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芳
《〈指南錄〉后序》中出現(xiàn)了22個“死”字,作為文本的核心與精華部分,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如何把這22個“死”讀透又絕非易事。學這篇課文時,同學們也只是泛泛地誦讀感受,雖然每每都大皺眉頭、一副咬牙切齒的樣子來讀“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但心里到底感知了多少的“痛”呢?
蘇教版選修教材《寫作》中有這樣一個專題叫作“世間唯有情難畫”。筆者倒很想化用一下這句話——“世間唯有情難教”,要讓同學們對文本的情感感同身受,恐怕要在文本之外的廣度和文本本身的深度上下苦功夫。因此,再拾此文,嘗試結(jié)合史實,誦讀涵泳,咬文嚼字,深入地了解事件、人物、情感。
一、錯綜的險情
文天祥的22個“死”的死因中最多的是“因敵而死”,這并不奇怪,但是有幾處“死”卻是擔心被自己人也就是宋軍所殺,這是何原因呢?原來文天祥出使敵營后,朝廷很快就投降了,但有的城池還在宋軍的守衛(wèi)下頑強抵抗。當時元軍控制了交通要道,但是長江沿線并未完全被元軍占領(lǐng),元人發(fā)覺文天祥逃脫,就開始散布文天祥投降元軍變身說客的謠言,文天祥一路上便同時還受到了宋軍愛國將領(lǐng)(如李庭芝)的追捕通緝,可謂腹背受敵!敵人的追殺尚可坦然面對,但同僚的通緝卻更令人痛心。這也從側(cè)面反映出南宋末年復雜混亂的情形:當時朝廷倉促投降,以致各城守軍還不知情,緊閉城門嚴防死守的不在少數(shù)。他們雖有心抵抗,卻因無法互通消息,缺乏上級的統(tǒng)一領(lǐng)導,無法形成合力。長江是南宋的最后一道天然防御,長江失守,南宋也就錯失了反擊的最好機會。國事糜爛至此,怕是比同僚通緝更令人痛心疾首。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可能致死的意外情況:從鎮(zhèn)江人長江脫險時“幾從魚腹死”;“夜趨高郵,迷失道,幾陷落死”“以小舟涉鯨波出”時,已經(jīng)考慮不到生死的問題了。這些意外情況足以說明脫險過程中并不僅僅有人為因素造成的危險,自然的意外險情也是時有發(fā)生的,只是相比之下,那些涉江出海、迷失陷道等之類的險情實在不必再一一道來。
值得一提是,還有一次“死”是自殺。文天祥逃出鎮(zhèn)江時并不確定自己能否順利逃脫,他隨身攜帶了匕首,如果還沒出鎮(zhèn)江城就被元軍發(fā)現(xiàn),他就預備就地自殺殉國。
嗚呼!這錯綜的險情果真如文天祥所言“境界危惡”“層現(xiàn)錯出”,有敵人的追殺,有我方的通緝,有預備無法脫險時的自剄,有涉江涉海時葬身魚腹的危險,有人為的威脅,有意外的險情……當真“非人世所堪”!實際上,文天祥并非是獨身逃脫的,他的身邊有十來位誓死效忠的隨從,在途中,竟有兩位隨從實在受不了這份苦,拿上銀兩偷偷離開了!唉,可見現(xiàn)實情況怕是比文字的描述還要險惡,已非筆墨所能形容。
二、曲折的路途
在22個“死”中,文天祥還交代了所經(jīng)歷的各個地點,如果同學們認為這只是一個個的地理名詞,從而在閱讀時一掠而過,就是一種誤讀。這一個個的地點,標明的是文天祥脫險的路徑。實際上,用“脫險”二字并不準確,如果文天祥只是考慮個人的安危,只求速離險境,大可不必在江北盤桓,速速南下便是,之所以沒有南下,正如前文所言,他并不是在求脫險,而是在“約以連兵大舉”。
顯然,在文天祥的心中,國家的安危、民族的大義超越了個人的生死安危。他從鎮(zhèn)江逃脫后毅然渡江北上,企圖聯(lián)合真州和揚州的軍事力量。但是由于元人挑撥離間,反倒遭到了揚州李庭芝的懷疑,不得已又離開揚州北上高郵,可是淮河一路未失守的城池都接到了李庭芝的文書,誤以為文天祥已叛國投敵,做說客來了,一直不接納甚至也在通緝他。文天祥仍不死心,一路東奔西突、號呼求援。一直到了通州,通州的守城看文天祥不像是元軍派來的說客,毅然接納了他,這才得以入海南下。
我們可以將文天祥的路徑在地圖上標識出來,其曲折程度怕是今天看都咋舌,更何況是車行不便的古代。正常行走尚感勞頓,更何況一路被追捕著走?文天祥這一路是水路、陸路、海路輾轉(zhuǎn)顛簸;日藏、夜行、時匿出沒長淮。此等艱辛,此等曲折,此等不易,他在《入浙東》一詩中寫道:
厄運一百日,危機九十遭。
孤蹤落虎口,薄命付鴻毛。
漠漠長淮路,茫茫巨海濤。
驚魂猶未定,消息問金螯。
這首詩是他脫險路途的真實寫照。無半字虛言。
他不知道的是,不久后,淮東制置使李庭芝死守揚州,兵敗遇害;而淮西制置使夏貴的投降,則導致了宋軍的全線潰敗。
不知文天祥得知自己當時歷盡艱險的努力頃刻化為泡影之后是何感觸,但歷史不容他多想,元軍以摧枯拉朽之勢繼續(xù)南下,而南宋王朝也如一只風雨中飄搖的小船,愈飄愈遠,直至沉沒。
三、點睛的副詞:
在語言措辭方面,22個“死”也頗有特點。古人愛鋪陳,可接連鋪陳22句,怕也是前所未有的。句式連續(xù)鋪陳,最大程度地渲染出危惡的境況,歷來為人們所稱道,其中大量副詞的運用,更是神來之筆。筆者梳理了一下,按照順序,用了3個“當”死,1個“無不”死,1個“殆例”死,6個“幾”死,1個“??帧彼溃?個“無日而非可”死,1個死“固”付之度外。比照22個“死”字,副詞的使用顯得“常中有變,變中有恒”。
所謂“常”,是指22個副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幾”。這也是情理之中,屢次瀕臨死境卻未死,用“幾”是最恰當不過的。除此以外,也能使句子在“形”上形成統(tǒng)一感,“聲”上形成連貫感。
所謂“變”,是指作者并未將“幾”一用到底,而是插入其他的一些副詞,甚至詞組。
比如開頭的3個“當”。按理,文天祥大罵元軍將領(lǐng)以及來勸降的宋人,那是必死無疑的。但是文天祥沒想到元人招降自己的心意是如此堅定,竟然沒有當即殺他。這3個“當”寫出文天祥在元軍時能不死,實屬出乎意料。
再比如“無不”,雙重否定本就有加強語氣之效,又與前面的“竟使”呼應(yīng),強調(diào)沒有遇到哨兵實屬僥幸。
揚州城下,進退不由,“殆例”送死。“殆例”是幾乎等于的意思。其實從危險的情形來看,并不是最甚,但忽然被我方將領(lǐng)當成叛賊,聯(lián)軍大舉的希望也落空,從文天祥的心情來看,確實也幾乎與死無異。
“??帧睙o辜死出現(xiàn)在6個“幾”死之后。經(jīng)歷了如此頻繁又復雜的險境后,高郵以后的路因為是水路,倒還顯得相對平穩(wěn),但是之前的種種險境已經(jīng)讓人無法安心,那始終繃緊的神經(jīng)一直就沒有松弛下來,常常莫名地擔心遇到不可預測的情況而喪命,這是再真實不過的心情了。
最后,以小船出海,無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死已不是文天祥擔心的問題了。出了海的文天祥,一心南下,滿腦子都想的是如何挽回大局,如何保住朝廷,而他此時面臨的汪洋大海比起之前那些錯綜復雜的險情已無足輕重,不必掛心。經(jīng)歷了重重險境的文天祥,從起初的欲以死殉國,到冒死脫險,再到一路上擔驚受怕,把生死付之度外,最后以“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來結(jié)束。
而至于“變中有恒”,這個“恒”,無須贅言,就是文天祥本人。他可貴的人格與精神——他的堅韌、他的勇敢、他的忠誠、他的不屈、他的頑強、他的希望……以及,他如磁針石一般指向南方的心。
隔著時空,再來重讀這段經(jīng)典文字,再來重識這位偉大將領(lǐng),任何語言都顯得蒼白,任何感慨都顯得做作。讓我們最后用文天祥的《渡揚子江》來作結(jié)吧!
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學法指導
一讀,感知事件,了解歷史
根據(jù)線路圖了解文天祥的脫險過程,了解當時險境的錯綜、局勢的復雜、路線的曲折。
二讀,體味情感,挖掘人物
體味文天祥“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情感,感受文天祥在脫險途中的心路歷程和情感變化。
三讀,品味精神,洗滌心靈
品味文天祥偉大的精神與人格,結(jié)合后文領(lǐng)悟他的忠君思想與民族大義,能不狹隘地從封建糟粕的角度去理解,給予正確的評價與應(yīng)有的敬仰。
經(jīng)典的文本,永遠有經(jīng)典的力量,值得我們一次次、一遍遍地反復誦讀,去挖掘未曾發(fā)現(xiàn)的價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