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利
(山西大同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欲對呂瑭之身份予以確認,必先從落陣營村名之來歷說起。
關于“落陣營”村名的來歷,在當?shù)亓鱾髦@樣一個傳說:當年李自成攻入大同,在落陣營這個地方安營扎寨,停留三天。離開時,有一個名叫呂天平的小弁未隨大軍前行,而是偷偷留了下來,后娶妻生子在此定居,村名沿用不改,故名“落陣營”。
呂天平,即呂家大院呂氏族人共同尊奉的祖先。據(jù)筆者在落陣營呂明智老人家中看到的呂氏族譜顯示,呂天平共育有三子:呂倉、呂殿、呂庫。呂殿育有一子,即呂應科。呂應科共育有三子:呂慶、呂強、呂乾。呂慶共育有三子:呂維仁、呂維禮、呂維信。其中呂維禮育有兩子:呂玉、呂瑭??梢妳舞獮閰问霞易宓诹鷤魅?,后因參加科舉入仕而成為家族中的代表性人物。當?shù)卦鱾鳌爸芗冶さ拇u、落陣營的官、利仁皂的灘”的口諺,其中“落陣營的官”即指呂瑭。
大同地方文化學者殷憲先生在其《大同雕塑藝術——建筑雕刻卷·序》中談及呂家大院,曾說:“呂家大院建于清道光至光緒年間。其主人呂瑭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舉,后任石膏井鹽提舉、云南孫陽知州、河南府知府,領三品銜,賜忠義大夫。”[1](P9)2005年版《大同縣志》第二十二編“人物”中專列大同縣明清時期官員表,但細查之下,并無呂瑭的任何信息。[2](P629-630)倒是民國版《大同縣志》卷十“人物志”中有明確記載:“呂瑭,道光二十四年甲辰恩科舉人。授刑部主事,云南昆陽州知州,石膏井鹽提舉,云南乙亥、癸酉、壬申、丁丑等科同考官。特任河南大府誥授三品封中議大夫?!盵3]
綜上,可見在呂瑭中舉及任石膏井鹽提舉、河南府知府諸事上,各家觀點基本一致。分歧主要集中在知州及大夫封號兩個地方。殷憲先生認為是云南孫陽州知州,而民國版《大同縣志》所記卻是云南昆陽州知州;殷憲先生認為是領三品銜,賜忠義大夫,而民國版《大同縣志》卻是誥授三品封中議大夫。孰是孰非,必須借助可靠之文獻予以考證之。
顯然,殷憲先生關于呂瑭身份認定存在明顯錯誤。首先,云南并無孫陽州,只有昆陽州。呂瑭曾出任昆陽州知州而非孫陽州知州。據(jù)《山西通志》載:“清道光甲辰恩科舉人。呂瑭:大同人。昆陽州知州。”[4](P2101)可知呂瑭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舉,后出任云南昆陽州知州。昆陽州知州,秩從五品[5](P55)。查《新纂云南通志》載:“呂瑭:昆陽州知州。山西大同人。”[6](P184)綜合上引兩條材料,可知呂瑭是在清同治朝出任云南府昆陽州知州的,且于光緒朝曾回任昆陽州,位于朱桂錄、趙敬熙之后。[6](P185)呂瑭究竟于同治朝哪一年出任云南昆陽州知州的?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卷27中,筆者發(fā)現(xiàn)了關于呂瑭的兩條材料,分列如下:
呂瑭,山西舉人。年五十五歲。由刑部主事遵例捐知州。本班盡先選用。今掣云南昆陽州知州缺。
臣呂瑭,山西大同府大同縣舉人,年五十五歲。由刑部主事遵例捐知州。今簽掣云南。云南府昆陽州知州缺。敬繕履歷,恭呈御覽,謹奏。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7](P129-130)
這兩條材料非常重要,詳實記錄了呂瑭的籍貫、年齡、科舉及出任云南昆州知州前的供職情況。即呂瑭生于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舉,時年28歲。后于清同治十年(1871)出任云南昆陽州知州,時年55歲,秩從五品。此前于刑部任主事職,秩正六品。[5](P55)
呂瑭出任云南昆陽州的過程與清代官吏詮選制度有關。按清代吏制,“清制京官在五品之下,外官在四品之下,由于初次任用,京察、保舉、學習期滿留用等,均需朝見皇帝一次。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分批引見?!盵8](P990)上引第一條材料是官員的引見折,第二條材料是應選官履歷,全稱“履歷引見折”,又稱“引見履歷折子”。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中詳細記錄了呂瑭被引見的全過程:
同治十年六月分月官翰林院待詔一員,知州一員,知縣兩員;補議五月分月官知縣一員,補行驗看官知縣一員,并截取舉人四員。遵例:滿洲、漢九卿并掌科、掌道職名開列進呈,恭候欽派驗看。奉旨著派單懋謙、龐鐘略、載崇志、和常恩、胡瑞瀾、成林、紹祺,給事中廣成、托克托布志、文福寬,御史薛斯來、李鴻謨、余培軒、王堃。欽此。
臣單懋謙等會同科道臣廣成等,于六月二十八日傳齊十年六月分月官翰林院待詔何瑞芝一員,知州呂瑭一員,知縣徐衡紳等兩員;補議五月分月官知縣鄒國寬一員,補行驗看知縣王穎一員,秉公驗看,細加詢問,均無事故。又截取舉人郭春熙等四員,臣等驗看,得均堪以知縣用。仍將該員等附入月選人員之末帶領引見。除截取舉人郭春熙等四員勿庸考試外,謹將月官翰林院待詔等六員考試履歷一并進呈御覽。理合奏聞,恭候欽定。[7](P129)
從文獻記載中可以看出,清代在官員選任時是有著一套嚴格規(guī)制的。凡被引見之人均要接受吏部嚴格的考核,合格方可引見。清同治十年(1871)六月份共引見翰林待詔何瑞芝、知州呂瑭、知縣徐衡紳等兩人,加上五月份補議的知縣鄒國寬,補行驗看知縣王穎,舉人郭春熙等4人,共計10人。由單懋謙等會同科道廣成等負責具體考核,考核結果認為“均無事故”,舉人郭春熙等4人亦堪以知縣用,故“仍將該員等附入月選人員之末帶領引見”。依清制,滿洲官與漢官月選不同,“月選,堂議乃出敘。滿洲官,月選,以月之十四日堂議。漢官,月選,以月之二十三日堂議。乃定應選官名單,曰出敘。”[5](P28)呂瑭因是漢官,故應是在六月二十三日經(jīng)過堂議,“制簽以定省”而擬任云南昆陽州知州,并于六月二十八日被引見于皇帝,同時提交的材料包括呂瑭本人的履歷引見折。
另外,在呂瑭引見折姓名上方有小字三行,由上而下依次為“?!薄半y”“中缺”。《清通鑒》世宗憲皇帝雍正六年三月己巳日(十九日)載:“定州縣缺為四項。廣西布政使郭鉷奏言:州縣宜分四等,地當孔道者曰‘沖’,政務紛紜者曰‘繁’,賦多逋欠者曰‘?!椎蟊I多者曰‘難’?!盵9](P102)據(jù)《清史稿》載:“昆陽州:疲,難?!盵10](P2324)“清代地方官的額缺,視其所處地點、人口、賦額、物產等情形,而以沖、繁、疲、難四項,區(qū)分為最要缺、要缺、中缺和簡缺。凡于沖、繁、疲、難四項中兼有兩項者,即稱為中缺?!盵11](P87)昆陽州兼具“疲”“難”兩項,故稱“中缺”。這與呂瑭的履歷引見折所見內容是一致的。
關于呂瑭曾任云南石膏井鹽提舉事,諸家文獻口徑基本一致。但細究之下,筆者發(fā)現(xiàn)這個結論其實是不能成立的。據(jù)《清會典》載:
鹽則鹽政(以總督巡撫兼管),分其治于運使、鹽法道(直隸山東兩江閩浙兩廣,皆設有運使,余省則以鹽法道兼都轉鹽運司事。其不兼都轉鹽運司事之鹽法道,則專掌緝私、疏引之事。凡鹽政行鹽所至之省,其鹽法道皆為所轄。)運使分其治于場于井于池(鹽場鹽井鹽池皆司以大使,惟云南黑鹽井、白鹽井、石膏井則司以提舉。)[5](P50)
歷史上云南鹽政曾專設提舉三人:“云南省黑鹽井、白鹽井、石膏井三人?!盵5](P51)《清史稿》卷七十四“云南”條載:“普洱府寧洱縣:東:磨黑井,設鹽大使。猛烏、整董井二鹽大使,今裁。同治十三年設石膏井提舉。光緒間,割猛烏、烏得與法?!盵10](P2348)提舉,秩從五品。[5](P55)然而據(jù)《新纂云南通志》卷十三“歷代職官表”顯示,石膏井鹽提舉一職直到清光緒年間方有人任職,首任提舉司為馬錫蕃。[6](P266)當?shù)厝搜援數(shù)厥?,《云南通志》所記當為不謬,是可信的?/p>
由上可見,呂瑭并未任過石膏井鹽提舉一職。這一點上,殷憲先生及民國版《大同縣志》均有錯記,當予以辨析并正之。
前文在引述殷憲先生及民國版《大同縣志》相關材料時,發(fā)現(xiàn)都提及呂瑭曾任過河南知府一職,并領三品銜,賜封大夫事。然而究竟是“忠義大夫”還是“中議大夫”?這就需要對“大夫”這一封號有所了解。
“大夫”之職實為散官,是一種提高官吏的等級,而與實際職務無關的官階劃分,實際上只是一種資歷。[12](P401)“亦稱階官或寄祿官,為無實際職務官員的總稱。……至清代則官居某品,即授某品的階官,階官遂成為虛文。凡五品以上階官均稱大夫,均由誥授,六品以下皆稱郎,均由敕授?!盵13](P1255-1256)據(jù)《清會典》載:
凡文官之階十有八。一曰光祿大夫。二曰榮祿大夫。三曰資政大夫。四曰通奉大夫。五曰通儀大夫。六曰中議大夫。七曰中憲大夫。八曰朝議大夫。九曰奉政大夫。十曰奉直大夫。十有一曰承德郎。十有二曰儒林郎(亦曰宣德郎)。十有三曰文林郎(亦曰宣議郎)。十有四曰徵仕郎。十有五曰修職郎。十有六曰修職佐郎。十有七曰登仕郎。十有八曰登仕佐郎。高下各如其官之數(shù)。[5](P105)
由上可知文官散階只有“中議大夫”,秩從三品,[13](P1261)并無“忠義大夫”之封號。顯然,殷憲先生關于呂瑭被封贈“忠義大夫”的說法是錯誤的,應該是“中議大夫”。
關于呂瑭任職河南知府一事,筆者遍查河南地方史志資料而不得,只能暫時存疑。
通過對存世文獻的爬梳整理,關于呂瑭其人之身份已確定無疑。即呂瑭生于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舉,后于清同治十年(1871)出任云南昆陽州知州,此前任刑部主事職,未出任過云南石膏井鹽提舉一職,且無“忠義大夫”之封號。
當前,全國各地興起了申報“歷史文化名村”熱,“名人效應”自然是一塊金字招牌。但在充分享用“名人效應”所帶來的無形紅利的同時,必須對“名人”的身份詳加考證,避免失誤。
參考文獻:
[1]殷憲.大同雕塑藝術——建筑雕刻卷·序[A].馮驥才.中國大同雕塑全集(館藏雕塑卷、建筑雕刻卷)[C].北京:中華書局,2011.
[2]大同縣史志研究室.大同縣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3](民國)李玉華纂修.大同縣志[M].大同檔案局館藏(未出版).
[4](清)王軒等纂修,王伯華點校.山西通志(5)[M].北京:中華書局,1990.
[5]清會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1.
[6]李春龍,江燕點校.新纂云南通志(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7]秦國經(jīng)主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8]唐嘉宏主編.中國古代典章制度大辭典[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9]章開沅主編.清通鑒(二)[M].長沙:岳麓書社,2000.
[10]趙爾巽等撰.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6.
[11]朱金甫,張書才主編.清代典章制度辭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12]韋慶遠,柏樺著.中國官制史[M].北京:東方出版中心,2001.
[13]俞鹿年編著.中國官制大辭典[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