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朋
1899年在武昌發(fā)生的假冒光緒皇帝案,轟動一時,成了漢、滬兩地的輿論熱點。
據(jù)劉禺生《世載堂雜憶》記述,時有主仆模樣的兩個外埠陌生人,下榻武昌金水閘附近某公館;主人20多歲,身長膚白,雍容尊貴;仆人四五十歲,沒胡須,說話尖聲怪氣。又傳兩人衣著用品很奢華,被袱上都繡著五爪金龍,一玉碗亦鏤五爪金龍,有顆玉印、上刻“御用之寶”字樣;每進(jìn)茶食,主有傳呼,仆則跪奉,“必稱圣上,自稱奴才”,一副皇家作派。
同時人們發(fā)覺,年輕主子的相貌酷似光緒皇帝,而仆人很像太監(jiān)。有好事者為驗明其身份,不敢造次于皇帝,只得以洗澡為名、強拉仆人到澡堂,“驗其下體,果閹人也”。當(dāng)?shù)毓俑稚髦兀弥饩w相片與那主人比對,得出結(jié)論:“面貌似相仿佛。”
光緒帝駕臨的消息一經(jīng)傳出,武昌城頓時炸了鍋!城中不少百姓前往叩拜、一睹“天顏”,有的還行三跪九叩大禮,光緒則氣定神閑,揮手曰“不必為禮”。尤其是一些候補官員,覺得絕好機會來了,紛紛親往拜謁、貢上銀子,以為晉身之階。
江夏知縣陳樹屏親往公館調(diào)查后起了疑心,便上報湖廣總督張之洞;張覺茲事體大,即密電北京,查明光緒帝仍囚于瀛臺,于是將假光緒捉拿審問。張之洞令他老實說出來歷,假光緒猶不改架勢,稱“大庭廣眾,不能向制臺說,退堂當(dāng)面可說”。張斥道,“不說,辦你斬罪!”假光緒對曰:“我未犯法?!睆堉磁陌傅溃骸八接糜媒?,犯死罪,當(dāng)斬!”
當(dāng)庭審不出結(jié)果,此案轉(zhuǎn)交江夏知縣陳樹屏嚴(yán)刑拷問,嫌犯終供出真相。原來假光緒本是旗籍伶人,叫崇福,年少入內(nèi)廷演戲,了解不少宮中事;因其面貌像光緒,一班優(yōu)人便呼為“假皇上”。其仆人本為守庫太監(jiān),袱被碗印等都是他偷出來的。兩人相識已久,知光緒帝囚于瀛臺,內(nèi)外消息不通,便假扮主仆奔走各省行騙。沒過幾天,他倆被押赴武昌草湖門斬決。
假光緒案至此審結(jié)。但我想,這樁假冒光緒詐騙案,有不少可議處。
其一,假光緒雖依仗相貌、御物行騙,為何會在武昌一炮打響,引得無數(shù)民眾、官紳的頂禮膜拜?在民眾,多系愚昧;在官紳,則存私心。幾千年皇權(quán)統(tǒng)治造成社會威權(quán)意識深厚。告別“萬歲”,說說容易;一有機會,比如一個假光緒駕臨,臣民們就誠惶誠恐,期望得到他的“垂愛”。
其二,一個戲子加一個太監(jiān),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用假冒光緒來行騙?明知假冒皇帝是死罪,他倆還要鋌而走險,個中秘訣就在,謊言越大越能蒙人,風(fēng)險越高利潤越豐。裝扮光緒,什么都不用做,真金白銀便一筆筆來了,真是好買賣!一如兩人落網(wǎng)后交待的,在京城看多了、聽多了假冒親王、大臣而行騙致富的,所以如法炮制,招搖撞騙。不想百密一疏,露出戲子破綻,被江夏知縣識破而斷送了發(fā)財夢。
社會腐敗必多騙子。行騙與受騙,似有供求關(guān)系:有要升官的,必有官騙;有需貸款的,必生貸騙;有征婚的,必出婚騙,等等。騙子拋出的誘人餡餅,實為陷阱。防欺拒騙的法門只有一個:勿貪小便宜,別信天上掉餡餅。
選自《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