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衛(wèi)國
本文的主人公李效黎原名李月英,生于1916年,是山西離石人。她生長在城關一個大戶人家。
父親李文祺在辛亥革命后投筆從戎,考進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yè)后在國民革命軍中帶兵征戰(zhàn),負傷后以上校軍階退休,帶著戰(zhàn)利品——兩匹黑馬返回故鄉(xiāng)。
哥哥李效民,1901年生。 1917年考入清華大學,1926年考入美國西北大學商學院(公費),1928年考入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公費),獲得商業(yè)管理碩士學位,1930年考入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與山西同鄉(xiāng)、中共秘密黨員冀朝鼎是要好的朋友。1934年回國后任山西大學法學院教授。后在中國銀行天津分行、重慶分行、上海分行等部門任職,解放后先后在中國銀行管理處和中國國際貿(mào)易促進會任職?!拔母铩敝邢路诺胶幽衔迤吒尚趧樱?971年病逝。
被蔣閻當局追捕的進步青年
也許是由于她的家庭多一些接受了新思潮,李月英從小就不“安分”:活潑大膽,熱情奔放,敢于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小小年紀,竟然就學會騎馬,縱情馳騁,引來鄉(xiāng)親們一陣陣驚嘆聲。后來,她隨家人到太原,進入當時頗有名氣的太原女子師范學校。這所學校早在1927年就秘密建立了中共地下黨支部,組織和領導校內(nèi)外的學生運動。在革命氣氛的熏陶下,李月英的革命熱情煥發(fā)出來。特別是在1934年夏天震驚全國的“反會考”斗爭中,她被推舉為女師的學生代表,勇敢地隨同進步學生一道走上街頭示威游行,發(fā)表演說,揭露當局陰謀,向教育部門和省政府請愿。
這場斗爭震撼了全國。當時,北平《世界日報》報道說:“晉中學畢業(yè)生反對會考,與軍警發(fā)生沖突?!薄耙蝗臻g三處混戰(zhàn),雙方各有多人受傷,并有生命危險者。”“前后捕去學生共37人,均解警備司令部訊辦?!?/p>
活躍在“學潮”第一線的李月英,很快引起反動當局的注意。一天,擔任教育廳長的冀貢泉先生(冀朝鼎的父親)突然派人送來一信,說李月英的處境危險,詳情面告。李月英立即隨父親趕到冀公館。冀先生一見李月英就說:“黑名單上有你的名字!他們說你是共產(chǎn)黨,很快就要逮捕你。我相信你是無辜的,但你必須馬上離開太原,越快越好!”當時李月英已被太谷銘賢學校錄取,正準備入學,現(xiàn)在情況危急,只好放棄了?;氐郊依?,李月英迅速改變一下裝束,提了一點簡單的行李,買了一張去北平的火車票,便混在旅客人流中離開了太原。為了防備當局的通緝追捕,她放棄“月英”這個名字,取名李效黎。
在火車上,18歲的李效黎望著窗外閃現(xiàn)遠去的田野、樹木和房舍,心里百感交集:想到有貴人(冀貢泉先生)相助,自己得以脫離魔爪,感到慶幸與興奮;想到從此離開了熟悉的故鄉(xiāng)和疼愛她的家人,感到留戀與痛苦;想到前途渺茫兇吉未卜,則感到憂慮和迷惘。不過有一點是誰也料想不到的:當局的迫害,把李月英(效黎)從太原“趕”到北平,竟促成了后來的一對異國姻緣!
第一個嫁給外國人的燕大學生
1937年,李效黎考入美國人辦的燕京大學。北平陷落后,日寇雖然到處橫行霸道,兇焰甚烈,但他們還不敢涉足燕京校園,因為日美兩國尚未開戰(zhàn)。中共組織乘機在燕京大學發(fā)展,領導師生開展抗日活動。不“安分”的李效黎重新感受到濃郁的革命氣氛,蘊藏在心中的革命熱情又一次被激發(fā)起來。她在努力學習的同時,關心國家安危和政局變化,積極投身革命洪流。
不久,一個異國男子悄悄地闖進李效黎的心扉,他就是燕大的經(jīng)濟學導師、英國人邁克爾·林賽。邁克爾是同白求恩大夫同船來華的。對法西斯的厭惡憎恨和對中國人民的同情熱愛,使他到燕京大學后就同中共地下黨組織“交上了朋友”,并積極參與一系列的秘密抗日活動。他還聽從冰心的建議,為自己起了個中國名字:林邁可。李效黎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一個外國人,竟能把中國的事業(yè)當成自己的事業(yè),并不顧生死為它奮斗,他那瀟灑外表包容的是一個多么高尚的靈魂呀!1938年暑假和1939年暑假林邁可在我地下工作者的陪同下,兩次穿越日軍封鎖線,到晉察冀邊區(qū)和晉東南抗日根據(jù)地考察和工作?!笆й櫋逼陂g,李效黎寢食不安,牽掛之至!
林邁可對李效黎這個來自山西黃土高原的女學生,自然也是懷有超越師生關系的特殊感情。喜歡她的美麗、聰穎,喜歡她的純真、熱情,更喜歡她對事業(yè)的關注和熱愛。每次輔導、補課之后,他總要留她多呆一會,一起喝咖啡、聽音樂,海闊天空地暢談。特別是他談及赴抗日根據(jù)地考察、工作的見聞和感受,他發(fā)覺眼前這個姑娘完全著迷了。他覺得,他倆雖然分屬兩個國家,但兩顆心是靠得那么近。
有一次,李效黎問林邁可:“你這樣做太危險了,你太太知道嗎?”林邁可說:“我還沒有結婚呢。”李效黎指著夾在書本里的照片:“那跟你照相的這個女人……”林邁可說:“那是我母親呀!”
一天晚上,林邁可打電話給李效黎,說他有要事急需她幫忙。幾分鐘后,李效黎來到林的書房,只見房間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藥品。林邁可把門鎖上,表情嚴肅地說:“這是準備給大山里的八路軍游擊隊送的,需要換上中文標簽。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支在根本沒有正常物資供應的惡劣環(huán)境中作戰(zhàn)的軍隊。如果英國對日本開戰(zhàn),我想我也會去參加八路軍的。”李效黎恍然大悟,立刻動手干了起來。她覺得,眼前的異國導師正是她等待很久很久的人,她愿意跟隨他去干任何危險的事情,去迎接光明同黑暗廝殺的未來。
1941年6月25日,李效黎和林邁可在經(jīng)過幾年的相知相愛之后,終于結為伉儷。燕京大學師生們聞訊無不感到驚奇和興奮。校長司徒雷登先生說:“中國學生嫁給外國教授,這在本校還是第一次?!迸笥褌児膭钏麄z出去度蜜月,他倆說:兵荒馬亂的,蜜月旅行就免了吧。其實林邁可是工作太忙無法脫身,他要為3個不同地區(qū)的八路軍部隊安裝無線電收發(fā)報機;而李效黎作為妻子,是他缺少不了的助手。
經(jīng)受抗日烽火洗禮的八路女兵
1941年12月8日,即“珍珠港事件”爆發(fā)的第二天,李效黎同丈夫林邁可清晨起床后從德語廣播中得知日本和美國、英國已處于交戰(zhàn)狀態(tài),估計日軍很快就會開進燕京校園。于是迅速收拾好生活用品、收發(fā)報機零件及手槍、子彈,借用校長司徒雷登的小汽車駛離燕京大學,繞過日軍哨卡,直向城外奔去。不一會兒,一隊日本兵包圍了南大地63號林邁可的住所,只見人去房空,只剩一些家具和一臺搬不動的大型收發(fā)報機。頓時火冒三丈,大打大砸。日軍頭目咬牙切齒地大罵:“這個該死的英國佬!下次逮住他非送他上軍事法庭不可!”endprint
從這天起到1944年3月初,林邁可夫婦一直轉(zhuǎn)戰(zhàn)在華北各抗日根據(jù)地之間。一次次反“掃蕩”急行軍,一次次通過日偽封鎖線,山高水險,槍林彈雨,死亡的威脅經(jīng)?;\罩著他們。有一天,他們通過敵人封鎖嚴密的拒馬河,由山民擔任向?qū)?,摸黑走進一條峽谷。在河床最為狹窄和險要的地方,找到一條秘密通道。用兩根粗大的木頭架在河上當橋,然后一個緊跟一個小心翼翼地過河。李效黎踩在木頭上晃動了一下,差點跌進河里。身后的法國人當舒急忙扶她一把,自己身體失去平衡,一條腿滑進了冰冷的河水;幸虧身體沒掉進去,掙扎著爬了起來繼續(xù)行進,從北平帶出來的拐杖卻被湍急的河水沖走了。過河后又爬山,所經(jīng)之處根本沒有路。他們摸索前進,不知摔了多少跤。大家真想停下來休息一會,領隊告誡說:“停下來有危險!大家堅持住早點到安全地方。”還有一次,他們行軍多時又累又渴,在一個剛被日寇洗劫過的小村莊里稍事休息。護送他們的游擊隊長認為此處不安全,催著動身。李效黎連水也來不及喝,就同大家動身趕路了。走了大約3刻鐘,日本兵和偽軍就從山后摸進那個村子。幾個抗日干部正在那里開會,一個僥幸逃脫,一個被當場用刺刀捅死,其余全部被抓走了。大家聽了逃脫出來的同志的敘述,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在一次遭遇日機空襲中,懷有身孕的李效黎又一次同死神擦身而過。當時她正在村旁一條小河邊洗衣服,頭上傳來日本飛機的轟鳴聲。李效黎抬頭見只有一架飛機,認為是偵察機,就沒有理睬它。在村里的林邁可一見情況,大喊:“效黎!危險!”沖過來連抱帶拖把李效黎拉進一個石頭洞里,接著就聽到幾顆炸彈的爆炸聲。事后,他們得知在這次日本飛機的空襲中,村民共死了8個人,其中就有同李效黎在河邊洗衣服的婦女。李效黎不禁慶幸自己“命大”,并感激林邁可果敢地救了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的性命。
1942年元旦前夕,林邁可、李效黎一行在游擊隊的掩護下抵達平西抗日根據(jù)地肖克將軍的司令部。1938年暑假林邁可曾到這里考察和工作,老朋友重逢格外高興。安頓妥當后,夫妻倆立即投入工作。林邁可動手幫助電臺人員修理收發(fā)報機;李效黎則作些調(diào)查研究,了解敵后根據(jù)地人民如何抗敵和生活。
春節(jié)后,他們繼續(xù)前進,一路經(jīng)歷的險情仍是不少。不多久終于抵達晉察冀軍區(qū)司令部。軍區(qū)專門召開歡迎會,歡迎來華抗戰(zhàn)的國際友人。聶榮臻司令同第二次來軍區(qū)工作的林邁可先生進行長談,介紹了當時的形勢和任務,并真誠地說:“你的知識和特長對我們很有用,我希望你能留下來工作一段時間,幫助我們重建電臺,并訓練一批電臺工作人員?!绷诌~可說:“能為抗日出點力,我非常樂意,不過我得跟太太說一下。”李效黎一聽丈夫的話,十分贊成,說:“你能留下來幫助這里的軍隊和人民抗日,我很高興!因為這是我的祖國,我更應該這樣做!”根據(jù)聶榮臻司令的安排,李效黎在電訊學校負責教英文。進入4月份以后,天氣逐漸轉(zhuǎn)暖,夏季軍裝發(fā)下來了。林邁可穿上軍裝,成了地道的“洋八路”;李效黎穿上軍裝,把頭發(fā)剪短,打上綁腿,成了英姿颯爽的八路女兵。有一次去電訊學校途中,遇見一隊人馬,走近才認出是聶榮臻司令和軍區(qū)政治部朱良才主任等人。他們向這位八路女兵敬禮;李效黎一時激動,竟傻乎乎地站在那里,不知該如何回禮。
1942年10月15日,李效黎在根據(jù)地一個小山村產(chǎn)下了第一個孩子,取名艾麗佳(林海文)。這個中英混血的女嬰,成了根據(jù)地軍民人人喜愛的“戰(zhàn)地之花”。
革命圣地延安的尊貴客人
1944年3月初,李效黎和丈夫林邁可接到動身赴延安的通知,于是戀戀不舍地告別根據(jù)地軍民,跟隨一支騎兵營部隊向革命圣地延安進發(fā)。一路上依然是險象環(huán)生。在山西五寨縣境內(nèi),日軍早在遠離據(jù)點的路邊設下埋伏,準備來個“一網(wǎng)打盡”;但八路軍李營長識破了日軍的詭計,偏偏選擇距離五寨縣城較近的黃土嶺神不知鬼不覺地越過封鎖線,使日軍在雪地里白白凍了幾天幾夜。在晉綏軍區(qū)司令部休整期間,林邁可主動向呂正操司令員請求工作,將司令部的電臺設備全部檢修好,并訓練了一批技術人員。4月23日,林邁可、李效黎一行渡過黃河,5月下旬終于抵達日夜向往的延安。
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專門在楊家?guī)X設晚宴招待林邁可夫婦。李效黎在現(xiàn)場充當翻譯。毛主席親切地問候:“你們長途旅行很辛苦,現(xiàn)在已經(jīng)恢復體力了吧!”接著轉(zhuǎn)過去看看艾麗佳:“她過得慣嗎?她會喜歡這里的!延安是小朋友生活的好地方,這里比前方安定得多?!痹掝}轉(zhuǎn)到林邁可來中國之前的生活,毛主席問:“那時候你對中國的情況了解嗎?”林邁可坦率地說:“不了解,確實一點也不了解?!泵飨f:“不管你是什么原因來中國的,你能幫助我們打日本人,我們是很高興的。我們感謝你的努力。你還能和我們一起過艱苦的生活,這是很不簡單的?!?/p>
一天不干工作心里就發(fā)慌的林邁可問毛主席:“在延安我們應該做些什么事?”毛主席回答說:“莫急,莫急,多休息幾天,以后再談這個問題。”
幾天后,林邁可接到八路軍總部的正式任命書,任命他為八路軍總部通訊顧問,并兼任新華社對外廣播顧問。朱德總司令還附了一封信:“如能得到你的有力幫助,我軍將深感榮幸。”
新的戰(zhàn)斗生活開始了!林邁可每天步行20多里到通訊部去上班。他極大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特長,克服種種困難,為八路軍設計和裝配新的收發(fā)報機。有一次,閻錫山部下有兩個官員到陜北考察,看到林邁可設計的新式便攜式收發(fā)報機,大為驚訝,說:這里的無線電設備比我們的先進,比國民黨地區(qū)的也先進。他們對李效黎做“工作”:“你是山西人,為什么不和林先生一起到山西來?閻錫山先生有更好的物質(zhì)條件,可是找不到像林先生這么能干的人?!睆闹貞c來的一個客人則對她說:“為什么你丈夫不去重慶工作呢?在那里電臺工作很多,他有高超的技術,肯定能賺到不少錢?!绷诌~可夫婦對此總是一笑置之。
在新華社對外廣播部,林邁可的事情也是很多。他不僅要編發(fā)英文的每日新聞,還要翻譯、編印一些重要文件,包括毛主席的講演稿等。工作雖然很忙,但干得很愉快。在這里,林邁可同4位同事相處得很融洽,工作配合得很默契。可惜后來有兩位同事在空難中犧牲:一位是博古(秦邦憲),任中共談判代表,于1946年4月8日從重慶乘飛機返回延安,途中在山西興縣黑茶山失事遇難;另一位是沈建圖,解放后任新華社記者,于1955年4月11日乘坐印度國際航空公司“克什米爾公主號”客機赴印尼采訪萬隆會議,遭國民黨特務暗害,中途飛機爆炸墜海,不幸遇難。提起他們,林邁可夫婦總是痛惜不已。endprint
在革命圣地延安,環(huán)境安定,生活條件也不錯,林邁可夫婦用不著顛沛跋涉和擔驚受怕了,他們以高度的熱情投入工作。他們的心靈,已被正義、崇高的事業(yè)全部占據(jù);至于金錢和物質(zhì)享受,在他們心中已不值一提了!他們已經(jīng)把自己的命運,同延安、同中國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
為了給革命事業(yè)培養(yǎng)更多的外語人才,以適應當時和未來的需要,中央決定除俄語學校和法語學校之外,在延安再建立一所英語學校。林邁可夫婦都應邀參與籌劃,開學時李效黎應聘擔任英文教師。她一方面竭盡全力培訓學員,一方面擔任黨中央開展外事活動的輔助英語翻譯。她的月薪是2斗小米。工資多少并不重要,能用自己的知識為革命事業(yè)服務,她心里很高興也很滿足。
1944年6月中旬,中外記者參觀團21人訪問延安。7月下旬,駐華美軍司令部派遣美軍觀察組到延安。在這些重大外事活動中,李效黎自始至終參與接待工作。她還負責教6個美軍官員學習中文,給他們講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講延安的新鮮事,幫助他們了解中國抗戰(zhàn)的真相。在轟轟烈烈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運動中,李效黎還向女同志學習紡紗,并熟練地掌握了這項技術。她還在空地上開辟小菜園,種植西紅柿、甜玉米、四季豆和煙葉,長得都很茂盛,大家心里充滿了喜悅。
1945年元月底,林邁可夫婦第二個孩子在延安誕生。這是個男孩,起名詹姆斯(林建俉)。他同艾麗佳(林海文)一樣,也是人人喜歡的“寶貝”。聶榮臻夫婦送了一塊當?shù)厥挚椀木I布給孩子當內(nèi)衣,聶夫人還專門看望了李效黎。艾麗佳在前方出生時,她就曾送給一件親手做的小斗篷。
促進中外友好交流的幕后英雄
日寇投降后,經(jīng)中共中央同意,林邁可、李效黎攜子女于1945年11月7日乘坐美軍觀察組的飛機離開延安,先到重慶,后赴英國,同父母家人團聚。
離開延安前夕,毛澤東主席和夫人江青設宴餞行。李效黎最后一次擔任翻譯。
席間,一直同中國人民并肩戰(zhàn)斗、患難與共的林邁可,詢問毛主席說:“抗日戰(zhàn)爭時期,你和蔣介石至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打敗日本人。而現(xiàn)在,蔣介石想按《中國之命運》里的計劃來統(tǒng)治中國,而你想搞‘聯(lián)合政府,實現(xiàn)新民主主義,這可怎么辦呢?”
毛主席反問林邁可:“你認為現(xiàn)在中國應該怎么辦才好呢?你跟我們一起生活了那么久,可你又是一個局外人,或許你看問題會更清楚一些?!?/p>
林邁可說:“我想,在現(xiàn)在中國的社會里,國共兩黨的主張是兩個水火不相容的概念?!?/p>
毛主席誠懇地說:“林先生,你比其他外國人更多地了解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不想再打仗了,我們打仗打夠了!我們?yōu)榱俗约旱淖鎳?,已?jīng)犧牲了那么多人的生命?,F(xiàn)在我們所希望的,只是想安寧地生活下去,希望不要再有人來消滅我們。我們沒有更多的要求,只要求國民黨政府承認我們的合法地位,讓我們參加這個國家的政府。”
毛主席有些激動:“決定戰(zhàn),還是和,就看蔣介石了!未來的中國歷史,會判斷他是不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p>
林邁可問:“如果蔣介石堅持要打呢?”
毛主席斬釘截鐵地說:“現(xiàn)在他們不可能消滅我們!在我們更弱、力量更小的時候,他們消滅不了我們,更何況是現(xiàn)在?!?/p>
林邁可返回英國后,一直受到懷疑和冷遇,知識才華無法施展,原因是英國官方獲悉:林邁可妻子李效黎就是在太原鬧“學潮”的李月英,是“中共黨員”(實則不是),他們一直“領中共的津貼”(更是無中生有)。幾年后,他們遇到英國政府外交國務大臣肯尼思·楊格,李效黎同他交談時說:“我不曾參加中國的任何黨派?!笨夏崴肌罡翊鬄轶@奇,說:“這項情報是國民黨駐英使館發(fā)來的,我們都以為是確實的?!?/p>
林邁可、李效黎非常思念和向往中國,撰寫大量文章,并通過報告、講座等形式,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的真實情況及共產(chǎn)黨的方針政策。其翻譯成中文并在中國出版的著作有:林邁可的《八路軍抗日根據(jù)地見聞錄》,李效黎的《延安情》等。他們多次訪華,曾受到周總理的親切接見。
1961年,林邁可和李效黎移居美國,并加入美國籍。他們原被聘請到聯(lián)合國經(jīng)濟總署工作,因臺灣國民黨駐美機構散布謠言(還是“李效黎是中共黨員”那一套),所以計劃未能實現(xiàn)。林邁可長期在美利堅大學任教,并在耶魯、加州、西雅圖等大學任客座教授。李效黎輔助丈夫工作,處理各種秘書事務。他們依然是一如既往通過各種方式,向各界人士介紹中國,特別是改革開放后的巨變。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思念和向往中國的愿望愈加強烈,并多次向中國有關部門提出請求。中國政府和人民沒有忘記在危難時期同生死共患難的摯友。中共中央很快批準了他們的請求,并在住房等生活條件方面作了妥善的安排。哪知道,林邁可不幸于1994年2月13日在美國病逝。李效黎不再拖延,隨即回到“娘家”——她日夜思念的祖國。于是,北京方莊芳古園住宅區(qū)從此住上了一個持美國護照的年邁的抗戰(zhàn)老兵。
李效黎比起其他住戶,確有一些“特殊”之處:她獲準在這里長住,卻沒有北京戶口,持的是美國護照;她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血統(tǒng),兒孫們卻長的是金發(fā)碧眼,高鼻子白皮膚;她看起來與普通的知識界人士相差無多,結識的人中卻不乏黨和國家的革命元老。
李效黎和林邁可的親屬和學生分布在英、美、澳、日、韓等國家,在教科文部門和軍政等機關任職。對于中國和山西,他們懷有特殊的情愫。在延安出生的兒子詹姆斯·林賽起了個中國名字林建俉,曾任澳大利亞駐非洲一些國家的大使,還曾撥冗沿著母親當年的足跡訪問了太原、離石和延安。外孫女(艾麗佳的女兒)叫李淑珊,曾留學北京大學,是常駐中國的美國記者,曾專程來大寨采訪郭鳳蓮,隨記者團采訪山西的世界銀行貸款項目。1998年11月上旬,李效黎、李淑珊祖孫二人,再次回到山西這片令他們魂牽夢繞的土地。在省城舉辦的“抗戰(zhàn)見聞座談會”上,李效黎講述投身革命的經(jīng)歷以及國際友人、愛國華僑對中國抗戰(zhàn)的貢獻。在故鄉(xiāng)離石,李效黎參加離石市委和呂梁地委舉辦的“鄉(xiāng)情鄉(xiāng)愛座談會”,暢談幾次訪問山西的感受,并為東關小學和離石第一中學各捐資5000元人民幣用于獎學助教。
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林邁可同白求恩、柯棣華、馬海德一起被公認為對中國抗戰(zhàn)貢獻最大的國際友人之一。他們的事跡永載史冊,千古留芳!作為林邁可的妻子和戰(zhàn)友,李效黎這位堅定、勇敢的抗戰(zhàn)老兵,也贏得了崇高的贊譽。正如共和國兩位開國上將楊成武、呂正操在李效黎著作《延安情》里的題詞所表述的:“艱難的歷程,深切的懷念?!保畛晌洌霸趹?zhàn)火中結下的友情,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保▍握伲?/p>
為了表彰這位呂梁女杰,2005年8月,呂梁市離石區(qū)政協(xié)編輯出版了《離石文史資料·李效黎李效民專輯》。2009年10月,經(jīng)李效黎女士同意,又再版了李效黎的《延安情》,書中配發(fā)了李效黎提供的不少以前不曾披露的珍貴歷史照片。
李效黎晚年健康狀況欠佳,聽從親友建議,返回美國生活、治療一段時間。2010年4月25日,李效黎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遺體在八寶山火化。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lián)合頒發(fā)“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李效黎女士名列獲得者之中。詹姆斯·林賽(林建俉)專程來北京代替母親領取了這枚光榮的紀念章。
2016年7月15日,北京市海淀區(qū)政協(xié)、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海淀史志辦聯(lián)合主辦“一切為了祖國——紀念杰出的華人反法西斯女戰(zhàn)士李效黎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海淀區(qū)政協(xié)主席彭興業(yè),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名杰,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劉恪,中國人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主任殷強,中國醫(yī)學基金會副主席殷子烈,林邁可、李效黎之子詹姆斯·林賽(林建俉)以及一些抗戰(zhàn)老兵的子女出席會議。與會人員觀看記錄林邁可、李效黎夫婦的視頻《戰(zhàn)火中的伉儷》后,海淀史志辦領導人簡要介紹李效黎生平,吉姆·林賽深情回憶父母的往事。會議一致認為:由林邁可、李效黎夫婦的事跡得到啟示,要加強新時期的政協(xié)工作、統(tǒng)戰(zhàn)工作、僑聯(lián)工作,不斷地鞏固和發(fā)展最廣泛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
李效黎的傳奇經(jīng)歷,猶如一部可歌可泣的史書,讀起來讓人驚心動魄,也讓人百感交集。她和丈夫林邁可對于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和中外友好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將永載史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