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靜怡
學過化學的人,對化學元素周期表都印象極深。說實在的,很多人都痛恨那些氣字頭、金字旁的生僻字眼,感覺那玩意兒像噩夢。然而,有一個癡迷化學元素周期表的人,使出全力“追趕”門捷列夫,絞盡腦汁以立方體版本、紀念幣版本、樹脂版本等形式,將化學元素周期表里的元素變成了實物。他就是網(wǎng)絡世界中“化學元素周期表”界的大咖劉華棟。
劉華棟,1991年出生在山東威海,從小就喜歡自然科學,是一個聰明調(diào)皮的孩子,讓父母最頭痛的是他總是不停地問為什么。有趣的是,他把媽媽問住了,媽媽就給他買了一本《十萬個為什么》;他把爸爸難倒了,爸爸就給他買了一本《新華字典》。小小年紀的劉華棟翻著爸爸買的字典,看著媽媽買的《十萬個為什么》,倒也認識了不少字。不過,他最感興趣的還是字典上那些金字旁、氣字頭的字,以及那張寫滿金字旁、氣字頭字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字典開啟了他認識科學的大門,他似懂非懂地知道了這些字和化學有關,更記住了那個叫門捷列夫的人。
上小學后,他看了一些簡單的化學書籍,被書中描述的不同原料之間產(chǎn)生的神奇作用迷住了,小腦瓜里總想著親眼看一看化學反應到底是個啥。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家里有一些用于養(yǎng)殖的試劑,他興奮極了。趁著爸媽不在家,他偷偷地搗鼓起了“化學實驗”。他毫不猶豫地把濃鹽酸、高錳酸鉀、硝酸等各種試劑混在一起,只見混合在一起的試劑先是冒泡泡,接著出現(xiàn)了一種散發(fā)出剌鼻氣味的黃綠色氣體。他“嗖”地一下,本能地把裝有混合試劑的盤子挪到了屋外。后來他才知道那黃綠色的氣體是有劇毒的氯氣。不過,這個不聽話、不知怕的小子依舊沉迷于做化學實驗,他說想“追趕”門捷列夫。
2009年,劉華棟如愿進入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的化學系。有了專業(yè)的化學知識后,他的想法變得具體了,就是讓晦澀難懂的化學元素變成直觀的實物。為了完成夢想,他開始嚴格要求自己。他把父母給的飯錢全部用來買做實驗用的化學用品,自己到學校食堂勤工儉學,為了省錢做實驗,他甚至在學校實驗樓下的垃圾桶里找剩余的材料洗干凈再用。
有一次,他在處理化學元素鉀時,不知道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活潑的金屬鉀突然著火了,當時周圍還有其他有機溶劑,看著躥得老高的火苗,劉華棟一下子蒙了,幸虧他及時反應過來,冷靜地隔斷了火種。然而金屬鉀的火是滅不了的,為了安全,他熬了一通宵,一直等到所有的鉀燃燒完了才敢休息。
一次次實驗,一次次經(jīng)驗積累,在讓化學元素變成實物的路上,劉華棟克服了重重困難,研究制作了DIY感應加熱、懸浮加熱、電弧爐等熔煉金屬的器具,掌握了晶體結晶、金屬切割方法,研制了玻璃封管等盛裝容器,讓化學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得以直觀展現(xiàn)。
他操控高壓電發(fā)生器,讓盛裝在玻璃管中的He、Ne、Ar、Kr、Xe氣體呈現(xiàn)出五彩的顏色。他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展示柜里,除了放射性元素,每種元素實物都被放在了對應的格子里,甚至包括極其罕見的特殊貴金屬和全套的稀土元素,曾經(jīng)晦澀難懂的化學元素終于變成了實物。為了讓大眾更直觀地認識實物元素,劉華棟把它們制成立體小方塊、紀念幣等,在淘寶網(wǎng)店上公開出售。這些實物元素受到了化學愛好者的大力追捧,劉華棟也因此成了網(wǎng)絡世界中“化學元素周期表”界的大咖。
“追趕”門捷列夫,讓劉華棟在化學的世界里如癡如醉,由著心、由著夢,創(chuàng)造了一片嶄新的天地。
素材外鏈
拉里·金是美國著名主持人,他所主持的《拉里·金現(xiàn)場秀》是美國有線新聞網(wǎng)(CNN)收視率最高的節(jié)目。他曾獲得艾美獎,被冠以“電視史上最優(yōu)秀的脫口秀節(jié)目主持人”的美名,而《時代》雜志則稱他為“麥克風霸主”。拉里·金從小就夢想躋身廣播界,高中畢業(yè)后便獨自到邁阿密闖天下。抵達邁阿密后,他最初只被一家小電臺聘為雜工,但他沒有放棄,每晚堅持閱讀相關書籍,等待機會。1957年,電臺一個播音員不辭而別,24歲的拉里·金終于有了嶄露頭角的機會,當上了電臺DJ。1959年,拉里·金以電臺脫口秀主持人的身份涉足電視界。1978年,拉里·金接手“相互電臺網(wǎng)”的晚間脫口秀主持人的話筒,聽眾范圍從此擴大到全美。之后《拉里·金現(xiàn)場秀》正式開播,從此拉里·金聲名鵲起,一躍成為美國有線電視的“統(tǒng)治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