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萍+方云端+胡冠宇
摘要:該文提出了針對數(shù)物信類學生《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3M教學模式”,給出了3M教學模式的具體含義和信息技術基礎課程體系結構。文章闡釋了不同內容模塊使用的不同教學模式。通過實踐得出了最優(yōu)教學模式為混合式教學模式。使用3M教學模式,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化抽象為形象。利用多方式教學手段,不同模塊使用不同教學方法,結合慕課與微課,解除時間、空間的限制,將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結合起來,提高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基礎;3M(Multimode,Multimedia,MOOCs);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8)01-0149-03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3M teaching mod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undation" and gives the specific meaning of 3M teaching mode and the basic curriculum architectu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paper explains the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 used in different content modules. Through practic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ptimal teaching mode is a hybrid teaching mode. Using the 3M teaching mode, it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and make the abstract content more vivid. Using Multimode teaching method, the different course content module using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combining with the MOOCS and micro class, can remove restrictions of time, space, combining online and offline learning. By using these methods, we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ic course.
Key words: Fundamental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M(Multimode,Multimedia,MOOCs); Teaching mode
1 概述
《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是目前很多普通高校開設的一門理工類學生專業(yè)基礎課程,對于數(shù)學與統(tǒng)計類、物理與電子信息類、計算機與信息科學類這三大類學生(簡稱數(shù)物信類)來說,該門課程是一門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程。
根據(jù)目前該類大學新生的專業(yè)特點,《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有別于其他的通識教育課程如《大學計算機基礎》和《計算機技術基礎》系列課程,它既有信息類的計算機基礎內容,又有專業(yè)課的基礎知識內容,該課程的結構設置更適合于理工類,課程內容既有廣度又有深度。該課程所面向的對象是理工科類學生,這部分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要求達到基本的專業(yè)化程度。近年來信息技術領域的發(fā)展可以說是突飛猛進,很多中學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重視程度也有所提高。如何做好中學信息技術課程與大學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無縫銜接,有深度有廣度的將信息技術基礎內容傳授給大學生,是高校教師所思考的問題。這也《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模式所探究的內容。
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
《信息技術基礎》在大類招生情況下的教學模式研究在我國并不多見。在我國雖有很多高校所開設大學信息技術基礎課程,但各省、各高校開課內容的重點有所不同,針對大類的招生的研究不多,提出3M(Multimode、Multimedia、MOOCs,)教學模式的未見報道。各大學開設與之相關的大學計算機課程很多,類似的課程也不少,課程的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也各不相同。從生源上看,據(jù)近三年來的調查,廣東省中學信息技術課程落實得較好,學生掌握知識內容較多。山東、吉林、河北、河南、黑龍江等省對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要弱些。福建、浙江、湖北等省學生對信息技術掌握的程度參差不齊。這些情況導致了中學生進入大學后的信息技術基礎各不相同。就我國目前大學已經(jīng)開設的《信息技術基礎》課程來說,很多非計算機專業(yè)大學生中開設此課,計算機專業(yè)不開,結果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對信息技術內容的掌握反而不如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還有的大學不分專業(yè),千篇一律都開信息技術基礎課程,這樣就存在一些學生對信息技術“吃不飽”,另一些學生“消化不了”的現(xiàn)象。這種沒有針對性、不因人而異的現(xiàn)象顯然不會收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研究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3M教學模式”變得很有意義。
“大類招生,分流培養(yǎng)”是新時期高校對大學生培養(yǎng)的種新方式,將入學新生按報考專業(yè)劃分為不同的大類,針對不同的大類開設不同的課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給學生以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學生可以依據(jù)興趣在大學二年級開始進行二次選擇專業(yè),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數(shù)物信類就是一個大類?!缎畔⒓夹g基礎》即是針該類學生開設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它為該類學生后續(xù)的課程做好鋪墊、打下基礎。
3 “3M教學模式”
“3M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教學中首次提出,這也是本文的一個創(chuàng)新點?!?M教學模式”在此指Multimode、Multimedia、MOOCs,即是集多方式、多媒體、慕課式于一體的教學模式,是將這幾種當今最為前沿的教學模式融為一身的教學模式。將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信息技術基礎教學中,既有傳統(tǒng)教學手段,又有網(wǎng)絡教學及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以提高效果為最終目,是一種新式教學模式的嘗試。endprint
3.1 多方式(Multimode)
指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采用半翻轉式教學,課堂上學習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如可以采用以下常用的教學方法: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yè)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如一些多媒體作品的設計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fā)現(xiàn)法;探究法等。
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靈活動用以上教學方法,可以是以上的組合。使用多種教學模式:如任務驅動式、問題啟發(fā)式、案例式等。
3.2 多媒體(Multimedia)
指運用多媒體技術,包括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與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利用,特別是教學資源的多媒體化。多媒體教學資源往往要根據(jù)所授課的對象及課程的特點進行建設。目前可以利用的多媒體技術手段很多,從文本信息、圖形圖像信息到音頻信息、動畫信息,再到視頻信息等,可利用的工具不勝枚舉。能充分利用這些工具建設課程資源,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根據(jù)大一新生的特點,他們剛剛步入大學,正在完成由中學到大學的初步轉變,他們所使用的多媒體教學資源不必過于繁雜,要“精”、“優(yōu)”、“多樣”。通過使用這些教學資源,讓學生在一種開心、快樂的心境中學知識,享受學學習知識的快樂,多媒體微課件的制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3.3 慕課(MOOCs)
慕課,是目前最為流行的一種學習方式。結合微課,利用網(wǎng)絡技術,將課程化整為零,將部分課程模塊制作成微課,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在線學習和交流。對于《信息技術基礎》課程來說,學生們的線上學習即可以采用該方式。對于將來從事師范教育的部分數(shù)物信類學生來說,將微課與慕課結合使用對他們也是一種啟迪。利用網(wǎng)絡資源的關鍵是速度快,所以將課程資源“減肥”,精化課程內容,設計制作課程主要內容的微課件變得比較重要。
慕課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為使這種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必須結合網(wǎng)教學平臺,輔以微課、多媒體技術,這樣“線上+線下”的模式,使得學習載體多樣化。拓寬了學生的學習途徑,同時也縮短了學生們學習的路徑。
4 “3M教學模式”研究與實施
對“3M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實施,采取“設計——實施——觀察——分析——總結”五步循環(huán)方式,教學模式實施流程如圖1所示。
4.1 信息技術基礎課程體系結構
考慮到數(shù)物類學生偏于理工科的特點,信息技術基礎是他們開設專業(yè)課之前的專業(yè)基礎課,是專業(yè)課的前導課,為充分體現(xiàn)出“信息技術”和專業(yè)大類的因素,在進行了充分調研后,將信息技術基礎課程設置為多個知識模塊,其課程體系結構如圖2所示。
從以上課程體系結構中可知,數(shù)物信類的信息技術基礎課程包括九大模塊,它們是:信息技術概述、計算機系統(tǒng)、操作系統(tǒng)、算法與程序設計、數(shù)據(jù)庫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工程、多媒體技術和常用辦公軟件,該九大模塊已基本含概了信息技術的基本內容。
4.2 教學模式
從圖2中可以看出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九大模塊,既有差別又有聯(lián)系,對它們的教學模式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據(jù)模塊內容各自特點在教學中有個性化的加以實施,這也是本次提出“3M教學模式”教學的一個原因。具體教學模式舉例如下。
1) 信息技術概述:該模塊介紹了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基礎,內容以理論介紹為主。由于該模塊是數(shù)物信類大一新生入學后接觸的第一門信息類課程,所以“抽象+形象”、“理論+實踐”同時運用。所以該模塊可鼓勵學生利用網(wǎng)絡,不限時間和空間,參考慕課(MOOCs)方法,結合多方式(Multimode)中的講授法、讀書指導法、練習法等。
2) 計算機系統(tǒng):該模塊與模塊1)相比形象化因素更多些,如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介紹,可結合實物。在教學過程中除運用模塊1)中的模式外,還需加入演示法、參觀法、實驗法等。以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系統(tǒng)的理解。
3) 操作系統(tǒng):該模塊內容既有專業(yè)理論知識,又有實踐操作。需運用“3M教學模式”中的多種模式。在1)和2)的基礎上,還需加上實習作業(yè)法,以強化學生對該模塊的掌握。
4) 算法與程序設計:該模塊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等多種能力。在3)的基礎上,還將運用發(fā)現(xiàn)法、探究法。這是一個綜合能力表現(xiàn)很突出的一個模塊,“3M教學模式”在此模塊中將充分發(fā)揮作用。
5) 數(shù)據(jù)庫技術:該模塊幾乎運用了與4)相同的教學模式,只是在抽象問題上體現(xiàn)得更加具體一些,抽象性不那種突出而已,它以大量數(shù)據(jù)管理為主要任務。該模塊的教學模式需輔以案例教學方法,會更加生動。
6) 計算機網(wǎng)絡:該模塊的教學是主要以運用新技術領域知識更多些,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此運用的比例相對會降低一些。它也結合了“3M教學模式”中的多種方法。
7) 軟件工程:該模塊所涉及知識內容既有計算機技術、工程技術、管理理論,又有經(jīng)濟學方面理論。多種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面集于該模塊中。該模塊在4)的基礎上,還將結合討論法和問題任務驅動式、問題啟發(fā)式等。此模塊的教學在某種程度上來看更具理論綜合性。
8) 多媒體技術:本模塊與前幾個模塊相比形象化的比例更多一些。該模塊運用演示法、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yè)、案例式以及以欣賞活動為主的作品展示教學方法均可使用。該模塊是將“3M教學模式”充分運用的一個模塊之一。
9) 常用辦公軟件:該模塊是一個以掌握常用辦公軟件(如:MS Office 2010)的使用為主的知識模塊。該模塊運用演示法、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yè)、案例式更多些。由于該模塊中的各個知識點間相關性不十分強,并且有些學生在中學學習中已經(jīng)有所涉獵,半翻轉加自學的方法可以采用。endprint
除運用以上方法外,還可以將知識點制作為濃縮了的多個的微課視頻,通過網(wǎng)絡,不限時間、空間的讓學生享受課程資源。將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充分結合,將慕課與微課結合,將知識碎片化零為整的多種手段來學習該模塊。該模塊是充分運用“3M教學模式”的又一個模塊。
4.3 實施情況
信息技術基礎按知識結構劃分了九大模塊,這些模塊在實際教學執(zhí)行過程中,因不同學校、不同專業(yè)、不同學生(本科、專科或中專)的差異,模塊內容安排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教學學時安排也不同,從39到72學時不等,甚至有更少或更多的學時安排。無論哪種情況,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基本相同。哪么,“3M教學模式”中涉及到的模式到底哪種才是最優(yōu)教學模式呢?
從上面4.2中不同模塊的教學模式中得知,無論哪種模塊,都不是單一使用某一教學教學模式,而是多種教學模式的混合。不同教學模塊有其獨特內容安排和特點,可能在某些教學模式上更有針對性的取舍罷了。因此,最優(yōu)教學模式為應該是“3M教學模式”中涉及到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式”。
4.4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是學生學習課程的一個檢驗手段,通過考核來檢驗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己丝梢园綍r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時考核可包括的內容很多,如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態(tài)度、上課時的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的完成情況、上機操作能力、對所學學知識的理解與創(chuàng)新能力等。期末考試,是大多數(shù)學生都要面對的。對數(shù)物信類學生《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考核方式一般分為傳統(tǒng)式、現(xiàn)代式和混合式。所謂的傳統(tǒng)式是利用紙筆答卷方式;現(xiàn)代式一般是利用考試系統(tǒng),學生們在電腦上答卷,答后試卷由計算機閱卷系統(tǒng)自動閱卷,閱卷全程無需人工干預。混合式考核是部分試題由電腦自動閱卷,另一部分試卷是通過人工閱卷來完成。
目前,各高校的信息類課程期末考核方式各有不同,筆試、機試、混合式的均有。筆者所在學校的《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期末考核采用無紙化全自動閱卷系統(tǒng)??己私Y果比較令人滿意。
5 結束語
《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是很多高校數(shù)物信類所開設的大一專業(yè)基礎課程之一,根據(jù)該大類學生的特點,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體系結構和教學內容的設置分為九大模塊,為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針對每種不同模塊實施“3M教學模式”中的不同模式。通過實踐證明,涉及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所有知識模塊在教學中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方能充分發(fā)揮“3M教學模式”的作用,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
參考文獻:
[1] 尹婷,趙思佳.高校計算機課程微課資源開發(fā)現(xiàn)狀與策略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
[2] 劉秀玲,陳瓊.《大學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現(xiàn)代計算機, 2012(11).
[3] 李彬.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改革及應用[J].信息與電腦,2015(4)
[4] 陳勁新.“大學信息技術基礎”混合式學習模式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11).
[5] 曲萍.大學信息技術基礎課堂教學的探索與研究[J].信息系統(tǒng)工程,20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