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東 劉為民 于仁耿
祝 勇
雪滿山野,總令我想起國畫里的留白。王摩詰畫山而不見云,齊白石畫蝦而不見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便是水。與西畫比起來,國畫手法最簡潔,意韻卻最豐厚。每當(dāng)雪至,五色雜陳的世界只剩下黑白兩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筆簡約的國畫,環(huán)境純粹了許多,心靈也就跟著純粹了許多。
所以,雪來的時候,我的心中總是充盈著幾許淡淡的歡愉。倘在山中,那感覺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來,心中納罕天緣何亮得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發(fā)現(xiàn)大雪早已沒膝。呼嘯了一夜的北風(fēng)不知何時戛然而止,空氣清爽如瓊漿,天氣溫靜如熟睡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橋,無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著,黑得可愛。
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便禁不住于口中滑脫而出,那種深邃的意境將自己渾身浸透。這時的內(nèi)心純凈得就像白紙,隨時等待著思想的濃墨滴染出幽美的圖影。
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罷老板娘親手熬的熱湯,便于窗下慵讀一卷《聊齋》。這或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行路吧。讀得倦了,便再去訪雪。周遭靜無聲息,而腳底踏出的“咯吱”聲,好似雪地輕柔的言語,令我感到親切和愉悅。
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銀白空蒙,于無色中想象有色,于無形中揣測有形,于無生命中體味凜然的生命力,任思維的雪橇愴然劃向歲月的深處,去領(lǐng)略世界的無涯與多姿。有人寫道:“能欣賞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種特殊的素質(zhì)。那是一種頑強(qiáng)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種孤傲不馴的人格力量?!惫湃顺墓潞拍嗅j釀出一種生命的詩情。北宋書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無人之境為主題的畫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館的《寒江獨釣圖》前佇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葉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與哀苦,相反,卻是挺拔的靈魂與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應(yīng)麟所說“獨釣寒江雪,五字極鬧”,這個“鬧”字很刁,一下子就點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詩中昂揚的活力。所謂的枯寂,不過是一種表象。君不見恍若輕綢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動,誘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江上小舟,亦正在無聲中悠然地劃行。或許,只有雪天的凄涼,方能反襯人心的溫?zé)?;只有雪野的空曠,方能凸顯生命的充實。那片蒼??臻?,并非一無所有,而是如國畫中的留白,意味深遠(yuǎn)。我欽佩胡應(yīng)麟,他分明是將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徹了。
記憶深處的大雪無邊無際,靜好如詩。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佇望著。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恬靜與溫馨,逝去的夢境再度重現(xiàn),凋謝的熱情開始復(fù)蘇,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來,“咝”的一聲,就在我滾熱的心窩里融化了。
賞析:祝勇是當(dāng)代新銳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散文透出歷史與文化的積淀,卻不給人附著在文章表面的感覺。本文以“雪”為線索,品雪——喜雪——詠雪——踏雪——看雪——憶雪,由雪景寫到柳宗元的《江雪》,然后寫到《寒江獨釣圖》,最后再回到雪景,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首尾呼應(yīng)。文章語言細(xì)膩柔婉,蒼涼凝重,字里行間透著哲思與靈氣,透著一種對歷史人文的眷戀和扯不斷的文化情思。
(劉為民)
積雪草
寫雪的詩,最喜歡柳宗元的《江雪》,意境清涼唯美,帶著淡淡的禪心和禪意?!扒进B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鄙缴蠠o鳥,路上無人,在一條孤零零的小船上,一位老者穿蓑衣、戴斗笠,獨自在大雪覆蓋的江面上垂釣。
喝一口清茶,然后閉上眼睛,獨自體味這首詩的意境,有如一幅水墨畫,呼之欲出。陰暗的天空下,風(fēng)走云垂,遠(yuǎn)山沉默,近樹光禿,暗淡的光線,霧蒙蒙的背景,被雪這個精靈映襯得有了些許的光亮,有了些許的生氣。有片片的雪花,仿佛天國的信使,悄然來訪人間。
雪的世界,涼,冷,脆,寒,卻難以抵擋我心中的喜歡。
我喜歡下雪天。薄暮時分,天空低低地垂下來,仿佛觸手可及,有黧黑的云自北邊翻滾而來,漸漸壓至頭頂,天空變得暗淡和壓抑,讓我有了想大口喘氣的欲望,仿佛一條失水的魚。
我站在窗邊,看著遠(yuǎn)處的山、樓房、學(xué)校,還有街邊光溜溜的沒有一片葉子的樹,以及街道上慢慢蠕動的汽車與人流,仿佛一切都靜止不動,像明信片上的風(fēng)景一樣,美則美矣,卻毫無生命力可言,晦暗,呆滯。
其實靜止只是相對而言,那是站在高處向下看時的一種錯覺。這個時節(jié),這樣的天氣,人們一定是步履匆匆地往家里趕,往有溫暖和光亮的地方趕。唐朝詩人白居易說:“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樣的天氣,這樣的意境,適合三兩知己,圍爐而坐,暢談慢飲。暫且拋下煩惱和壓力,拋卻欲望和功利,像雪一樣純凈而美好,像雪一樣執(zhí)著而詩意。
我站在窗邊,思量著給哪位好友打電話,邀約一起喝酒或飲茶,忽然看見一片小雪花輕輕地飄過來,像一位略帶羞澀的少女。輕輕的,低眉、頷首、瀲滟。我心中柔軟地動了一下,有了想伸手接住的沖動。那片雪花晶瑩、剔透,輕柔、綿軟。透明的晶體,在微微的氣流中,毫無支撐地失去了方向感。它像精靈一樣隨風(fēng)起舞,上下翻飛,像一個舞姿曼妙的舞者,把美麗動人的舞姿毫無保留地獻(xiàn)給了天空。直至精疲力竭,最后才慢慢旋轉(zhuǎn)到窗前,緩緩飄落,仿佛終是帶著不舍和留戀……
隨后,很多雪花仿佛聽到了信息和號令一樣,紛紛趕來,優(yōu)雅而柔軟的舞姿在風(fēng)中搖曳,天空中漸漸彌漫成棉絮一樣,紛紛揚揚。沒有一刻的工夫,遠(yuǎn)處的山、樓房、樹木、街道,變成了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仿佛童話里的白雪世界。雖然天將向晚,我的眼前卻是明亮一片。
終于還是忍不住,起身去了露臺。伸出手,接住一片皎潔的雪花。這精靈一樣的舞者,在我溫暖的掌心里,片刻工夫,就悄無聲息地融化了,像一滴淚。
想起了一句諺語:瑞雪兆豐年。雪花落入泥土,用它多情的眼淚,潤澤廣袤無邊的大地。無私無悔地付出自己的全部,直到融入泥土,和大地融為一體。我暗想,明年一定會是一個好年景,因為從這雪中我仿佛看到了期待的畫面。
賞析:本文從柳宗元的《江雪》一詩入筆,描繪了雪花飛舞的優(yōu)美畫面,表現(xiàn)了雪潔凈、剔透、輕盈的特點,純凈無瑕、冰清玉潔的品質(zhì),表達(dá)了作者對雪花的贊美之情。在作者筆下,雪花是美麗的象征,是純潔的代表,是莊重的信念。文章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語言典雅,似一壺味道醇香的美酒,像一曲美妙動聽的音樂,含義豐富而有神韻。
(于仁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