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杰
1)配制營養(yǎng)土。準備營養(yǎng)土0.3 m3,用過篩渣肥或土皮子作為營養(yǎng)土即可。在營養(yǎng)土中加入50 g多菌靈,混合均勻堆放,以便殺滅營養(yǎng)土中病菌。選擇沒有種過茄子和辣椒的肥沃地塊作苗床,苗床寬1.2 m、長5 m。深翻床土,深度在15 cm以上,然后平整苗床,將適量營養(yǎng)土撒入苗床上。
2)準備其他材料。塑料塑料薄膜1張,寬2 m、長 6 m;白色地膜 1張,寬 1.2 m、長 5 m;遮陽網(wǎng)1張,寬2 m、長5 m;竹片7片,每片長2 m、寬 3 cm;溫度計 1個;種子 30 g(3 000粒)
3)播種。一般在3月底至4月上旬播種。播種前將床土用水澆透,以能滲透10~15 cm深為宜。播種前先曬種,然后用30℃左右的溫水浸泡種子7~9小時,撈起晾干后播種。采取等距離播種,5 cm見方播1粒種子。播種后及時覆蓋1 cm厚營養(yǎng)土,最后在苗床上加蓋地膜以保溫保濕。
4)搭棚覆膜。將準備好的竹片,每隔80 cm的距離插1根,搭建成小拱棚,棚高50~60 cm,覆蓋塑料薄膜,并將其四周壓實,防止漏氣降溫。在棚內(nèi)中間位置懸掛溫度計,隨時監(jiān)測棚內(nèi)溫度。
5)苗期管理。利用太陽光使苗床地溫升高,一般以25~30℃為最好,超過32℃時,在塑料薄膜上蓋遮陽網(wǎng)。每天下午5:00后加蓋棉氈或草簾進行保溫,促進出苗。當播種2~3天后,每天要揭地膜1次,共揭膜3次;當出苗有30%~50%時,全部揭去地膜,利于透氣通風。當苗子出齊時,每天上午9:00揭開兩頭塑料膜,透氣降溫;下午5:00蓋上塑料薄膜進行保溫。隨著氣溫升高,可逐漸增加揭膜時間。當夜間平均溫度在15℃以上時可全天揭膜,以利煉苗。在苗床表土有些發(fā)白和床土有旱象時,要適當澆水,促進辣苗生長;同時,要開好三溝,防止雨澇。為預防猝倒病,可用66.5%普力克水劑600倍藥液進行葉面噴霧。苗期可使用磷酸二氫鉀噴霧或潑澆2次,禁止使用尿素提苗,以免燒苗。
選擇土層比較深厚、疏松、肥沃且排灌方便的地塊作為辣椒栽植地塊,以旱田平地為最好。栽苗前10~15天深耕土地,耕深15 cm以上。結(jié)合深翻整地,每畝施腐熟的農(nóng)家肥3 000 kg(或有機肥200 kg)和三元復合肥80 kg。深翻施肥后及時做壟,壟面寬90 cm,壟高15 cm,壟溝寬30 cm。當?shù)販剡_到13℃時或苗齡達到50天時就可以進行移栽。移栽前1天用水將苗床澆透,便于第2天取苗時不傷根。根據(jù)土壤肥力及澆灌條件,提前做好壟面及壟溝,按照行距50 cm、株距50 cm進行移栽,每窩栽1株,每畝種植辣椒苗2 200株。邊栽邊澆水,有利于辣苗成活,栽后第2天用少量的干土覆蓋澆水的地方,防止土壤干裂造成辣椒根系斷裂。
1)查苗補苗。移栽成活后,及時檢查成活情況,發(fā)現(xiàn)死苗、缺苗現(xiàn)象及時補栽。
2)及時灌水。移栽后,根據(jù)土壤墑情,及時澆緩苗水,防止干旱死苗。在開花期遇干旱時也要及時灌水,促進開花。在盛花期至結(jié)果期,根據(jù)土壤墑情灌水2~3次,大水快灌,灌半溝水。
3)及時鋤草。在辣苗生長過程中共鋤草3~4次,結(jié)合中耕進行鋤草。
4)追肥,圍兜。在辣椒開花封行前,結(jié)合中耕鋤草,每畝追施三元復合肥15 kg。
5)打去下部側(cè)芽。在土壤肥力較高和辣椒長勢較好情況下,可打去辣椒苗下部側(cè)芽1~2個,防止旺長。
移栽前可用75%百菌清粉劑進行葉面噴霧,防治斑點落葉病。初花期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和20%滅掃利乳油進行噴霧,防治葉斑病及蟲害。盛花期可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和Bt乳劑、敵殺死、氯氫菊脂、高效氯氫菊脂、功夫進行葉面噴霧,以防治辣椒疫病及棉齡蟲。結(jié)果中、后期可用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10%苯磷甲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等藥劑進行葉面噴霧,防治炭疽病等病害。生長后期可用0.2%尿素,或0.3%磷酸二氫鉀進行葉苗噴施,可噴2~3次,以提高辣椒產(chǎn)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