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福
(哈爾濱新時代工程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在常見的房建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和病害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和解決方案備受人們關注和重視。施工人員應該從自身的實踐工作中總結過往的經驗和教訓,細致分析裂縫出現(xiàn)的原因所在,并結合設計要求和科學的施工技術方法加以應對?;炷亮芽p出現(xiàn)的原因來自多個方面,通過調查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當前的房建施工管理還存在很多問題和漏洞,在施工技術的實踐應用中還存在不合理的環(huán)節(jié)和程序。
(1)從混凝土這種材料本身入手分析裂縫產生的原因?;炷辆褪俏覀兂3S玫降幕炷?,它是一種混合型材料,具有較強的脆性,混凝土的結構很容易受到材料本身性能和質量問題的影響而造成大面積裂縫的出現(xiàn)。目前主要問題在于各種材料在搭配組合時的比例不盡合理,其內部所包含的泥沙含量過大,導致其結構在固化過程中一旦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就會在反應過程中出現(xiàn)異常的收縮問題,幅度越大,裂縫就越多,就更加嚴重。在設計工作中,沒有進行合理的分析和規(guī)劃,導致混凝土結構的強度指標與實際施工要求不符,精確度上相差太多。
(2)混凝土本身是一種經過施工人員按照規(guī)定程序制作出來的,期間一旦出現(xiàn)監(jiān)管不嚴,其質量性能就會出現(xiàn)下降的情況。這也說明一些施工人員在制作混凝土時沒有按照規(guī)定工序逐步開展,導致其出現(xiàn)嚴重的質量問題,在施工中就會引發(fā)各類病害,產生大面積的裂縫就是最顯著的體現(xiàn)。
(3)依據混凝土本身的特性和特點,在外界環(huán)境變化背景下,會在其固化凝結的反應期間受到不良影響而導致裂縫出現(xiàn),比如環(huán)境溫濕度的變化會影響到正常的混凝土凝結過程,引發(fā)劇烈的收縮從而造成混凝土裂縫問題發(fā)生。
混凝土的構成材料主要為水泥以及砂石,在混凝土的制作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理論知識,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配合比,所謂配合比就是根據工程要求的強度,耐久性以及和易性,對選定的材料進行合理的配比。配合比確定的步驟為:①確定水灰比;②確定集料用量;③確定用水量;④確定水泥用量;⑤通過試拌進行驗證;⑥得出配合比。
面對混凝土裂縫這類頻繁出現(xiàn)的問題時,不能在出現(xiàn)問題以后采取想辦法解決,而是要在問題發(fā)生之前就要制定好各項預防的措施和防治的策略來加以科學的管理和控制。①在混凝土的制作中,對于各種材料的選用是其中的關鍵之處,水泥是制作混凝土中最為關鍵的一類材料,其規(guī)格和型號的選擇一定要按照設計要求和實際施工需求的相關規(guī)范,在選取骨料材料時,要注意排除其內部包含的雜質以及有害物體,各種輔料和化學試劑的添加要遵循科學的調配比例;②在澆筑作業(yè)中,要注意澆筑作業(yè)的規(guī)定程序的有序開展,確保混凝土的各項性能指標保持在良好的狀態(tài)之中。澆筑作業(yè)告一段落后,要及時對混凝土的結構面進行保養(yǎng)和維護,根據外界環(huán)境和工程進展情況保持其正常的凝結反應過程,可以適當灑水保持其含水量,防止出現(xiàn)干縮問題;③混凝土的澆筑作業(yè)需要模板作為施工的前期準備工作,要提升模板自身的強度和剛度等關鍵指標,為后續(xù)施工打下良好基礎;④在設計工作中,設計人員應該著重考慮到可能出現(xiàn)的混凝土裂縫問題,簡化房建工程結構,對加固設計采取合理舉措,提高加固施工水平,對于混凝土裂縫問題要從整體設計工作出發(fā),確保其結構更為穩(wěn)定安全。
雖然工程前的預防措施已經足夠完備,但是也難免出現(xiàn)意外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一些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具體的措施有:①表面處理。表上面處理包括對于表面的涂抹和表面的貼補,表面的涂抹可以在細而淺,深度未到鋼筋的的裂縫上使用,表面的貼補就主要用于大面積的裂口的堵漏。②灌漿處理??梢允褂迷O備將補縫的漿液注入到混凝土裂縫中,達到閉塞的理想效果。③填充法。填充法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簡單的特點,可以對深度較淺的裂縫中進行填充,是對于灌漿處理的一個很好的補充措施。④結構補強。對于超荷載或者火災引起的裂縫可以使用結構補強法進行處理,根據具體的裂縫情況,可應用錨固補強,斷面補強以及預應力法進行處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科技的進步使得人們有更多的辦法去解決實際問題,而作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建筑施工行業(yè)的問題甚至會涉及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這些問題都會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混凝土裂縫問題就是這些問題中的一部分,而現(xiàn)在的人們已經找出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原因并且具備解決混凝土裂縫問題的能力。
[1]管雁斌.建筑混凝土裂縫施工技術探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1):187.
[2]付建強.建筑混凝土裂縫施工技術研究[J].科技與企業(yè),2012(2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