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寬
教育有道,教育應循道而行?!按髮W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教育之本在明德樹人,在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在學生精神生命的喚醒,在擴展學生的生命氣象,在培養(yǎng)君子人格,在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
教育之道應循序而行,《大學》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教育之道有本有末,有先有后,筆者從當下教育理論、教育實踐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提出了自己的人格教育之序,那就是:身體教育——讓心理聽身體的,道德教育——讓身體聽心靈的,責任教育——讓心靈聽使命的,生命美育——讓使命聽天命的。
體育鍛煉不僅能增強人的體魄,還可以有效調節(jié)人的心理活動,促進人格健康成長。根據相關研究,體育活動對人的心理健康效應歸納如下:
改善情緒狀態(tài)。研究發(fā)現(xiàn),體育活動對人的情緒狀態(tài)具有顯著的短期效應,活動后的受試者焦慮、抑郁、緊張和心理紊亂等水平顯著降低,而精力和愉快程度則顯著提高。[1]
增強自信心,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與身體自尊呈正相關,也與情緒穩(wěn)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關,并且通過力量訓練可使個體的自我概念和積極程度顯著提高。[2]
改善認知,提高學習效率。國內外的一些學者研究表明,體育活動能改善人的認知過程,如反應時間、注意不集中、思維混亂等。另據調查顯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自感學習效率有較大提高。[3]
陶冶性情,鍛煉意志,促進個性健康發(fā)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可以在鍛煉的過程中體驗到愉快的心情,使心境變得積極,振奮向上。特別是在運動的過程中需要勇氣、自制力去克服困難。
蔡元培有言:“完善人格,首在體育?!斌w育作為人的生命活動創(chuàng)造,其本身就是人追求全面發(fā)展的表現(xiàn),體育能使人成為完整的人。完整的人,首先意味著身體各項生命機能穩(wěn)定良好,同時也意味著感情充沛、智力活躍以及精神飽滿的自由人。因此,完整的人首先必須是富有強大生命力的人,而體育運動則可以激發(fā)身體潛在的巨大活力,實現(xiàn)人的身心發(fā)展?!白晕冶4娴臎_動,作為生命力的一種形式,在體育運動中為自己找到了發(fā)揮的場所;作為直接生命需要的一種遺跡,在訓練中,在能力的全面性以及運動的靈巧中得到了滿足。通過受意志控制的肉體活動,力量和勇氣得到了保存,而且追求同自然接觸的人體更接近于宇宙的基本力量”。[4]
唐君毅先生把中國體育文化的純粹體育意識劃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最低的體育意識階段,即為自覺的尋求健康,這是自然生命的自然補充過程,也是所謂“感”,“感”當然從一開始就會被意識到。人們在這個過程中希望延續(xù)其常態(tài)到未來,即尋求保持健康。其次,較高的體育意識階段,即尋求未來身體的強壯。人們追求健康,只是為了將來的健康狀態(tài)可以保存常態(tài)。再次是更高的體育意識階段,即長壽意識。長壽意識與強壯意識不同,強壯意識是求其身體強壯,長壽意識則為求得生命自身的延續(xù),并以生命長壽作為自己的生命意識。體育意識發(fā)展到最高的形式,就是人的心靈與天道相“通”。既然感而能通,感通之德便是中國體育文化中物我關系的本真狀態(tài)、理想狀態(tài)。[5]
人的身體有健康的需要,教育要尊重并滿足人身體健康的需要。
人的身體有強壯的需要,教育要尊重并滿足人身體強壯的需要。
人的身體通心靈,通過身體教育要使學生的心智健康地發(fā)展。
人的身心通天道,通過身體教育要讓學生尊重并體會到天道。
身體教育之道應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
從個體成長的視角來看,人性是不斷發(fā)展的。人性中包含維持自我中心成分、克服自我中心成分和超越自我中心成分。個體發(fā)展是人性不斷躍遷的過程,是人類代代相傳的發(fā)展過程。人性躍遷的動力是對人類生命終極意義的追問,對自我局限的超越,即人類對超越性的本能需求。
維持自我中心的價值包括:個體基本權利、個體自由、尊重生命、自我實現(xiàn)等,克服自我中心的價值包括:虔敬、節(jié)制、救贖、悵悔、涅槃(覺悟)、謙遜、智慧、(博)愛??朔晕抑行暮?,人類文明價值又分為指向社會他者、指向國家、指向人類命運共同體三個層次的價值范疇,其中指向社會他者的價值包括:感恩、誠實、友善、平等、公平、正義、君子人格、和而不同(尊重)、博愛、奉獻等;指向國家價值包括:民主、法制;指向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包括:至善、博愛、和平、慈悲等。其一,在每一條目下的價值類別沒有順序之分;其二,每一條目之下的價值類別處于開放狀態(tài);其三,愛、智慧、慈悲等價值類別在人性的克服自我中心和超越自我中心兩個層次都存在,具有普遍性。
教育活動必須直面人性中動物性的層面,湯因比認為,自我中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具有的內在限制和缺陷。自我中心,首先是必需的,否則個體無法生存;又是錯誤的,既是理智的錯誤,又是道德的錯誤,因為個體不是中心,也不應該成為中心。[6]
教育的真正價值在于勸誡個體超越自我中心狀態(tài)進入人性的神性或圣性中去。柏拉圖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個體的靈魂的轉向,由惡轉向善,由黑暗轉向光明”;孟子認為“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即強調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性的解蔽與提升。教育必須喚醒學生個體對人類共同體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教育的重要目標是塑造兒童正確的心靈。但什么是正確的心靈?人是一種價值性的存在,價值是心靈的本質內容,不同人之間的區(qū)別本質上就是價值的區(qū)別。舍勒借助現(xiàn)象學的方法提出人的心靈秩序在本質上是一種價值秩序。他把人的價值按照從高到低的序列分為四種:宗教價值、精神價值、生命價值和感官價值,價值問題的產生根本上是源于對這一價值秩序的顛覆,即以低級的價值超越高級的價值。舍勒認為這種價值的顛覆是由與愛對立的怨恨造成的,他說:在人是思之在者或意愿之在者之前,他就已經是愛之在者了。人的愛之多寡、層級、差異和力量限定了他的可能的精神和他與宇宙的可能的交織的程度、作用方式和力量。所以要建立一個人正確的價值秩序,根本上就是建立他的愛的秩序。不能單純地進行價值的灌輸與說教,而是要深入兒童的心靈,建立他正確的價值之愛。
人的心靈的本質是愛,而人的愛是有序列的。中國儒家在這方面有非常系統(tǒng)的研究。儒家所講的愛,是從血緣、親族關系出發(fā)不斷向外放大、拓展的愛。
1.愛父母
按照儒家學派設定的愛的序列,最合乎人的自然本性之愛是對父母的愛。所以“百善孝為先”。
2.愛兄弟姐妹
只愛父母是不夠的,要把愛擴展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即從“孝”走向“悌”。
3.愛鄰里
孔子講“里仁為美”,所謂“里仁”就是鄰里之間互親互愛。
4.愛社群
從父母、兄弟擴展到鄰里之愛,再進一步擴展到“社群之愛”,就是孟子所講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愛國家天下
儒家認為,愛擴展到社群還不夠,進一步放大為國家天下之愛,即“四海之內皆兄弟”。
6.愛自然萬物
在孟子之后,儒家進一步認為,愛擴展到“四海之內皆兄弟”仍然不夠,應該從人擴及到自然。如漢儒董仲舒講:“仁者愛人,至于草木鳥獸無不愛,不愛,奚足謂仁?”在這里,董仲舒顯然將人類之愛的問題進一步擴及到了自然之愛。愛最終沖出了人的限制,成為一種存在物的普遍問題。
結合儒家愛的序列,我們認為:人的心靈的發(fā)展要經過三個基礎階段:愛親(愛父母)、自愛、愛人。道德教育的本質是愛的教育,它源于人的天性的善端。愛親(愛父母)是孩子的天性,由愛親(愛父母)會發(fā)展出兩種寶貴的道德品質:感恩和尊重;由感恩和尊重會發(fā)展出人的自愛的品質。自愛也是人的天性,但過分的自愛會導致人的任性,健康的自愛會發(fā)展出三種寶貴的道德品質:自律、自省和自強。愛人品質的發(fā)展是建筑在自愛的基礎上,愛人也是人的天性,但過分的愛人會導致自我的喪失,而健康的愛人會發(fā)展出三種寶貴的道德品質:關注、關心和關懷。
道德教育之道應為:“仁者愛人?!?《孟子·離婁下》)
責任教育在當代世界已經成為全球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共識。1972 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 《學會生存》 的報告中所確定的教育方向之一,就是使每一個人承擔起包括道德責任在內的一切責任。1989 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召開“面向 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的圓桌會議,報告題目是《學會關心:21 世紀的教育》,呼吁一種道德關懷與道德責任。1998 年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的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會上明確指出,高等教育首先要培養(yǎng)高素質的畢業(yè)生和負責任的公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 《學會生存》 指出:“人類發(fā)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趨完善;使他的人格豐富多彩,表達方式復雜多樣;使他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家庭和社會的成員,作為一個公民和生產者、技術發(fā)明者和有創(chuàng)造性的理想家,來承擔不同的責任?!盵7]
愛會使人的心靈健康成長,而責任和使命感會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在一味追求好成績背景下成長起來的青年學生有一部分會患上所謂的“空心病”。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在一次演講中說“北大四成新生認為活著沒有意義”,他稱之為“空心病”。后來徐凱文又進一步解釋,說真正有問題的人并沒有那么多,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他發(fā)現(xiàn),確實有些學生有強烈的無意義感,不知道為什么活著。很多人的時間和精力只是為了獲得好成績,而一旦獲得之后,內心還是空蕩蕩的……
“自己真正的生活,卻仿佛與我們(自己)毫無關系,做什么都不會有情緒上的期盼與波瀾,不論怎么行動,最后都是死亡的結局……”“我開始自閉,開始懷疑人生,開始想要消失,開始整夜整夜地失眠、掉頭發(fā)。那時,站在六樓陽臺向下望去,浮現(xiàn)在我腦海中的第一個想法是,如果我走了,那么一切無意義的痛苦都會結束……”[8]這是一個北大學生的真實心聲,她的話雖然有些極端,卻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事實上,這些年輕人的無意義感,其痛苦遠比生活常識或經驗不足而帶來的迷茫要深刻、要嚴肅得多,在他們那里,意義感跟生死一樣重要。
一個心靈健康成長的人是一個負責任的人,它具備“忠”和“信”的品質,既會對自己負責,也會對他人負責。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他擺脫了所謂的“空心病”,人生因而獲得了意義。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一個人首先會對自己負責,其次會對家庭負責,再往上發(fā)展會對社會負責,如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承擔責任的最高境界是對歷史文化負責,如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陶行知先生曾說“人為一大事來,又為一大事去”,找到自己的使命感,才會體會到人生的意義與生命的樂趣,才會從“小我”走向“大我”。
責任教育之道應為:“文、行、忠、信?!?《論語·述而》)
所謂生命美育,就是活著就會感受到快樂,并且這種快樂是由內而發(fā),不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的心靈之樂,即宋儒所強調并追求的“孔顏之樂”,就是“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子罕第九》)的生命境界。
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鬃舆@段話反映出人格發(fā)展的階段性和連續(xù)性。首先要明確“孔子之學”不是簡單的知識之學,而是“感應之學”“覺悟之學”“生命美學”。
“孔子之學”中的“學”首先是“感應之學”。[9]“感應”和“感通”,是最富有中國哲學和文化特質的字眼。把世界理解為一大感應體,乃中華哲學之古老傳統(tǒng)。正如朱熹所說:“凡天地之間,無非感應之理,造化與人事皆是?!惨簧凰?,一出一入,一往一來,一語一默,皆是感應。”(《朱子語類》卷七十二)作為群經之王的《易經》,所揭示和運用的根本原理就是感應、感通之道。感應之道,即陰陽對生迭運之道,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系詞上》)。
近儒劉咸炘認為孔子之“學”之要義在于“學做人”,其學之原理、機制在于“感應”:“世界者,人與萬物相感應而成者也。萬物感應人,而學之的乃在人之感應萬物。然不明萬物之感應人,則不能明人之感應萬物?!f物之感應人,知之學也。人之感應萬物,行之學也。知之的在于行,知主虛理而必以實事明之,故不行不得知;行主實事,而必以虛理御之,故不知不能行。凡究人情事物之理,皆求知彼之感應我而備我之感應彼者?!?《推十書·中書·一事論》)
其次,“孔子之學”中的“學”是“覺悟之學”?!坝X”就是覺解、覺悟。覺解,就是去獲得一種理解,原來沒有,現(xiàn)在獲得了。在內心里辨明先前不明的事情,就叫覺解。覺悟,就是內心去體會所辨明者對于我們生命的意義,有了這個體會之后再去體會如何在當下去做。我們的覺解和覺悟,從一方面來說,是朝向對于人的生活的真實與善和對于生活于其中的這個世界的真實與善的更好的把握。
最后,“孔子之學”中的“學”是“生命美學”。正是站在生命美學的高度,我們才能理解孔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的真正含義。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為政》)“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論語·堯曰》)。孔子所謂“命”或“天命”,首先是使命,所謂使命,是在承擔命運的基礎上,確定能為且當為之事,并自覺履行之。其次,在此基礎上人的生命還要向天道開放,還要達到“耳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進入到生命的自由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
只有當教師的教育進入到生命美育階段,才能使學生繼承人類智慧傳統(tǒng)。 當代永恒主義流派的代表人物Smith在《人的宗教》中,關于人類“智慧傳統(tǒng)”寫道:“人類智慧傳統(tǒng)乃是人類最持久最認真的企圖,通過人類生命的細節(jié)去推斷整個宇宙的整體意義?!?/p>
人類智慧傳統(tǒng)之一:“在倫理學的領域里,十誡所說的幾乎是跨文化……在道德層面上的智慧傳統(tǒng),基本上包括三種:謙遜、仁愛和誠實?!瓉喼拮诮掏瑯淤澝肋@三種品德,但強調要得到它們必須克服一些障礙。佛教認為這些障礙是貪、嗔、癡‘三毒’。一旦它們被除去了,取而代之的就是無我(謙遜)、同情(仁愛)和如實地看待萬物(誠實)?!?/p>
人類傳統(tǒng)智慧之二:萬物一體,自我融于世界……智慧具有本體光輝……自我與世界分享宇宙的崇高地位。
人類智慧傳統(tǒng)之三:真實被無可避免的奧秘所浸潤;我們生活在奧秘之中……知識的島嶼越大,讓我們驚奇的海岸線越長。即探索未知,并對未知保持敬畏的態(tài)度。
人類智慧傳統(tǒng)之四:有一種特別的喜悅,這種快樂結局的前景,是從必要的痛苦中開花結果的,帶著人類的困難終將被衷心接受而克服的允諾?!祟惖臋C會在于把偶爾瞥見的洞見轉化成長存的光明。這種光明,讓我們對雖必經歷痛苦的人生,持有一種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
最后,Smith認為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尊重達至理解,而“愛”是唯一能消滅恐懼、疑心和偏見的力量,它能夠提供人類使彼此成為“一”的方法。[10]
人生的意義與使命:“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易經·說卦傳》)
生命美育之道應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
生命美育是傳道、修道的教育,她不是玄而又玄的東西,她是很實在的,她就在簡簡單單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樸樸實實的教育教學中,但她不是簡單的技藝教育,她的落實需要教師的高境界,教育的高境界,教學的高境界,課程的高境界,正所謂“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
[1]劉彥.體育鍛煉促進心理健康的研究綜述[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6(1).
[2]任未多.身體活動與運動鍛煉的心理效應[J].體育科學,1997(3).
[3]祝蓓里,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4][德]雅斯貝爾斯,王德峰.時代的精神狀況[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31.
[5]張景.唐君毅體育文化思想的倫理價值[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
[6][英]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一個歷史學家的宗教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94,295,4,12,13,102-166.
[7]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 學會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8]90后北大生自白:不想活在優(yōu)秀的固定標準里[N].中國青年報,2016-11-29.
[9]于述勝,向輝.“意義—感通”的教化哲學——儒家教育思想要義新釋[J].教育學報,2016(6).
[10][美]休斯頓·斯密斯.人的宗教[M].???海南出版社,2001:41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