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風,劉奇,趙維龍,陳國亮,江雪,張署影
(遼寧省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01)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導致心、腦、腎等臟器的結構和功能發(fā)生改變。腎臟是高血壓最主要和最常見損傷的靶器官之一,微量白蛋白尿是腎臟損傷的早期標志,可靈敏地反映腎臟損害的嚴重程度。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均可以通過作用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改善腎臟血流動力學,有效降低尿蛋白排泄,改善高血壓患者的預后。RASI在減少甚至逆轉白蛋白尿方面優(yōu)于其他降壓藥物。ACEI/ARB與高血壓合并白蛋白尿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降低相關[1]。2013年ESH 高血壓指南也推薦對于高血壓伴有尿微量白蛋白或蛋白尿病人,RAAS阻滯劑是首選的降壓藥。早期應用ACEI或ARB對于預防和減少早期腎損害轉化成終末期腎?。‥SRD)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做了關于ACEI/ARB在高血壓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中的應用調查。
1.1 一般資料 選自本院2017年6月-2017年10月就診的心內科患者,排除原發(fā)性腎臟病、繼發(fā)性腎病、尿路感染、痛風、心功能不全、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及腦卒中、惡性腫瘤、免疫疾病、結締組織病等。從MAU陽性受試者中,計數(shù)口服ACEI或ARB的例數(shù);計算MAU陽性比例中口服ACEI/ARB的比例。
1.2 檢驗材料 十四聯(lián)尿液分析試紙條(艾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尿杯及15 mL試管等耗材。
1.3 研究方法 采集病人就診時隨機新鮮尿液15 mL,留存于干燥清潔的試管中,將試紙浸入尿液10 s后取出,靜置1 min試紙顯色后與比色卡對比,判斷微量白蛋白及肌酐值。試紙法檢測微量白蛋白的數(shù)值范圍為1 mg/dL-15 mg/dL,肌酐的數(shù)值范圍為10 mg/dL-300 mg/dL。
1.4 MAU陽性判斷標準 結合試紙測量范圍,本研究以尿白蛋白/肌酐<30 mg/g為MAU陰性,30 mg/g-300 mg/g為MAU陽性。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納入患者196例,男性112例,女性84例,年齡27歲-87歲,平均年齡(63±13.5)歲。MAU陽性的患者98例,口服ACEI/ARB治療的患者38例;44.9%MAU陽性的患者口服ACEI/ARB。其中高血壓患者口服ACEI/ARB的比例為63.64%;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口服ACEI/ARB的比例為50%;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及冠心病口服ACEI/ARB的比例為83.33%;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口服ACEI/ARB的比例為40%?;加懈哐獕喊榛虿话槠渌喜Y患者口服ACEI/ARB的比例為63.64%;有糖尿病伴或不伴其他合并癥的患者口服ACEI/ARB的比例為64.65%;有冠心病伴或不伴其他合并癥患者口服ACEI/ARB的比例為64.71%。
腎臟病變是高血壓嚴重的并發(fā)癥,腎損害的早期發(fā)現(xiàn)和藥物干預對于逆轉或延緩腎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臨床上多以血清尿素氮、肌酐和尿常規(guī)蛋白作為腎臟損害指標,但是在這些指標出現(xiàn)異常之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早期腎損害。在腎臟病變早期,多無明顯腎病的臨床表現(xiàn),血尿常規(guī)檢查也多為陰性,導致遺漏早期腎損害診斷,錯過早期治療時機。早期腎損害患者檢測微量白蛋白尿對于早期腎損害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研究表明,在糖尿病、高血壓合并白蛋白尿患者中使用ACEI/ARB的患者不到50%,并且有糖尿病、白蛋白尿但無高血壓的患者中的應用不到1%。
我國高血壓白蛋白尿的檢出率為20%,糖尿病白蛋白尿的檢出率超過40%。尿微量白蛋白是全身血管內皮受損的標志,是由于腎臟的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蛋白滲出到腎小管,從尿液排出形成的[2]。MAU被視為心血管疾病和腎功能衰竭的危險因素。MAU是糖尿病腎病最早且可逆性標志,降低MAU可顯著降低腎臟終點事件和心血管事件風險。盡早發(fā)現(xiàn)腎損害和ACEI/ARB類藥物干預降低心血管事件和腎臟終點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高血壓合并蛋白尿的患者中,應用ACEI/ARB治療的比率較低,已經(jīng)出現(xiàn)腎損害的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藥物治療。對于尿常規(guī)、血肌酐、血尿素氮正常的高血壓或糖尿病病程>5年的患者應該每年篩查微量白蛋白尿,及時發(fā)現(xiàn)早期腎損害,盡早應用RASI。醫(yī)生和病人都應足夠重視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盡早應用ACEI/ARB逆轉或延緩腎損害轉化成終末期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