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川
(山東省臨沂市高新區(qū)臨沂杭頭小學)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大多數(shù)是以教師為主體,課堂教學多是教師的單向知識傳授,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感興趣,所教的語文閱讀知識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層次。學生被動地接受語文教師傳授的語文閱讀知識,由于沒有主動的思維過程,很可能因為不感興趣而發(fā)生走神兒的現(xiàn)象,學習的效果不夠理想。大多數(shù)教師以提高學生的成績?yōu)槲ㄒ荒繕?,忽略了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運用語文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填鴨式”的教學雖然教師也付出了辛苦的勞動,但是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另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教學方式單一,教師多是利用語文教材和板書進行語文閱讀知識的講解,根據(jù)閱讀習題帶領學生一起做題。教師說得比較多,學生則是以聽為主。這種教學方式比較刻板,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沒辦法參與到學習的全部過程中,只能聽教師的講解。教學方式的局限性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語文閱讀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讓學,本質(zhì)就是教師把學習的機會和時間充分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真正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自主探索和學習的能力。相比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和探索學到的知識,理解的層次更深,記憶更深刻,學習效果更好。
引思,就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不再直接將知識傳授和講解給學生,而是通過巧妙地設計問題和引導,來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探索,幫助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教師通過啟發(fā)、點撥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品質(zhì),引導學生通過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真正內(nèi)化成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閱讀的主人,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中心來組織,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把學習和思考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里。語文教師不應該直接把閱讀知識和結論告訴學生,而應該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去自主通過閱讀去感悟、體會、探索問題的答案,自己去尋找知識的真諦,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學生概括、總結、感悟的能力。閱讀教學要為學生設計和服務,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綜合發(fā)展。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釣魚的啟示》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問題“為什么作者不愿意將魚放回湖里、為什么作者的父親堅持要把魚放回湖里、分析作者心理的變化”,將學生分為3~5人的學習小組,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一起討論,找到問題的答案。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走下講臺傾聽學生的討論,及時給予指導和建議。這種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自主探索解答問題,對課文的理解會更深,也會形成自己的體會,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語文閱讀的能力,積累了語文知識,提升了閱讀教學效率。
為了達到理想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辯證地實施讓學引思教學方法。所謂辯證,就是教師應該把握一個標準,把握一個度,既要放權,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條件和時間,又要及時了解和把握學生學習和探索的情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和控制。小學語文教師要辯證地實施讓學引思,應該有步驟、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和進行相關的閱讀,并且在閱讀中加深對文學內(nèi)容的理解,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荷花》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收集與荷花有關的圖片、小物件等,課上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帶的荷花圖片對荷花進行描述,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同時教師還要對這個過程進行把控和指導,讓學生對比教材中的閱讀內(nèi)容思考自己的描述,加深學生對閱讀材料中的寫作手法和比喻方式的體會和感悟。
[1]陳玲.基于讓學引思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6(12).
[2]陶泳誼“.讓學引思”與小學語文閱讀[J].文學教育:中,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