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燕青
十棗湯治療肺系病體悟※
● 王燕青*
本文通過運用十棗湯治療彌漫性肺間質病變、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無積液性胸痛等肺系疾病的疑難病案,淺談筆者對十棗湯的使用價值、作用機理、安全性能及使用注意等方面的一些體會。
十棗湯 急性間質性肺炎 支氣管哮喘 肺系疾病 病案 體會
十棗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由大戟、甘遂、芫花、大棗組成,為峻下逐水之劑。很多人畏其峻烈之性,不敢應用。筆者近幾年在認真學習《傷寒雜病論》的同時,對該方有了較深刻的體悟,常將其應用于肺系病疑難雜癥的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療效?,F淺談個人體會并擇案例4則,以饗讀者。
1.1彌漫性肺間質病變案劉某,女,43歲,因“漸進性呼吸困難2個月”于2011年11月13日就診。患者于2個月前無明顯原因出現咳嗽、胸悶、氣喘,自服止咳平喘藥無效,癥狀短期內進行性加重,以致于不能活動,稍動即喘。就診于當地某家大醫(yī)院,查肺CT提示:雙肺彌漫性網格狀、斑片狀浸潤陰影,幾乎呈“白肺”樣改變;其它相關檢查排除結締組織疾病?;颊叻裾J職業(yè)粉塵接觸史及可導致肺間質性疾病的藥物史。既往無喘息史。診斷為急性間質性肺炎。住院治療半個月,期間給予大劑量甲潑尼松龍沖擊及廣譜抗生素、N乙酰半胱氨酸等治療而未見任何效果,臨床癥狀和肺CT結果反而有加重之勢。絕望之下家屬自動要求出院尋求中醫(yī)治療。來診時見:喘息氣急、唇甲紫紺、咳嗽頻頻,不能自行敘述病情,多日未能躺下,進飲食則喘促不休,查體欠配合,舌暗,苔白膩,脈弦滑數。結合病人兩肺大量爆裂音和肺CT彌漫性滲出性病變,分析認為其符合中醫(yī)的水飲為患,診為:懸飲。證屬飲邪犯肺,肺氣壅塞。遂予十棗湯治療。處方:大戟、甘遂、芫花各0.5g(打粉),肥大棗10枚。囑其第二天清晨空腹用10枚肥大棗煎水后沖服,服后糜粥自養(yǎng)。用藥后半小時,患者感腹部輕微絞痛,隨即瀉黑色軟便1次,約10分鐘后開始瀉水樣便,一上午共瀉水樣便3次。當天下午患者即感癥狀明顯減輕,可以躺下,而且納食突然增加??吹酱怂幱腥绱松裥?,第二天患者自作主張,又如法服用了1次(原計劃1周后再用),服后當天又瀉水樣便3次,不料病情從此轉危為安。雖仍咳喘,但病勢已明顯減輕。后辨證予升陷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加減,并結合小劑量甲潑尼松龍(每天8mg)口服治療(前期雖然已用大劑量甲潑尼松龍沖擊治療無效,但對于如此險重的病人,不用西藥還是有多方面的顧忌)。1個月后復查肺CT提示網格狀及滲出性改變明顯減少。隨訪至今,患者雖不能進行體力勞動,但生活自理已毫無問題。近期復查肺CT,僅示雙下肺胸膜下少許網格狀及磨玻璃樣改變。目前病人除間斷服中藥外,每天只服甲潑尼松龍1片(4mg)。
按隨著現代疾病譜的變化,不斷有新的疑難病出現,彌漫性肺纖維化就是其一,急性間質性肺炎更是其中最兇險的一類。該病起病急、病情重、病情進展快、預后差,中西醫(yī)現階段均沒有較好的治療方法。筆者從病人雙肺大量爆裂音和肺CT彌漫性滲出性病變分析,認為這符合中醫(yī)的水飲為患,乃飲邪犯肺,肺氣壅實所致,“以平藥與之不能瀉其壅實,非猛藥不能為之”,即“虎狼之病當用虎狼之藥”。因前期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毫無建樹,且有加重之勢,遂決定予十棗湯以霹靂手段直搗病所,峻泄肺中痰飲邪氣,導其水,挫其勢,以阻斷其急性期炎癥滲出的瀑布效應,起到“截斷扭轉”的作用。因方證相符,故效如桴鼓。第二天連續(xù)服藥雖然是病人的自作主張,但歪打正著,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案病例體現了中醫(yī)在治療危急重癥中所發(fā)揮的作用,也為該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1.2支氣管哮喘案呂某,女,60歲,因“反復咳喘、憋氣5年,加重1周”于2013年5月11日就診。5年來患者反復出現發(fā)作性喘息氣急,喉中響鳴,常因感冒、聞及刺激性氣味或飲食不慎而誘發(fā),診斷為哮喘,多次住院治療。平時用舒利迭、阿斯美等治療,用藥有效,停藥則復發(fā),也曾輾轉多地服中藥治療,療效不佳。近1周來因受涼,病情發(fā)作,經人介紹來診。診見:胸悶憋氣,喉中響鳴,咳嗽,咳白黏痰,口苦心煩,口渴不欲飲,無寒熱,納眠可,小便調,大便干。舌淡紅苔薄黃,脈弦。見其體質壯實,遂予十棗湯,首劑每味0.5g,服藥后排大便2次,為軟便,癥狀無明顯減輕。翌日繼予以每味0.5g,排大便1次,仍是軟便,但咳喘稍有減輕。第三天加劑量至每味1g,瀉下稀水便3次,胸部頓感豁然,喘憋隨之消失。雖有胃脘部嘈雜及腹部輕微下墜感,但于當晚不治自愈。后每周服藥1次,每味藥0.75g,連續(xù)服1個月共4次。期間予以四君子湯(去甘草)加減調護脾胃,并囑患者飲食清淡,忌食油膩生冷?;颊呖却?,納眠可,面色紅潤,精神佳,查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無異常。之后每年隨訪,哮喘未再發(fā)作,偶爾于感冒后感輕微胸悶不舒,但癥狀于感冒后很快消失。
按本案支氣管哮喘,屬于《金匱要略》痰飲篇中“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2]的“支飲”范疇。因其病情頑固,考慮飲邪深伏,結成窠臼,留而不出,以峻下之劑方可祛除窠臼之痰飲。開始兩天癥狀改善不明顯,考慮病重藥輕,頑痰未解。第三天加大劑量后窠臼之痰被迎刃而解。此類疾病,病情纏綿,反復發(fā)作,不可一蹴而就,必須抽絲剝繭以求祛邪務盡。故共治療1個月,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1.3慢性咳嗽案王某,女,45歲,因“咳嗽3個月”于2014年10月15日就診?;颊哂?個月前因工作環(huán)境裝修,出現咳嗽,咳甚時感到憋氣,各項檢查均正常,應用中西藥包括激素吸入等治療,無明顯效果??人灶l頻影響休息,聞及刺激性氣味則憋氣,甚是痛苦。診見:頻繁咳嗽,干咳為主,偶爾咳少許白痰,憋氣,咽癢,怕冷,面色灰滯,口干不欲飲,納可,二便調。舌淡,苔薄白而潤,脈弦。予十棗湯治療。處方:大戟、甘遂、芫花各0.5g(打粉),肥大棗10枚。囑其第二天清晨用10枚肥大棗煎水后沖服,服后食大米粥。服藥20分鐘后感腹部輕微絞痛,隨即瀉軟便,繼之為水樣便,共2次,當天下午咳嗽即明顯減輕;3天后再進1劑,劑量如上,癥狀完全消失,至今未再復發(fā)。
按本案患者為慢性咳嗽,病情頑固,中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效果均不好。此為飲邪深伏作祟,根據其咳嗽、舌苔薄白而微滑、脈弦,考慮飲邪射肺,符合《金匱要略·痰飲病脈證并治》“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之說。遂予十棗湯治療,以驅逐深結在里的水飲邪氣。因藥切病機,頑固咳嗽覆杯而解,顯示出經方“一劑知,二劑已”之宏效。
1.4無積液性胸痛案史某,女,63歲,因“左側胸痛2年”于2016年3月9日就診?;颊呓?年無明顯原因出現左胸部疼痛,深呼吸時加重,甚則痛不欲生,胸部無壓痛,肺部CT顯示雙側胸膜輕度肥厚(此種情況已有10余年),但無胸腔積液。骨傷科排除肋軟骨炎和肋骨病變,頸椎胸椎CT示退行性變。2年來胸痛始終未作明確診斷。服用布洛芬等暫時有效,停藥后疼痛復發(fā),迭進中藥逾百劑,無明顯效果?;颊邿o咳嗽咳痰,無發(fā)熱惡寒,納眠可,大便干,舌淡紅苔薄黃,脈弦滑。見其體質壯實,常規(guī)治療無效,考慮“怪病多痰”,遂予十棗湯,首劑每味0.5g,服藥后排大便2次,為軟便,癥狀無明顯改善。第二天加量至每味0.75g,服藥半小時后腸鳴漉漉,下腹部出現下墜感,下黑色稀水便2次,便后腹部癥狀減輕。但患者突然感胸脅部劇烈疼痛,大約1小時后,胸痛消失,自覺全身輕松。之后每周服用1次,連續(xù)1個月共4次,以鞏固療效。后每月隨訪,患者胸痛未再出現,查肝腎功亦未見異常,肺部CT仍顯示雙側胸膜輕度肥厚。
按本案胸痛,非積液性,乃無形的痰飲蓄積于胸脅,通過十棗湯峻下之劑,痰飲邪氣通過大腸而下。正如李時珍所言:“十棗湯驅逐里邪,使水氣自大小便而泄,乃《內經》所謂潔凈府,去菀陳莝法也。”服后突然胸脅部劇痛,乃三藥并走胸脅逐水氣耳,即現今所說的“排病反應”。因痰飲蓄積已久,非一時可去,故每周1次,共1個月而愈。
2.1十棗湯的使用價值《金匱要略論注》言十棗湯:“甘遂性苦寒,能瀉經隧中水濕,而性更迅速直達;大戟性苦辛寒,能瀉臟腑之水濕,而為控涎之主;芫花性苦溫,能破水飲窠囊,故曰破癖須用芫花;合大棗用者……即不損脾也。”該方是張仲景十分推崇的一首方劑。縱觀《傷寒雜病論》300多首方劑,仲景反復提及達四次以上者只有15首,十棗湯便是其一,可見該方在仲景心目中的地位。然而現今臨床上醫(yī)者在治療咳喘病時卻很少用之,這與該方應有的價值和地位相差甚遠。分析其原因,一是醫(yī)者大多對該方的峻泄作用有所顧慮,恐其峻瀉后傷人正氣,致人虛脫;二是大多醫(yī)者只注重《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以下簡稱《痰飲篇》)第22條“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這一條論述,并將其視為治療“懸飲”(胸腔積液)的專用方,卻忽視了書中涉及該方的其它條文。其實,分析一下《金匱要略》和《傷寒論》的原文,就知道該方的適應癥遠不止“懸飲”,還包括了咳嗽、支飲、胸痛、短氣、心下痞等,如《痰飲篇》第32條:“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钡?3條:“夫有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宜十棗湯?!币约啊秱摗返?52條:“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干嘔短氣……十棗湯主之”等。
對于肺系病的治療,仲景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給出了很多臨床上行之有效的方劑,包括麻黃湯、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麻杏石甘湯、越婢加半夏湯、厚樸麻黃湯、葶藶大棗瀉肺湯甚至大承氣湯、厚樸大黃湯、木防己湯等等,為何又給出了作用如此峻猛的十棗湯?仔細分析一下張仲景的原文就可以得出答案。如《痰飲篇》第32條、第33條所云之“咳家”“支飲家”,一個“家”字就道出了其中的玄機,即仲景是用之治療頑固性、難治性的“咳喘家”的。
2.2十棗湯的作用機理對于水飲為病的特點,《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3]曰:“其為物則流動不測,故其為害,上至巔頂,下至涌泉,隨氣升降,周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俱有?!闭f明其致病的廣泛性和復雜性,也為該方臨床上治療多系統(tǒng)疾病提供了理論依據。眾所周知,“肺為水之上源”,而痰、飲、水、濕又異名而同源,痰飲水濕常常是肺系病的主要病機。比如,哮喘的“膈有膠固之痰”,在李用粹的《證治匯補》[4]中已有明訓;慢性咳嗽的“支飲在胸”,正如《金匱要略痰飲篇》34條所言:“久咳數歲……其人本有支飲在胸故也,治屬飲家”;而彌漫性間質性肺疾病急性滲出期肺部CT的廣泛滲出性改變,可視為水飲犯肺;慢性無積液性胸痛則為無形之痰飲盤踞于胸脅等等。這類病人,尤其是經過常規(guī)治療不效者,往往是由于飲邪深伏在窠臼隱蔽之處,伏而不出,留而不去,或是由于飲邪壅盛,水濕彌漫。總之,皆非一般滲濕化痰藥所能為之,必得以十棗湯之峻泄,方能斬關奪隘。
另外,肺與大腸相表里,不僅兩者在生理上相互為用、病理上相互影響,而且大腸還是肺部邪氣之出路。肺部飲邪通過峻瀉由大腸而下,說明大腸是祛除肺部病邪的重要渠道。這不僅符合中醫(yī)“上病下治”的思想,還體現了臟腑相關理論在疾病治療中的意義和中醫(yī)整體觀理論的意義。對于該方的作用機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卷17有很好的闡釋,文曰:“十棗湯驅逐里邪,使水氣自大小便而泄,乃《內經》所謂潔凈府,去菀陳莝法也?!净ā⒋箨?、甘遂之性,逐水泄?jié)?,能直達水飲窠囊隱僻之處,但可徐徐用之,取效甚捷,不可過劑,泄人真元也?!盵5]陳言在《三因極一病癥方論》言:“以十棗湯藥為末,用棗肉和丸,以治水氣喘急浮腫之證,蓋善變通者也?!盵6]。
2.3十棗湯的安全性能今人皆言十棗湯為虎狼之劑,認為服用后可導致虛脫、電解質紊亂等急危之癥,或是認為只有體質強實者方可用之。其實并不盡然,這從張仲景的“方后注”就可以得到啟示,原文曰:“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說明不僅身體強壯者,即使是體質稍差者也可以服用,只是在劑量上要適當減量而已。當然“羸人”可用,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該藥的相對安全性。近幾年筆者應用該方已達100余人次,對每一個服藥的病人都進行電話隨訪,記錄每一個人的起效時間和藥物反應。從100余例的病人的服藥情況看:一般服藥后約半小時左右(個別病人服用后10分鐘左右)胃脘部略有嘈雜不適感,部分病人感輕微惡心,之后腸鳴漉漉,小腹有下墜感,約1小時開始排便,有的先是軟便后為水樣便,有的直接為水樣便,少數為黑色稀便或黑色水樣便。一般排便3~6次,最多者9次,幾乎都在上午12點之前泄瀉自止,胃脘及腹部不適感亦隨之完全消失,且瀉后患者皆自覺全身輕松舒適,無一例出現明顯乏力或脫水等虛脫征象,60余例住院患者查電解質、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亦均無異常。劑量一般每味藥0.5g或0.75g,多者為1g。效果以瀉水樣便為好,“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療程據病情而定,慢性咳嗽少則1次,多則3次,隔日服;哮喘等病情頑固的病人每周可服用1次,連續(xù)1個月或2個月。
2.3運用十棗湯的注意事項該方畢竟為峻瀉之劑,臨床上最好用于飲邪為患而正氣不虛者。服藥期間要注意顧護脾胃,以防藥之峻猛之性傷胃,囑患者糜粥自養(yǎng)的同時要忌食油膩和生冷。服藥間期要酌情服用一些補益脾胃的藥物,以顧護中氣,但要去掉甘草,勿犯“十八反”之戒。只要掌握了適應癥、服用劑量和方法,該方是一首安全而有效的方劑,無怪乎仲景對其鐘愛有加。
[1]漢·張仲景著.王叔和.傷寒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3:60.
[2]漢·張仲景著.何 仁,何若萍整理.金匱要略[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43-44.
[3]清·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M].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出版社,1994:249.
[4]清·李用粹.證治匯補[M].上海:上海衛(wèi)生出版社,1998:67.
[5]李時珍著.高學敏主編.本草綱目[M].北京:文化發(fā)展出版社,2011:273.
[6]陳無擇.三因極一病癥方論.[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146.
山東省青島市2014年度中醫(yī)科研計劃項目(No.2014-zyy007)
王燕青,女,主任醫(y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名老中醫(yī)師承工作指導老師,山東省優(yōu)秀中醫(yī)臨床人才,兼任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肺系病分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內科分會委員等。擅長治療呼吸道疾病、更年期綜合征、疲勞綜合征、長期發(fā)熱、失眠等。主持參與多項科研課題,曾獲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發(fā)表論文30余篇,主編著作2部。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青島市中醫(yī)醫(yī)院(26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