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彬
摘 要:問題班級并不罕見,大多存在以下問題:班級里厭學風氣盛行;集體榮譽感差;部分學生擾亂課堂紀律,違反校紀。其產(chǎn)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關(guān)鍵的是學校師資的不平,導致這些“問題班級”的師資力量薄弱,班級缺少帶頭引領(lǐng)人。作為一名班主任,要認真負責地承擔起管理和教育的責任,幫助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
關(guān)鍵詞:問題班級;高中;教育管理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逐漸成熟的時期,情感、思維上有著不穩(wěn)定、不健全的特點,容易對學校、家庭的教育產(chǎn)生反抗情緒,以至于出現(xiàn)種種叛逆行為,給班級的教學管理帶來很大的困擾,但這些往往是學生在成長階段的認知水平與心理需求不相符合而產(chǎn)生的一系列問題。班主任要采取合適的方式方法,改善班級風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淡化競爭,提倡合作
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力地提倡競爭的教學模式,利用各種獎勵或者懲罰的措施激起學生對成績和排名的渴望,在某種程度上,這種競爭的教學模式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從長遠來看,競爭的教學方法并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觀念和價值觀念,學生容易把學習理解成為一種優(yōu)勝劣汰的比賽,而不是提升自我知識與素質(zhì)的過程。在整體學習氛圍低迷的狀態(tài)下,這種競爭模式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對于問題班級,班主任更應該采取合作的教學模式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而非競爭。合作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溝通,從而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形成和諧健康的班級風氣。
例如,我所任教的班級,高二分科分來了部分體育特長生,這些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行為習慣上都欠佳,自律性不強,在充分考慮了學生的性格特點、知識水平和綜合能力的基礎(chǔ)上,我在班級內(nèi)進行了學習小組的劃分,在進行一些班級活動的時候,我也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開展,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會對小組的成員進行互相認可,增強小組的凝聚力,從而間接有力地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經(jīng)過這種分組合作的管理方式,班級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強,學習的風氣也獲得了改善。通過活動使得特長生的特長和價值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很大程度地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二、取長補短,因材施教
作為一名班主任,要認識到學生的獨特性和發(fā)展性,意識到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相比初中生,高中生在心理上更希望自己被當做一個獨特的個體來對待,而不是集體中的一部分。如果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得不到關(guān)注和認可,那么這種期待就可能會轉(zhuǎn)變?yōu)橄麡O情緒,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因此,班主任要深入關(guān)注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情況,發(fā)掘?qū)W生身上的閃光點,進行肯定和鼓勵,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例如,班級里有一名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以外幾乎不聽講,不是睡覺就是在課本上亂寫亂畫。我偶然翻看了一次她的課本,發(fā)現(xiàn)她在課本上畫的畫很好,畫人畫物惟妙惟肖。于是我找她進行了談話,對她的繪畫水平進行了高度的贊賞和肯定。聽了我的話以后,她臉上的不安變成了欣喜,她坦言道,小學時候參加過繪畫班,但學習成績一直不太好,以前也有許多老師找她進行過談話,無一例外都是在批評教育,只有我關(guān)注到了她的畫作。我鼓勵她以后在課余時間堅持自己的愛好,在上課時認真聽講,把學科知識水平提上去,并列舉了歷史上唐伯虎、王維等名家,都具有很高的知識水平,說明文化知識與繪畫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并讓她擔任班級黑板報和手抄報的負責人。這名學生受到我的鼓勵后,產(chǎn)生了強烈的學習熱情,學習成績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她在班級文化建設(shè)方面也起到了非常好的帶頭作用。通過這件事我覺得班主任要看到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點,并鼓勵他們?nèi)¢L補短,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
三、多方合作,協(xié)調(diào)管理
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班主任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有些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的時候,只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所以當學生受到其他因素影響的時候,班主任往往是費盡心力,但卻是隔靴搔癢,抓不住重點。因此,班主任在進行教育管理的過程中,要聯(lián)系多方面的因素,如家長、學校、各科教師等,通力合作,共同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寬松的環(huán)境。
家長會是一種常見的合作管理的方式,但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著誤區(qū)。比如有的班主任會把家長會變成“批評大會”或者“成績發(fā)布會”,這樣不僅起不到幫助學生學習的作用,反而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班主任要明白,開家長會的目的是家校統(tǒng)一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和諧、溫馨的環(huán)境。我在召開家長會的時候,沒有集中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分析,也沒有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批評,而是用一種輕松的方式,讓家長體會學生學習的辛苦,既不要對學生漠不關(guān)心,也不要給予學生太大的學習壓力,而要多關(guān)心學生本身的情況,成為學生堅實的后盾。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家庭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比如有的學生是因為家長的不管不顧,從而對學習失去了動力,有的學生則是因為家長的逼迫形成了叛逆心理,故意不學習。我通過家長會,呼吁家長多關(guān)心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感受,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是學生努力學習、積極學習的前提。
所謂的“問題班級”和“問題學生”,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學生在叛逆期的正常性格表現(xiàn),其背后的心理成因是學生從稚嫩走向成熟,希望被成人世界所接納和認可。這些所謂的“問題班級”“問題學生”,仍然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班主任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能力,結(jié)合高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習慣和人生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張嘉慧.淺析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5(5).
[2]楊福榮.“以學生為中心”的高中班級管理策略探討[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