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事件:日前,北京某商場里一間移動母嬰室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項目創(chuàng)始人表示,目前移動母嬰室試運營數(shù)據(jù)穩(wěn)定,未來有望在更多公共場所鋪設。
一個兩平方米的母嬰室,掃碼就可以進入,里面包含折疊式嬰兒護理臺、哺乳沙發(fā),旁邊還配備了供電動吸奶器使用的電源插座,其他設備也一應俱全。
近年來,公共場所母嬰室匱乏、設計不合理已成為困擾民眾的問題。移動母嬰室的出現(xiàn),無疑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一種可能。
其實,針對母嬰室無法滿足需求的現(xiàn)狀,2016年,當時的國家衛(wèi)計委等十部門就發(fā)布了《關于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8年底,應配置母嬰設施的公共場所,配置率達到80%以上。但目前來看,成果并不顯著。
究其原因,使用率低、投入高、運營成本高等成為很多公共場所建設母嬰室的顧慮。而也有不少老舊的公共場所,囿于當年的規(guī)劃設計,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配備母嬰室確實存在難度。
而移動母嬰室以市場化的經濟行為,較好地化解了相應的公共難題。當然,對于這種新生事物,有關部門也要加強監(jiān)管。畢竟,移動母嬰室的使用者大多是幼兒甚至嬰兒,其使用的材料是否達到環(huán)保要求、提供的產品質量是否達標……這些涉及孩子生命安全的問題容不得絲毫馬虎。
化解女性公眾場合喂養(yǎng)孩子的尷尬,讓女性不在隱私和母愛之間為難,是社會應該提供給女性的基本保障,也是維護女性特殊權益的必然要求,事關社會文明、人之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