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杰
摘要:提高小提琴教學的有效性,這是小提琴教學工作者應盡的責任,也是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關乎學習者的切身利益。文章分析了小提琴教學的現(xiàn)狀以及就如何提高小提琴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提琴教學;有效性;建議
所謂有效教學,是指學生就教師教授的知識能夠最大程度的理解、接受,最大限度的減少教學浪費的過程。對于小提琴的有效教學是指,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學習者小提琴的演奏潛力,增強小提琴學習的有效成果以及提高學習質(zhì)量。但是,目前的小提琴教學中還存在著各種問題,比如,教學效率低,學生學習效果提高緩慢,甚至有些學生止步不前等等。下面就小提琴教學現(xiàn)狀作簡單分析。
一、小提琴教學現(xiàn)狀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藝術的學習也是越來越重視。很多家長從小就給學生報藝術特長班,學習各種音樂器材,再加上高考藝術生的分數(shù)線相對較低,很多文化課成績不高的學生也傾向于學習藝術。但是,小提琴的教學相對來說比較新,是一門新興的藝術科目,總體來說,學校的教學體系還不夠完善,教師隊伍素質(zhì)整體不高。這就導致了小提琴不能夠進行有效教學。
二、小提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基礎參差不齊
雖然有的學生是從小將小提琴作為興趣開始學習的,但是,由于隨著學習課程的增加,練習小提琴的時間越來越少,留下的只是基礎知識和演奏能力了;也有一部分同學學習小提琴是為了應試。為了參加考試,考級,不得不接受教師速成的應試教學方式,只是就應對考試而進行一些訓練,學習的不全面,有的學生甚至基本功都不扎實,例如,最基本的拉弓動作,有的同學做的都不規(guī)范,更別說能拉出準確的音準節(jié)奏了。當然,也有一些程度稍好的學生,比如,能演奏《沉思》,莫扎特協(xié)奏曲等曲目,總之,學生基礎不一,素質(zhì)參差不齊。
2.教師教學方法不得當
部分教師的小提琴教學方式不合理,課程安排不得當,存在弊端。小提琴教學本應該是實訓型的課堂教學模式為主,但是,從目前的小提琴教學來看,理論性的教學內(nèi)容較多,例如,教授小提琴的中外發(fā)展史等,忽略了小提琴的集中練習,這就使得本來應該是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小提琴課,卻讓學生生了手,空有一腔知識。沒有較多的練琴時間,學生的水平自然不高,教師也難以掌握學生的具體練琴情況,使得教學指導缺少針對性,學生得不到真正的練習機會,教學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3.學生練習小提琴的方法不合理
學生在學習了一段小提琴后,急于求成的心理,使得學生想盡快掌握方法,要領,有所成績出來。于是,一些同學就買一堆的樂譜課余時間聯(lián)系,期待盡快提高小提琴水準。但是由于學生對自身的小提琴水平衡量的不夠準確,所選擇的樂譜不一定適合自己,所以,浪費了大量時間,收效甚微,得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三、如何提高小提琴教學的有效性
1.注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練琴習慣
鑒于學生小提琴基礎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教師在教學時,注意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真實的具體基礎情況,做到有針對性查漏補缺,從基本的技術方面抓起,例如,發(fā)音,拉弓,換把等。教育學生學習小提琴,不能有速成的心態(tài),要從基本功做起,將基本功夯實的了前提下再向高、精、尖的小提琴技術挑戰(zhàn)。
2.教師要采取合理的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
教師要切實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生狀態(tài),學習情況,然后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例如,樂譜的選擇上。樂譜的選擇不是隨意的,而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具體學習情形。練得樂譜多,不一定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高。因此,學生在選擇樂譜時,教師要給于一定的指導意見。通常來說,樂譜的選擇要根據(jù)演奏者的個人喜好,對初學者來講,最初選擇的樂譜對今后的小提琴演奏風格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但對于有些功底的學生來說,更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需要注意觀察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按照學生的學習程度幫助其選擇適合的樂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從而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3.合理安排專業(yè)課教學時間
鑒于存在的小提琴教學中,理論授課時間過長,小提琴實戰(zhàn)練習機會太少的現(xiàn)象,教師們需要改變這種不合理的教學方式,重新設計課堂教學,合理安排各部分的教學時間,具體為,增加小提琴的實訓時間,縮減理論性知識的授課時間。這有利于增加師生互動的機會,教師課堂上也能及時掌握學生的練琴狀況,做到有問題及時解決,給學生以正確指導,讓學生能較快地掌握課堂所教授的演奏技巧,提高練琴質(zhì)量。
4.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zhì)
教師在授課之余,也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zhì),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深入,一些藝術學校也會不定期的邀請國際知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來學校講學,教師都應該積極的找時間聽課,抓住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向一切能夠給予經(jīng)驗和方法的前輩們學習,將這些經(jīng)驗和方法與自己的實際教學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創(chuàng)新,形成適合自己的科學的小提琴教學方法。
總之,要提高小提琴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充分了解、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情形,做到因材施教,教師還應合理安排課堂教學,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zhì),保證有效教學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秦玉玲.淺析小提琴藝術[J].中國音樂教育,2010.
[2]王明.試論小提琴的教學途徑[J].長沙鐵道學院,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