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發(fā)生在你的世界
——素材A天壇丹陛橋變“理療床”,
市民扎堆躺
7月,北京高溫天數(shù)“超標”,許多游客呈一字形躺在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前的丹陛橋上“理療”。橋面怎么能成為“理療床”呢?原來,許多游客喜歡來此游玩。部分游客選擇在橋面上坐一會兒或躺一會兒。該橋面較寬,游客呈一條線躺著,并不影響其他游客行走。久而久之,互相影響,形成了一道“風景線”,來這里躺著或坐著的游客也越來越多。另外,丹陛橋變成“理療床”只出現(xiàn)在夏天。有游客說,丹陛橋是漢白玉造的,夏天躺在丹陛橋上涼快、舒服、精神好。還有人甚至說,躺在丹陛橋面上能治腰腿痛,比針灸還有效。但游客將丹陛橋當作“理療床”,有礙觀瞻,而且有時也會影響他人通行,甚至還會損害文物。此事被曝光后,天壇公園管理處表示,將嚴格按照《公園管理條例》,依法進行管理。此外,天壇工作人員再次重申,那些漢白玉只是普通的石頭,并不具備療效。
它也發(fā)生在你的世界
——素材B市民、游客扎堆濟南王府池子游泳
7月,濟南受底層水汽的影響,太陽一直沒“露面”,異常悶熱。許多市民受不了天氣的悶熱,在王府池子中扎猛子游泳納涼。王府池子是濟南名泉景點之一,每年都吸引不少游客專門前來觀賞。按照《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規(guī)定,在濟南各泉池中游泳是被明令禁止的行為。對此,濟南市泉城路街道辦聯(lián)合名泉辦、城管執(zhí)法局、公安等部門,組成執(zhí)法隊伍,對王府池子等泉池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盯守,勸導來泉池游泳、洗刷的市民、游客,對不聽勸導的人員,將根據(jù)名泉保護條例,實施處罰。
素材解讀
仰面朝天,丹陛橋變成“理療床”;縱身一躍,王府池子成了游泳池。如此行為,不雅觀,不文明,也不道德。當事人犯了這樣一個錯誤——把公共場所當成了私家宅子。有礙觀瞻的行為,不只背棄了道德要求,還涉嫌違反相關法規(guī)。在王府池子游泳,看起來是小事,但窺一斑而知全豹,小小細節(jié)往往折射出一個人品格的高下。馬丁·路德·金曾說過:“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在于其國庫的富足,不在于其城池的堅固,也不在于其公共建筑的華麗氣派,而在于公民的教養(yǎng),在于人的文明、教化和品格,這才是實際利害之所在、主要實力之所在、真正威力之所在?!闭\哉斯言!
適用話題
自律、公德、細節(jié)、文明、教養(yǎ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