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奇平
分
用就是分享使用。當年的分田單干是分用,互聯網時代的App也是分用。分用是中國經濟不同于德國經濟、法國經濟等非中國經濟在產權上的特色所在,它不僅是歷史的選擇,也是現實的選擇與未來的選擇。中國改革開放發(fā)展到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外國老師已不能提供現成答案,推進產權改革,需要中國人自己獨立思考。只有堅持分用,才能真正把中國特色的產權改革之路走通,也才能對人類的產權創(chuàng)新有所貢獻。
產權分“有”與“用”
中國特色的產權制度改革有自己的特點,特就特在分用,重點是“用”。這里的“用”是相對于“有”而言的。有與用,是產權的兩個基本方面。“有”對應價值,是關于價值的財產權利,即支配權(ownership,又稱歸屬權、擁有權);“用”對應使用價值,是關于使用價值的財產權利,即使用權(accesse,又稱利用權、使用權)。
從歷史發(fā)展看,產權特色這種說法,特指大陸法系與海洋法系根本特點的不同。兩大法系雖有相通之處,但側重點不同,大陸法系的產權文化,把重心放在“有”上;海洋法系的產權文化,把重心放在“用”上。在大陸法系內部,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德國產權理論、俄羅斯所有制理念,往往把產的擁有、歸屬,當做產權第一位的問題,而把產的“用”,僅僅當做“有”的子集。在海洋法系內部,英國原生態(tài)的產權理念、美國原生態(tài)的產權理念,則把產的使用、利用,當做產權第一位的問題,往往把“用”與“有”并列看待。
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按理會自然傾向大陸法系,但具體到產權文化,實際卻更接近海洋法系,這是千百年來自然形成的。原因何在,至今是個謎。海洋法系國家一個重要標志是沒有物權法。美國、英國都沒有物權法(相反,英、日使用權法卻非常發(fā)達,如《1967年不動產租業(yè)權改革法》(Leasehold Reform Act 1967)。中國歷史上一直也沒有物權法,直到最近受西化影響,才設立了物權法。但物權法保留了中國特色財產理念的一個標志性特征(也是海洋法系財產理念的標志性特征),即把歸屬與利用兩權并列起來。我國《物權法》開宗明義指出:“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適用本法?!?/p>
要不要將有與用(歸屬與利用)并列起來,背后體現了兩種產權文化的根本分歧,集中體現在對浪費(資源閑置)的相反看法上。海洋法系和中國的財產觀念,通常認為財產不使用即浪費。分享經濟學者Gansky說 “價值不使用即浪費”("value unused is waste")。而毛澤東說得更重,“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大陸法系的財產觀念相反,“有”的權利是神圣的,即使不使用,甚至浪費,也不能追究擁有者。不肯承認浪費是犯罪。
由于長期受德國人、俄羅斯人潛移默化影響,長期以來,中國人對共產的含義的理解,深受大陸法系觀念影響。有位教授說:共產黨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這個“產”是指生產資料,這個“共”是指共同占有。這個說法沒錯,是成立的。但仔細辨析,他說的共同占有,實際意義可能只是共同擁有。共同占有,實際可能有兩種理解。德、法、俄的理解,占有是指擁有;英、美的傳統(tǒng)理解,占有則是指使用。到底共同占有是指哪個意義上的占有呢?
原來,占有本身就有“有”與“用”兩義,分別指擁有與使用。這方面的權威是弗里德里希·卡爾·馮 ·薩維尼,他的《論占有》一書,從羅馬法體系源頭考察,認為“占有既是一項權利又是一種事實”。薩維尼稱之為占有的“雙重關系”(double relation)。雙重關系由市民法占有與自然占有構成。前者是法權意義上的占有,后者是事實意義上的占有。歸屬、擁有意義上的占有,叫法律占有,是指對財產的價值上的“有”。在十年文革期間流行的概念“法權”,對應的就是這種相對于自然權利而言的相反權利;而利用、使用意義上的占有,叫自然占有,是指對使用價值的“用”,即享有、享用、享受。
“用”涉及的是人與物的關系,例如把梨吃掉,使之從有到無;“有”對應的是價值,說的是誰擁有它,涉及的是人與人的關系,例如梨值多少錢,誰出這個錢。因此,光說共同占有是不夠的,要分共有與共用兩方面來全面把握。
將共產理解為共有分用,是以胡耀邦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1969年提出的。它第一次獨立于德國人、俄國人所代表的大陸法系觀念,從產權的雙重性理解共產。是中國對社會主義道路開始加上中國特色這一新的維度加以思考的開端。不僅為改革開放奠定了理論基礎,而且開辟了以中國特色為思想解放特質的新方向。這一理解,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而且從互聯網時代共享發(fā)展角度看,正是由于它非常中國,因此變得更加世界。可以說,中國互聯網走在世界前面,與它堅持了這一中國特色,因而為世界所接受,具有內在聯系。
“用”體現產權改革的中國特色
縱觀從古至今中國經濟因產權改革而取得的大發(fā)展,有一個有趣的發(fā)現:農業(yè)時代、工業(yè)時代、信息時代,每次帶來生產力大發(fā)展的成功的產權調整,都與使用權調整密切相關。
這是各國歷史上,不說是唯一的,也是相當少見的。以使用權為重心調整產權,具有三個特點,不同于以擁有權為重心調整產權,一是基礎牢靠,它是自下而上涌現生成的,容易扎根,不同于由精英自上而下設計,往往根基不牢;二是生命力強,由于自下而上,活力十足而耐久,想改回去還很難,不會出現頂層設計特有的政息人亡;三是效果顯著,大大發(fā)展生產力,往往帶來增量改革的顯著效果。相反,在中國,每次和平時期以擁有權為重心調整產權,改革往往短命而不穩(wěn)定,少則十年,多則一代,經常出現反復。這引發(fā)一個猜想:莫非中國的產權真有中國特色?讓我們用歷史來實證地檢驗與回答這個問題。
一是農業(yè)時代中國產權制度改革的重心在使用權。永佃制是中國農業(yè)時代以使用權為中心的產權制度。
永佃制的特點是在土地支配權與使用權兩權分離中,使用者(佃農)獲得相對獨立的、長期的土地使用權;永佃制使地主失去了與土地的直接聯系(access),使用權往往不隨土地歸屬的變化而變化,“換東不換佃”;使用者可以使用土地,也可以退佃,但不能進行使用權的流轉。永佃制下的“使用而非擁有”,使用權成為所有權的中心,用定額制就可以固化雙方的收益關系,此外支配權幾乎已不能夠決定使用權;同時,支配權可流轉,使用權不可流轉,變成“鐵打的”使用,“流水的”擁有。
永佃制自唐以后興起,在明清時代自下而上大盛。在清朝時遍布22個省地,尤其使南方農業(yè)得到大發(fā)展。唐以后接連經歷的都是較長的王朝,造成土地擁有者隨王朝更迭頻繁洗牌的情況變少,由土地擁有狀況改變引致土地使用狀況改變的調整也變少。要想緩解土地用養(yǎng)矛盾,保證佃農由短期行為轉向長期行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要求土地使用權盡量穩(wěn)定。在這一背景下,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不斷延長,由短租變成長租,最后發(fā)展為“不設期限”的永佃制。
從國際上看,與中國同類的是海洋法系的英國、日本,而相反則是大陸法系的法國。與英國地主廣泛成為穩(wěn)定的食租者不同,在法國,“在14世紀和15世紀,領主法庭審判官越來越不愿承認農民對租地的繼承權,而習慣于由土地證書——土地保有權證書——來確認租地”。也就是說,所有權中的使用權地位下降,而支配權地位上升。出現典型的大陸法系的特征。與法國形成鮮明對照,“英國極少見到分成租佃制的情況”。在斯密看來,“英國地主,無疑是由這土地稅不變的恒久性,得到了利益的”。英國到現在,仍然延續(xù)強調使用權這種傳統(tǒng)。它發(fā)展分享經濟比別的國家積極,也與這種“英國特色”有關。
二是工業(yè)時代中國產權制度改革的重心在使用權。農村改革與城市改革是中國工業(yè)時代兩次最重要的以使用權為核心的產權改革。
工業(yè)時代中國的產權制度,曾長期在擁有權上做文章,一大二公,走了彎路,大躍進是其中典型的失敗。這種失敗,既有政策失誤這種短期原因,也有將中國特色扭曲成德國特色、俄國特色的深層原因。
痛定思痛,中國共產黨人做出的第一個“離經叛道”的改革,就是把產權改革的重心,從擁有權,轉移到使用權上來。如果說階級斗爭的經濟基礎,就是動擁有權,可以說改革開放的基礎,則是動使用權。這很好地說明了改革開放后,中國的產權中的擁有權并沒有太大變化,但產權改革卻引起了巨大的變局,變就主要變在使用權上。
就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來說,土地的產權中,擁有權并沒有發(fā)生任何變化,仍然是國家、集體所有。變的是使用權,使用權即“包”的對象。交足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這與明末清初流行的永佃制十分相像,特別是十九大后土地使用權流轉,與永佃制就更像了。這使農民吃了定心丸,有利于經營從短期行為轉向長期行為。
中國農村改革已經證明所有權真正的基礎應是使用,而土地歸屬國家還是集體本身對產量沒有決定作用(反之,土地私有也不會有決定作用)。
中國城市企業(yè)改革情況則比較復雜。既有早期以使用權為核心的承包制改革,也有后來以擁有權為核心的國與民之間的進來退去(國進民退或國退民進)。從理論界來看,以擁有權為核心進行產權制度成為主流,因此產權改革效果不再顯著也是自然而然,可以理解的。因為有什么樣的邏輯,自然就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在中國,強推以一大二公為特點的擁有權調整(共產風)或強推以私有制為特點的擁有權調整(自由化),總是別別扭扭,除了其他因素起作用,與中國特色不匹配,是一個人們較少考慮,但實際起作用的原因。
三是信息時代中國產權制度改革的重心在使用權。到了信息時代,產權改革忽然有了勢如星火燎原的大爆發(fā),這就是分享經濟熱。這是繼法國大革命以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產權革命。奇怪的是,分享經濟這一產權革命,是在所有產權專家都一無所知,集體失語下,自下而上發(fā)生的。直到中央、政府都做出了反應,產權專家還集體蒙在鼓里。這說明改革所依據的產權理論已嚴重脫離實際,脫離時代。
互聯網分享經濟與農村改革五個一號文件,共享同一個綱領,即“使用而非擁有”,核心也是使用權?;ヂ摼W分享經濟與清代永佃制、改革中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樣,都是在產權專家渾然不覺中,自下而上發(fā)生,且迅速星火燎原的。
分享經濟中最成功的是阿里巴巴,通過分享生產資料——虛擬店鋪和柜臺——至今已創(chuàng)造出5000億美元的市值,超過了深圳市的GDP,也遠遠超過了農村改革的總能量。對這次改革,不僅產權專家沒有反應,連改革專家也沒有反應。這是由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從而生產力決定改革的意識,在有些專家那里已經淡漠。脫離先進的信息生產力談改革,談調整生產關系,就會成為空頭改革與空想理論。只有與時代結合,產權理論才能煥發(fā)活力。創(chuàng)新改革理論的當務之急,是對信息生產力下億萬人民群眾的分享經濟偉大實踐與實踐中的創(chuàng)造進行理論與政策總結,以指導新時代的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條,是要像重視家庭聯產承包那樣,重視當前的分享使用。要重視分用,不能再執(zhí)迷不悟。
回顧以上歷史可以發(fā)現,在中國,非戰(zhàn)爭時期在擁有權上做文章的產權改革都比較短命且無效,而以使用權做文章的產權改革在和平時期都比較長命且有效。在農業(yè)時代,前者如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將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以短命告終;后者如清朝的永佃制,像農村改革樣火遍大江南北;在工業(yè)時代,前者如共產風與私有化,都十分短命,且效果不彰顯;后者如以分用為核心的農村改革,像清朝永佃制那樣火遍長城內外;在信息時代,前者如電信民營資本準入改革,應者寥寥;后者如分享經濟,一直從中國火到英國、美國,且至今還在蓬勃發(fā)展。這說明產權改革具有中國特色這種說法,是有事實根據的。
探索中國特色對改革的現實意義
長期以來,受西方工業(yè)化傳統(tǒng)影響,中國學者在產權改革理論中,始終圍繞“有”(誰擁有)做文章,不自覺地陷入了大陸法系中法德特色(美國版)思維的陷阱。而沒有充分關注“用”(誰使用)這個更為關鍵的問題。這與中國共產黨人基于本地實際而卓有成效的思考形成對照。許多產權制度理論,想象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很難產生成效。例如,現代產權制度完全以擁有權為核心設計,這種在西方十分靈驗的產權制度改革,到了中國卻難以照搬。這時,埋怨土壤不是好辦法。通過發(fā)現中國特色,讓現實豐滿起來才是出路。研究上述歷史會發(fā)現,在中國,甚至美國、英國,產權可以有超越意識形態(tài)的另一種制度創(chuàng)新,這就是以使用權為重心改革產權。分享經濟目前在三國盛行,甚至預示著美國人、英國人將來也可能獨立于德國人、法國人重新思考產權問題。否則,英美今天豐滿的現實,明天也會變得骨感。
要認識到,受法德產權觀念影響,學者對產權概念的理解是狹窄的。所有權,是指property(產權、財產權),而不是指ownership(支配、擁有、歸屬)。但中國學者說的所有權,往往卻是指ownership。例如,里夫金談“從所有權到使用權”時,指的是從ownership到access,原文是“from Ownership to Access”,而不是從property到access。但翻譯成中文,成了“從所有權到使用權”,讓人把ownership誤以為是property。這說明中國產權專家,靈魂深處還是別人的東西,還沒有找到自我,甚至缺乏老一代革命家具有的理論自覺與理論自信。
中國改革開放的源頭,就是對“有”與“用”的區(qū)分。它不是從西方搬來的,而是中國人從中國實際出發(fā)摸索出的中國規(guī)律。這是一種難得的自信與實事求是精神。當一個大國恢復了正常發(fā)展勢頭后,首先需要找回這樣的心態(tài)。
今天,當共享經濟成為世界潮流時,人們才發(fā)現,當年特別“中國”的“分用”,才是未來最“世界”的。當前探索產權中國特色的意義就在于,在互聯網新時代到來之際,能認認真真從中國問題出發(fā),從中國特點出發(fā),摸索對世界具有普遍意義的產權改革的新路,并且推進可以在中國扎根的改革,探索一條中國特色的改革之路,而不是照搬西方理論。中國在市場經濟的許多方面乏善可陳,但當前在分享經濟發(fā)展上,絲毫不遜色于英美。這是改革的寶貴資源,為進一步推進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改革不能脫離現實,要從活的實踐中不斷吸取營養(yǎng),與時俱進。這關系到改革跟得上時代跟不上時代的問題。不能人家都進入新時代了,改革還停留在舊時代。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改革,用共享發(fā)展的理念、分享經濟的實踐,既中國又世界地引領改革。讓中國的改革,在走過一段彎路后,重回農村改革那種以用為中心,因充分具有中國特色而深具活力的軌道上來,在以科技為代表的先進生產力的助力下,繼續(xù)向前推進。否則,一旦脫離先進生產力,脫離國情,改革就會落在時代的后面。
推進改革,不光要有熱情,還要注重客觀規(guī)律。不能一條路走不通,只埋怨路不合腳,而不反思腳不合路。否則秀才改革,十年不成。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當年胡耀邦發(fā)現“分用”,是一件何等難能可貴的事。這種用中國頭腦思考中國特色的精神,尤其需要現在的產權專家學習。改革知難行易,思想通了,路才能走順。
(責任編輯 李秀江)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