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云 廣州市黃埔區(qū)香雪小學
音樂本身屬于一種較為傳統(tǒng)的藝術形態(tài),已經逐漸融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與體育課堂的有效融合,音樂的應用價值能夠更好的得以呈現。籃球運動作為小學階段被重點關注的體育運動項目,長期以來受到廣大青少年的熱愛。但在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課堂籃球教學中,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為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將音樂應用到小學體育課堂籃球教學當中,去剖析其展現出的內在價值,制定運用策略。
音樂在小學體育課堂籃球教學當中的應用,具體價值剖析可以從三個層面著手:其一,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從音樂的功能來看,憑借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能夠對人的神經系統(tǒng)進行刺激,從而產生共鳴,達到精神層面的愉悅感受。正如在健身房的音樂、全民健身的音樂運用等,都能夠對參與體育鍛煉的人群產生影響,使得身心健康得到促進。在籃球教學當中也同樣如此,可以借助音樂所展現出的價值,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其二,激發(fā)學生興趣。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課堂籃球教學的過程,多是教師在完成技術動作練習之后,學生模擬練習動作,而后進入到自由娛樂時間。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雖然能夠初步接觸籃球的基礎知識,但缺乏行之有效的引導和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導致小學生自身對籃球學習的興趣不高。而音樂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的運用,為傳統(tǒng)體育課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得學生跟隨音樂的音律和節(jié)奏主動地參與到籃球教學當中,達到激趣增效的教學要求;其三,增強學生的動力節(jié)奏感。在體育教學中,運動節(jié)奏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其中包括力量、節(jié)奏以及速度的感應變化。學生的運動節(jié)奏感如何,也表明對運動技能的掌握情況。音樂的運用,使得傳統(tǒng)籃球教學課堂韻律性和節(jié)奏性更強,對學生掌握籃球技能具有重要作用[1]。總之,音樂在小學體育課堂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音樂在小學課堂籃球教學中的運用,在準備階段的運用是基礎,也是音樂運用得以初見成效的關鍵之所在。對于籃球課堂教學,學生的機體活動過程是一個逐步適應的階段,而準備階段小學生的興奮度以及積極性都不高。因此,在進入到準備階段之后,如何找準學生機體的適應過程對體育教師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從傳統(tǒng)的籃球教學中來看,教師通常是以一些基本的準備活動、關節(jié)活動為核心,身體機能的提升效果十分有限,學生參與積極性并不高。而借助音樂,則能夠帶給學生不一樣的熱身活動過程。音樂本身具有良好的帶動性,選擇合適的音樂則能夠在準備階段快速的將學生的機體適應性激發(fā),快速的過渡到教學階段。例如在準備階段結合音樂開展徒手操練習,在鮮明的節(jié)奏中增強學生的注意力,為承受運動負荷奠定堅實基礎[2]。
籃球教學的實施階段,需要結合籃球教學的目標,開展籃球技術教學以及重難點的訓練。在籃球技術教學方面,傳統(tǒng)的單一技術教學,多是以理論加實踐的方式,采取的方法為示范教學法,教學處于一種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但這種問題的產生不單單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一些籃球技術動作本身也相對單調,需要反復練習才能夠掌握。以原地單手運球為例,該籃球技術教學中,則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對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節(jié)奏感較強、爆發(fā)力較強的音樂,如學生較為熟悉的We Will Rock You等。以音樂來調動學生的興趣,更主動的投身到籃球技術的練習當中,在歡樂的氛圍中更好地完成技術練習。當然,在面對一些難度較大的籃球技術教學時,為了緩解學生的情緒,避免出現消極心理,教師則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激勵作用的歌曲,如相信自己、灌籃高手主題曲以及加油歌等等,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消除和克服疲勞,超越自我。從實施階段來看,其中涉及到的籃球教學內容較多,針對不同的實施過程和教學側重點,都應該適當地輔以音樂來進行教學,打造全新的籃球教學模式,為小學生全面掌握籃球技術奠定堅實基礎[3]。
準備階段為實施階段做好鋪墊,避免運動損傷的出現。而實施階段的側重點和關注焦點則放在技術的完成方面,在結束部分則重在緩解學生的身心疲勞感。通常在傳統(tǒng)的籃球教學中,該環(huán)節(jié)處于一種缺失狀態(tài),都是以學生自由活動為主,自然放松環(huán)節(jié)被壓縮和刪減。但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放松環(huán)節(jié)在體育課堂之上的重要性已經逐漸得到重視。所以,在結束階段的音樂運用,以舒緩的音樂選擇為主,幫助學生放松。如以隱形的翅膀、明天會更好等音樂為主,學生在這種音樂節(jié)奏當中,能夠很好的去消化籃球教學中所學習的技能,為迎接其他的學習任務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