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作為傳統(tǒng)香煙的替代品,越來越受歡迎,但電子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在科學界和煙草制造界一直存在爭議。很多研究都在電子香煙的排放物中發(fā)現(xiàn)了醛類(如甲醛)等已知會導致人類得癌癥的化學物質,但對于這類致癌物質的數量是否足以對使用者造成傷害,各方還沒有達成一致。
有研究機構多年來一直在調查與電子煙相關的健康風險。研究人員通過分析12名電子煙使用者在使用電子煙前后的呼吸,來估計這些有害化學物質的情況。2016年,他們發(fā)表了一項研究結果,證實電子煙中有味道的液體在化學分解過程中形成了醛,并在電子煙的蒸氣中釋放出來。
結果表明,使用電子煙后呼出的醛類物質的平均濃度大約是使用前的10.5倍。除此之外,吸完煙后,呼出的甲醛等化學物質的濃度比電子煙的直接蒸汽濃度低了數百倍,這說明大量的甲醛進入了使用者的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