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重慶大足的寶頂山,看到一尊千手觀音像,有1007只手和眼。據(jù)說手多、眼多,表示智慧多,有求必應(yīng),千手護(hù)持眾生,千眼關(guān)照世界。不過,當(dāng)我看到這尊觀世音像全身貼金時(shí),很快有了一個(gè)想法:“為什么千眼憐天下,卻把黃金貼在自己身上?”于是寫了一首詩:“寶頂山開萬佛門,觀音幻化弄祥云。奈何千眼憐天下,總把黃金貼自身?”后來,我在西安廣仁寺里,也看到一尊千手觀音像。由俄羅斯珍貴椴木雕制,全身貼金,閃閃發(fā)光。這尊像,雖然只有40只手和40只眼,卻引起了我的深思:“黃金是千手觀音自己貼上去的嗎?不是,是人貼的。人為什么要往觀音像上貼金呢?因?yàn)樗侄嘌鄱啵藗冋J(rèn)為她本領(lǐng)大,能夠也樂于助人。那么,觀音的手又是怎么來的?是不是她自己修來的呢?”這樣一想,我覺得之前對(duì)千手觀音的想法,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了。于是,我把前面寫的那首絕句扔掉,又重新寫了大足寶頂山千手觀音的詩:“已浴嘉陵水,來歸寶頂山。金身能耐寂,石室足欣然。修滿一千手,鑿空三萬年。何求香火旺,唯記度人間?!保ā段靼矎V仁寺想起大足千手觀音》)這首詩被一些人贊賞,說它深刻。我們有時(shí)候?qū)懗鰜淼脑?,讓人感覺很淺顯,不新穎,就是只看到表面現(xiàn)象,而沒有透過表面來看清背后的東西?!靶逎M一千手,鑿空三萬年”之所以讓人感到深刻,就是因?yàn)?,它是事物背后的東西。這里,我想到的是:觀音的千手,是一只一只修成,每一只手都來之不易。而且,她已經(jīng)修到金身了,還能耐住寂寞,有一石室就欣然而樂。這不是一種人生的大境界嗎?我們?yōu)槭裁床粚W(xué)一學(xué)觀世音,去通過自身的努力“修滿一千手”?然后“不求香火旺,唯記度人間”。
(作者劉慶霖系著名詩人、中華詩詞學(xué)會(huì)常務(wù)理事、《中華詩詞》副主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