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然琴,邱太昌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云南 臨滄677000)
在西方政治學說史上,自然法的傳統(tǒng)由來已久。早在古希臘時代,智者學派就已開始了“自然”和“約定”的爭辯,認為“自然”是最高的準則,是永恒的正義和正當?shù)囊?guī)則,最好的生活是順應自然,依照本性。法律是人為的制作,是“約定”的產物,因而并不具有永恒的性質,法律的優(yōu)劣取決于它是否遵循自然或者人的本性。而這種本性就是理性,人能夠通過理性認識自然法。到了中世紀,教會神學家將自然法的傳統(tǒng)納入神正論的傳統(tǒng)之中,從而把自然法表述為上帝的行為或上帝的意志。隨著啟蒙時代的到來,古希臘的理性傳統(tǒng)重新得到繼承和發(fā)揚,自然法的觀念逐漸從神正論的傳統(tǒng)中獨立出來成為理性的法則。與啟蒙時代的大部分思想家一樣,自然法的傳統(tǒng)構成了盧梭政治哲學的起點,不同的是,盧梭自然法觀念的起點不在理性而在人的基本的情感,或者說在于由這種情感所規(guī)定的人的本性。
與古典自然法學派一樣,盧梭認為對自然法的認識,必須以對人的本性的認識為根基。對此,他引用布爾拉馬基的話說,“法的觀念,尤其是自然法的觀念,顯然就是關于人的本性的觀念”[1]64。盧梭批評了古代哲學家們的自然法學說,因為他們在自然法的基本原理上總是相互對立,沒有提供有關自然法的統(tǒng)一意見。而羅馬的法學家則認為,自然法是一種外在于人的法則,不是由人的本性所規(guī)定的。自然法規(guī)定了人和動物在自然中的位置和秩序,人和動物都必須服從于同一個自然法。與此不同,在現(xiàn)代法學家那里,自然法被賦予理性主義的色彩,規(guī)定自然法的適用范圍僅限于具有理性的人。盧梭認為,這些自然法的觀念既沒有很好地認識自然,也不理解什么是法則,它們存在一個共同的致命缺陷,即用人類現(xiàn)有的知識來說明人類本來的樣子,用人現(xiàn)在可能考慮的實際利益來判斷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耙虼?,他贊同霍布斯對于傳統(tǒng)自然法學說的攻擊:自然法的根基必定在于先于理性的原則之中,也即在于不見得是人類所特有的情感之中”[2]272。所謂人是理性的動物的觀念,不過是用既成的實事來判斷人的本然狀態(tài),不能說人發(fā)展出了理性,就說人從來都是理性的。事實上,人的理性是以情感作為基礎的,“由于情感的活動,我們的理性才能夠趨于完善”[1]85。盧梭認為,“一切動物,既然都有感官,所以也都有觀念,甚至還會把這些觀念在某種程度上聯(lián)結起來。在這一點上,人與禽獸不過是程度之差”[1]83。通過思考人類最簡單的活動,盧梭發(fā)現(xiàn)了兩種先于理性而存在的情感,即自愛心和憐憫心。生活于自然狀態(tài)中的野蠻人無知無識,欲望很少,他的欲望始終保持在本能的范圍內,而他首要的本能就是生存。為了能夠生存下去,野蠻人首先具有對自身的愛,盧梭將這種基于生存本能的情感稱為自愛心。本質上來說,自愛心是一種向外求取的情感欲望,如果野蠻人僅僅只有自愛心,那野蠻人很可能就是霍布斯所說的“人對人是狼”,為了生存而傷害同類。但是,盧梭認為野蠻人還具有另外一種出自本能的情感,那就是“人類看到自己的同類受苦天生就有一種反感”[1]99,正是由于有這種對于同類受苦的憐憫心,緩和了野蠻人的自愛心,使他不至于為了生存危害同類?!皯z憫心是一種自然的情感,由于它調節(jié)著每一個人的自愛心的活動,所以對人類全體的相互保存起著協(xié)助作用……”[1]102-103由于野蠻人與生俱來的自愛心和憐憫心,野蠻人身上也就不存在愛自己與愛別人的矛盾,或者換句話說,對于野蠻人來說,愛別人同時也是愛自己。所以,野蠻人從本性上來說就是善的。
在對人的自然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盧梭接受了古典自然法學派的基本理念,即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平等地享受自然的權利,利用自然界所能提供的一切好處。“人與人之間本來都是平等的,正如各種不同的生理上的原因使某些種類動物產生我們現(xiàn)在還能觀察到的種種變形之前,凡屬同一種類的動物都是平等的一樣。不管那些變化是怎么產生的,我們總不能設想這些變化使人類中所有的個體同時同樣地變了質。實際上是有些人完善化了或變壞了,他們并獲得了一些不屬于原來的天性的好的或壞的性質,而另一些人則比較長期地停留在他們的原始狀態(tài)。”[1]63盧梭認為,人的平等是與生俱來的,這種平等是個體的人在作為類存在物上的平等。換言之,在生來平等這一點上,人與其他動物是一樣的,只是由于生理或者說體質上的先天差異和精神上的發(fā)展不平衡才最終導致了人類的不平等。另外,盧梭認為生活在自然狀態(tài)中的野蠻人是幸福美好的,他們無知少欲,保持著個體的孤立和自由。因為野蠻人沒有知識,他們欲望很少,除了保持自身的生存,沒有過多的欲望,不會因為欲求過多而產生爭斗,即便是有所爭斗,也只是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另外,野蠻人是孤立生活的,他們之間很少有交往。自然為野蠻人的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豐富的食物,他們自由地游走在自然中,不需要為了食物而交往聯(lián)系,孤立自由地過著一種和平的幸福生活。“漂泊于森林中的野蠻人,沒有工業(yè)、沒有語言、沒有住所、沒有戰(zhàn)爭、彼此也沒有任何聯(lián)系。他對于同類既無所需要,也無加害意圖,甚至也許從來不能辨認他同類中的任何人”[1]106。另外,自然人天然具有自愛心和憐憫心,也使自然人不至于為了自身的需要陷于彼此的爭斗。因此,盧梭認為野蠻人天生就是善的,這種善具有情感主義的根基,是從野蠻人的自然本性中生發(fā)出來的。這種善不是倫理意義的善,因為倫理的善是人的自由意志的選擇,而野蠻人的善既出于天性,也由于沒有知識,“野蠻人所以不是惡的,正因為他們不知道什么是善”[1]99。野蠻人天生善良,因為自愛心和憐憫心是野蠻人的天性,支配著野蠻人的行動。
選取47例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本院收治的肺部孤立性肺結節(jié)患者納入本次研究,經CT常規(guī)檢查結果顯示,47例患者肺部均存在孤立性結節(jié),且無明顯肺門轉移現(xiàn)象,也不存在淋巴腫大等現(xiàn)象。47例患者中男31例,女16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57.24±9.09)歲;癥狀表現(xiàn):存在明顯胸部疼痛者9例,出現(xiàn)發(fā)熱者7例,咳嗽、咳痰癥狀明顯者10例,無明顯癥狀表現(xiàn)者21例。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野蠻人離開自然狀態(tài)中的自由平等,進入不平等的社會狀態(tài)呢?盧梭認為,野蠻人本身個體上的差異性,是發(fā)展出不平等狀態(tài)的一個自然原因。這種個體的差異體現(xiàn)為年齡大小、健康狀況、體力強弱上的不平等,盧梭將它稱為自然的不平等或生理的不平等。但是,對于野蠻人來說生理的不平等是微不足道的,生理的不平等不是產生社會不平等的原因。盧梭說,“自然在給人分配天賦時,即使真的像人們所說,往往厚此而薄彼,但是在人與人之間幾乎不可能發(fā)生任何關系的環(huán)境中,那些得天獨厚的人們,因受到自然偏愛而獲得的好處,對于別人又有什么損害呢?”[1]107-108由于自然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人們即便存在生理上的不平等,但這種不平等由于野蠻人生存上的獨立性,將始終保持在自然的范圍內,并不會產生關系上的不平等?!叭绻烊环饰值拇蟮卣赵紶顟B(tài)那樣存在著,覆蓋著大地的無邊森林不曾受到任何刀斧的砍伐,那么這樣的大地到處都會供給各種動物以食物倉庫和避難所。”[1]75但是,正是由于自然狀態(tài)中充足的食物來源和廣闊的生存空間,使得野蠻人很容易就能夠保持自身的生存,結果便是人口的不斷增長。隨著野蠻人人口的增長,加之不確定的自然災害時有發(fā)生,那種初級的生存欲望越來越難以滿足。于是,心智的發(fā)展就勢所必然。由于世代所積累的環(huán)境的變化,也由于自然所導致的野蠻人自身的偶然變化,野蠻人產生了作為思維載體的語言,使野蠻人的心智不斷發(fā)展起來。野蠻人的這種偶然性的變化,雖然從一開始就不具有普遍性,卻為不平等的產生埋下了種子。
盧梭認為,私有制的產生造成了兩個后果,一是使野蠻人從自然狀態(tài)中脫離出來,進入了文明狀態(tài);二是使人們喪失了自然狀態(tài)中所具有的善良本性。因此,有必要重新恢復人性的美好。而要恢復人性,從根本上來說有兩條道路:一條是重新回到曾經的自然狀態(tài),一條則是在現(xiàn)實的社會狀態(tài)中重返人性。盧梭清醒地認識到人類的智識已經發(fā)展起來,就不可能再回到曾經那種無知少欲的自然狀態(tài),“曾把人類從自然狀態(tài)引向文明狀態(tài)的那些道路已經被人遺忘和迷失了”[1]146。那么,唯一可能的就是在社會狀態(tài)中“重返自然”。盧梭認為,即便到了社會狀態(tài)中,人的“自然”并沒有完全丟失,因為這是人之為人的最基本的東西。自然狀態(tài)中人人自由而平等,生活于其中的人有兩種最為基本的情感,即自愛心和憐憫心。在社會狀態(tài)中,人的虛榮心和驕傲心削弱了同情心,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競爭和不平等。為了維護人的自由平等的權利,人們訂立了社會契約。某種程度上來說,社會契約的訂立,使人們從服從自然法轉變?yōu)榉募s定法。通過社會契約,“要尋找出一種結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來衛(wèi)護和保障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富,并且由于這一結合而使得每一個與全體相聯(lián)系的個人又只不過是在服從其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樣地自由”[4]19。因此,社會契約事實上構成了社會的基礎,一方面社會契約秉承了傳統(tǒng)自然法人生而自由平等的觀念,另一方面由社會契約所建立的政治體是一個由公共意志構成的共同體,公共意志構成了這個政治體行動的意志。因為這個政治體是人們訂立契約的結果,因此人們一旦訂立契約,就必須交出自身的權利,而服從于公共意志。由于這個契約是自愿訂立的,服從公共的意志也就是服從自我的意志。盧梭說,法律是“公意”的表達,在法律中,公共的判斷取代了個人的判斷,法律限制了人的私欲,并取代了同情心,成為正義的法則。法律保障了人的自由與平等,但是這種自由并非自然狀態(tài)下的自由。相比自然狀態(tài),政治狀態(tài)看似更少自由,因為法律不支持個人專斷的自由,但其實人們卻收獲了比自然狀態(tài)更多的自由,因為法律為人的自由提供了保護。在政治狀態(tài)中,一個人想不自由都是不可能的,因為自由是人之本性,放棄了自由也就放棄了做人的權利,一個人放棄自由本身是件無法想象的事。即便一個人不要自由,國家也要通過法律強迫他自由。正是基于以上這些層面,社會契約使人“重返自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