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紅
對“路癡”來說,這世上最動聽的話就是——“你站在那兒別動,我過去找你!”
也許你會說,為什么不看地圖?你以為他們沒看么,可看懂了地圖并不代表就能找到路啊!相反地,有些人就像在大腦中裝了導航一樣,無論走到哪里都認得路。
“路癡”是什么造成的?
在我們的大腦海馬體中,有一種特殊的神經細胞,叫“位置細胞”,它通過各種感官來接收外界消息,可謂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然后召集周圍其他的神經細胞,一起在大腦中繪制“地圖”。
還有一種位于大腦內嗅覺皮層的“網格細胞”,它能放電,放出的電形成網格狀,這是形成空間記憶的關鍵。
這二者組成了大腦的定位系統(tǒng),再加上頭部方向細胞的配合,建立坐標,就能告訴你此時此刻在哪兒,還能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準確地規(guī)劃路線,進行“導航”,去你要去的地方。
但對于“路癡”來說,他們的位置細胞和網格細胞并沒有完全被激活,也就不具備以上的能力了。
關于“路癡”,兩個有意思的研究
研究一:“路癡”是遺傳的。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對于長相和地點的記憶受遺傳基因的影響較大,路癡很大程度上是遺傳的。
研究二:女性更可能成為“路癡”。
女性在空間能力明顯弱于男性,更可能成為“路癡”。雄激素會使掌管空間邏輯的大腦區(qū)域給予更多的支持,使該區(qū)域更為活躍,在方向識別上的感覺就更為敏銳。
訓練一下,“路癡”還有救!
但“路癡”們也不要灰心,認路能力可以通過訓練來獲得。比如可以試試:
1.盡量多出門走走,而且要獨立地在大街小巷之間穿梭;
2.出門多看地圖、留意路線,注意街邊的標語指示牌;
3.不要依賴手機上的各種導航、地圖,要用大腦來分析、記憶。
經常這樣自我訓練,會在腦中建立清晰的坐標系,總有一天,沒有導航也不用擔心走失在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