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 霞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醫(yī)院急診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腦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由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疾病發(fā)生與患者腦血管病變有明顯的關系,患者發(fā)病的誘因為情緒激動、費勁、用力等有關,發(fā)病早期具有較高的死亡率,治療以手術和藥物為主,但是已經(jīng)有研究報道,對治療后恢復期腦出血患者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促進康復,提高生活質量[1]。本研究將我院近兩年來收治的腦出血恢復期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部分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獲得較好的康復效果?,F(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將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間收治的腦出血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各40例,其中研究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56.62 4.19歲;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齡44~78歲,平均年齡57.21 3.9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所有患者均處于腦出血恢復期,即腦出血已經(jīng)停止,病情較為穩(wěn)定,血壓值在175~152/130~103mmHg之間。
排除:將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疾病、肝腎功能障礙、精神功能異常的患者排除。
對照組:所有患者給予降低顱內壓、降血壓、止血等治療,同時給予常規(guī)護理。
研究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由經(jīng)驗豐富的資歷高的護理人員成立專項護理小組,將護理責任到人,護士長進行有效監(jiān)督,護理人員要充分認識到充足的睡眠對腦出血患者恢復的重要性,為患者提供舒適、整潔、安靜的環(huán)境,保持病房的溫度和濕度,并且注意通風;時刻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避免因情緒激動或血壓升高造成的腦疝,如果出現(xiàn)生命體征異常的情況要及時告知患者;腦出血恢復期患者往往因長期治療會產(chǎn)生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護理人員要加強心理護理干預,針對不同患者的心理狀況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緩解其不良情緒,增加抵抗疾病的信心,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指導家屬進行合理的按摩和康復運動,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
療效: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緩解判為顯效,癥狀有所改善判為好轉,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判為無效,臨床總有效率為顯效率+有效率。
滿意度:護理干預前后使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分為十分滿意、滿意、不滿意三級。
使用SPSS19.0對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使用x2檢驗,P<0.05為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后,研究組顯效27例、好轉11例、無效2例,臨床總有效率為95.00%;對照組顯效21例、好轉10例、無效9例,臨床總有效率為77.50%,對照組為77.50%,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0.297,P<0.05)。
研究組十分滿意32例(80.00)、滿意8例(20.00)、無不滿意患者,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100.00%;對照組十分滿意26例(65.00)、滿意6例(15.00)、不滿意8例(20.00),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80.00%,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1.138,P<0.05)。
腦出血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致殘率和病死率都會有一定的降低,但是原發(fā)性高血壓在活動中誘發(fā)腦出血對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都會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臨床上常見的腦出血部位主要集中在腦橋、小腦、腦干、大腦半球皮層等位置,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頭痛、偏癱等癥狀,病情嚴重者會出現(xiàn)昏迷,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2]。目前治療采用藥物或手術方法,但是由于患者病情特殊性,仍需要接受有效的護理干預促進病情康復[3]。
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在腦出血恢復期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從病房環(huán)境、監(jiān)測患者體征、心理護理和康復運動等多個方面進行優(yōu)質的護理,從根本上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知識水平,進行優(yōu)質服務,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對腦梗死恢復期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治愈效果,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提升護理滿意度后對改善護患關系具有積極的意義[4]。
綜上所述,對腦出血恢復期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可有效改善患者恢復效果,提高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可在臨床范圍內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