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例:
2015年3月的一天,輟學在家且未滿16歲的劉某、李某見獨自一人行走的黃某正在用手機打電話,便心生歹意,用事先準備好的鋼管毆打黃某,并用砍刀威脅,最終搶得黃某的手機一部及少量現(xiàn)金,并致黃某受傷。2015年11月的一天,劉某在網(wǎng)吧將正在上網(wǎng)的胡某喊至網(wǎng)吧二樓衛(wèi)生間,劉某用折疊匕首威脅胡某并搶走現(xiàn)金近百元與一部手機,又捅了胡某左腹部一刀后離開。經(jīng)鑒定,胡某的損傷程度為重傷,被搶手機價值近千元。案發(fā)后,兩人因害怕法律追究而外逃。
[問題]
此案中,劉某、李某的行為構(gòu)成何種犯罪?為什么?
[評析]
劉某、李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共同持兇器搶劫被害人黃某的財物,其行為均已構(gòu)成搶劫罪,在共同實施搶劫過程中,兩被告人均起主要作用,屬主犯。此外,被告人劉某還單獨實施了持刀搶劫他人財物并致他人重傷的行為,其行為也構(gòu)成搶劫罪。最終,兩個花季少年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和兩年,并處罰金。
案 例:
2017年11月11日下午6時許,7歲的何某和黃某在某商場玩耍時,被商場保安人員懷疑偷了東西,兩個小孩被帶進保衛(wèi)科詢問并做筆錄,何某承認其以前偷過兩次食品,并在筆錄上簽字,按手印。之后保安人員讓何某叫來母親對其罰款100元。事后,何某母親幾次要求商場退回罰款未果,遂訴至法院。
[問題]
此案中,商場的行為是否有錯?為什么?
[評析]
商場在未當場抓住何某偷竊,又無任何證據(jù)證明原告有偷竊行為的情況下,將何某帶進保衛(wèi)科進行“詢問”。并且僅憑7歲未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的自述而認定其偷竊,并對其進行罰款是錯誤的;商場的行為是丑化了原告何某的人格,損害了原告的名譽。最終,法院當庭宣判被告某商場向原告賠禮道歉,退回原告何某罰款100元,并賠償精神損失費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