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奐
對于很多試圖進入收藏領域的人來說,什么樣的藝術品、哪一類的藝術品在未來數(shù)年內(nèi)具有可觀的升值空間?這是他們最為關心的。的確,尋找具有升值前景的價值洼地,是收藏界永不過時的話題。如何找到洼地?歸結起來,無外乎兩點:一是回眸過去,在藝術史中找到那些尚未被人大力挖掘的“埋沒者”;二是需要有前瞻性的目光,找到正在興起的、反映當下時局大勢的優(yōu)秀藝術。
致敬,絲路文明的藝術寶庫
本期封面選取版畫藝術家陳濟生的作品《白馬寺》,是一枚小小的藏書票。這幅作品來自于一個展覽“絲路印記”——名家藏書票巡展(廣州站)。作者以佛教傳入中國時最早修建的佛寺白馬寺主體元素,表現(xiàn)絲路上的一抹風情。古老佛寺,以現(xiàn)代版畫的藝術形式演繹,給人耳目一新之余,又不失絲路的風情。
此番以極具絲路文化特色的繪畫作為封面,也想借此呼吁讀者關注當下備受關注的絲路文化。
眾所周知,絲綢之路作為歐亞的交通要道,連著這塊大陸的東西兩端,從運輸方式來說,又可分為陸路與海上兩條線索,古時地球上的諸文明:華夏文明、印度文明、兩河流域-伊斯蘭文明、希臘-羅馬-西方基督教文明都被串聯(lián)在這條“絲帶”上。商貿(mào)往來、戰(zhàn)爭遷徙帶去民族與文化的交融:印度文明帶給東方影響深遠的佛教文化;中國的陶瓷讓歐洲貴族對東方那個遙遠、富饒的國度充滿想象。大家在各自的碰撞、交流中相互欣賞著,把文化的交融滲透到各自的血脈中。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西方文明一家坐大,迅速成為全球文明的翹楚,歐亞大陸其他古國無一能與之匹敵,隨之而來的是絲綢之路上諸文明的衰落,乃至湮沒??v觀近代,中國始終向西方文明看齊,對于其他文明所知甚少。當邁入新世紀后,驀然回眸,我們才發(fā)現(xiàn)絲路沿線各國可謂一座藝術文化的寶礦,無論是藝術創(chuàng)作,還是藝術收藏,都有一片廣闊的天地。如新疆,這里是中國歷史上的西域,高昌古城、樓蘭古城等眾多文明閃耀其中,如阿富汗,這里曾是希臘、印度、中國、伊斯蘭文明的交匯之地,如伊朗,蘊藏著古老而神秘的波斯文明,如土耳其,扼守亞歐要塞,四千年無數(shù)帝國在這片土地上形成了文化的層層疊壓……
踐行,失落的文明這座收藏寶庫
我們?yōu)楹我P注絲綢之路上失落的文明?因為這里發(fā)生的故事,與我們的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如魏晉南北朝東傳中國的健陀羅藝術,隋唐時期大量輸入中原的波斯金銀工藝和織錦藝術;明代,大力吸收伊斯蘭造型藝術而成的永宣青花等。絲綢之路的歷史從一個側面見證著中國藝術的發(fā)展流變。
隨著近年“一帶一路”概念的提出,一系列圍繞絲路文化、主題創(chuàng)作、交流活動等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帶動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絲路文化熱”。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中國博物館學會“絲綢之路”沿線博物館專業(yè)委員會就在甘肅省博物館正式成立,這也是國內(nèi)乃至國際“絲路”文化研究以及相關文化事業(yè)發(fā)展中唯一一個以“絲路”文明為主題的專業(yè)委員會。肩負著傳播優(yōu)秀文化的各大博物館,也在近年來策劃了大量以“絲路文化”為主題藝術展覽,如2015年末到2016年初廣東省博物館展出的廣東省博物館“牽星過洋——萬歷時代的海貿(mào)傳奇”展,再如今年3月在故宮展出的“浴火重光——來自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寶藏”,還有今年5月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歸來-絲路瓷典”展覽,均是具有高學術水準的展覽,無論是藝術愛好者還是收藏者,都可以深入近在身邊的展覽,傾聽眾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致敬絲路文明,不應止于觀賞,還可以收藏。
國內(nèi)有一位錢幣藏家,長期活躍于絲綢之路沿線,專攻古絲路上的金幣收藏,他的藏品見證著歷史上一個個大帝國的興衰,貴霜帝國、薩珊波斯、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他以一枚枚金幣,串聯(lián)起絲路上不同時空的燦爛文明。這何嘗不是一種兼具個人風格和時代特色的收藏。
以絲路文明為主題展開收藏,也不僅限于過去,當下有關絲路文明的藝術創(chuàng)新,也不妨關注。前文所提及的“絲路印記”——名家藏書票巡展是一次大型主題藏書票的集中展示,以絲路為主題更屬首次。藏書票既是書簽又是收藏品。此前,藏書票在中國一直都還只是少數(shù)愛好者自娛自樂的玩物,沒有大規(guī)模流傳開來,價格也處于低位。藏書票作品可用于欣賞、交流,屬于原創(chuàng)藝術作品,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不僅如此,藏書票也可以裝裱起來,以小幅裝飾畫的形式裝點室內(nèi),供人欣賞??梢?,藏書票既是收藏品,又是藝術消費品。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即將進入藝術消費的大時代,藏書票則不失為一塊進入藝術消費的敲門磚。
(編輯/李木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