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堯
(吉林省通榆縣通榆蒙古族學校)
課標要求高中物理教學要特別突出“過程與方法”,可見高中的物理教學內容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學價值和教學意義的。課標中再三強調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高度關注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目的就是順利實現(xiàn)三維目標。對于學生來說,物理學習不應是完成應付考試的任務,而是要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真實體會到物理價值和學習價值,在掌握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學習能力。
任何教學過程都必須是一個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物理教學也不例外。雖然我們有根據課標編寫的教科書,但教科書不能根據學生的能力程度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選擇,它只是單向傳遞信息的工具,不具有交互性。往往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單純地以筆試成績來評定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是不對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探索能力。教師要把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作為教學的根本任務,在教學中建立學習模式和框架,傳授學生獨立學習探索的技能技巧,使得高中物理教學更有價值。
在教學中,物理概念必不可少,許多物理理論知識和概念都非常重要,學生只是理解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準確的記憶。這樣的教學要求,不是教師對學生簡單地布置作業(yè)就能完成的,而是應該讓學生重點理解概念,從而記住理論知識。所有的概念都是建立在良好的邏輯思維基礎上的,物理也不例外,故而學生在面對物理概念時應用理性的物理思維去理解記憶。
物理知識是由物理概念、物理定律、公式和理論組成的,其中物理概念是基礎。物理教學中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概念,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部分。物理概念由實踐得來。從感性認識開始,經過無數(shù)學者論證進而上升成理論認識,并用來指導實踐。如果學生不能上升到物理概念,只停留在指導物理事實階段,我們不能定義為學生學到了物理知識;如果學生對概念不理解或片面理解,更不能談該學生認識、掌握了概念;如果學生對概念理解不透徹,就會混淆不清,無法以其進行準確判斷和推理,更不能很好地應用定理和公式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在課堂中,教師要用典型的實例和實驗來幫助學生理解甚至掌握概念理論,使得學生學到更有實際價值的物理知識,其效果比死記硬背得來的理論知識要更好。在課外教師更要區(qū)別于課堂的教學方式來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記憶,通過實踐活動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物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利用閑散時間來回憶物理知識,充分發(fā)掘物理最大的教學價值。
1.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精準的自身定位,特別是在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更應該努力做到教學主導地位的統(tǒng)一,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真正讓給學生,教師只要做好關鍵性的引導即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導學的方式來完成的教學內容,一定會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到良好的效果,真正做到引導學生學習,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2.教師教學重點的轉變,徹底改掉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填鴨式”教學,真正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探究能力放在首位,使學生受用終生。在對學生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要注重的是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素質和學習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學習技巧,怎樣掌握正確的學習策略方法,使得學生學會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讓學生學會自主發(fā)展,為以后的物理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為長遠的物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把知識教學完全融入情境模式當中,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知識的用途以及價值,知道知識在生活實踐中有很大的貢獻,例如通過光的具體內容讓學生了解光學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得學生對物理有良好的認知。
3.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要把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轉變教學方法,改掉陳舊的教學觀念,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在學習中讓學生對概念、定理和規(guī)律等能客觀主動地探究解答方法,培養(yǎng)學生高品質的學習素養(yǎng)和學習策略,讓學生主動融入物理探究學習中來,體會到學習物理的價值,通過親身體會從而明白學習的真正涵義。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本著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總之,在高中的物理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策略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有著最直接的關聯(lián)。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是直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方法,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習質量。對正確的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不僅能讓學生對理論知識有客觀的認識,還能對解題有很深的認識,這對學生的解題思路是一個靈活性的轉變。雖然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還有很多不足,我也在不斷地探索進步,需要更多高中物理教師共同發(fā)現(xiàn)、共同研究,爭取找到更完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