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倩,劉則權(quán)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5)
改革開放以來,唐詩研究在詩人生平、詩歌風格、文獻整理等方面取得了傲人成果。與此同時,唐詩美學研究也隨之興起,漸入佳境。整理唐詩美學,一方面可理清唐詩美學發(fā)展脈絡(luò),另一方面可總結(jié)唐詩美學研究的成就,了解研究中的不足之處。
改革開放至今,唐詩美學研究已有四十個春秋,王志清在《改革開放30年唐詩研究的態(tài)勢及走向》中將唐詩研究分為興奮期(1979-1989)、擴展期(1990-1999)、新變期(2000-2008)三個階段[1]:其中“興奮期”主要表現(xiàn)為“古籍整理與資料普及”,“擴展期”主要表現(xiàn)為“資料更加完善與論文更加精深”,“新變期”表現(xiàn)在“工具書普及、專論傳論涌出、接受史研究升溫”。唐詩美學應(yīng)屬唐詩研究的一部分,只有在文獻資料相對完備后方可進行,參照階段性論文數(shù)量,以及研究對象、方法與視角等,可將唐詩美學分為醞釀期(1978-1998)、發(fā)展期(1999-2008)、興奮期(2009-至今)三個時期。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唐詩美學研究提供了物質(zhì)支持,“文學為政治服務(wù)”的口號弱化,文學的獨立性和審美性逐漸顯現(xiàn)。1980年春,胡經(jīng)之提出發(fā)展文藝美學的建議,使得文學與美學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1981年,孫紹振發(fā)表《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與此相呼應(yīng),各種審美主義的理論原則、批評原則、創(chuàng)作原則相繼出現(xiàn),例如:文學獨立性原則、文學內(nèi)向性原則、文學‘內(nèi)部研究’研究原則、文學主體性原則、文學本體論、文學審美論、相繼出現(xiàn)。”[2]在有利于文學研究的環(huán)境下,唐詩美學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經(jīng)濟還處于發(fā)展初期,人們思想未完全解放,再加之1983開展“精神大清洗”運動,使得部分研究者態(tài)度謹慎,處于躍躍欲試的狀態(tài)。這一時期呈現(xiàn)出的特點可總結(jié)為:春之將來,含苞待放。
張碧波的《論唐代詩歌發(fā)展中的三次美學論爭——兼及唐詩流派興衰演變規(guī)律問題的探索》具有開拓性,文章圍繞“初唐四杰之爭”、“盛唐李杜之爭”、“中唐元白之爭”三個方面展開。并對以上三次爭論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指出“虛無主義的觀點與態(tài)度不符合文學發(fā)展規(guī)律與文學繼承規(guī)律”,[3]這為唐詩美學研究奠基了求實的基礎(chǔ)。唐詩之美,各有所見,黃炳輝在《唐詩美學論綱》中提出,唐詩具有“韻律美、構(gòu)圖美、精致美、意境美、哲理美”。[4]彭慶生在《唐詩和唐代藝術(shù)的美學特征》中認為唐詩之美主要表現(xiàn)在“飛騰狂放的青春旋律、崇尚陽剛、清水出芙蓉與天然去雕飾”三個方面[5]。
陳銘的《唐詩美學論稿》對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的詩歌體性做了具體分析,對部分詩歌表達了獨特的見解,如作者認為《江雪》一詩所表達的是柳宗元對生活的熱愛,而非孤獨清冷之感。[6]李浩的《唐詩美學》從唐詩的意境呈示、時空觀念、模糊思維、空白藝術(shù)、心理描寫、自然表現(xiàn)和語言技巧等幾方面對唐詩進行了探索,作者將西方的分析方法引入,擴寬了研究視角。[7]
個體詩人詩歌研究也有序開展,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等大詩人的詩歌美學依舊是研究的熱點。1978年至1998年間,多次召開了李白詩歌研討會議。黃宏建的《論李白的詩歌美學觀》從風骨、人情、語言、風格、結(jié)構(gòu)、詩味六個方面分析了李白詩歌,認為李白詩歌具有“清新剛健的風骨美、率真自然的人情美、風韻夭然的語言美、壯闊奇?zhèn)サ娘L格美、錯綜變化的結(jié)構(gòu)美、含蓄雋永的詩味美”。[8]胡東泰的《從醉境和夢境談李白詩歌意境的美學價值》從醉境和夢境出發(fā),探討李白詩歌意境之美,認為李白詩歌的意境顯示了主體的審美追求,也體現(xiàn)了時代的審美趣味。[9]研究杜甫詩歌美學的論文也較多,李洲良的《杜甫詩歌的美學特征》從意境、風格、語言等方面論述了杜詩的藝術(shù)美。認為杜詩具有“雄闊蒼勁、厚重沉實、細膩傳神、跌宕回旋、老成凝練”之美。[10]王維詩中所透露的“禪意”是這一時期的研究中心之一,劉云生的《禪意的透視——王維詩歌美學探源》、[11]李顯卿的《王維禪宗美學思想論略》、[12]張應(yīng)斌的《禪意對王維山水田園詩的美學建構(gòu)》,[13]都從不同方面闡述了王維詩歌的“禪意”美學。陶文鵬的《論孟浩然的詩歌美學觀》對孟浩然詩歌美學進行了探討,認為孟詩是“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產(chǎn)物,孟詩具有“清幽、清空、清真、清曠”之美,[14]為此后研究孟浩然詩歌美學奠定了基礎(chǔ)。
總體上看,這一時期對唐詩美學的研究趨于保守,研究對象主要為“知名大家”,大多數(shù)觀點并未突破前人的論述。但是,這些研究使前人觀點得到了延續(xù),保證了唐詩美學的基調(diào),一些新的觀點與視角已經(jīng)開始嶄露頭角,這對以后唐詩美學研究所奠定的基礎(chǔ)是功不可沒的。
經(jīng)過2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jīng)濟已有跨越式發(fā)展。唐詩研究對象不再局限于單一的作家作品研究,唐詩選本和詩歌意象進入研究視線;研究方法更加多樣,出現(xiàn)了比較研究法、跨學科研究法等;研究內(nèi)容上,翻譯美學與接受美學在唐詩研究中顯露身影。與前一時期相比,這一階段的論文數(shù)量顯著增加,唐詩美學研究進入大發(fā)展時期。
首先,研究對象范圍擴大。除常見大詩人外,二流的詩人漸漸引起研究者注意。陶文鵬的《唐宋詩美學與藝術(shù)》以文藝美學為起點,并借鑒西方論述之法,對唐代的詩、畫、書都做了詳盡的論述,并提出:“詩歌是心靈的音樂,我們就必須深入到詩人的心靈中去?!盵15]張慶福的《唐詩美學探索》分為初唐詩歌、盛唐詩歌、中唐詩歌、晚唐詩歌四個部分,研究對象上至初唐四杰、下至晚唐杜牧,幾乎囊括了唐代所有“大家”,對專個詩人進行了論述,總結(jié)唐代詩歌的美學特征,認為:“初唐詩歌是舊的詩歌美學思想的突破,盛唐詩歌是新的美學理想的建立,中唐詩歌是多方面的美學探索,晚唐詩歌是美的內(nèi)向?!盵16]江建高的《人情、物情與詩情——試論盛唐詩歌“天人合一”的美學追求》從唐詩的人性、物性、以及別業(yè)寺來探討盛唐詩歌美學,認為以上三者是“人類與自然相融相親,是天人合一美學觀的最高境界”[17]。劉曉林的《湖湘文化與柳宗元詩歌美學》認為瑰麗而清新的湖湘文化是促成柳宗元詩歌美學的重要因素,柳宗元詩歌具有“客觀美、主觀美、含蓄美、語言美”。[18]
其次,切入點和視角有所改變。鄭欣的《論翻譯美學視角下的李白詩歌英譯》認為,李白詩歌翻譯者“不緊要精通中國古典詩歌的特征,還要了解譯詩的要求”。[19]許革晨的《王維詩歌的禪宗美學思想及多樣化詩風述評》認為王維的個人性情以及唐代儒、釋、道三教的融合是形成王維詩歌具有禪意之美的原因,“王維的詩歌通過寂靜清幽的景色描寫,創(chuàng)造出空寂的境界,是其禪宗美學思想的具體表現(xiàn)”。[20]徐承的《王維山水小詩四種美學解讀辯證》比較了宇文所安、葉維廉、蕭馳、張節(jié)末對王維山水詩的美學解讀,認為“解釋的多義既能導致分歧,也能幫助更好的理解和逼近歷史真理”。[21]雷恩海、張云婕的《悲風為我從天來——杜甫隴右詩歌的悲苦色彩蘊涵暨美學意蘊》認為隴右時期是杜詩風格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詩人將社稷名聲之憂患、個人的生活艱辛和內(nèi)心苦悶哀愁,深刻地融入詩中,賦予承載苦難的悲憫情懷,處處體現(xiàn)出一種悲苦的色彩”。[22]楊曉靄的《天馬與詩神——略論杜甫“凌云健筆意縱橫”的美學追求》,分析了杜詩中“馬”意象所表現(xiàn)的勁建風骨之美,認為“‘天馬’之象是六朝人‘風骨’觀念的最直觀的體現(xiàn)”。[23]
第三,接受美學與翻譯美學在唐詩美學中嶄露頭角。王實玲的《唐詩的聲響結(jié)構(gòu)及其英譯:美學對等優(yōu)化輸出》[24]、舒靜偉的《從美學視角看唐詩翻譯的限制與潛能》[25]、靳光灑的《唐詩英譯的接受美學視角研究》[26]、李菡的《論〈漢英對照唐詩三百首〉的美學特征——兼談許淵沖詩歌翻譯的美學追求》、[27]劉芳芳的《李白詩歌英譯比較研究的美學視角》[28]等文章,將西方美學思想引入唐詩美學研究中,為唐詩美學研究注入新鮮血液。
總體來看,研究對象不斷擴寬、西方美學思想引入是這一時期突出特點。將“中小作家”納入研究范圍,不僅擴寬了研究對象,填補了研究空白,對我們了解某一時期詩人整體審美傾向、某一流派詩歌美學也有一定的啟示。接受美學、翻譯美學等與唐詩融合,為唐詩美學提供了新思路。
學科交叉性研究與跨學科研究是這一時期唐詩美學研究的顯著特色。一方面,將唐詩與音樂、繪畫、舞蹈、服飾等結(jié)合;另一方面,將心理學、比較文學引入唐詩美學??傮w來看,近十年來,唐詩美學研究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漲,唐詩美學研究進入興奮期。
首先,研究對象由“底本”轉(zhuǎn)向“譯本”。為促進國際間交流,唐詩外譯如火如荼,并成為研究對象。舒靜偉的《美學視角下唐詩英譯文的比較分析》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楓橋夜泊》、《江雪》三首唐詩不同的英譯本為例,從“音美、意美、形美”原則出發(fā),比較了版本間的優(yōu)劣,并指出:“只有在翻譯中注重三者的結(jié)合,達到審美效應(yīng)的對等,才能創(chuàng)作出理想的一文”。[29]黃冬霞的《接受美學視角下的李白詩歌英譯過程中的對話研究》倡導“將李白詩歌翻譯過程視為一個動態(tài)和開放的對話過程”。[30]李慶本的《禪宗、身體美學與王維的詩及其翻譯》以《山居秋暝》五個英譯本為研究對象,從禪學與西方的身體美學視角解讀這首詩,[31]為王維詩歌研究打開了新的視角。
其次,“字”與“意象”之美崛起。張會的《論杜甫虛字的美學特征及其表現(xiàn)手法》從杜甫詩中的虛字出發(fā),探討了虛字在杜甫詩中的作用,認為“虛字在杜詩中并非僅僅起著附著于實字的輔助作用……有助于杜詩在創(chuàng)作中達到所追求的‘有神’的美學特征……主體情感的介入,大唐的衰落,憂國憂民的深沉情懷,理想與現(xiàn)實的碰撞,全賴虛字表達”。[32]蔡燕在《論唐詩“驚人”的詩歌美學追求》一文中認為:“驚人”的美學追求貫穿唐詩始末,“驚人”的美學追求在初盛唐與晚唐有著不同的內(nèi)涵?!俺跏⑻谱非蟮氖莿偨〉墓橇εc斐然的辭采表里,天然壯麗……中晚唐詩人追求反諸內(nèi)心作人力聳動天下”。[33]
第三,唐詩中的生態(tài)之美逐步顯現(xiàn)。隨著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人們對環(huán)境的關(guān)注度提高,生態(tài)美學興起,并進入各個領(lǐng)域。這一時期,從生態(tài)美學解讀唐詩的著作較多。尚光一的《生態(tài)美學視角下的海洋文化表征(以唐詩海洋意象為例)》從“海洋氣象與唐詩海洋意象、潮汐規(guī)律與唐詩海洋意象、航?;顒优c唐詩海洋意象”三個方面,剖析了唐詩海洋意象所折射出的人與自然相處之道。[34]路濛的《生態(tài)美學視域下的王維詩歌研究》認為王維詩歌中的生態(tài)美學意蘊與佛教、家庭、閑居的生活方式是分不開,其生態(tài)美學主要體現(xiàn)在“色彩運用、動靜搭配、空間布局的自然美,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美,追求心靈寧靜的禪悅美”。[35]陳曉琳的《生態(tài)美學視野下的孟浩然山水田園詩研究》從“生態(tài)自然觀、生態(tài)共生觀、詩意地棲居在理想式的生態(tài)家園”三個方面論述了孟詩中的生態(tài)美學觀,并指出“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傳承和盛唐審美意識的沁潤以及盛唐文化風流”是孟詩中蘊含生態(tài)美學的重要原因。[36]
第四,學科交叉性研究興起。張翠麗的《唐詩中舞蹈美學研究》以唐詩中描寫舞蹈、舞姬伎、舞服為研究對象,論述了唐詩中的舞蹈美學,認為“舞蹈美學對當時的休閑娛樂、思想理念起著引領(lǐng)和示范的作用,反映了唐代的經(jīng)濟水平、文化修養(yǎng)以及藝術(shù)審美情趣,承載著社會歷史意義”。[37]仲崇賓的《〈全唐詩〉的音樂美學思想研究》搜集整理了《全唐詩》中有關(guān)音樂的詩句,加以分析,指出“‘和’是音樂審美過程中追求的崇高理想境界”。[38]作者還對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等音樂詩從審美感知、審美情感、審美聯(lián)想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是一篇難得的佳作。要彬的《唐代詩歌中的服飾美學觀》從“唐詩為背景的服飾‘形象’、唐詩中所呈現(xiàn)的服飾自然美觀念、唐詩中所傳達的社會服飾形態(tài)”三個方面論述,認為唐詩詩歌中的服飾不僅傳達了自然之美,同時也蘊含著社會之美。[39]徐成波的《唐代詩歌中的行為藝術(shù)美學研究》認為:“唐代詩人作品中,經(jīng)常會欣賞到關(guān)于打獵、角力、圍棋、賽馬、游戲、舞蹈等分方面的詩詞歌賦。盡管當時還沒有‘行為藝術(shù)’這一詞,但是這些具有娛樂屬性的描寫,也是當時人類體育活動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盵40]
改革開放發(fā)展至今,唐詩美學研究已走過四十個春秋,研究隊伍逐步壯大,研究對象日漸細化,研究方法日趨新穎,唐詩美學研究仍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也應(yīng)承認,唐詩美學研究仍有許多不足之處。
其一,論文數(shù)量眾多,但不少是低層次重復。關(guān)于唐詩美學的論文,每年都大量涌現(xiàn),數(shù)量成倍增長,以中國知網(wǎng)為例,1978年至1998年間,把整個唐詩作為研究對象,從整體上探討其美學的相關(guān)論文約有153篇,1999年至2008年間,約有257篇,2009年至今,約有547篇。如果僅從數(shù)量來看,大量論文的出現(xiàn)豐富了唐詩美學研究,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yīng)看到不少論文存在主題重復、論點重復的現(xiàn)象。將一個句子變個說法,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做法比比皆是。不閱讀文本,泛泛而談,出現(xiàn)大量無價值的文章,致使學術(shù)觀點創(chuàng)新較難、停滯不前。
其二,視角新穎,但“內(nèi)化不足”。從接受美學、生態(tài)美學、翻譯美學等視角切入唐詩,為多角度解讀唐詩提供了可能。但部分論文為了追求視角新穎,存在“內(nèi)化不足”的現(xiàn)象。具體來說,是對新思想理解不透徹,未將其內(nèi)化吸收,有“生搬硬套”的嫌疑。如從生態(tài)美學論述李白的某些詩歌時,有一部分論文僅從人與自然和諧、天人合一等方面論述,而忽視了生態(tài)美學內(nèi)涵之一指的是“人的生態(tài)性”,并未涉及與此相關(guān)的論述。
其三,現(xiàn)象分析較全,但原因挖掘較淺。不少論文對于詩歌平仄、押韻、用典、意象等有全面的論述,但未進行深層次原因探討,正如王志清先生所說:“唐詩研究應(yīng)該以解決有價值的問題為目的,以研究的有效性為準則?!盵41]我們不僅要看到現(xiàn)象,更要“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
唐詩美學有廣闊的研究空間,要使唐詩美學的發(fā)展更進一步,仍需在以下幾點上努力:
首先,研究者要秉承探索知識的態(tài)度,不以迎合消費者為目的,不陷入利益的漩渦,端正文學研究的態(tài)度,以一個真真切切的學者身份進行學術(shù)研究。
其二,適當開放研究資源。或是出于版權(quán)保護,或是出于資料的保護等原因,很多一手資料不對外開放,這對研究唐詩美學造成了極大的困擾。筆者認為,可以適當開放研究資源,讓研究者方便查詢資料。
其三,加強學術(shù)交流與互動。在與本國學者交流的同時,也應(yīng)注意與國際研究者接軌。一方面,加強學習國際先進的研究方法,不斷擴寬視野,了解其研究進程。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文學資源共享。例如,在唐詩選本方面,日本就有較多的選本底稿和史料,如《唐詩匯注》、《全唐詩逸》等等,在交流與碰撞中活躍學術(shù)研究氛圍,為唐詩美學研究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王志清.改革開放30年唐詩研究的態(tài)勢及走向[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9(01):82-88.
[2]陸貴山.中國當代文藝思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3]張碧波.論唐代詩歌發(fā)展中的三次美學論爭——兼及唐詩流派興衰演變規(guī)律問題的探索[J].文學遺產(chǎn),1985(02):39-50.
[4]黃炳輝.唐詩美學論綱[J].廈門大學學報,1987(03):37-44.
[5]彭慶生.唐詩和唐代藝術(shù)的美學特征[J].中國文化研究,1993(01):83-90.
[6]陳 銘.唐詩美學論稿[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7]李 浩.唐詩美學[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8]黃宏健.論李白的詩歌美學觀[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86(03):7-15.
[9]胡東泰.從醉境和夢境談李白詩歌意境的美學價值[J].固原師專學報,1987(02):39-43.
[10]李洲良.杜甫詩歌的美學特征[J].北方論叢,1996(02):71-75.
[11]劉云生、李蓉.禪意的透視——王維詩歌美學探源[J].綿陽師范高等專科學報,1995(04):40-46.
[12]李顯卿、趙大生.王維禪宗美學思想論略[J].錦州師院學報,1992(01):21-25.
[13]張應(yīng)斌.禪意對王維山水田園詩的美學建構(gòu)[J].嘉應(yīng)大學學報,1994(01):104-110.
[14]陶文鵬.論孟浩然的詩歌美學觀[J].文學評論,1984(01):91-100.
[15]陶文鵬.唐詩美學與藝術(shù)[M].天津:南開出版社,2003.
[16]張慶福.唐詩美學探索[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0.
[17]江建高.人情、物情與詩情——試論盛唐詩歌“天人合一”的美學追求[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08):9-14.
[18]劉曉林.湖湘文化與柳宗元的詩歌美學[N].光明日報,2007-04-27(11).
[19]鄭 欣.論翻譯美學視角下的李白詩歌英譯[D].南寧:廣西大學,2007.
[20]許革晨.王維詩歌的禪宗美學思想及多樣化詩風述評[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21]許 承.王維山水小詩四種美學解讀辯證[J].文藝新論,2008(04):53-57.
[22]雷恩海,張云婕.悲風為我從天來——杜甫隴右詩歌的悲苦色彩蘊涵暨美學意蘊[J].湖南大學學報,2006(05):83-91.
[23]楊曉靄.天馬與詩神——略論杜甫“凌云健筆意縱橫”的美學追求[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01(04):61-64.
[24]王奧玲.唐詩的聲響結(jié)構(gòu)及其英譯:美學對等與優(yōu)化輸出[D].西安:西北大學,2008.
[25]舒靜偉.從美學視角看唐詩翻譯的限制與潛能[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8.
[26]靳光灑.唐詩英譯的接受美學視角研究[J].漳州師范大學學報,2007(01):138-142.
[27]李菡.論《漢英對照唐詩三百首》的美學特征——兼談許淵沖詩歌翻譯的美學追求[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3(01):47-50.
[28]劉芳芳.李白詩歌英譯比較研究的美學視角[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5.
[29]舒靜偉.美學視角下唐詩英譯文的比較分析[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0(04):427-430.
[30]黃冬霞.接受美學視角下的李白詩歌英譯過程中的對話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5.
[31]李慶本.禪宗、身體美學與王維的詩及其翻譯[J].中國文化研究,2015(03):20-28.
[32]張 會.論杜詩虛字的美學特征及其表現(xiàn)手法[J].求索,2011(10):196-198.
[33]蔡 燕.論唐詩“驚人”的詩歌美學追求[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3(02):51-56.
[34]尚光一.生態(tài)美學視角下的海洋文化表征——以唐詩海洋意象為例[J].福建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01):85-89.
[35]路 濛.生態(tài)美學視域下的王維詩歌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6.
[36]陳曉琳.生態(tài)美學視野下的孟浩然山水田園詩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3.
[37]張翠麗.唐詩中舞蹈美學研究[D].陜西理工學院,2016.
[38]仲崇賓.《全唐詩》中的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0.
[39]要 彬.唐代詩歌中的服飾美學觀[J].服飾導刊,2012(01):89-91.
[40]徐成波.唐代詩歌中的行為藝術(shù)美學研究[J].語文建設(shè),2015(04):53-54.
[41]王志清.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唐詩研究綜述[J].廈門大學學報,2009(02):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