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忠 燦
(許昌學院 法政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無刑是儒家社會治理的理想狀態(tài),指的是教化大行,人們道德水平普遍提高,無須使用刑法的理想狀態(tài)。儒家經(jīng)典《尚書·大禹謨》云:“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無刑,民協(xié)于中?!泵駠鴮W者張金鑒據(jù)此論述道:“法治的最高理想,期于措刑罰而不用;若不得已而用刑,則科刑準則一依于矜恤主義?!盵1]9當代法制史學者夏錦文認為儒家法哲學的最高標準是“和諧”,而追求“和諧”的價值理想在司法訴訟領域中的表現(xiàn)是“無訟”[2]。刑法學者呂麗對儒家“制刑之義”進行系統(tǒng)梳理,認為古代刑法的終極追求則是“以德去刑”“刑期于無刑”,達到 “刑措不用”的“大治”境界[3]。儒家的無刑理想到了宋代落實到獄空上,宋代形成了獄空奏報、查驗、獎懲等一套完整的“獄空”制度。
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制定的刑法典《宋刑統(tǒng)》中沒有關于獄空的規(guī)定,宋代的獄空制度是由皇帝的敕令確定的。從時間順序來看,是先有獄空現(xiàn)象,后有獄空制度。從宋太祖開寶年間開始,開封府和開封諸司就開始奏報獄空,后來大理寺、殿前司和地方州府也奏報獄空。開寶七年十月、開寶八年五月,趙光義任開封府尹,連續(xù)奏報兩次獄空,這是宋代奏報獄空最早的記載[4]324-340。宋太宗淳化年間獄空褒獎制度正式形成,真宗尹開封府時,因囹圄屢空受到太宗的詔書褒美[5]104。
北宋前期還形成了獄空審查驗收制度。根據(jù)太宗的敕令,縣級官府不具有上報獄空的資格。奏報獄空有時間、期限的要求。太宗淳化三年,慎從吉在一次上疏中提到淳化三年敕對獄空的規(guī)定:“諸州所奏獄空,須是司理院、州司、倚郭縣俱無系囚?!盵4]1609這一條敕令是對地方州府獄空的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一般來說,諸司、諸州的獄空應達到三天以上才可上奏。根據(jù)宋太宗時期形成的定制,獄空必須經(jīng)過中央監(jiān)督機關的查驗,地方州府的獄空由刑部查驗,京府和大理寺獄空由御史臺的刑察查驗。“每奏到,刑部將旬奏禁狀一處點對,如應得元敕,特降詔獎諭”[4]1609。大中祥符二年,真宗重申了太宗淳化三年詔書的內(nèi)容:“諸州奏獄空,須州司司理院、倚郭縣俱無囚系,方為獄空”,“其諸州、府、軍、監(jiān),以公事多少分為三等、第一等公事多處五日,其次十日,其次二十日,并須州司、司理院、倚郭縣全無禁囚及責保寄店之類,方為獄空,委提點刑獄司據(jù)等第日數(shù)勘驗詣實,書為印歷。”[4]1640
對于虛報獄空的官員,要進行處罰。在制度初創(chuàng)的太平興國七年,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有虛報獄空的情況?!皟烧戕D運司言,部內(nèi)諸州系囚滿獄,長吏隱落,妄言獄空,蓋懼朝廷詰其淹滯也。詔自今諸州有妄奏獄空及隱落囚數(shù)者,必加深譴,募告者賞之”[4]527。北宋后期,宋神宗在御史臺設置專門的獄空監(jiān)督機構,元豐七年四月十九日詔:“自今有司上獄空,令御史臺刑察按實上,以開封府大理寺比歲務為獄空,恐希賞不實也。”[6]2741南宋時期獄空查驗監(jiān)督制度還在持續(xù)發(fā)揮作用,紹興十九年,宋高宗說:“自今有奏獄空者,當令監(jiān)司驗實。果妄誕,即按治,仍命御史臺察之。茍不懲戒,則奏甘露瑞芝之類,崇虛飾誕,無所不至?!盵4]13761
宋代奏報的獄空在查證屬實后都“詔付史館”,載入官方的檔案和史籍。在統(tǒng)治者看來,獄空是美事,可以風化天下,至遲從宋神宗元豐年間開始,每逢獄空都要做道場祭祀。“凡諸州獄空,舊制皆除詔敕獎諭。若州司、司理院獄空及三日以上者,隨處起建道場,所用齋供之物,并給官錢,節(jié)鎮(zhèn)五貫,諸州三貫,不得輒擾民吏”[6]6664。此條記載驗證了獄空褒獎制度,即“舊制皆除詔敕獎諭”,更重要的是,獄空之后要“隨處起建道場”,費用由官府承擔。洪邁曾記載了福州獄空設醮的場景:“福州左右司理院,每歲上元,必空獄設醮。因大張燈,以華靡相角,為一郡最盛處?!盵7]48
官員上報獄空,都會受到降詔褒獎。詔書褒獎也分等級,最高的榮譽是皇帝手詔褒美,皇帝御筆親題,以資鼓勵;最常見的表彰是學士院草詔褒美,降詔褒獎是形式,其內(nèi)容主要包括轉官、減磨勘、賜章服、賜緡錢等具體獎勵辦法。獲得最高獎勵的是王安禮、王存和王震的開封府三院獄空,均被遷官、減磨勘以及賜章服、銀、絹,崔臺符的大理寺獄空也被減磨勘。實現(xiàn)獄空的司法官員們按照獄空范圍、時間和官員級別立有賞格?!肮适?,法司斷絕,必宣付史館獄空,降詔獎諭,或加秩賜章服。后以冒賞者多,熙寧初,以斷絕乃常事,不足書,罷宣付史館,仍不降詔獎諭”[8]5010。由此可見,宋代獄空已經(jīng)形成固定的賞格:獎賞的范圍包括獄空發(fā)生地官府的長官、佐貳官、幕職官、專門的推官、檢法官、諸曹官,獎賞的種類包括轉官、減磨勘、賜章服等,獎賞的標準主要包括經(jīng)歷獄空的次數(shù)、官職級別和在獄空中發(fā)揮的作用大小。這種賞格已經(jīng)非常規(guī)范、細致,所有和獄空有關的人等都會得到不同的獎勵,這肯定會鼓勵官員們努力用各種手段去促成獄空。
正是因為獄空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對于最高統(tǒng)治者來說,獄空是德政,象征著治下社會太平,教化大行。宋代有些高級官僚迎合上意,不斷制造獄空為君主粉飾太平,其中的代表人物是王欽若、溫仲舒和馮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為上位者喜歡獄空,奏報獄空能帶來巨大的利益,對于宋代的中低級官僚來說,獄空意味著利祿,所以他們采取各種手段炮制獄空,代表人物是盛章、陳堯叟和王寧。
漢代,中央司法審判機構廷尉組織以及地方郡、縣組織擁有獨立審判權。這種獨立審判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皇帝的司法擅斷行為。
縱觀兩宋三百年,制造獄空最力者非王欽若莫屬,他先后三次奏報獄空均具有明確的政治目的。大中祥符元年四月初,真宗封禪開始,王欽若為封禪經(jīng)度制置使,判兗州。當年六月、七月王欽若多次獻芝草,七月奏報“兗州獄空,司理參軍郭保讓掃除其間,得芝四本”[5]1389。不僅監(jiān)獄空了,監(jiān)獄內(nèi)還長出靈芝來,這顯然是為真宗封禪泰山制造的符瑞。
王欽若在1005—1017年間任知樞密使,1017年王旦辭去宰相后,王欽若升任宰相。十五年間,真宗對其言聽計從。1019年,真宗對王欽若恩寵稍衰,一件犯忌諱事情導致王欽若罷相,出判杭州[4]2149。為了再次進入權力中心,他還是想用擅長的奏報獄空的方式引起真宗的注意。因為王欽若是因清理留獄而受到真宗賞識的。這次奏報獄空,皇帝下詔書獎勵,十月,王欽若再次入京??上У氖?,當時的朝政正由宰相丁謂主導,已容不下他,經(jīng)過激烈的斗爭,王欽若又被排擠出去,半年之后,他改任資政殿大學士、司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4]2230。
天禧五年(1021年)一月十七日,真宗皇帝病情稍有好轉,德音降天下死罪囚,王欽若故伎重施,在真宗皇帝錄囚的一個月后,再次奏報獄空,并把自己處理盜賊的經(jīng)驗向朝廷匯報[4]2248。遺憾的是,此時的真宗皇帝因為病重頭腦已不清楚,已記不得這位昔日寵臣了。
無論如何,王欽若都不是一個杰出的司法官,倒是一個靈活多變、善解上意的職業(yè)官僚。十八歲時,王欽若就趁太宗伐太原之際獻《平晉賦》以圖進取。真宗即位后,他揣測上意,不斷建議減輕賦稅和赦免罪囚,贏得皇帝的賞識。利用真宗的恩寵,王欽若兩次逃脫了贓罪的處罰,反而不斷得到提拔。他逢迎真宗,每朝廷有所興造,委曲遷就,以中帝意。又敢為妄誕,建議真宗封泰山,祀汾陰,以致天下爭言符瑞,舉國如狂。王欽若為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目的,邀恩固寵,手段無所不用,以獄空作為符瑞只是其中一端而已。
溫仲舒也是北宋擅長政治投機的高級官僚,時人謂其以“搏擊取貴位”。我們來看看他如何奏報獄空。
咸平二年(999年)至咸平五年(1002年),溫仲舒以禮部尚書知開封府,作為開封府的長官,每天要處理大量的獄訟案件,但他在任期間竟兩次奏報獄空。事實上,溫仲舒并不具備突出的折獄斷案能力,相反,他因為辦案不力曾受到責罰。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溫仲舒任開封府知府期間,發(fā)生了進士夫婦投河案。開封府有個進士參加完考試,在放榜日去看榜,妻子在客店等他。這時有人報進士的父母從外地來快要到達某地,進士的妻子雇驢去迎接。走到半途,恰好遇見有人酒后斗毆,直接向府衙告訴,雇驢者害怕因作證耽誤時日,就偷偷逃跑了。進士妻被帶到府衙訊問,知府看到醉人身上有抓痕,就誤認為進士妻參與斗毆,杖責醉人和進士妻,進士妻回到客舍號哭,她的丈夫也落第從貢院回來,二人相對痛哭,都不知道對方哭泣原因為何。后來,妻子告訴進士自己被杖打的經(jīng)過,進士就再到府衙訴冤,知府不聽。夫妻在州橋雙雙投河自盡?!凹榷下勂涫?,大怒,由知府已下悉遭譴罰。時仲舒實在開封也”[4]1133。
溫仲舒的斷案能力在本案中顯露無遺:首先,溫仲舒對獄訟案件極為輕視,對于他認為的斗訟細故,不想去查清案情,只是各打五十大板了事。其次,溫仲舒對于已經(jīng)造成的冤案,沒有興趣去糾正錯誤,更不可能去主動改正錯誤。
溫仲舒所表現(xiàn)出來的斷案能力顯然難以勝任開封府的繁劇,他的法律素養(yǎng)也令人懷疑。幾年后他出任刑部尚書,和給事中張秉一起主持大理寺司法官員的選拔考試,他顯然沒有能力完成任務,選拔的官員均遭到罷黜[6]6493。
從溫仲舒的為官履歷來看,他有三次免官的經(jīng)歷,或主動或被動,在早年任汾州知州時,因為和監(jiān)軍的婢女通奸,被除籍為民,后來因呂蒙正的極力舉薦重新出任官職,他出任要職之后,馬上反過來攻擊呂蒙正,導致呂蒙正罷相,其人品可見一斑[4]720。
他吏才和道德既無所長,為什么又能不斷升遷,得到皇帝的重用呢?答案便是此人以“搏擊取貴位”。 太宗希望平定北方,端拱二年正月,太宗詔文武群臣各陳備邊御戎之策。右正言、直史館河南溫仲舒章獨先上,上悅,賜仲舒金紫[4]666。真宗喜歡獄空,溫仲舒便想方設法奏報獄空。這次奏報獄空不久,溫仲舒也得到升遷,進入樞府。他雖然在咸平三年上報了開封府獄空,但無法承受開封府的政務繁劇,咸平五年請求辭職,愿意優(yōu)游臺閣。 后來出任樞密副使,因為政事稽留不決被罷免。綜合溫仲舒的表現(xiàn),我們有理由推斷,他所奏報的獄空也是他謀求真宗賞識,為進入權力中樞所做的一場“司法秀”。
迎合圣意,奏報獄空以添祥瑞的還有馮拯。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二月,判河南府馮拯奏報獄空。在這之前的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馮拯以生病為由請求辭去副相職務,被任命為河南知府,遠離朝堂三年。這三年,他雖然名為養(yǎng)病,實為躲避朝廷權力中心的爭斗[4]1730。馮拯身在西京洛陽,卻心系朝堂,他知道真宗最喜歡什么,希望通過“獄空”的奏報,配合真宗的亳州祭祀。大中祥符七年正月,真宗決定去亳州祭奠老子,為了配合這一大典,四月,馮拯再次奏報獄空,“言軍巡院自春獄空,有鳩巢其戶,生二雛”[4]1871。
根據(jù)馮拯一貫的做法來看,這兩次獄空很是可疑。因為他一貫逢迎上意,上報各種符瑞為宋真宗粉飾太平。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中原地區(qū)暴發(fā)大面積蝗災,宋真宗憂心忡忡。馮拯在六月上奏說他治下的蝗災消失了,陳州風調(diào)雨順,“境內(nèi)有蝗,尋遣官祭告,焚捕已盡,田稼無害。近頻得雨,麥菽滋茂”[4]1997。天禧三年(1019年),時知河南府馮拯甚至假河南父老的名義請求真宗封禪嵩山,“言父老、僧道、舉人等列狀,愿赴闕請車駕封中岳”。宋真宗自己都覺得太過分了,曰:“茲事體大,未可輕議?!盵4]2159宋史本傳說馮拯“議論多迎合王意”[2]9625,此語非虛。
盛章是北宋后期制造獄空的高手。在政和四年至政和八年(1114年—1118年)之間,盛章和朱勔黨的另一個重要人物王革交替任開封府尹。盛章諂媚權貴,迅速掌握朝廷重要部門的權力,不斷用奏報獄空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笆⒄乱┑浞詰K毒聞,殺人如刈草菅,然婦態(tài)雌聲,欲語先笑,未嘗正視人。或置人死地時,亦柔懦不異平日”[9]139。盛章任開封府知府,用刑慘苛,“果于誅殺,率取特旨以快意”[5]13200。盛章在開封府,多次奏報獄空,他竟為達到獄空,拒絕受理案件。元符年間,“向子諲知開封府咸平縣,豪民席勢犯法,獄具上,尹盛章方以獄空覬賞,卻不受”[5]11639。
盛章將獄空視為瑞異,他不僅制造獄空還制造其他瑞異。他在蘇州就炮制出“大吉”之木:“知蘇州盛章?lián)?,百姓陳世隆斫開木一段,心有天書‘大吉’二字,尋同眾官看驗,字色正紫,斧刃所斫適相合無間,向背窳垤,委是生成,其木理字畫即非偽造,奉表稱賀以聞?!遍_封獄空之后,他又上奏稱“本府獄道場有甘露降于右獄檉柳窠上,奪目耀日,燦如珠璣”,宰相蔡京等奉表稱賀,乞宣付史館[6]2076。
盛章因為上奏獄空得到獎勵。政和五年三月“詔:已降處分,開封府限三日,結絕公事。今兩獄奏空,其官吏究心公事,依應批旨,即日奏上,頗見宣力,可依昨獄空例推恩。開封府尹盛章,少尹陳彥修、李孝端,左司錄事李傳正,右司錄事王行可并轉一官,馀有官人減三年磨勘,無官人等第支賜”, “重和元年十二月五日,詔:開封府獄空,已降指揮,等第推恩,并依政和六年九月例施行。盛章轉一官。張徽言、王吉甫、李中正、梁立、戚廉、龐思轉一官,并回后本宗有官有服親。孟彥弼、范榛依條減四年磨勘?!盵6]6665。
官員制造獄空常用的手段是隱匿囚犯,將已經(jīng)逮捕入獄的囚犯隱藏起來,虛報獄空。太宗太平興國七年八月,兩浙路轉運使高冕就指出州縣審理刑獄的兩個極端,或是遷延不決,造成淹滯,或是弄虛作假,妄奏獄空,“隱落罪人數(shù)目,以避朝廷按問”[6]6664,地方州縣將獄中囚犯藏匿他處以應付刑部派員對監(jiān)獄的檢查,在宋代虛報的幾次獄空中,都有藏匿囚犯的情況,這說明隱匿罪犯是一個常用的手段。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一月,皇甫選任職兩浙提點刑獄報告獄空,后來被杭州知府王濟揭發(fā):皇甫選將部內(nèi)系囚全部寓禁他所,妄奏獄空。結果皇甫選被罰金三十斤,徙江南路[6]6664。隱匿囚犯的地點有很多,州縣通常把囚犯隱匿在旅館、邸店、倉庫等地方。南宋紹興時臺州黃巖縣發(fā)生一起虛報獄空的案件。臺州通判洪適巡察下轄諸縣到人口眾多號為難治的黃巖縣,黃巖縣令竟將獄內(nèi)罪犯十余人藏在縣衙大堂左右的廊房里,向上奏報獄空。洪適在堂上審查時,聽到左右大呼小叫,就發(fā)現(xiàn)左右藏匿的罪囚呼喊稱冤。洪適將此情況直接上報本路提刑司。
轉移是指在一定管轄范圍內(nèi),將所有的囚犯集中到一個監(jiān)獄,造成本轄區(qū)其他地區(qū)的獄空。比如在一州范圍內(nèi),州級長官命令各縣的系囚集中到某一縣獄,就造成其他下轄諸縣的獄空,如此輪流,都可得到獄空的獎勵。
元豐時期的開封府獄空基本上都是通過這種辦法來實現(xiàn)的,開封府將本府系囚羈押到兩廂,造成府院的獄空。元祐三年,錢勰再次使用這個方法奏報獄空時,被臺諫官員抓住不放,直至將他貶出朝廷。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次獄空的經(jīng)過:元祐三年,錢勰奏報獄空,詔付史館。權知府錢勰轉一官,推、判官賜章服[注]參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百九,哲宗元祐三年,《宋會要輯稿》刑法四記載同。。中書很快就開始調(diào)查錢勰這次獄空的不實情況,認為他將開封府的系囚轉移到新、舊四廂予以隱匿,為求恩賞虛報獄空。朝廷對此事展開調(diào)查,連哲宗皇帝自己都承認,將系囚放在四廂的是慣常做法,還說獄空是美事,不應當窮追不舍。但是,中書省和臺諫不依不饒,九月七日,皇帝下詔對錢勰等人進行處罰:“龍圖閣待制、權知開封府錢勰知越州;朝散大夫、倉部郎中范子諒知蘄州;朝奉大夫、新差提點江西路刑獄林邵知光州;仍各罰銅二十斤。內(nèi)勰展三年磨勘,邵展二年磨勘,以坐奏獄空不實也。”[4]臺諫對這個結果仍然不滿,認為處罰太輕,最后,朝廷加重了對錢勰等人的處罰。到南宋時期,這種情況依然存在。紹興十九年三月,高宗仍對秦檜說:“聞諸郡奏獄空,例皆以禁囚于縣獄,或廂界寄藏,此風不可滋長?!盵6]6666
獄空制造過程中最嚴厲也最殘酷的一種方式是殺害系囚、迅速審結案件,使囹圄一空。在太宗太平興國初,由于五代十國時期殘暴司法模式尚有遺存,殺害系囚求賞的現(xiàn)象也時有發(fā)生。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權判刑部慎從吉奏稱:“伏見提點刑獄司所奏獄空,本司比對,多不應舊敕,外州妄覬獎飾,沽市虛名。近邠、滄二州勘鞫大辟囚,于詿誤數(shù)人,裁一夕即行斬決。前代京師決獄,尚五覆奏,蓋欲謹重大辟,豈宜一日之內(nèi),便決死刑。朝廷比務審詳,恐有冤濫,非有求于急速,其間州府不體朝旨,邀為己功,但務獄空,必無所益?!盵6]6666
用隱匿、轉移、殺害罪囚的手段來上報獄空的大都發(fā)生在州縣官府,主要利用司法監(jiān)督的漏洞和地利優(yōu)勢來騙取朝廷恩賞和獎勵。使用這種方式制造獄空隱蔽性強,監(jiān)督檢查部門很難發(fā)現(xiàn),因此一直都是獄空監(jiān)督檢查的難點所在。
官僚違反司法程序制造獄空有兩種情形,一是簡化司法程序,規(guī)避司法監(jiān)督,直接進入對案件的實質處理;二是不讓應當受理的刑獄案件進入司法程序。簡單地說,就是不讓新的司法程序開始,讓已經(jīng)開始的司法程序迅速結束。前者如陳堯叟,景德四年任開封知府,二十多天后便上奏獄空,為這次獄空,陳堯叟采取了非常極端的手段,“堯叟居守,雖大辟罪亦止面問狀,亟?jīng)Q遣之,未嘗留獄”[4]1442-1443。盛章任開封府知府之后,用刑慘苛,果于誅殺,為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草菅人命。在將已經(jīng)受理的刑事案件審結之后,不再受理新的刑事案件,這是違反程序的另一個辦法?;兆跁r期,盛章為開封府知府,下轄咸平縣發(fā)生嚴重的犯罪案件,“豪民席勢犯法”,咸平縣知縣向子諲按照法定程序向開封府移交案件,盛章拒絕受理案件,因為剛經(jīng)過努力實現(xiàn)了獄空,正等待朝廷降詔獎勵,“詔許自論決,章大怒,劾以他事勒停”[5]11639。
集中突擊審訊,短期內(nèi)疏決大量系囚是最常見的實現(xiàn)獄空的方法。這種方法并不違法,甚至為朝廷法令所鼓勵。景德四年(1007年)二月,陳堯叟奏報開封府獄空。如政和五年,盛章任開封知府,“奏陳,御筆,時當大暑,應兩獄系囚催督,限日近結絕,所有已未上朝廷斷遣公事,欲乞候案上,共限三日斷下,如有續(xù)上公事,亦乞依比詔。依奏,限三日斷下,無致鹵莽”[6]6723。但這種方式對法官司法能力要求非常高,在一個時間段內(nèi)又快又準地處理案件非常人所能,錢勰被蘇東坡譽為“電掃訟庭,響答詩問”,一日處理六百案件,吏不敢欺,其司法才能之超卓斷非尋常官員所能及。能力稍差的官員就要靠勤政,王寧(后改名王襄)在宋徽宗崇寧四年為顯謨閣待制、權知開封府,“府事浩穰,訟者株蔓千余人,縲系滿獄。襄晝夜決遣,四旬俱盡;又閱月,獄再空。遷龍圖閣直學士、吏部侍郎”[5]11126-11127。王寧實現(xiàn)獄空依靠的就是集中清理,“晝夜決遣”。
從宋代中高級官僚獄空制造的過程和手段可以清楚看到官僚司法的特點。
官僚司法的第一個特征是其政治性。司法官僚為了謀求政治利益,逢迎上意,以贏得君主的信任和賞識,撈取政治資本;或者為了獲取皇帝的恩賞,能夠破格提拔。從王欽若等人上報獄空的時機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將獄空作為符瑞和吉兆來為皇帝粉飾太平;在遠離朝廷權力中心時,用奏報獄空來引起皇帝的注意,希望重新受到重用,回到朝廷中樞。可以說,獄空是高級官僚和喜好獄空的皇帝之間溝通的一種方式,其中的政治意涵不言而喻。
官僚司法的第二個特征是其功利性。司法官僚并不關注獄訟案件本身,制造獄空官僚只是將刑獄案件作為政事活動的組成部分,將刑獄案牘和政務公文等量齊觀。對于官僚群體而言,折獄聽訟是他們的日常工作,也是官員考核中的重要內(nèi)容,也就是說,官僚司法面向的是國家關于聽訟決獄的獎懲制度。關于官僚司法的禁止性規(guī)范主要包括:不得濫用權力出入人罪,枉法裁判,不得疏忽輕率,造成冤獄;官員需要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審結案件,否則就會造成淹滯,造成淹滯的官員將會受到懲罰。而對決獄表現(xiàn)良好的官員記入檔案,考核時給予減磨勘、越次提拔或其他獎勵。其中,最值得追求的就是獄空,獄空上報后會帶來異乎尋常的獎勵,在此激勵之下,不少官僚趨之若鶩,不擇手段地追求獄空、制造獄空。
官僚在司法活動中,主要是尋找獄訟的兩造,在兩造齊備的情況下利用官府的權威迫使被指控者認罪,因此在刑事案件發(fā)生后,官員的主要職責就是命令偵捕機關去抓捕犯罪人,或者按照受害人及其親屬的指控抓捕犯罪嫌疑人,利用官府的合法暴力迫使其供述犯罪,因而在官僚司法中,司法官員直接面對的問題總是如何讓羈押的犯罪人認罪,刑訊就成為最有效的手段。功利性導向的官僚司法在審判中過于依賴刑訊,重大案件甚至死刑案件也是快審快判,刑訊逼取口供是最快也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因此官僚司法會導致大量的冤案發(fā)生。
官僚司法的第三個特點是行政化。宋代士人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僚階層,擁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比如身份、權力、財產(chǎn)。隨著時間的推移,獲取的利益逐步固化且有法律保障,官僚士大夫作為階層具有獨特的利益和訴求,他們希望維持穩(wěn)定的秩序以保障其既得利益,通過現(xiàn)有的考核制度最大限度地獲取政治利益和經(jīng)濟利益。這樣,絕大多數(shù)進入官員階層的士大夫就成為職業(yè)官僚,他們反對任何觸及其利益的變革,成為頑固的保守力量。在施政過程中,他們是為完成考核任務和希求恩賞而進行司法實踐,這就背離了司法的宗旨而和其他行政活動等同。元豐年間,大理寺獄官的官僚化已經(jīng)很嚴重,元豐六年五月,王桓上書稱:“聞大理寺獄官多不親訊囚,惟囚初到,當官收付,終至結案,或不復見,榜掠詰訊,一委吏胥,非理陵虐,無所告訴。聞頃者有丞拷囚致死,而長貳以不與獲免,自是以來,官屬不復親事,陛下建長立貳,設正陳丞,豈欲使之偷脫自便避責不居。”[4]8073在這種體制下,宋代官僚制造了大量的獄空,兩宋三百二十年,上報獄空一百多次,絕大多數(shù)獄空都受到褒獎,只有極少數(shù)獄空在查驗中被發(fā)現(xiàn)弄虛作假,獄空查驗制度流于形式。多少系囚在快審快決中蒙冤,我們不得而知。前文提到的盛章在北宋徽宗時多次奏報的獄空,到南宋高宗時,還有系囚的近親屬在喊冤,司法官僚為一己之私而操縱司法的弊端可見一斑。
從宋代獄空的實踐我們可以看到:宋代形成了獄空奏報、查驗、獎懲等一套完整的獄空制度。因為獄空能為官員帶來巨大的利益,宋代官員為迎合上意或希求恩賞而炮制了大量的“獄空”,獄空制造者主要采取隱匿、轉移甚至殺害在押囚犯清空監(jiān)獄,在獄內(nèi)無羈押人犯時,有官員為達到奏報獄空標準,不再受理新的刑事案件。為了迅速疏決留獄、制造獄空,宋代部分官員簡化法定的審判程序,快審快判,快速結案。宋代官員制造“獄空”的過程反映了官僚司法的功利性特征,其行為破壞了宋代正常的法制,和儒家的司法理想完全背道而馳,這對當今的刑事司法實踐不無警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