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恩
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中,耕田的稱農(nóng)民,放蠶的呼蠶民,捕魚的叫漁民。突然有一天,泥腿泥胳膊的農(nóng)民,有了幾畝蝦圈,撂下鋤桿子去養(yǎng)對蝦,身份便成了蝦民。其實,農(nóng)民、蠶民、蝦民都沒走出農(nóng)業(yè)學科。耕田、養(yǎng)蠶是傳統(tǒng)的謀生手段,養(yǎng)蝦是他們斗膽干起前人沒有干過的農(nóng)事,旨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對蝦的故鄉(xiāng)在海洋里。漁民在海捕中有時一網(wǎng)能拉到上萬斤魚、蟹,樂得大呼“淘灣了”(東港漁人方言),但一潮水下來,卻拉不到多少對蝦。于是,對蝦就顯得極為珍貴了,對蝦又是海鮮中的上品,人人都喜歡吃。對蝦俗稱大海蝦,學名“中國明對蝦”,又稱“中國對蝦”、“東方對蝦”、“對蝦”。它與進口對蝦的區(qū)別在于:活時中國對蝦呈青色,進口白色;死時中國對蝦顏色逐漸變白,但其蝦槍長于嘴,進口短于嘴。對蝦海里產(chǎn),吃對蝦靠漁民,千百年來皆如此。如今可真好,對蝦人工養(yǎng),吃對蝦有蝦民。
改革開放后,北黃海沿邊溝溝岔岔、坑洼不平的灘涂上,突然有大吊車、挖掘機開進去,“轟轟隆隆”一通挖、鏟、推、平、疊,便留下或長或方或圓的土坑??舆吽闹墀B起壩埂,壩埂上選修一或兩個進出水閘門。閘門外修一條通暢的納潮排水溝。壩埂一隅,筑有一個簡易的小崗樓似的窩棚,是蝦民晝夜守護蝦圈安全和吃住休息的場所。窩棚門前立一根木桿,拉一盞電燈,一個完整的蝦圈(亦稱儲水圈)工程就落成了。蝦圈是對蝦的“家園”,是“食堂”,成就的是新型農(nóng)民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的基地。蝦圈大小不等,有幾十畝,上百畝,近千畝,直近海邊納潮的大到萬余畝。于是,一夜間,廣袤的沿海灘涂上便布滿了十幾萬畝蝦圈。鳥瞰灘涂,納潮后的蝦圈像被切成一個個不規(guī)則的豆腐塊,在燦爛的陽光下亮閃,一方方,一片片,轟轟烈烈,蔚為壯觀!
春天來了,蝦圈驀然熱鬧起來。蝦民們陸續(xù)離開自己舒適的小家,把鋪蓋搬進了窩棚里,起灶做飯,空曠的海灘便飄起了繚繞的炊煙。蝦民們拉閘注潮,海水灌滿了蝦圈。他們便開始接受為期幾個月的燥熱返潮、蚊叮蠅擾、吃不香、睡不甜的艱苦生活和春牧秋收沉重勞動的考驗,過著家是窩棚,路是壩埂,活兒是投餌的日子,比“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好不了幾分。
蝦苗、餌料是高價買來的。蝦民把蝦苗投進蝦圈那一刻,就抱定了一年的期望。他們像給孩子喂奶那樣耐心,每天在蝦圈里搖著裝餌料的舢板定時定量投餌喂養(yǎng),風雨不誤。每當蝦民迎著艷陽,將大把餌料撒向水面時,饑不擇食的小蝦便追隨舢板周圍上躥下跳撿食,蝦民就會喜形于色,一邊情不自禁地哼著小曲兒,一邊像農(nóng)民操著木锨揚場似的,那右手揚撒的姿式更加頻繁,更加嫻熟,其輕松悠閑的樣子,怕給個七品縣官都不換。其實,蝦民在無勝算把握的壓力下,從不敢粗心大意。圈里的海水泛混變質(zhì),要及時開閘排出濁水,更換新海水。邊喂養(yǎng)邊精心觀察蝦的動態(tài),一旦發(fā)現(xiàn)蝦病,要及時投藥治療。跟隨注潮混進蝦圈的海胖頭魚是蝦的天敵,鼓著大臉腮專吃活蝦。蝦民們請來親朋好友免費釣胖頭,蝦圈里又能熱鬧好一陣子。他們看著小蝦活蹦亂跳,一天一個樣越長越大。撈上幾個丈量,小的都七八公分,大的十五六公分以上,收獲季節(jié)即將到來,蝦民們臉上的愁眉這才徹底舒展開來,也有心思坐在窩棚外椅子上,靜看海鷗站樁。為提防對蝦在開閘時趁機逃跑,蝦民在蝦圈閘門口固樁拉網(wǎng),經(jīng)常有海鷗飛到露出水面的木樁尖上沐浴陽光,一樁一只,樁無虛席。它們各個挺胸腆腹,昂首遠眺,一動不動。我有時開車路過蝦圈,偶爾碰上這樣的畫面,定要停車下來欣賞一番海鷗的寧靜之美,照幾張相。
秋風涼了,稻田黃了,對蝦肥了,蝦民笑了。又是一年好收成,最熱鬧、最喜慶的日子到了?!伴_閘放蝦了!”蝦圈里頓時響起了經(jīng)久不息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日常冷清的蝦圈壩埂上,人來車往。自行車帶馱簍的小販子來了,大批量拉運的大貨車到了,集體蝦圈的單位領導和有關同志來了,個體蝦圈的家人、親友到了,附近看熱鬧的群眾也來了……閘門口拽網(wǎng)拉梗、檢斤過磅、小杠兒挑抬的勞動者們正在忙碌著。調(diào)皮的孩子抓一把蝦又扔進蝦圈里,被父親叫停,母親操起草撈子在蝦筐里舀了一下:“走,到窩棚里媽煮蝦給你吃!”孩子乖乖地跟母親離開了。蝦圈四周插著的彩旗,在海風中“嘩嘩”作響,與蝦民開心的笑聲和眾人的嘈雜聲交相輝映,匯成一股天籟之強音,直插云霄。然而,這快樂的日子只有幾天,蝦就放完了,蝦民錢袋子也鼓起來了。該離開蝦圈的人都離開了,蝦圈又恢復了平靜,只有蝦民依然留在蝦圈里。
近些年,蝦民已經(jīng)跳出對蝦單養(yǎng)的圈子,創(chuàng)新再創(chuàng)新,實行一圈多養(yǎng)(混養(yǎng)),除了對蝦,還養(yǎng)海蜇、海參、牙鲆魚、小人鮮等。蝦民從春忙到秋,年復一年,無窮盡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