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認為,“放”是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能力?!笆铡笔墙處煂φn堂教學的把握,對知識系統(tǒng)的精煉和總結(jié),讓學生少走彎路,吸收知識,促進自主學習的養(yǎng)成。在教學中教師應正確把握“放”與“收”的尺度,達到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又能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關鍵還是教師在教學中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關鍵詞:課堂教學;放;收
一、 引言
課堂數(shù)學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在新的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教育機構(gòu)對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教學方法、教學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能力,學好數(shù)學知識,對學生終身有益。如果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放得太開,學習的效率不能得以保證。反之,如果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收得過緊,特別是過度的講解與示范,雖然會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但也會使學生養(yǎng)成惰性,習慣于被動接受,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該如何正確把握“收”與“放”的尺度,才能達到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又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
二、 “放”是學生自主性學習
“放”不是完全一點不教,完完全全地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而是,首先讓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使學生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學生需要靠自身,而不是一味地依賴老師。例如課堂教學中先引導學生觀察圖例,讓學生討論兩點間哪條路最近?學生就會依據(jù)生活經(jīng)驗判斷出兩點間直線最近。但是為什么?這就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再比如在拆解三角形時,同學們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盡量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時間。因此,教師的講解與示范最好僅占課堂教學中的五分之一。課堂只有40分鐘,數(shù)學的知識比較難以理解,如果教師講得過于細和多,就會占用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導致留給學生的練習時間不足,許多教師總覺得上一節(jié)課時間總不夠用,教學任務無法完成,一般都是這個毛病所致。這樣不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能力,更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放”是留給學生更多的探索與思考,合作與交流的空間,有助于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胺拧睂⒄n堂教學中的觀察思考與理解交給學生,扔掉教師這根“拐棍”,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三、 “收”是教師知識的精煉
教師“術業(yè)有專攻”,有豐富的教育理論、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又了解學生的發(fā)展特點,“收”,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掌控,傳授給學生系統(tǒng)的知識,以及對知識的精煉和總結(jié),這樣可以使學生少走彎路,提高學習效率。但如果講得過多,如本課內(nèi)容提煉時,就需要教師總結(jié)出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這條線段叫做兩點的距離。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再精讀兩遍,抓住關鍵字詞即可。在“放”的過程中,要注意個別輔導,因材施教。面對學生的初步理解要多引導學生多交流多思考多比較,找出錯誤或不足所在,稍作點撥,略加引導,提煉精華,這就是“收”。否則就會降低課堂教學效率,學生也會因得不到正確的指導而產(chǎn)生混亂,誤解等新問題。起到反效果,不但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嚴重影響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正所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只有這樣的學習,才能使學生得以全面發(fā)展,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為社會做出貢獻。
四、 教學有度、“收放”自如
第一,主動學習過程中?!胺拧本褪且夥艑W生,給予學生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學會用眼觀察,用心思考,動手去做,相互交流,把學習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給予學生學習的主人地位,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成為學生自覺自愿的事,從內(nèi)心生出學習的需要和成功的渴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素質(zhì)和能力的發(fā)展。教師要充分尊重信任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教師要勇于將課堂讓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教師的課堂變成學生的課堂,培養(yǎng)學生一份自信和主動探究的精神。
第二,學生學習過程中,“收”就是在自主學習時對個別差生的輔導、難點的點撥、正確的引導、知識的精煉。學生在學習上具有個體差異,要因人施教,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礎上向積極的方向發(fā)展。有時,學生的討論可能出現(xiàn)偏題跑題等現(xiàn)象,教師要注意正確引導。教師講的知識學生未必能完全聽懂,但是同學之間的交流卻很容易對知識進行理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多鼓勵學生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如本課三角形的拆分中,就要求學生分組,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最后精煉出: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充分利用學習中的教育資源,促進學生互相交流與借鑒,共同學習。教學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收放”的尺度,不要過猶不及,發(fā)生放出去就收不回來的現(xiàn)象。教師要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熟悉教材,了解學生,做好知識點的銜接等。引導學生學習但不能讓他們牽著你走,使學生對學習充滿信心,從而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給學生一定的點撥和啟發(fā),為學生留有自主學習的空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隨意諷刺、挖苦等,語言要婉轉(zhuǎn),輔導要耐心,學生在與教師,與同學的交流學習中,交流情感,體驗自我價傎,從而使他們感到學習是一件很輕松愉悅的事情,這樣就會更加主動努力地學習。
五、 結(jié)束語
“放”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能力,“收”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把握,對知識系統(tǒng)的精煉和總結(jié),“放”與“收”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互相促進的關系。只有相互結(jié)合,把握好尺度,才能真正讓學生做到既吸收知識,又促進自主學習的養(yǎng)成?!胺拧庇蟹诺暮锰?,“收”有收的作用。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要結(jié)合學生實際,研究教學方法,掌握好放與收的平衡,才能真正做到教學有度、“收”“放”自如。
作者簡介:
李遠圖,重慶市渝中區(qū)望龍門小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