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
(甘肅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甘肅省蘭州市 730030)
自20世紀90年代至今,酒店式公寓在中國的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興起并得到了快速發(fā)展,作為一種住宅式公寓,其在硬件配套設施上與星級酒店不相上下,在服務上更注重家庭性、舒適性和私密性,既可自用,又可投資,具有傳統(tǒng)的酒店、傳統(tǒng)公寓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正是看到了酒店式公寓的諸多優(yōu)點,符合時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因而酒店式公寓在大中城市大行其道,廣受歡迎。本文基于酒店式公寓,對其建筑設計進行了具體分析。
從建筑形式上看,酒店式公寓屬于商住樓的一種,是房地產開發(fā)中一類特殊項目,典型代表就是北京SOHO現(xiàn)代城項目,開啟了居家辦公模式的先河。一般來說,其分類和特點如下:
根據(jù)使用功能的不同,酒店式公寓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1)居家型酒店式公寓。這是針對當今社會的年輕人的心理訴求、為年輕人準備的容身之所,建筑面積在30m2左右,配套服務齊全,在裝修上推崇時尚潮流,既強調個性,又提供方便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既不奢華,年輕人能夠負擔得起,也精巧實用,滿足他們的生活所需。
(2)商住型酒店式公寓?,F(xiàn)代社會的人們家庭生活內容豐富,體現(xiàn)在居住環(huán)境中,則為既要有娛樂等滿足精神需要的空間,也要有辦公空間,這就將辦公功能引入住宅中,形成了商住型酒店式公寓,即將各種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融入到一個建筑空間里,根據(jù)自己的居住需求選擇合適的房間,甚至可以自己動手設計。
(3)商務型酒店式公寓。這種酒店式公寓面積不大、地理位置好、周邊設施齊全,交通比較方便,一些小型的服務企業(yè)如網絡咨詢公司、動漫公司等更愿意居于其中。
(4)酒店型酒店式公寓。這是兼具酒店和公寓兩種優(yōu)勢的產權式酒店,也是純服務性質的公寓,它按照星級酒店標準進行服務和管理,但不進行酒店經營活動,附屬設施齊全,購買者擁有公寓的產權,可隨意支配。
(1)從分布上來看,酒店式公寓多處于交通便捷的商業(yè)中心或城市中心地段。
(2)周邊配套設施齊全,能夠滿足居住者的各種生活需求。
(3)建筑面積不大但功能較全。很多戶型雖然只有1室1廳1衛(wèi)30m2,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具備的設施基本具備,能夠滿足人們的休息需要或工作需求,且非常精致。
(1)選址。酒店式公寓的選址非常重要,因為其客戶群體對交通便利的要求比較高,因此,酒店式公寓選擇建筑地點時第一要考慮的就是交通是否便捷,是不是在商業(yè)圈內,是不是在地鐵站、車站附近,等等。然后還要考慮其周邊是否具備比較齊全的配套設施,以滿足居住者的各種生活需求。同時,還要分析所處地段是否具有比較可觀的升值空間,以便滿足投資需求。
(2)交通流線組織。因為酒店式公寓對交通的依賴性較大,那么,協(xié)調好酒店式公寓的交通流線問題是外部設計的重點。在設計酒店式公寓外部交通組織問題時,公寓出入口的設計要多元化,將不同人員的出入口分開,避免交通擁擠;公寓和城市整體交通銜接要規(guī)范有序、避免人流、車流交叉,等等。在設計酒店式公寓內部交通組織問題上,不僅要設計多種接口與城市連接,或是因地制宜地設置一些過渡地帶,而且在公寓內部使用上要將人與貨分開、商用與住宅分開,實行分流設計。
(3)外部空間設計。酒店式公寓的建筑外立面要進行連續(xù)性處理,使其與周邊環(huán)境協(xié)調地連接在一起,不突兀、不孤立,這也體現(xiàn)了酒店式公寓的城市尺度,但在建筑低層要具備“人性尺度”,即從人的感受出發(fā),不讓人感覺到壓抑,這就需要在細節(jié)處做好協(xié)調和轉化。同時,要做好外部景觀要素的設計,如在綠化上要綜合考慮,將平面綠化、立體綠化、屋頂綠化結合起來,在水體設計上堅持“動靜結合”,等等,最終目的是形成完整的外部空間,滿足酒店式公寓對環(huán)境質量的高要求。
(4)造型設計。在造型上,酒店式公寓既要體現(xiàn)辦公建筑格調,也要具有住宅的親和力,因而在設計時要體現(xiàn)出中性氣質的“模糊美”。具體來說,在材質選擇上可用一些磨砂玻璃、百葉窗等半透明材質,在外觀設計上可將整體的板狀體量通過色彩、光線等處理轉化為容易接受的“人性尺度”,既有整體上統(tǒng)一的視覺效果,也具有細節(jié)化的處理,使其在整體造型上與城市融為一體。
與傳統(tǒng)的住宅居住模式相比,酒店式公寓的內部生活功能進一步簡化,并提出了“生活間”的概念,將生活間和衛(wèi)生間疊加在一起,就是單元空間。按照功能的不同,目前酒店式公寓的單元內空間組合形式大致可以分為合居一體、分居一體、立體式三種類型,單元間的空間組合形式可分為廊式、點式、院落式三種。綜合比較之下,可知單元空間設計要注意以下幾點:
(1)簡化功能,形成“生活間”。即將生活中的各種功能集中在一個空間內完成,使其成為居住、客廳、廚房、休閑、學習的綜合功能區(qū),改變了生活空間的單一性,提高了生活空間的使用率。
(2)留出彈性空間。即在現(xiàn)有面積不增加的基礎上,增加垂直空間的利用率。例如有些酒店式公寓設計了5m層高,這樣用戶可以自主選擇,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進行裝修、劃分空間,彈性較大,極具個性風采。
(3)生活服務依托周邊設施。酒店式公寓在設計上主要滿足人們或工作或休息的主要需求,有些次要需求則必須要依托周邊的公共設施來完成,如廚房功能簡化,要吃大餐要去周邊飯店;休閑健身功能簡化,要依賴周邊的咖啡廳、健身館等。
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追求個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就產生了不同的生活模式,針對他們多樣化的需求也就出現(xiàn)了多種多樣的酒店式公寓的設計模式。以居家型酒店式公寓為例,它的目標客戶群體是具有一定購買力的城市年輕人,他們負擔小、工作處于上升階段并具有一定時尚性,二次置業(yè)的可能性極大,因此,在設計時,功能區(qū)間的劃分上不能有明顯界限,臥室和餐廳并在一起、廚房敞開或半敞開、減少固定墻體,還要注重細節(jié)設計,將室內的邊邊角角都要利用起來,增加實用性和利用率。因此,在具體的設計實踐中,要依據(jù)因地制宜的原則進行靈活可變的設計。①可以通過單元內局部空間的調整來滿足不同時期的不同需求,即在主體結構不改變的情況下,對局部大空間進行調整,或是分割,或是重組,靈活組合,使其既能長期使用,也能及時重組,根據(jù)需要調整變化,滿足功能使用的要求。②也可以進行單元之間的組合或分割,在設計時就要預先做好準備,設置門洞,一旦有需要,就可以將兩個或多個單元合并在一起,形成一個較大的空間,或是進行拆分,滿足住戶使用功能的變化。
綜上所述,酒店式公寓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建筑模式,從歐洲引入國內后,經過多年的本土打磨,形成了具有獨特魅力的個性化產品。在一定時期內,酒店式公寓必將存在且蓬勃發(fā)展,因此,我們必須要給予重視,關注其類型,研究其特點,分析其建筑設計,以便引導其良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