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玫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秦風·無衣》,是《詩經(jīng)》“國風”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其簡潔而有力、明快而復沓的獨特節(jié)奏突出。在2009年至2016年,由黃健中、丁黑等執(zhí)導的歷史電視連續(xù)劇《大秦帝國》中,把這首詩譜曲,作為劇中秦國的軍歌,劇中,這首歌激勵著蟄居黃土高原的弱秦化繭為蝶,蛻變?yōu)閺娗兀腼@著即使是弱小時期的秦,骨血中也流淌著彪悍和不屈。
對于這首古詩,其創(chuàng)作目的和創(chuàng)作背景一直有幾種說法:有在《毛詩序》中提到的“《無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戰(zhàn),亟用兵而不與民同欲焉”,這是以“刺”為目的,以累年的征戰(zhàn)之苦,不體恤百姓來否定秦君;有認為此詩是秦哀公應楚臣申包胥之請,出兵救楚抗吳而作,是秦哀公征召秦民從軍,士卒相約之歌;也有認為《秦風·無衣》是秦人攻逐犬戎時,用以表現(xiàn)兵士們團結(jié)友愛、同仇敵愾、偕作并行、準備抵御外侮的精神(正因為這種解讀,據(jù)說盛行于民國時期三大民間幫派之一——在四川的“哥老會”的成員就稱“袍哥”,表示之間的關(guān)系是同一袍色的哥弟),還有認為這首詩只是一首很單純的表達友情的睹物思人詩作而已。
如此眾多的解讀,確確實實讓我們感受到董仲舒說的“詩無達詁”。但在《秦風·無衣》的眾多解讀中,還曾有一個弱弱的聲音:《秦風·無衣》可能是一首兒歌。
在“360百科”中搜索《秦風·無衣》,得到的鑒賞中,描述了這樣的一個場景:一個還沒有到年齡的秦國孩子對于當兵打仗的父兄的羨慕,這首詩是這個年紀尚幼的孩子在被戲謔后的請戰(zhàn)書,以此回應了秦國的尚武精神。但查閱資料,除此之外,幾乎就沒有類似的說法了。
這里,筆者想從兒歌的角度,來對《秦風·無衣》作不一樣的理解。但在不一樣的理解中,實際上也傳遞著同樣的信息。
首先,從語言的表達效果所顯現(xiàn)的心理特點來看,《秦風·無衣》作為一首兒歌來解讀是可以成立的。
在《秦風·無衣》詩詞的復沓吟唱中,一共出現(xiàn)了三種服飾:“袍”“裳”“澤”,“袍” 和“裳”可以對應為斗篷、戰(zhàn)裙,這兩件服飾為外穿的,可以一眼看到,但是“澤”則是內(nèi)衣,一個人在服飾攀比時,可以把內(nèi)穿的隱私性質(zhì)的內(nèi)衣翻現(xiàn)出來,很明顯的這是一種比較幼稚的行為,可以想見這攀比時的孩童氣息。
如果我們把在“360百科”中關(guān)于《秦風·無衣》這個情景的解釋完整演繹出來,應該是這樣的場景:既不是農(nóng)忙,也不是征戰(zhàn)時節(jié),兵民一體的秦國成年男人,修整著自己的戰(zhàn)備行頭。而年幼的男孩羨慕地圍觀著,男人們半攆半挑逗著這些圍觀的孩子,同時也在炫耀著自己成年人的權(quán)力和力量。
首先據(jù)高敏1978年在《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上發(fā)表的《關(guān)于秦時服役者的年齡問題探討——讀云夢秦簡札記》的觀點可知,在春秋時期,秦國服役者的年齡起點為15歲。也就是說這些備戰(zhàn)的男子,有很多是與圍觀的幼童在年齡上相差無幾的“大人”,圍觀的幼童對于這些以“成人”面目出現(xiàn)的“大人”敬畏之感很難產(chǎn)生,這里存在著有長者不老,戲者無懼的可能。而且在孩童四五歲年齡段,存在著一種類似幼兒期的叛逆心理,既艷羨但又絕不服氣!他們已經(jīng)能聽懂別人的挑逗,卻往往不甘被戲弄,總會把自己能攀比的一切拿將出來抗擊這些戲弄,所以不惜把“澤”(內(nèi)衣)都翻將出來。也只有不服輸又還沒有羞澀之感的“初生牛犢”般的幼童,才會有如此“決絕”的比拼[1]。
其次,還可以從秦國的尚武傳統(tǒng)來理解,《秦風·無衣》可以是一首兒歌。
秦國在春秋時期地處陜西和甘肅之間,地理位置與西北的少數(shù)民族戎、狄雜處。秦國祖先開始就是為殷商鎮(zhèn)守西戎的部族,養(yǎng)馬尚武為其特點,后來逐漸上升為貴族、諸侯。戎狄不僅曾是商周時期的入侵者,也是后來秦國腹背處的主要勁敵。秦與戎狄之間的戰(zhàn)爭記錄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41年左右:“秦仲立三年,周厲王無道,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滅犬丘、大駱之族。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為大夫,誅西戎。西戎殺秦仲?!薄獜闹軈柾?、周宣王時代起,秦就與西戎有著不共戴天滅族殺祖的血海深仇。直到秦穆公在公元前623年,大舉征伐西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才對西戎有所控制。甚至一直到戰(zhàn)國時期的秦惠王(公元前356年——前311年在位)死后,戎、狄等都仍是秦國最強勁的外敵,否則也不會出現(xiàn)歷史上第一個太后——羋月(秦惠王的妾,秦惠王死后主政秦國三十余年),以自己為籌碼(《史記》《戰(zhàn)國策》等歷史資料均有記載羋月與義渠王之間關(guān)系,義渠則是西戎的一支),換來了秦國近三十年政局的和緩[2]??梢哉f戎狄與秦之間自存在就一直有戰(zhàn)爭,甚至達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從土地到食物,一切都是引起他們戰(zhàn)爭的著火點。
相對于同一時期魚米富庶,土地肥沃,外族侵擾不多的楚國、齊國等其他諸侯國而言,秦國不僅要面臨地理氣候條件上的挑戰(zhàn),還要應對勁敵,因此秦國從存在時起就主要依賴武力來奪取更多的物資,也依賴武力來捍衛(wèi)獲得的一切。秦國的尚武不僅是這一部族的傳統(tǒng),更是他們一切依賴的根基,是他們家、國的生存之源。所以,秦國絕不是在商鞅變法之后才開始尚武的。秦國男性對于戰(zhàn)爭的態(tài)度是從其家族、家庭的生存信息中得到,他們血液里就僨張著好戰(zhàn)和無畏戰(zhàn)死的荷爾蒙。在電視劇《大秦帝國》中,李立群扮演的魏威王曾問反過他的臣子:“你有聽說過老秦人怕死的嗎?”。在 “老秦人”這個族群的對外名片中,最顯眼的標簽就是“不怕死”!
成語“舉鼎絕臏”的創(chuàng)造者,正是秦國的秦武王(公元前310年——前307年在位)。與大力士孟說比賽舉周王室的“文龍赤鼎”,結(jié)果導致折斷脛骨,氣絕而死,死時僅僅23歲。這樣的死法理論上確實有些愚蠢,但也很有可能就是秦人老祖宗流淌在他骨髓深處尚武的原始沖動所致。
朱熹在研究《詩經(jīng)》時,曾著有《詩集傳》,里面提到過“秦人之俗,大抵尚氣概,先勇力,忘生輕死,故其見于詩如此”, 即是對《詩經(jīng)》時代的秦人,其尚武傳統(tǒng)的認可[3]。
另外,在同一時期出現(xiàn)《詩經(jīng)》中的《小戎》,同為“國風”中的“秦風”,詩的主角是一個“思婦”,但卻一掃其他詩詞中常見的“思婦”的哀怨之情,《小戎》中的妻子雖然也表達了對出征西戎的夫君的思念,但更突出表現(xiàn)了她作為一個軍人妻子的驕傲,從對自己丈夫戰(zhàn)備的贊美:“四牡孔阜,六轡在手。騏騮是中,騧驪是驂。龍盾之合,鋈以觼軜。”到詩尾懷著對丈夫勝利后帶來的更大的驕傲的憧憬:“厭厭良人,秩秩德音”,都洋溢著滿滿的驕傲。作為同被收入《詩經(jīng)》都是“秦風”分類的作品,《小戎》表現(xiàn)的是秦普通家庭中尚武的普及,在秦國婦人眼中,出征的衣服、兵械、車駕,都是可歌可贊的珍物。由此可見對于戰(zhàn)爭,秦國婦女是理解且支持的。
正因為秦人有著尚武的傳統(tǒng),有著《小戎》中的妻子,有著從血液中流淌對武力頂禮膜拜的家庭,《秦風·無衣》是可以作為兒歌存在的,它進一步證實了春秋時期秦國整個民族尚武的精神。從詩中,可以揣測出這是一個家境還比較良好的幼兒,穿著由《小戎》中那樣情懷的母親為他縫制的與備戰(zhàn)修整兵甲的士兵相同的“袍”“澤”“裳”,甚至連手里舉著的玩具也是與士兵相同的“戈”“矛”“戟”,驕傲地領(lǐng)著一群與他一樣年幼的孩童,嬉戲著涌進一堆正在洗曬縫補著軍衣,修磨著軍械的成年男子中,分享著只有秦人自己才懂的快樂……
這里解讀的是《秦風·無衣》作為兒歌存在的可能性,也同樣佐證的是春秋時期就已經(jīng)尚武的秦國的血性。
正是因為有著前面上百年的尚武精神和傳統(tǒng)存在,商鞅變法中的“獎軍功”才有了最好的實行基礎(chǔ),更何況商鞅把軍功獲得的利益提高到最大化:從自己到家庭(乞庶子、累計賜田宅),從生前到死后(包括樹墓制度:連最低級爵位的小夫都可以樹墓一棵,來彰顯自己活著時建立的風采),極大地契合老秦人曾經(jīng)的尚武本色[4]。而到了秦始皇兵馬俑中,看到的那些不著盔甲,赤裸上身的“死士”,就不足為奇了,他們不過是把秦尚武的精神發(fā)揮到極致罷了。