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粥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有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每到晚上10點整,學生們都會把宿舍窗戶打開并放聲尖叫,聲音響徹云霄。不僅如此,尖叫聲持續(xù)的時間通常都會超過10分鐘。奇怪的是,這些噪音竟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投訴。能讓尖叫聲合理化,與斯德哥爾摩大學“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校園文化有關(guān)。
起初,胡亂尖叫的行為是無法被容忍的,直到20世紀70年代發(fā)生的一件事,才讓尖叫變得合理。
當時,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校長在校園內(nèi)散步,路過學生宿舍,忽然聽到一陣陣刺耳的尖叫。那時候,校規(guī)不允許學生發(fā)出噪音,于是,校長找到了那名發(fā)出尖叫的學生,批評了一頓。幾天后,校長再次路過宿舍,又聽到了尖叫聲,沒想到竟還是那名學生。
這回校長決心給他更加嚴厲的懲罰。他讓這名學生站在走廊上,大聲朗讀“不讓發(fā)出噪音”的校規(guī),讀完后又批評了他一頓,還讓其他學生在旁邊看著。校長認為,這名學生經(jīng)過這次處罰之后,絕不會再違反校規(guī)了。果然,這名學生再也沒有發(fā)出過尖叫聲。
再次見到這位名叫達斯汀的學生,是在貧困學生資助會上,校長才了解他當初尖叫的原因。原來,達斯汀因為家庭貧困,生活上與其他同學有很大差距,本就自卑的他得知父親突然病倒了,就把所有生活費寄回了家。那段時間,達斯汀沒錢吃飯,又時刻牽掛父親的病情,導致內(nèi)心十分壓抑。
由于當時的瑞典十分推崇心理治療法,室友們建議達斯汀通過尖叫法來釋放內(nèi)心的壓力。達斯汀覺得這個法子不錯,于是對著窗外放聲尖叫起來。果然,他內(nèi)心的壓抑宣泄了不少。接下來幾天,達斯汀多次使用尖叫法緩解自己的壓力,直到被校長抓住兩次,才不敢再這么做了。
得知真相后,校長愧疚不已,也很同情達斯汀的遭遇。況且在瑞典,尖叫法屬于心理治療,達斯汀給自己“治病”并沒有錯,哪怕這種行為違反了校規(guī),也不應該制止。校長覺得自己的行為違反了斯德哥爾摩大學“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精神,沒有了解對方的情況,就草率地做出了決定,傷害了達斯汀。
于是,校長在“不能發(fā)出噪音”這項校規(guī)后面加了個括號,里面寫上“除了尖叫”。原本也就隨意一寫,但萬萬沒想到,這項校規(guī)竟然獲得了包括校董事在內(nèi)的所有人的同意。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尖叫聲變成了合理的規(guī)定,并且這項校規(guī)制定后就再也沒有被修改過。
后來,老師和同學們做出了晚上10點整尖叫的約定。每天一到約定時間,斯德哥爾摩大學宿舍內(nèi)所有同學就會打開窗戶開始尖叫,除了宣泄情緒,更多的是讓“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精神傳達到校園的每個角落。
高爾基曾在他的著作《與世隔絕》中說:“如果人們不會互相理解,那么他們怎么能做到互相尊重呢?”斯德哥爾摩大學為了達到互相尊重,愿意去理解每個行為背后的原因,甚至不惜為此修改校規(guī),這種程度,世界上鮮有學校能做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