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陵生
美國陸軍研究辦公室投資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觀察人體移動時身后產生的霧狀化學物質,可以辨別出不同的個體。人體散發(fā)出來的化學物質,會揮發(fā)形成一層環(huán)繞著我們的“熱卷流”。布里斯托爾大學科學家的研究顯示,通過對身體分泌的44種化合物的觀察分析,可以辨別出不同個體的身份。
犬類動物正是因為能夠感應到這種獨特的氣味蹤跡,從而擁有搜索和跟蹤的能力,研究人員一直試圖通過可嗅出氣味化學成分的“電子鼻”來做與它們類似的事情。英國法醫(yī)科學中心也在探索,利用犯罪現(xiàn)場留下的汗水中的氣味痕跡開展罪案調查的可能性。
西班牙一家公司已開發(fā)出一種能夠根據體味識別個體身份的技術,準確率高達85%。不久前,馬其頓科學信息與技術大學和日本九州大學的研究人員聲稱,他們利用儀器收集分析氣味原子的“指紋”,然后在計算機人工智能神經網絡上進行匹配,個人身份識別準確率可達100%。
主持這項研究的生物信息學工程師蘇尼爾·吉哈說,體味可成為未來的身份鑒別方式之一——生物識別“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