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毛昌杰詩考述

2018-01-28 10:50
泰山學(xué)院學(xué)報 2018年1期
關(guān)鍵詞:民國陜西

范 志 鵬

(陜西省社會科學(xué)院 古籍研究所,陜西 西安 710065)

毛昌杰(1865-1932),字俊丞,亦作俊臣,揚州甘泉人,清末民國間關(guān)中著名學(xué)者。少孤,家貧無以自存,奉母往西安依伯父毛鳳枝,遂著籍長安。光緒丁酉(1897)科拔貢、舉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經(jīng)濟特科。先后任教于涇陽崇實、味經(jīng)、鳳翔鳳起、三原宏道等書院,陜中名士聞人如于右任、胡景翼、茹欲立、李元鼎、李儀祉等皆出其門。辛亥后,出任陜西圖書館館長、南京法制院參事,又任關(guān)中道尹。民國中陜西省設(shè)通志館續(xù)修陜西通志,毛昌杰為總校①。毛氏少治《說文》,次及經(jīng)籍訓(xùn)詁考證,通許鄭之學(xué);旁及輿地、水道、子史掌故、文藝詞章;以家學(xué)淵源②,中年后益好研索金石,自致于精,為關(guān)中金石學(xué)大家。關(guān)中乃至國內(nèi)外公私存藏金石書畫,得其題跋者甚多。毛氏邃於學(xué)問而不事著述③,歿后數(shù)年,門人搜集其詩文、日記遺稿付印,題為《君子館④類稿》。

毛昌杰詩,據(jù)《君子館類稿》前之“編次例略”可知:毛氏“所為詩稿,民國七年(1918)前者皆已毀失,僅存七年以后百數(shù)十首”[1](P13)。此概其大要而言,實際上毛昌杰詩除《君子館詩鈔》所收之外,散見于其他文獻資料,尤其是題于書畫、金石拓本者不在少數(shù)。只是此類詩作往往伴隨其所題之書畫、拓本秘藏,難以搜集。本文所論之毛昌杰詩歌,即以《詩鈔》所收為限進行探討。

一、余事作詩人——毛昌杰詩的內(nèi)容與成就

毛氏不以詩名,作詩亦不刻意求工,多數(shù)詩作都是人情往來、交際應(yīng)酬的產(chǎn)物。《君子館詩鈔》共收詩104題170首,就題材內(nèi)容言,大致可以分為題卷(所題對象有書、畫、金石拓片以及人物肖像、照片等)、贈答唱和、賀吊、感懷紀事等四類。此外,《君子館日記》中還記錄了大量聯(lián)語,其中以挽聯(lián)、喜聯(lián)為多,亦有少量為名勝古跡、園林亭臺所題楹聯(lián),在此附入一并討論。

(一)題卷之作

作為金石書畫研究領(lǐng)域的大家,毛昌杰曾寓目、鑒定、題跋之物難計其數(shù),《詩鈔》中收錄此類詩作甚多,約五十余首。如《題昭陵石馬什伐赤拓本為趙輔卿參議》:

秦王掃蕩中原日,赤驥歸來汗血殷。瀍澗烽煙今未靜,青旌誰唱凱歌還。[1](P188)

“昭陵六駿”原是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壇廊房兩側(cè)的六幅駿馬浮雕,用以紀念李世民南征北戰(zhàn)、馳騁疆場的六匹坐騎,“什伐赤”即為其中之一。唐太宗親撰《六馬圖贊》,其題“什伐赤”贊語云:“瀍澗未靜,斧鉞申威,朱汗騁足,青旌凱歸?!泵艽嗽娀锰谡Z,反其意而出之,名為詠古,實則諷今,抒發(fā)對軍閥混戰(zhàn)時局的不滿。

又有《為蕭仙閣⑤市長題藍田叔畫四幅》:

聞道蕭云宅,珍藏玉笥山。四圍花爛漫,一水碧潺湲。杖策者誰子,攜童來叩關(guān)。遂令此中語,傳說到人間。

赤帝騎龍,火云燒空。清涼世界,在此山中。飛瀑千尺,芭苴一叢。看云倚石,靜聽松風。

本來仙閣在蓬壺,縹緲煙云時有無。一角紅樓出山半,恰成仙閣隱居圖。

一葉山溪里,沖風冒雨行。誰憐滄海上,跋浪斗長鯨。[1](P206)

藍瑛(1585-約1666),字田叔,號蝶叟,晚號石頭陀、西湖外史等,浙江錢塘人。浙派后期代表畫家之一。毛昌杰所題 “藍田叔畫四幅”,現(xiàn)藏濟南博物館,稱為“山水四屏”[2](P73)。其一曰《春山問道圖》,其二曰《仙閣卜居圖》,其三曰《琳宮仙磬圖》,其四曰《風雨歸舟圖》。每屏皆有毛氏題詩、跋語,并有其好友關(guān)中名士宋伯魯題跋。毛氏跋《風雨歸舟圖》曰:

蜨叟畫,浙派鉅子,得一已難,仙閣仁兄竟得其四,喜而索題,因各為一詩以張之,即祈指正。己巳六月,長安毛昌杰俊臣甫題并識,時年六十有五歲。[3](P75)

己巳為民國十八年(1929),其時蕭振瀛在西安市長任上,故毛氏以“蕭仙閣市長”稱之。據(jù)宋伯魯跋語云,此畫“仙閣得諸長安肆上”。藍田叔山水法宗宋元,自成一家,蕭振瀛得此傳世佳作,“索題”于毛昌杰,恐怕主要目的還是請他鑒別真?zhèn)?。藍瑛這組山水條屏意境高遠、蒼雅雋永,毛昌杰題詩亦屬本色當行,體會作者筆意,且宕逸思于畫外,詩情畫意,相映成趣。其題《仙閣卜居圖》后二句,收入《君子館詩鈔》作“一角紅樓出山半,恰成仙閣隱居圖”,而畫面原題云“一角朱樓隱山腹,恰成仙閣卜居圖”,句意未變而更見才思。

(二)贈答唱和之作

毛昌杰生于揚州甘泉,幼年喪父,就食于高郵外家,十三歲入陜,循例著籍長安以應(yīng)科試,此后雖慣以“長安毛昌杰”自稱,然童年記憶拂之不去,鄉(xiāng)關(guān)之思時時縈繞心頭。其《寄高郵徐欽韓》云:

何處桃源好避秦?故鄉(xiāng)三十六湖濱。五年不踏江南路,楊僕終為關(guān)外人。

西風黃葉晚鴉歸,獨坐寒窗淚滴衣。省識淮南風味否?菊花香里蟹初肥。[1](P155)

辛亥鼎革之后,政局動蕩,軍閥混戰(zhàn),秦中更是成為諸侯角逐的戰(zhàn)場,各路勢力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百姓苦不堪言。毛昌杰逢亂世而居異鄉(xiāng),自然格外思念故土,然此時神州大地處處烽煙,淮揚一帶也不是可以“避秦”的桃花源,菊黃蟹肥是記憶中故鄉(xiāng)的味道,西風黃葉是眼下長安的現(xiàn)狀,書生獨坐寒窗,不禁淚下沾衣。此詩語不驚人、意非生新,勝在情真意切。另一首《再送貞白之江寧步子彝原韻》:

太息途窮阮步兵,更堪歧路送人行。攀來楊柳千條細,話到鄉(xiāng)關(guān)百感生。廢壘銜芹誤歸燕,雜花滿樹亂啼鶯。知君此去應(yīng)回首,渭樹江云總有情。[1](P198)

“渭樹”與“江云”,一個是數(shù)十年來早已落地生根的長安,一個是承載著無數(shù)童年記憶的故鄉(xiāng),二者都是難以割舍的,因為“有情”,所以百感交集。

(三)賀吊之作

《君子館詩鈔》中此類作品數(shù)量不甚多,有賀壽、賀新婚、賀生子、哀悼等題材。應(yīng)酬之作,往往流于形式,套語多而詩意少。其《賀周紹先連長歸郿完婚》云:

天上月輪滿,人間桂子香。吹簫引秦女,顧曲有周郎。霸岸秋風起,郿州歸路長。暫停馳檄手,且去賦催妝。[1](P179)

檢毛昌杰《君子館日記》可知,此詩之作在陰歷八月十三日,故以“月輪滿”、“桂子香”起興,頸聯(lián)用“王子吹簫”、“周郎顧曲”等習(xí)見熟典,喻周氏夫婦琴瑟和諧,頷聯(lián)寓情于景,交代時、地,尾聯(lián)揚起,點明題旨。受賀者周紹先乃一年輕軍官,相對于毛氏而言屬于晚輩,地位亦不甚高,所以作者用語輕快活潑,自然曉暢而有蘊藉之致,不似尋常賀喜詩作之堆砌板滯,可謂淡而有味。另一首《賀宋芝老抱孫》格調(diào)則有所不同:

窗外榴花照眼紅,缾園老子樂無窮。已欣雛鳳飛清望,更引騮駒紹祖風。文若方孩嬉膝下,司空尚小著車中。衡門他日高軒過,百里荀陳聚會同。[1](P205)

宋芝老即宋伯魯⑥,乃關(guān)中耆宿,長毛昌杰十余歲,學(xué)識、聲望皆在其上,與毛氏交誼在師友之間,故尊稱為“芝老”。通觀全詩,用事綿密,典雅恭謹,格律精而意興淺,所謂賀詩,實為諛詞。

相較而言,毛昌杰的一些哀悼親友的詩作,發(fā)乎真情,直抒胸臆,更能動人。如《笠僧以臂瘡卒于豫詩以哭之》:

遙望夷門淚滿襟,前軍忽報大星沉。一腔熱血功初就,滿目瘡痍痛尚深。善將真如身使臂,多憂終竟疾攻心。顏淵早夭東陵壽,天意懵騰直到今。[1](P188)

“笠僧”即胡景翼⑦,是陜西靖國軍著名將領(lǐng),慕名拜入毛昌杰門下,執(zhí)弟子禮甚恭。毛也非常欣賞這個學(xué)生,以救國救民相期許。胡景翼之卒,毛氏悲痛異常,他在民國十四年(1924)四月十九日的日記中寫道:“早閱報,知笠僧兇耗已證實,痛徹于心。”[2](P419)以“大星”、“顏淵”作比,可見胡景翼在他心中地位之高,兇耗傳來,毛氏不禁老淚縱橫。國家動蕩,生靈涂炭,難得有英雄出世救民于水火,卻又不幸英年早逝,怎不令人感慨!誰謂天道無私?原來幾千年來,“天意”一直是“懵騰”無知的。

(四)感懷紀事之作

毛昌杰詩存世無多,其中題卷、贈答、賀吊等應(yīng)酬之文又占去大半,真正緣情言志、自抒胸臆的詩作不過寥寥十數(shù)首。如《感春甲辰二月十九日》:

流鶯百囀最高枝,苦語東皇好護持。一歲芳華能幾日,莫教老去憶花時。

滿園紅雨落紛紛,幾日狂風斷送春。十二欄桿都倚遍,天涯誰是惜花人。

平生自負好芳姿,懶向東君訴別離。不見花開見花落,黃昏微雨黯尋思。

游絲自在裊晴空,深院無人泣落紅。墮溷沾泥飛不起,敢將無力怨東風。[1](P153)

甲辰為光緒三十年(1904),前此數(shù)年,清廷開經(jīng)濟特科,毛昌杰“被舉征士,考授湖北補用知縣”[4],然而沒多久即落職還鄉(xiāng),此后直到辛亥革命,輾轉(zhuǎn)執(zhí)教于關(guān)中多所書院、中學(xué),正值壯年,有志不獲騁。詩中“一歲芳華能幾日”是感慨歲月不居、韶華易逝;“天涯誰是惜花人”則嘆息世無伯樂,以致明珠暗投;身處末世,雖“自負芳姿”,然既不愿因緣干求,“東君”也就不聞不問了,捫心自思,不免黯然;最后,作者將“飛不起”的原因歸結(jié)為“墮溷”、“沾泥”,時運不濟,命乎!命乎!這一組四首絕句,一氣流轉(zhuǎn),絲絲入扣,將詩人感春惜春、自傷不遇、徘徊反側(cè)、懷抱郁郁難舒的心思細致入微地表現(xiàn)出來。面對腐朽的社會現(xiàn)實,與毛氏同時代的許多詩人吶喊、怒吼,詛咒黑暗,呼喚變革,而他依然秉持溫柔敦厚的詩教傳統(tǒng),所謂“哀而不傷”、“怨而不怒”,這可能與其謙樸審慎的性格有關(guān),體現(xiàn)了作者彼時的心態(tài),也折射出他觀察生活角度、認識現(xiàn)實程度的不同。他晚年的《六十生日志感甲子》:

六街花市燈如舊,門外春風總不知。一室強羅兒女拜,兩年廢讀蓼莪詩。生來骨相難諧俗,老至文章漸入時。已幸榮期三樂備,皋魚永感下泉思。

缾梅開盡雪初晴,火樹銀花奪月明。連臂踏歌兒笑樂,濡毫寫痛淚縱橫。又聞新婦稱君舅,無復(fù)慈親喚小名(余以元宵先一日生,俗名燈節(jié),慈親即以是名余)。十載飽餐虀煮飯,篝燈午夜伴機聲。

孤露竟成立,艱危賴母慈。備嘗諸苦境,調(diào)護一孤兒。中歲常多疾,親心少樂時。六旬稱下壽,為報九原知。[1](P184)

毛昌杰生于同治乙丑(1865)[4],至民國十三年甲子(1924),恰整壽六十,毛氏生日在正月十四日,壽辰連著佳節(jié),滿堂兒孫環(huán)繞膝下,本是無限歡樂的大喜之日,作者卻哀哀不樂,何哉?思親?!对姟ば⊙拧まぽ吩疲骸鞍ОЦ改?,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孔子家語》記賢人皋魚之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也”。毛氏幼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感情極深,故事母至孝。如今由自己生日想到兩年前去世的母親,所謂“風樹之悲”,實為人生一大傷心事也,是以作者觸景傷情,“濡毫寫痛”,落淚不能自已。名為“志感”,其實就是感恩母親、懷念母親。而“生來骨相難諧俗,老至文章漸入時”則是無意中宕開一筆,隱隱流露出書生的自負與無奈。

(五)聯(lián)語

毛昌杰善作對聯(lián),《君子館日記》中即存有聯(lián)語數(shù)百副,其中多為賀吊之作。如賀好友閻培棠⑧六十壽辰二聯(lián):

六秩華年稱下壽;百花生日是今朝。

共君一百二十歲;應(yīng)知五十九年非。[2](P383)

閻氏生日在農(nóng)歷二月十二日,俗稱“百花生日”,即花朝節(jié)。第一聯(lián)暗含壽星生辰的具體日期,第二聯(lián)點出作者恰與壽星同歲,寓共勉之意。兩聯(lián)文字雅潔,構(gòu)思巧妙,對仗雖有不甚工穩(wěn)處,而意味清幽。其挽孫中山、胡景翼聯(lián)曰:

抱三民主義奔走京津,惜大功未成,山木摧頹哲人隕;

提十萬雄師奠安河洛,奈捷書初告,風云黯淡將星沉。[2](P420)

孫中山病逝于民國十三年(1924)三月,胡景翼病逝于四月;孫是毛昌杰所敬仰的偉人,胡則是他寄望殷切的得意弟子,一聯(lián)而挽二人,以質(zhì)樸之詞寫沉痛之感,平實厚重。以今日眼光看來,孫、胡之歷史地位及影響力自不可同年而語,然而在軍閥稱雄、民不聊生的年代,欲統(tǒng)一中國,拯救蒼生于水火之際,三民主義陳義雖高,卻不如十萬雄兵來得更實在一些。

現(xiàn)存毛昌杰對聯(lián)作品中,很大一部分是為他人捉刀,其中不乏政要名公,這也可以從另一方面說明時人對于毛氏撰聯(lián)水平的認可。例如他曾為馮玉祥代作三副名勝聯(lián):

愿吾四百兆生民無忘祖德;闡我五千年文化遂躋大同。

紫柏千章是神仙窟;素書一卷為王者師。

宗臣遺像丹青古;丞相祠堂俎豆新。[2](P576)

第一聯(lián)為中部縣(今黃陵縣)黃帝陵作,第二聯(lián)為留壩縣張良廟作,第三聯(lián)為沔縣(今勉縣)武侯祠作,或淳樸大氣、或高古淡遠、或清新雋永,皆貼切主題,融洽無間,為名勝增色不少。又如他受時任咸陽縣長劉肇封之托,為縣署三角亭撰寫柱聯(lián)云:

此地是西出巖疆,東來孔道;斯亭可南觀渭水,北眺嵕山。[2](P576)

咸陽乃秦漢故都、隋唐要地,宋以后逐漸湮沒無聞,毛氏此聯(lián)大度雍容,意境高遠。渭水是陜西的母親河,哺育了周秦漢唐無數(shù)輝煌;九嵕山是唐太宗昭陵所在?!澳嫌^渭水”、“北眺嵕山”,將咸陽厚重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從容揮灑,縣署小亭本是無名之所,得此佳聯(lián),遂成可觀之地。

毛昌杰舉人出身,精通小學(xué)、經(jīng)學(xué),身處晚清末造,蒿目時艱,亦致力于經(jīng)世之學(xué),他的詩是比較典型的學(xué)人之詩。應(yīng)特別指出的是,毛氏詩藝早得名師傳授,淵源有自,“少受知樊山先生,飲食教誨凡五年”[2](P411),樊山先生即樊增祥,乃是清末民初著名詩人,一生作詩數(shù)萬首,名滿天下。光緒十年至十八年(1884-1892)間,樊增祥歷任陜西宜川、咸寧、富平、長安等地知縣,毛昌杰此時“銳意攻苦,縣試見賞樊山,輒冠一軍,院試亦以案首列庠序,下屆考仍優(yōu)等最,補廩膳生”[4],其受樊山教誨,應(yīng)在此一時期。中年以后,毛氏就職于政府,庶務(wù)繁多,吟詠之事亦未全廢,他與友人結(jié)“今雨雅集社”,不時社集,賦詩詞、撞詩鐘,切磋技藝。其論詩亦頗有見地:

詠物詩有二難,不失之空即失之滯。此作為百花寫照,征引故事各稱身分而泛泛有弦外音,不沾不脫,斯體極則,且多至二百而詞無重復(fù),首尾若一,無一懈筆,尤為美意延年之征。[1](P75)

指出詠物詩之病多在“空”與“滯”,即虛與實、寫物與抒情的結(jié)合問題,可謂一針見血,非行家里手不能道出。

毛昌杰一生以學(xué)者自任而未嘗以詩人自居,對自己的詩作亦不甚在意,生前并未整理結(jié)集、刊刻行世,他在日記中也說:“余一生無多制作,大半皆應(yīng)酬之文,在古人例不入集也?!盵2](P557)其詩作數(shù)量不多且大半屬于“應(yīng)酬之文”固然不假,但因為作者自身深厚的舊學(xué)涵養(yǎng)、得自名師傳授的詩學(xué)根底以及時時砥礪的詩藝探索,他的詩歌作品仍然具有相當?shù)乃囆g(shù)水準,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逐漸式微的大時代背景下,雖非主流杰作,亦不失為別有興味的一家之言。

二、功夫在詩外——毛昌杰詩的史料價值

早在光緒二十三年(1897),毛昌杰與好友閻甘園等人痛感于甲午“中日之役,屢戰(zhàn)皆北”,合作創(chuàng)辦了近代陜西第一份民辦報紙《廣通報》,欲“博取眾長,擴充識見”以廣開民智。[5]他曾在光緒末赴日本“調(diào)查學(xué)務(wù)”⑨,期間與革命黨人士頗有結(jié)交。辛亥之后,毛昌杰多數(shù)時間供職于政府,暇則研治經(jīng)史,陶冶金石。他既做過陜西圖書館館長之類的文教官員,也擔任過關(guān)中道尹這樣的實權(quán)職務(wù),更多的是受歷任主陜政者之聘為“政府顧問”一類幕僚,也作為地方耆宿參與《長安縣志》《續(xù)修陜西通志》的編纂。關(guān)中政局變幻,主事者更迭頻繁,毛氏與當時陜西乃至國內(nèi)的縉紳賢達、聞人政要如宋伯魯、胡景翼、于右任、馮玉祥等人或師或友,往來甚多。這一時期陜西地方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毛昌杰都是親歷者,不同程度參與其中。比如發(fā)生于民國十五年(1926)的“西安圍城”事件,毛氏即有長詩記之,其《和李子彝圍城吟原韻八月初七晚》云:

今年故人相迫促,五日京兆不能辭。京兆五日日何事?日讀漫叟舂陵詩。蒿目坐視生民困,捫心寧免后世嗤?攢眉徒手終無策,窮搜冥索縈夢思。斯城被圍且半歲,兩軍勝負良難知。齊將閉壁身不出,單于長圍山不移??蓱z百萬空倉雀,求食不得棲無枝。況復(fù)比戶索軍食,緹騎四出紛奔馳。毀家紓難古所重,家無可毀將安之。救焚振溺豈無人,戰(zhàn)守不系于職司。排患釋難亦有術(shù),儒生議論百不宜。蚌鷸相持兩弗舍,一城坐困同囚羈。三旬九食久難繼,奄奄生命如微絲。今讀君詩一神王,枯腸渴肺忘調(diào)饑。志士不忘在溝壑,騷壇重與張鼓旗。蠻觸紛爭剎那耳,世運平陂有常期。五月圍城餓不死,此中疑有神扶持。[1](P194)

西安圍城始于四月,終于十一月。守軍為陜軍楊虎城部,圍城的是鎮(zhèn)嵩軍劉鎮(zhèn)華部,古城西安被圍將近九個月,直至馮玉祥援軍抵達,劉軍始退。毛昌杰時任關(guān)中道尹,身居圍城之中,又曾短暫護理陜西省長一職,即詩中所云“五日京兆”。被圍期間,城內(nèi)糧食奇缺,餓殍遍地,至解圍后收拾病餓死者遺體合葬一處為萬人冢,實乃人間慘劇。毛氏耳聞目見,發(fā)之于詩,感慨良深??蓱z城中百姓已如空倉之雀,“求食不得棲無枝”,守軍還要挨家挨戶征索軍糧,以至于“家無可毀”。今日史家論及西安圍城雙方,多以守城國民軍主張國民革命,呼應(yīng)北伐,視之為進步一方;圍城鎮(zhèn)嵩軍為北洋政府爪牙,屬于“反革命”勢力。然而在毛昌杰這樣的重要當事人眼中,對陣兩方“蚌鷸相持”、“蠻觸紛爭”,并沒有高下之別,真正值得同情的,是在“焚”“溺”之間掙扎的普通百姓。毛氏以一介儒生居關(guān)中道尹之位,苦無解圍救民良策,唯有嘆息。此詩不僅記錄了圍城之中的生民慘狀,而且表達了作者作為守城一方高官,對于戰(zhàn)爭的真實態(tài)度,頗具史料價值。

曾任國民軍第二軍軍長、河南軍務(wù)督辦的胡景翼,是毛昌杰期許殷切的得意弟子。世人多謂其為一介武夫,而不知他清廉自守,且虛心向?qū)W。胡英年早逝,毛昌杰悲痛不已,以詩哭之,除前引《笠僧以臂瘡卒于豫,詩以哭之》而外,尚有《再哭笠僧十二首》:

其二:下筆如傾百斛泉,短衣敦劍直無前,翁歸才略兼文武,余事能書史籀篇。(常自撰壽楊耀海先生文二千余字,余為刪存其半。又從余學(xué)篆書,臨石鼓文,兩月已得形似。)

其三:一縑慎守舊家風,百戰(zhàn)才成汙血功。不愛錢尤不怕死,一生低首岳精忠。

其七:君家懷德古城隈,處士門庭舊草萊。手握兵符逾十載,故園無地起樓臺。

其九:雄才豈盡性粗疏,抽暇螢窗伴蠹魚。案上一編遺墨在,蠅頭小字手親書。(余戲纂《聯(lián)語集唐》一卷,君為寫定,細草莊書,一筆不率。)[1](P190)

從中可見,胡景翼實非當時一般粗疏武人可比,他能文能書,資兼文武。起于草萊之中,掌兵權(quán)逾十年而簡約自奉,不置私產(chǎn)??v使毛詩不無過譽之處,也可從細節(jié)之中窺見胡氏不為人所熟知的一面。毛昌杰另有《哭茹懷西明府》詩曰:

弱歲才華佚輩倫,雙丁兩到出咸秦。高涼百里神明宰,更著循聲大海濱。(宰廣東吳川縣,即漢高涼境。)

座擁皋比作講師,池陽回首憶前期。最憐風雨青燈夜,執(zhí)卷依依問字時。[1](P187)

茹懷西,名欲可,陜西涇陽人?!白杂咨偌磁c(弟)欲立承父命讀書三原,年十五,補三原縣學(xué)生……二十一舉于鄉(xiāng),二十三登進士,授廣東吳川縣知縣……廣東革命軍興,去居滬上。民國成,以才望被舉為臨時參議院議員?!盵6]“雙丁”指三國魏丁儀、丁廙,“兩到”指南朝梁到溉、到洽,丁氏、到氏兄弟皆為一時俊彥,此處借指茹欲可、欲立兄弟。茹欲立(1883-1972)乃毛昌杰學(xué)生,同盟會會員,國民黨元老,聲名卓著,而其兄欲可早卒于民國之初,后世無聞。今陜西三原古稱池陽,毛昌杰曾執(zhí)教于三原宏道大學(xué)堂,據(jù)毛詩則可知,茹欲可曾求學(xué)于此,為毛氏及門弟子,且問學(xué)甚勤。《君子館日記》民國七年(1918)十一月八日有集句賀茹卓亭(欲立)生子一聯(lián):

跪履數(shù)從圯上老;生子當如孫仲謀。

其下有小序云:

卓亭仁兄從我游,才十許歲。自扶桑學(xué)成歸國,佐戎幕、任議員,運帷幄深謀、合天下大計。頃復(fù)生得寧馨兒,為聯(lián)賀之。吾非黃石,甚望子為張子房也。[2](P248)

可見毛昌杰與茹氏兄弟的師生之誼,并未因時過境遷而淡化,而是往來不絕,歷久彌新。

三、小結(jié)

毛昌杰為人孝友誠樸、敦厚淳謹;其為詩亦不立崖岸、不尚修飾、隨事隸詞、稱情而言。他一生波瀾起伏、交游廣泛,親身經(jīng)歷了清末民國陜西的一系列重要歷史事件,發(fā)而為詩,即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他早年得到大詩人樊增祥的指點,加之自身學(xué)養(yǎng)深厚,于詩藝一道亦不時留心探究,故其詩歌作品亦具有相當?shù)乃囆g(shù)水準,在清末民國舊體詩壇雖非主流杰作,亦不失為可以傳世的一家之言。

[注釋]

①辛亥后,陜西省政府于民國五年、六年、十二年、十七年數(shù)次設(shè)立“通志局”籌辦續(xù)修陜西通志事宜,皆因時局更易、人事消長,屢設(shè)而屢散,民國二十年(1931),中央政府通令各省市區(qū)設(shè)館修纂方志,陜西通志局亦遵章改組,更名為陜西通志館,至民國二十四年纂成《續(xù)修陜西通志稿》二百四十卷排印出版。毛昌杰即受“通志館”之聘為總校。

② 毛昌杰伯父毛鳳枝素喜搜羅碑帖、考訂金石,卓然成家,著有《寓意于物齋詩文集》《關(guān)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南山谷口考》《汲古閣兩漢書??庇洝返?。

③ 據(jù)《咸寧長安兩縣續(xù)志》卷一一“經(jīng)籍考”載,毛昌杰撰有《雪泥鴻爪日記》二十六卷、《君子館詩鈔》二卷、《文集》二卷、《雜著》四卷。今存《君子館類稿》十四卷,分為文鈔四卷、詩鈔二卷、日記八卷。有民國二十七年(1938)鉛印本。

④ 君子館,西漢河間獻王劉德為招攬?zhí)煜沦t良所建館舍,禮聘毛萇在此講經(jīng),傳授弟子,時人遂尊稱其地為“君子館”。

⑤ 蕭振瀛(1890-1947),字仙閣,吉林扶余人,民國軍人、政客。民國元年(1912)年入吉林政法專門學(xué)校。后任吉林省田賦管理局局長,當選國會眾議院議員。民國十三年(1924)赴西北,歷任綏遠省臨河縣、五原縣縣長,包臨道尹,西安市長,軍法處長等職。民國二十三年(1934)任察哈爾省主席、天津市長等職。民國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變后,任第1戰(zhàn)區(qū)上將總參議。民國二十九年(1940),辭去軍政職務(wù)從事實業(yè)。抗戰(zhàn)勝利后移居北平。

⑥ 宋伯魯(1854-1932),字芝棟,一字芝田,亦署芝鈍,別號九嵕山樵、瓶園老人、心太平軒老人。陜西醴泉人。光緒十二年(1886)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十七年(1891)任順天府鄉(xiāng)試同考官;二十年(1894)任山東鄉(xiāng)試副考官;二十二年(1896年)任都察院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掌印御史。后因參與康梁維新變法被清廷下令革職拿問,攜眷匿居上海數(shù)年,期間一度赴日本。二十八年(1902),攜眷回陜,被逮入獄三年。出獄后應(yīng)伊犁將軍長庚之聘赴新疆,主持新疆通志局,纂成《新疆建置志》《新疆山脈志》各四卷。宣統(tǒng)元年(1909)長庚調(diào)任陜甘總督,即隨之東返。辛亥(1911)夏回陜。1912年12月,應(yīng)梁啟超電邀赴京,受袁世凱之聘為總統(tǒng)府高等顧問。1918年當選為國會眾議院議員。宋晚年對陜西地方事業(yè)盡力頗多,任陜西省通志局(館)總纂、館長,主持續(xù)修陜西通志。詩、書、畫亦名重一時,著有《海棠仙館集》等。

⑦ 胡景翼(1892—1925),字笠僧,又作勵生,陜西富平人。早年入西安健本學(xué)堂,宣統(tǒng)二年(1910)加入同盟會,武昌起義時,在陜西舉兵響應(yīng),任第一標統(tǒng)帶。民國成立后赴日本留學(xué),1914年回國,在陜西軍閥陳樹藩部下先后任營長、團長等職。1917年參加組織陜西靖國軍,任第四路司令兼第七路總指揮。1922年馮玉祥任陜西督軍時,胡任第一師師長。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中,率部到河南援助直系,歸附直系曹錕、吳佩孚。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期間,又暗與馮玉祥、孫岳聯(lián)合倒直,發(fā)動北京政變。后與馮、孫組織國民軍,任副司令兼第二軍軍長。1924年11月,任河南軍務(wù)督辦。1925年4月病逝于開封。

⑧ 閻培棠(1864-1942),字甘園,號輞口樵者、晚照樓主,陜西藍田人。光緒二十三年(1897)與毛昌杰等人籌資創(chuàng)辦了陜西近代第一份民辦報紙《廣通報》。二十九年(1903)赴日本考察教育,歸國后在西安先后創(chuàng)辦甘園學(xué)堂、雅閣女校。中年后致力于金石之學(xué),收藏甲于三秦。書、畫兼善,尤以指書見長。著有《晚照樓書畫集》《說文階梯》《晚照樓六書講義》等。

⑨ 毛昌杰赴日本考察學(xué)務(wù)事,未見確切文獻記載,毛氏《君子館日記》民國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記曰:“聞井勿幕遇險之信,不勝哀慟。勿幕與我十年前東瀛一見,近三年彼此以文字切磋,甚相契恰?!泵駠拍暌辉戮湃沼浽唬骸爸撩鞯聲挚磿?,遇謝文卿,久談……文卿,余在日本調(diào)查學(xué)務(wù)時曾見……”綜合兩處日記,似可推定毛氏大致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至宣統(tǒng)元年(1909)前后,曾赴“日本調(diào)查學(xué)務(wù)”。

[參考文獻]

[1]毛昌杰.君子館詩文鈔[A].沈云龍.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二輯[C].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1973.

[2]毛昌杰.君子館日記[A].沈云龍.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二輯[C].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1973.

[3]崔玉英.蒼勁雄健,遠追宋元——濟南博物館藏藍瑛繪山水四屏[J].收藏家,2008,(7).

[4]毛乃疆,等.毛俊丞府君訃哀啟[M].民國二十一年鉛印本,陜西省檔案館藏.

[5]裴曉軍.《廣通報》考:陜西近代新聞事業(yè)的開端[J].唐都學(xué)刊,2012,(2).

[6]茹欲立.中華民國故臨時參議院議員茹君墓志[Z].西安:三秦出版社,1985.

猜你喜歡
民國陜西
陜西自貿(mào)區(qū)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調(diào)陜西“十四五”
陜西音樂如何演奏?
他們?yōu)楹味紣勖駠?
走近你,我的陜西
砥礪奮進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趕超越在陜西
民國人愛刷朋友圈
民國風煙,尺素纏綿
民國書家與民國書風
昌江| 阳江市| 白水县| 原阳县| 井冈山市| 宣恩县| 灵石县| 克山县| 延长县| 永定县| 和顺县| 呼玛县| 海阳市| 连平县| 中宁县| 南汇区| 宜兴市| 公主岭市| 常州市| 梁山县| 谷城县| 广丰县| 扬中市| 静乐县| 鄯善县| 阳谷县| 孟连| 昭觉县| 金门县| 旬阳县| 辽阳市| 福海县| 高唐县| 白河县| 容城县| 肇州县| 修武县| 郸城县| 荥阳市| 依安县| 南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