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翔(化名),三年級男生,學習成績一般,家中獨子。翔翔平時由爺爺奶奶照顧,父母很疼愛翔翔,但只有周末才能與他團聚。
翔翔性格乖巧,但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成績下降明顯。與此同時,翔翔的體重在逐漸上升。成績和體重讓他備受困擾、愈發(fā)自卑。他想努力改變現狀,但短暫的努力未能起效,加上爺爺奶奶疏于管教,時間一長,翔翔就徹底放棄了,學習態(tài)度愈發(fā)不端正,畏難情緒也愈來愈嚴重。
翔翔父母為了彌補對孩子的虧欠,首先想到的是在物質上給予滿足,對于翔翔的其他問題不夠重視。久而久之,翔翔逐步建立了“父母并不看重我學習成績的好壞”的消極信念。
翔翔就讀的學校有很多留守兒童,周圍的很多同學與他經歷類似,因此,他并沒有察覺自己有何特殊之處。但隨著年級的升高,他在學習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越來越明顯。
行為主義認為,人的問題行為、癥狀是由錯誤認知與學習所導致的。翔翔在學習和做作業(yè)的過程中,只要遇到一點困難,就會選擇放棄,他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對自我的評價很低,有“我不行”“我學業(yè)不好,別人會看不起我”的不良認知信念,從而引發(fā)了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學習成績下降、與同學相處不自信等不良行為。所以,如果心理輔導讓他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完成作業(yè),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改變,相信他能朝積極的方向發(fā)展。
咨詢開始,他嚴肅端坐,略顯緊張,與咨詢員幾乎沒有眼神交流,也沒有太多面部表情。我用尊重、傾聽、共情、無條件積極關注等心理咨詢技巧主動與翔翔建立相互信賴的咨詢關系。在此期間,我了解了他的基本情況,找出了他家庭作業(yè)無法完成的原因以及內心想法、感受,由此探尋其心理矛盾的問題所在和期望改變現狀的意愿。并和他共同制定了咨詢計劃:重新評估錯誤觀念,建立新的、正確的信念。
經過幾次咨詢,翔翔不再緊張。在之前的咨詢過程中,大多是我引出話題跟翔翔進行交流探討,從第二階段開始,翔翔更愿意表達,他會主動跟我分享學校里發(fā)生的一些趣事。
每次翔翔過來,我都會為他準備一些水和糖果,還會播放輕音樂營造輕松的談話氛圍。在咨詢過程中,翔翔通過回憶、描述自己完成家庭作業(yè)的情景,發(fā)現自己不夠努力,并且很難獨立按時完成作業(yè)。我?guī)椭鷣碓L者挖掘出“我不行”“我學業(yè)不好,別人會看不起我”的不良認知信念,然后讓他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來源于對自身的錯誤認知,引導他相信:只要我們正確地看待自己、提高自信心,在學習和人際交往方面一定會有所改善。
接著我引導翔翔回憶之前成功的經歷,讓他找回一些自信,引用名人故事激發(fā)他對成功的渴望。我的尊重、傾聽、共情,讓翔翔能更自由、更輕松地表達自己。在整個咨詢過程中,我始終保持中立原則,不替翔翔做任何決定,始終尊重他內心的感受,相信他有能力改變自己。
翔翔能輕松、大膽地表達自己,慢慢地感受到與人相處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漸漸地,他的學業(yè)進步了,教師和家長都對他刮目相看。這樣的積極關注讓翔翔更有動力,也堅定了“原來父母也覺得學習很重要”這一信念。與此同時,翔翔開始有意識控制自己的體重。學業(yè)和體重的變化,讓他在與同學交往時變得更大膽、更輕松。在他人積極關注的基礎上翔翔慢慢地開始發(fā)展積極的自我關注。
面詢的最后,我開始為分離做準備,和翔翔共同回憶在咨詢過程中使用的“正確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的方法,希望能把它們遷移運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幫助自己走得更遠。
本案例中,目標的達成依賴于心理咨詢過程中的良好咨訪關系。來訪者需要有解決問題的迫切愿望和對心理咨詢師的信任,只有在信任、友好、尊重的交流環(huán)境中,才能讓來訪者發(fā)現行為問題背后的真正原因——對自我評價過低,以及“我不行”的不良認知信念。然后幫助來訪者從正確認識自己開始,建立正向的自我認知信念,從而使行為問題得到改善。
在咨詢過程中,心理咨詢師積極關注來訪者,并通過回憶成功經歷、名人故事激勵等方法鼓勵來訪者樹立信心。通過這段時間的咨詢,來訪者在學習、生活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