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芳
【摘要】目的 探析臨床治療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的具體方法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90例的病例資料,對其應用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最終療效進行統(tǒng)計。結果 患者經對應治療后心功能均有很好改善,其中心功能臨床分級:Ⅰ級63例、Ⅱ級20例、Ⅲ級7例;而其跟蹤統(tǒng)計顯示,本組患者的最終分娩方式為:陰道順產56例、剖宮產34例。結論 妊娠合并心臟病一經臨床明確診斷,不管患者是否出現(xiàn)早期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等癥狀,均應視為高危妊娠,給予有效的治療及產前監(jiān)護處理。
【關鍵詞】妊娠合并心臟??;臨床治療;探析
【中圖分類號】R71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3..01
妊娠合并心臟病是一種嚴重的妊娠期合并癥[1]。近年來,妊娠合并心臟病已成為國內第三位致孕產婦死亡的原因,且占非直接性產科死亡率第一位。因此,做好妊娠合并心臟病的臨床防治對策尤為重要?,F(xiàn)本文收集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90例的病例資料,探析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的治療方法及療效,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90例的病例資料,年齡26~42歲,平均年齡(32.45±3.41)歲。其中初產婦58例、經產婦32例。在對癥治療前經心功能分級檢測顯示,本組患者的心功能臨床分級為:Ⅱ級42例、Ⅲ級27例、Ⅳ級21例;心臟病診斷類型為:風濕性心臟病41例、先天性心臟病25例、心律失常16例及其它8例。
1.2 治療方法
1.2.1 妊娠期治療
終止妊娠:凡不宜繼續(xù)妊娠的孕婦,均應及早采取終止妊娠治療。若患者已出現(xiàn)心力衰竭癥狀,須在癥狀有效控制后再進行終止妊娠治療。妊娠≤12周的應采取人工流產治療;妊娠>12周的應采取鉗刮術或中期引產治療;妊
娠≥28周的,引產危險不低于繼續(xù)妊娠,不宜施行引產治療。
急性心衰竭的緊急治療:緊急治療的原則是盡可能減少肺循環(huán)血量及靜脈回心血量、改善肺部氣體交換功能、增加心肌收縮能力、減輕心負荷[2]。囑患者多取半臥或坐立體位,給予對癥治療,如吸氧治療;利尿治療:靜脈緩慢注射呋塞米40 mg/依他尼酸50 mg+25%葡萄糖稀釋液;血管擴張治療:適量血管擴張劑(如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等);解痙治療:靜脈緩慢注射氨茶堿0.25 g稀釋液;增強心?。红o脈緩慢注射速效洋地黃制劑(毛花苷丙0.4 mg)稀釋液;水腫治療:靜脈注射嗎啡3~5 mg;靜脈注射地塞米松10~20 mg,
以減小外周血管阻力、減少回心血量、解除痙攣。
1.2.2 分娩期治療
第一產程發(fā)現(xiàn):適當應用鎮(zhèn)靜劑,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及心率等指標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心力衰竭臨床征象,囑患者取半臥位,給予高濃度面罩人工吸氧,靜脈緩慢注射毛花苷丙0.4 mg+25%葡萄糖20 ml,必要時可間隔4~6小時后重復給藥,藥量為0.2 mg;并應用抗生素以預防分娩期感染。
第二產程:囑患者避免屏氣以增加腹壓;行順產會陰側切術、產鉗助產術、剖宮產術等[3],盡量縮短第二產程的時間,以減少心臟負荷。
第三產程:在胎兒順利娩出后,在產婦的腹部放置加壓沙袋,以防因腹壓驟降而出現(xiàn)心力衰竭癥狀;并且積極預防因產后出血而加重患者的心肌缺血現(xiàn)象,避免發(fā)生紫紺及心力衰竭。酌情給予靜脈注射或肌注縮宮素10~20 U。
產褥期:產后3 d內尤其24 h內,是誘發(fā)心力衰竭的高危險期,產婦必要性的進行充分休息,給予臨床密切監(jiān)護。給予廣譜抗生素以防產后感染。
2 結 果
2.1 心功能改善
病患者經對應治療后心功能均有很好改善,其中心功能臨床分級:Ⅰ級63例、Ⅱ級20例、Ⅲ級7例。見表1。
2.2 妊娠結局
跟蹤統(tǒng)計顯示,本組患者的最終分娩方式為:陰道順產56例(60%)、剖宮產34例(40%)。
3 討 論
妊娠合并心臟病一經臨床明確診斷,應立即給予高度重視,如果一時間無法明確診斷病因,也應依據患者的心功能實際狀態(tài),判定其能否持續(xù)妊娠。對出現(xiàn)早期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對癥治療時應嚴密監(jiān)控其病情進展及心衰控制情況,并根據實際孕周及孕況決定妊娠終止的最佳時機,從而最大化改善其妊娠結局,確保母嬰安全。
總而言之,妊娠合并心臟病一經臨床明確診斷,應視為高危妊娠,立即給予有效治療及產前監(jiān)護處理。
參考文獻
[1] 薛亞娟.妊娠合并心臟病的臨床治療分析[J].《心理醫(yī)生》,2016,22(1):76-77.
[2] 折開娥,趙清俠,張凌燕.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探析[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4):138-139.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