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兵,吳永彤
1.興化市人民醫(yī)院康復科,江蘇興化 225700;2.興化市第三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江蘇興化 225700
在臨床治療中,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疾病[1]。腦卒中患者出現(xiàn)偏癱的概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質(zhì)量。為研究分析康復訓練配合針刺治療腦卒中臨床療效,選取該院70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70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 (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患者各為35例。實驗組35例患者中,15例為女性患者,20例為男性患者,年齡范圍為54~89歲,平均年齡為(73.4±2.4)歲,病程范圍為 10~27 d,平均病程時間為(12.40±3.22)d。對照組中,14 例為女性患者,21例為男性患者,年齡范圍為53~88歲,平均年齡為(73.5±2.3)歲,病程范圍為 11~28 d,平均病程時間為(12.56±3.12)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比較。
兩組患者均進行改善腦循環(huán)及腦保護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進行康復訓練,主要為早期肢體訓練、認知訓練和記憶訓練,進行主動運動、被動運動與抗阻運動等。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針刺治療,取穴主要為陽明經(jīng)穴位,上肢為手三里、外關、合谷、曲池、八邪、肩髃。下肢為環(huán)跳、陽陵泉、風市、足三 里、委中、風市與太沖,留針0.5 h左右,1次/d。
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臨床治療效果、生活能力等臨床指標。
1.3.1 療效評價標準 無效:相關臨床癥狀未改善甚至惡化。有效:相關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語言功能好轉(zhuǎn),水腫和疼痛情況得到改善。顯效:相關臨床癥狀基本恢復。治愈:相關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肌肉并未出現(xiàn)萎縮,相應功能恢復正常[3]。
對照組中,9例無效。實驗組中,3例無效。實驗組患者中,顯效例數(shù)為15例,有效17例,無效患者為3例。可得,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1.43%顯著高于對照組有效率 71.2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對比[n(%)]
進行相應治療前,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能力評分分別為(42.90±6.89)分與(42.54±6.20)分,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比較。經(jīng)過不同治療方式后,實驗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為(74.6±20.4)分,對照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為(51.2±14.9)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 2。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生活能力比較[(±s),分]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生活能力比較[(±s),分]
組別治療前生活能力評分 治療后生活能力評分對照組(n=3 5)實驗組(n=3 5)P 4 2.9 0±6.8 9 4 2.5 4±6.2 0<0.0 5 5 1.2±1 4.9 7 4.6±2 0.4<0.0 5
腦卒中主要是因為患者腦部血管發(fā)生損害或者血液流通障礙,影響患者的腦組織正常功能。在臨床治療中,腦卒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主要發(fā)病人群為中老年人[4]。
腦卒中患者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質(zhì)量,致死率和致殘率較高,存活的患者出現(xiàn)運動障礙及語言障礙的概率高,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相關資料顯示,康復訓練配合針刺治療能夠一定程度上加強患者康復效果,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針灸治療能夠起到通經(jīng)活絡、通利關節(jié)的作用,以陽明經(jīng)穴為主,幫助患者恢復。相關研究表明,針刺能夠擴張患者腦血管,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血供情況??祻陀柧毰浜厢槾讨委煄椭颊呋謴椭w的相應功能,提高認知能力,與傳統(tǒng)治療相比有較大的優(yōu)越性,能夠保護患者關節(jié)[5],很大程度上防止患者出現(xiàn)痙攣,改變患者肌肉狀態(tài),使原本靜止縮短的肌肉處于拉長狀態(tài),糾正不良運動,提高治療康復效果,幫助患者恢復認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質(zhì)量。在該次研究中,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1.43%顯著高于對照組有效率74.29%,對照組生活質(zhì)量顯著低于實驗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得,康復訓練配合針刺治療腦卒中臨床療效顯著,能夠提高治療有效率,恢復患者生活能力,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康復訓練配合針刺治療腦卒中臨床療效較為理想,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具有臨床推廣的意義。
[1]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中國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二級預防指南(2010)[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1,39(11):868-874.
[2]Liu DD,Tong X,Kou JY,et al.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on remodeling of swallowing functions for patients with pseudobulbar palsy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J].J Acupunct Tuina Sci,2012,10(1):44-48.
[3]張為民,鄭鵬,張為奇,等.針刺聯(lián)用康復訓練治療中風后吞咽障礙的規(guī)范化研究[J].世界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7,2(11):659-661.
[4]張燕雙,于澤萍,張詠莉,等.針刺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療效觀察 [J]上海針灸雜志,2012,31(11):781-783.
[5]倪歡歡,崔曉,胡永善,等.針刺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上肢痙攣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2,31(11):789-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