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市農(nóng)林科學院 (450015)
劉勁哲 董亞南 韓燕麗 樊永強 王彥輝
(1)播前準備 ①整地施肥:綠豆忌與豆科作物連作和重茬,最好與禾谷類作物間作或輪作。播種前要精細整地,因地制宜施足基肥。春播前深耕20~25厘米,結(jié)合深耕,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施有機肥500~1 000千克、復合肥(14-17-14)15~20千克或磷酸二銨10~15千克、硫酸鉀5~10千克,深耕后耙細整平地面;夏播綠豆要在麥收后旋耕12~15厘米,耙透耙平,畝施復合肥20~30千克。②品種選擇:選用直立緊湊、主莖粗壯、抗病、抗倒伏,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品種。如山東春播宜選用魯綠1號、濰綠5號、濰綠7號和中綠5號等;夏播宜選用濰綠8號、濰綠9號和冀綠7號等。③種子處理:在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精選,晾曬1~2天??捎枚舅莉绲人巹┌璺N,防治地下害蟲。
(2)播種 ①播期:綠豆生育期短,適播期長。春播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夏播6月上旬至7月中旬,7月下旬播種一定要選特早熟綠豆品種。②播種方式:綠豆播種方式有條播和穴播,其中以機械條播為多。條播時要下種均勻,防止覆土過深,播深約3厘米,行距一般40~50厘米。零星種植大多為穴播,每穴2~3粒,行距40~50厘米。③播量:一般每畝條播1.5~2.0千克。早熟品種宜密植,中晚熟品種宜稀植;春播宜密,夏播宜?。桓叻仕讼。头仕嗣?。
(3)田間管理 ①除草:播后苗前可畝用50%乙草胺60~100毫克,兌水40~50千克進行封閉除草。②補苗定苗:出苗后及時查苗補苗,盡量在3天內(nèi)補種。密度過大時,在綠豆出苗后2~3天間苗,第二復葉展開后定苗,實行單株留苗。一般春播直立型早熟品種畝留苗1.5萬~1.8萬株,半蔓生型中熟品種0.8萬~1.2萬株;夏播宜選用直立型中早熟品種,畝留苗1.0萬~1.3萬株。③追肥:初花期畝施復合肥或磷酸二銨10千克,開溝施入,分批次收獲的綠豆,生育后期可噴施葉面肥或磷酸二氫鉀,肥力好的地塊可以不追肥。④澆水:綠豆苗期需水量不多,要求土壤相對干旱一些,不宜澆水,以防徒長。開花期是綠豆需水臨界期,花莢期是需水高峰期,遇旱要及時澆水。綠豆怕澇,發(fā)生洪澇時應及時排水防澇。
(4)病蟲防治 綠豆病害主要有葉斑病、病毒病和白粉病等,蟲害主要有蠐螬、地老虎、豇豆莢螟、紅蜘蛛和蚜蟲等。葉斑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43%戊唑醇1 500倍液噴霧防治;及時防治蚜蟲可以有效的預防病毒病;白粉病可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蠐螬和地老虎可用毒死蜱防治;綠豆開花后是豇豆莢螟防治的關(guān)鍵時期,可用氯蟲苯甲酰胺或菊酯類殺蟲劑等農(nóng)藥噴霧防治;蚜蟲用吡蟲啉噴霧防治。
(5)收獲 綠豆成熟后要及時收獲。分次收獲:植株上60%~70%豆莢成熟時開始采收,每隔7~10天采摘一次,分批次收獲可以增加產(chǎn)量、保證質(zhì)量。一次性收獲:植株上80%以上的豆莢成熟后收割。對易落莢落粒的品種采用人工摘莢、分次收獲為宜。
(1)播前準備 ①整地施肥:紅小豆適應性強,對土壤質(zhì)地要求不嚴,但怕澇忌重茬和迎茬,不適宜與其他豆科作物輪作,前茬應選擇三年未種過豆科作物的玉米茬或小麥茬。高產(chǎn)栽培應選地勢較高且平坦、耕層厚且肥沃的壤土。紅小豆出土能力較弱,整地時,要求深耕或旋耕滅茬,耕深15~20厘米,耙耱平整,耕層土壤細碎、疏松,無雜草,畦面平整。結(jié)合整地,畝施腐熟有機肥1 000~1 500千克、尿素10~15千克、過磷酸鈣30~35千克、硫酸鉀6~8千克。②品種選擇:選用直立生長、有限結(jié)莢習性、大粒、色澤鮮亮、商品外觀優(yōu)良、抗病性強、抗倒性較好的高產(chǎn)品種。如山東春播宜選用中紅8號、中紅5號、冀紅15號、冀紅16號和德紅5261等;夏播宜選用中紅7號、中紅4號、冀紅352和德紅3004等。③種子處理:播前選種,剔除不飽滿、秕粒、有病、帶菌及霉變的籽粒,要求籽粒飽滿,大小均勻一致。把選好的種子曬1~2天,以提高種子活力,增強發(fā)芽勢。用多菌靈按種子重量的0.2%~0.5%進行藥劑拌種,防苗期病害。
(2)播種 ①播期:紅小豆適播期較長,根據(jù)當?shù)貧庀笄闆r和茬口搶墑播種,預防播后大雨造成不出苗或出苗不均。春播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夏播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最遲不能晚于7月10日。②播種方式:紅小豆播種方式有穴播、條播和點播,機械條播或點播時,要防止覆土過多。一般播深3~5厘米,行距40~50厘米。零星種植大多為穴播,每穴2~3粒,行距40~50厘米。③播量:一般條播畝播量2.0~2.5千克。早熟品種宜密植,中晚熟品種宜稀植;春播宜密,夏播宜??;低肥水地塊宜密,高肥水地塊宜稀。
(3)田間管理 ①播后苗前除草:在紅小豆播種后出苗前,要及時進行土壤封閉處理,防苗期雜草。每畝用72%金都爾乳油100~150毫克兌水50千克均勻地面噴霧,也可采用施田撲、撲草凈等封閉性除草劑。②間苗定苗:間苗宜早不宜遲,齊苗后,一般在第一復葉展開后開始間苗,要間弱留強、間雜留純。第二復葉展開后定苗,按要求密度均勻留苗,同時查苗、補苗,實現(xiàn)苗全、苗壯。一般春播畝留苗0.8萬~0.9萬株,夏播畝留苗0.7萬~0.8萬株。③中耕鋤草:出苗后遇雨,應及時中耕鋤草,破除板結(jié)。全生育期要中耕2~3次,封壟前最后一次結(jié)合中耕進行培土。在雜草2~3片葉前要進行化學除草,一般每畝用10%精禾草克乳油40~75毫克和10%乙羧氟草醚粉劑10克,兌水50千克均勻噴霧。紅小豆對化學除草劑敏感,化學除草應定向行間進行均勻噴霧。④肥水管理:紅小豆苗期需水量不多,不宜澆水,以防徒長?;ㄇv期需水量大,水分不足易引起花莢脫落。如遇干旱,始花期需灌水一次,以促增莢數(shù)和粒數(shù);在結(jié)莢期再灌水一次,以增加粒重并延長開花時間。紅小豆耐澇性差,怕水漬。若雨水較多,要及時排水防澇,葉面噴施矮壯素防徒長。高肥力地塊或施足基肥的情況下,紅小豆生長期內(nèi)可不追肥。前期缺肥,在初花期畝施復合肥或磷酸二銨10千克;后期缺肥,可進行葉面施肥,葉面噴施0.3%~0.4%磷酸二氫鉀和0.15%的鉬酸銨混合液1~2次。
(4)病蟲防治 紅小豆常見病害有立枯病、根腐病、病毒病、白粉病、銹病、葉斑病等,采取種子處理、拔除田間病株和藥物防治。用50%多菌靈按種子重量的0.2%~0.5%進行藥劑拌種防治立枯病、根腐??;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可防治白粉病、銹病和葉斑病。常見蟲害為地老虎、蚜蟲、紅蜘蛛、粘蟲、棉鈴蟲、斜紋夜蛾、甜菜夜蛾、斑潛蠅、豆莢螟和食心蟲等。采用50%二嗪磷乳油2 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 500倍液等進行地表噴霧,防治地老虎1~3齡幼蟲;用25%啶蟲脒乳油1 5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兼治飛虱、薊馬;用0.5%阿維菌素乳油1 500倍液防治紅蜘蛛、斑潛蠅;防治粘蟲、豆莢螟、夜蛾類害蟲,可用福奇2 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和康寬1 500倍液交替用藥。提倡生物防治,杜絕高殘留農(nóng)藥施用。
(5)收獲 一般植株有60%~70%的豆莢成熟后,要適時收摘,以后每隔6~8天收摘一次;或植株有80%以上的豆莢成熟時一次性收獲。收獲的豆莢應及時晾曬、脫粒、清選、熏蒸后,貯藏于冷涼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