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紅
高三臨界學生心理的成因具有多元性,自然解決的方法也有多樣性,需要學校、家長、社會、個人齊抓共管,共同努力,才能幫助他們度過這個特殊時期。
一、學校教育是基礎(chǔ)
1.提前摸底調(diào)查,積極干預排除
學校要對高三臨界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定期進行摸底調(diào)查,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并對特殊學生進行重點跟蹤疏導。最好要建立和完善心理障礙預警制度,提前掌握臨界學生的心理態(tài)勢,進行有效的干預和疏導。
2.開足心理課程,強化健康教育
學校要想辦法配備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同時也要提升課任老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啟用心理咨詢室,通過多種方式,清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從而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達到健康心理,成功誘導的教育目的。
3.開展專題講座,提升教育效果
學??梢愿鶕?jù)高三臨界學生的共性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心理講座。如怎樣控制情緒,怎樣消除自卑心理,怎樣突破心理瓶頸等,以提高學生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能力,最終達到以點帶面,共同教育的目的。
二、班主任教育是核心
班主任是學生在學校里接觸最多的老師,班主任的言行會影響學生學習和生活等各方面的狀態(tài)。因此解決臨界生的心理問題班主任必須發(fā)揮核心作用。
1.嚴格管理學生,擔負“家長”責任
班主任要想辦法擠時間加強與學生和其他課任老師的情感交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日常的教學和管理之中;切實擔負起“家長”的職責,在生活上多關(guān)心,在學習上多指導,幫助臨界學生排憂解難,減輕心理負擔。
2.加大情感投入,密切師生關(guān)系
班主任要有愛心,一要公平對待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不能根據(jù)自己的好惡厚此薄彼,使學生產(chǎn)生對立情緒,甚至產(chǎn)生反感情緒。二要切實關(guān)心學生,拉近班主任和學生的距離,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才能找出問題所在,對癥下藥,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3.堅持家訪工作,建立教育網(wǎng)絡(luò)
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家訪工作。利用家訪的機會,了解學生的家庭組成和父母的受教育情況,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健康狀況、在家表現(xiàn)等情況。知道了以上情況,在具體的工作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了。
4.常進學生宿舍,觀照特殊群體
班主任要經(jīng)常到自己班級的宿舍走走,看看,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解決宿舍里存在的問題。另外,班主任可以在一個宿舍安排一個班干部或責任心比較強的學生,將當天在宿舍發(fā)生的異常現(xiàn)象及時告知班主任,避免一些極端事件的發(fā)生。
2017年我縣城南一所中學高一的一個學生,由于個子小,身體弱,經(jīng)常受到其他同學的欺負。一天,在宿舍吃飯的時候,由于一個小小的矛盾沒有人給他解決,也沒有人給他疏導,在班主任和其他教師都不知情的情況下,留下一紙遺書,用一瓶農(nóng)藥結(jié)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給家庭帶來了無法挽回的損失,也給學校和社會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三、家長配合是根本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在孩子心理品質(zhì)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家長關(guān)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和觀念將直接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
1.建立家校聯(lián)系制
建立“家長——老師”“家長——孩子”“家長——熟人”之間的通訊保障系統(tǒng),以便家長及時了解子女的在校表現(xiàn),在家表現(xiàn)和在社會上的表現(xiàn)情況,幫助老師和家長及時做出準確判斷,采取最佳的教育措施和誘導策略。
2.及時召開家長會,達成共識解難題
現(xiàn)在許多家長還沒有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認為孩子沒病就是健康,不犯錯誤心里就沒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和班主任非常有必要通過多種渠道來幫助家長提高認識,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
3.多渠道溝通交流,全方位助力教育
家長除了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外,還應(yīng)該想方設(shè)法調(diào)動一切積極因素,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甚至于最好的自己做學生的表率和榜樣,幫助學生消除消極情緒,獲得走向成功的動力。
四、社會助力是支撐
1.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凈化社會風氣
學生教育不只是學校的事,老師的事和家長的事,更是社會的事。學生不是處在真空環(huán)境,社會的影響是不可否認的。真心希望有關(guān)部門能夠管好網(wǎng)吧、歌廳等娛樂場所,能夠管好網(wǎng)絡(luò)、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用正確的輿論引導學生、用高尚的情操感染學生、用先進的事跡鞭策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提倡全民教育,注入成功動力
在我們的身邊,的確有很多的人在為我們的教育呼吁,在出力,像資助我們“珍珠班”的浙江新華愛心基金會的朋友,像任職北京十一學校的民勤籍潘從紅老師他們一直在不懈努力,“喚醒愛心,發(fā)揚傳統(tǒng)”。希望更多的人加入他們的隊伍,讓愛心、責任、意志成為我們成功誘導的不竭動力。
3.強化自我教育,鍛造良好品質(zhì)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我們既要社會、家庭、學校的幫助,更要理智、清醒的自我教育。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效地優(yōu)化自己的心理,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善待未來。一個能夠主宰自己情緒的,必定是一個主宰自己未來和命運的人。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