鎮(zhèn)過程中映出金色的光來,這一奇觀被稱為“銀雨灑金街”,包含著豐富的人文底蘊,如果能詳細(xì)介紹,文章肯定更加精彩耐讀。
(本文可作為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五”習(xí)作指導(d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